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经典的作品,常常是物象与意象的完美结合,而在解读经典文本的时候,也可以从物象与意向的视角去进行。在一般层面上我们所说的意象,更多的是指有意义的形象,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唐末司空图则在《诗品》中说:“意象欲出,造化已奇。”通过这些阐述可以发现,意向更多的来自于写作者的想象与建构,当然这种建构并非随意进行,离开了对物象的认识,意象很难被赋予意义。而所谓的物象,则是指具体事物的形象,这个概念相对更容易理解,南宋时代魏庆之在编著的《诗人玉屑》中说:“摹写景象,巧夺天真,探索幽微,妙与神会,谓之物象。”由此可见,物象并不只是对客观事物的简单描述,而是在追求外观形似的同时更追求内在的神似。真正经典的作品,常常是物象与意象的完美结合,而在解读经典文本的时候,也可以从物象与意向的视角去进行。
入编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陶世龙《时间的脚印》一文,从科普的角度为我们说明了岩石这一古老而原始的钟表为人类记录时间的奇特功能,进而讲述了一个个远古时代充满人类进化、地球变异、社会进步的地球地质知识。[1]从写作手法的角度来看,作者的笔法真可谓变沉愈为神奇,化枯燥为生动。然而,这只是一篇科普文章吗?
纵观写“时间”的文章很多,可以发现由于时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因此在很多文人的笔下,时间所被赋予的更多的是来自于一种想象中的意义。这种意义可以用“意象”来描述;在《时间的脚印》中,对时间的描述则更多的是写实,因此直接读来,又是“物象”的体现。然而,《时间的脚印》又不只是一篇科普文章,这与本文相对独特的写作风格有关,也正因为如此,当教师带领学生从物象与意象角度去解读课文时,就会有新的收获。
一、“时间”是物象还是意象?
在课文的一开始,就有这样的阐述:
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时间是没有脚的,而人们却想出了许多法子记录下它的踪迹,用钟表、用日历……
用这样的文字来作为课文的引入,有意味可咀嚼么?简单分析就可以发现,时间与记录时间的钟表与日历之间,恰好是一虚一实的关系,而虚与实正好对应着意象与物象,所以在解读这段文字的时候,应该避免停留在对文字进行表面意义解读的水平之上,应当认识到对这段文字的解读,要超越简单的科普意义角度的解读,要从物象还是意象的角度对文本进行审视。
审视可以建立在文本的选择与串联上。从标题开始,“时间的脚印”有两个关键词:一为时间,二为脚印,当“时间”体现在“脚印”上的时候,时间也就有了着落;再到本文所写的另一个核心——岩石,文中对岩石及其各种形式有着非常详细的描述:无时无刻经受着从各个方面来的“攻击”、泥沙的堆积以及长期的重压和胶结之后再形成岩石……在这样的过程中,也就有了时间的积淀,于是时间的脚印也对应着那“3000到10000年的时间”所形成的“一米厚的岩石”,也对应着“‘死的石头上的‘地壳的活动”。很显然,这也是一个物象与意象的结合。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对“时间的脚印”解读时,自然要思考一个问题:时间怎么会有脚印呢?显然,这是文学化的表达[2],而既然是文学化,就离不开物象与意象。冯梦龙在《醒世恒言》(卷二六,薛录事鱼服证仙)中曾说:“自此三江五湖,随其意向,无不游适。”意思是说:从此之后五湖四海,随着自己的意图而去,到处游玩嬉戏。解读文本虽然不是游玩嬉戏,但有自己的意图却是很重要的,所以结合上面的分析,笔者以为“时间”在文中,其实既是有载体的物象,也是承载着意义的意象。
二、基于物象与意象的“时间”解读
在解读《时间的脚印》的时候,除却科普意义的解读之外,物象与意象已经被证明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视角,这也意味着解读本文,可以从这个视角进行。
如同上面提及的那样,写时间的文章甚多:在朱自清的笔端,缥缈无形的时间有了模样:时间行色匆匆,无法挽留,“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中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3]这其实也正是物象与意象相结合的一种笔法。如此佐证,再从物象与意象的角度读《时间的脚印》,还是可有新的收获的。
从文本篇幅上来看,写时间的物象占据了文本的绝大多数的篇幅,但在解读的时候依然不能忽视“意象”的价值。
比如说课文最后所说,“如果我们熟悉了这些石头的历史,便有可能踏着历史的脚印,一步一步地走向了地下的宝库”。宝库自然是相对于人类而言的,“寒武纪”“石炭纪”时代的石头,是人类解读大自然发展史的最佳载体,自然为“宝”。可是人们为什么又要去探求大自然的发展历史呢?这缘自于人类天生而有的好奇心!因此在这样的一个研究视域里,石头是物象,而时间则同时具有物象和意象的意蕴;大自然的宝库是物象,人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则是意象。
这种物象与意象的依存,是充分体现在课文中的另一句描述的,这就是此段文字前面的一句——不管有多么困难,我们总有办法来读懂它。这句话的意义在于,其能够在读者的心中种下一颗努力的种子,因为只要努力,人们总能够“读懂”自己想读懂的。同时,这个“读懂”的过程又恰恰是与“时间”相关的,因为所有的探究都是在时间维度上实现的,有些努力则需要跨越很长的时间。在时间的跨越过程中,无论读懂与否,这个过程中都会留下许多印迹,这个印迹岂不正呼应着“时间的脚印”?
这样的呼应,印证着物象与意象视角的合理,彰显了科普读物的一个新的解读视角。
三、在学生面前展现文本的特殊魅力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对读科普文章的阅读也不例外,即解读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此类文本的人文性。而这,也就意味着物象与意象成为科普文章解读的视角是有价值的。客观地说,尽管《时间的脚印》一文说明层次清晰,语言生动有趣。[4]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仅仅是从科普角度来解读,还是难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相反,要在学生面前展现此类科普文本的特殊魅力,那就必须建立起物象与意象相结合的解读思路。
在《时间的脚印》中,人们读出了“岩石是最原始的钟表”,这样的意义如何由学生解读而出,所需要的是学生在对课文的解读中,读出在因为时间的流逝而使得万物变化,万物的变化又各有差异,只有岩石的变化是永恒的,这种永恒也就确认了岩石上印着时间的脚印。有了这样的认识,再对照课文一开始引用的著名作家高士其的《时间伯伯》:时间伯伯,你是最伟大的旅行家……蓦然也发现,当称呼“时间伯伯”的时候,当认为“时间”是“最伟大的旅行家”的时候,岂不也是物象与意象的结合。
如此看来,在进行了常规的解读之后,再借助于物象与意象的视角,将文中相关的要素整合起来,就可以看到“时间”具有了“脚印”这一物象载体,“腳印”被赋予了“时间”的意象意义之后,当时间同时具有了物象与意象的意义之时,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会超越纯粹的知识传递层次,真正建立起关于“时间的脚印”的完整认识,这样的超越,意味着学生解读课文视角的拓展,也意味着学生可以进入一个能够可以感知文本魅力的境界。
参考注释:
[1]唐仕伦.变沉寂为神奇化枯燥为生动——《时间的脚印》解读[J].初中数语外辅导,2013(4):16-16.
[2]汪晓春.说明文的读者意识与审美意识——《时间的脚印》文本研读和教学研析[J].中小学班主任,2019(12):4-6.
[3]徐晶.时间·岩石·生命——读《时间的脚印》[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2014(11):40-40.
[4]陈同友.把“死”石头说“活”——《时间的脚印》浅析[J].中学语文园地:初中版,2002(3):28-29.
骆巧红,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