高永慧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幼儿园学前教育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对幼儿学前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更加注重,同时也面临着重大挑战。现阶段,在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的教学衔接工作十分重要,幼小衔接教育在幼儿园与小学之间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幼小衔接教育;质量;对策
引言
幼儿园对幼儿来说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幼儿园教育不仅要让孩子在愉快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也要对幼儿进行科学知识和行为习惯的启蒙教育,此外,幼儿园也承担着幼儿园升小学的准备教育工作。尤其对于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幼儿园要着重加强对幼小衔接教育的工作力度,让孩子能够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走进小学学习生活,并且,在生活习惯和思想养成上,幼儿园也要加强引导式教育,让孩子能够在心理和情感上都能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
1幼小教育衔接存在的问题
1.1幼小教育要求不一致,易造成不良学习习惯
由于幼儿园本身的教育是以游戏等学习方式为基础的,加之很多幼儿教师对小学期间教育方式了解不充分,容易让儿童把幼儿园阶段的一些习惯带入小学教育阶段,即养成了一些不合适的学习习惯。等儿童进入小学后,很多儿童在用完学具后,不懂得如何自己收拾整理;书写汉字时坐姿和握笔姿势都不正确,书写过程中笔顺经常有错误;思考问题和做事时明显习惯于依赖老师,具有明显的幼儿园时期特点;有的儿童仍不懂如何按照正确的页码翻书、看画面等。
1.2幼小衔接采用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据了解,有很多幼儿园的教学内容过于单一,除了按照小学教学标准讲授之外,在游戏教学、母语教学上会有重复教学的状况产生。幼儿学前教育主要是以开发幼儿智慧为目的,树立幼儿对外界的认知,从而能够提升幼儿的适应能力。但是,幼儿园在幼小衔接的教学阶段,对小学教学学情、校情等信息收集的方式智通过单纯的语言传输来完成,幼儿对小学的相关情况印象模糊。而游戏教学主要以玩教具的形式呈现,对小学现状不能及时了解,难以培育幼儿升学的热情,更不能帮助幼儿减轻陌生环境带来的焦虑感和排斥感。
2提高幼儿园幼小衔接教育质量对策
2.1家园合作,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养成
在幼小衔接教育中,除了幼儿园要对幼儿加强对学习习惯的规范以外,家庭教育在幼小衔接教育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幼儿园要和家庭联合起来,幼儿园教师要加强与家长沟通,共同帮助幼儿完成幼小衔接的阶段性教育。对于幼儿园来说,可以定期为家长开展“幼小衔接教育重要性”专题讲座,让家长树立幼小衔接教育的教育理念,帮助家长能够重视孩子在成长中的关键转折期,幼儿园要积极为家长提供学习和经验交流的机会。对于家庭教育来说,家长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是最了解的,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自身性格和特点,帮助幼儿及时地调节情绪,加强对孩子自理能力的锻炼。
2.2幼小加强沟通,搭建教研活动平台
为促进问题的顺利解决,必须制订科学的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管理制度,明确幼儿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编写科学有效的教材。幼儿园和小学在本质上是独立的教育机构,他们有着教学和管理自主权,但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促进幼儿园与小学衔接顺利推进,要注重幼儿园与小学教研活動平台建设,以这个平台为载体,可以适当地组织幼儿园和小学教师相互配合模拟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就最新的教育理论进行交流和讨论,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倾听和评价的方式实施教学实践,或针对同一问题进行相互研究探索,以使教师能够不断地了解掌握幼儿的实际需求,发现彼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差异和问题,及时改进。
2.3利用互联网,多方促进幼小教育的开展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新时代幼儿园也要加强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幼小衔接教育的质量。幼儿园可以搭建幼儿园官方网站,在网站内设置专门的幼小衔接教育主题,对当地的小学升学形式,小学学校信息进行及时的更新,为家长及时掌握幼儿升小学的信息提供有效的途径。同时,可以在专题模块内开展专家线上指导平台,家长可以把对幼小教育的问题和意见在专题内进行留言,幼儿园可以聘请教育专家针对家长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答,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家长对幼小衔接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丰富了幼儿教师的知识储备。同时,幼儿园可以建立微信群、QQ群等形式,来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家长可以通过群组的形式加强彼此的交流,幼儿教师也可以在群内对家长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帮助家长解决在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
结语
幼小衔接教育教学工作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小学、幼儿园、家庭齐心协力,多角度、全方面地进行合作,从而提升幼小衔接教学质量。教师和家长打破传统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实现幼儿对小学学情充满期待,不再抵触陌生环境,加强幼儿自身的适应能力,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香春.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有效策略[J].湖北农机化,2020(7).
[2]袁冬梅.当前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分析[J].学苑教育,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