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比较阅读教学

2021-12-08 04:05郭宇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10期
关键词:兰亭集序王羲之陶渊明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椎(2020修订)将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分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四方面,并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具体语言实践中积累、构建与表现出来的语文能力及其品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过程。统编版教材中将《兰亭集序》和《归去来兮辞(并序)》两篇文章放在语文教学的同一视域下进行比较阅读,通过梳理整合、比较异同、拓展思辨等方法,在更加广阔更深层次的比较中探析文章内涵,领会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触摸民族文化血脉,增进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在处理两篇内容相近或相关的文本时,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是符合语文核心素养培育与语文能力提升的有效策略。

一、巧用比较阅读,关联相关文本

比较阅读是将内容相近或相关的两篇文章或一组文章放在同一视域下进行研习,旨在通过比较的方法,使学生从读懂“单篇”文章走向读懂“一类”文章的阅读教学形态[1]。通过篇章间的比较阅读,可以丰富阅读内容,开阔阅读视野,提升阅读品质。学生在比较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跳出单篇阅读的窠臼,将视线聚焦于文本间的异同之上:或同中求异,从微观角度研习文本间的独特个性;或异中取同,从宏观角度把握一类文本的共通性。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最终服务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和语文能力的发展。

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选取了魏晋到明代的六篇经典散文,这些作品体裁不一,风格各异,呈现了我国古代散文的多样面貌。教材将本单元内的六篇经典散文两两对照比较,要求学生在对比中体会,在联系中思考。其中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并序)》放在语文教学的同一场域下进行比较阅读,通过梳理整合、比较异同、拓展思辨等方法,在更加广阔更深层次的比较中探析文章内涵,领会作者独特的审美品位与人格追求,增进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将这两篇文本放置于一起进行比较,二者存在许多相同点:

一、从背景来看,作者王羲之与陶渊明同属魏晋名士,东晋时期社会动荡变乱时起时伏,文人面临异常严峻的人生考验。在现实社会充斥着遍寻不到出路的焦虑与痛苦,大量文人逃避现实,寄托在与现实形成强烈反差的精神世界里。

二、从作品来看,《兰亭集序》与《归去来兮辞(并序)》同样是作者将才思倾注于山水自然,在山水中触发对时间暂久、生存死亡的哲理性思考。

三、從体裁来看,两篇散文一序一辞,相得益彰,寥寥数语将情理抒写的意蕴悠长。

四、从语言来看,两篇文章均是骈散结合,集结句法章法写作之美,风格淡雅生动、朴素自然。

虽有大同,却存小异。在无数相同点中,两篇文章也有区别:

一、创作目的不同。王羲之一文是为兰亭雅会所作诗集作叙,“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为的是记事抒怀,“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追求文章的不朽;而陶渊明一文却是“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这也是作者历经仕宦沉浮,决心回归田园时所发出的最强音。

二、山水观念不同。王羲之在《兰亭诗》中称:“虽无丝与竹,玄泉有清声;虽无啸与歌,咏言有余馨。”王羲之怡情山水,用玄理观照山水,将山水作为提供自己精神补给的“心灵驿站”;陶渊明却是寄情山水,将田园看做人生的安身立命之所,竭力将田园与自我精神融会为一。

三、人格追求不同。王羲之与友人兰亭雅集,觞咏之间,畅叙幽情,体现人格的唯美主义;而陶渊明向往田园,追求高逸飘洒、简静闲淡的人品格调,为后世树立了一个耿介正直、孤高伟岸的人格模范。

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以《兰亭集序》和《归去来兮辞(并序)》为例分析作者作品,探析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文本的比较细读,切实培育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升语文能力。

二、观照核心素养,提升语文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椎(2020修订)指出:语文课程强调以核心素养为本。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涵:“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在进行比较阅读的时候,教师应该提前预设阅读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语文实践,把握规律,积累语言经验和方法,有效的提升语文素养与能力。文言文的专题整体教学中,教师运用比较阅读法进行文本解读也是易操作的方法之一。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词、句、章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首先,两位作者皆是用词高手,擅长用词来表情达意。《兰亭集序》中情感变化由乐至痛至悲,在表达“痛”感时,作者连用“犹”“况”“终”三词,学生可以在了解句意的基础上重点赏析这三词。一“尚且”,一“况且”,一“终究”,连接前后三句,层层递进,悲伤之感不经意间由此溢出。《归去来兮辞》中由“归家”一事牵引出许多情感:有对以往的悔恨、对家园的热爱、对劳动的赞美、对自然的顺应,但直到文章末尾“聊乘化以归尽”中的“聊”一词,泄露了作者最真实质朴的情感:欲“乘化归尽、乐天安命”,却也满溢着无奈心酸。这份心酸指向自身生命,指向所处世界,指向时间洪流,所以他在文中感慨“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其次,两篇文章在句法方面都别具特色,表现在骈文风行的年代,却能不拘成格,用洒脱流畅、朴素简洁的语言写景叙事抒情。虽不是严格讲究对仗工整、声律和谐的骈文,但两篇文章都不同程度的使用了骈偶押韵的对称句,如“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等。其中《归去来兮辞》一文兼具骈散特色:“序”以散体叙事、“辞”以骈体抒情,二者结合紧密,相得益彰。

最后,古人为文讲究章法,作品内部大有章法可循。如《归去来兮辞》虽被誉为“不见斧凿痕”,但全文以“归”为眼:起于“归程”,历“归舍”“归园”,终于“归尽”,章法严密。而《兰亭集序》则以“情”为眼:由“幽情”起,其后这情历遍“乐”“痛”“悲”,结于“兴怀有感”,结构完整。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魏晋时期道家思想流行,王羲之与陶渊明都深受老庄思想影响,善于在文本中抒发哲学思考,但二人也有细微区别。

王羲之重在阐发老庄思想及佛理等哲思,通过哲理的阐发表达对宇宙人生问题的某些思考和体悟。如其“俯仰一世”“俯仰之间”体现的就是朴素的生命意识,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间隙里,如何去生存就成了值得作者深思的问题。作者受道家“逍遥无为”的影响,但对生死问题上却狠狠反驳了《庄子·齐物论》中的“死生虚妄之谈”。联系作者当时境况,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作成的前一年“时任会稽内史加右将军衔”,针对时政曾经写出两篇政论文章,献言献策,哪怕他退隐之后志向不改,他撰写的《虞安吉帖》反映了王羲之急迫于为国举贤的心情,《都下帖》《伏想清和帖》以及《破羌帖》诸帖虽然能够发现王羲之纵情山水,但是却心系朝廷安危。”愈是时间短暂,愈能说明作者内心的急切,这便是《兰亭集序》一文中深沉的生存意识的体现。

而陶渊明一生深受儒家独善其身思想和道家清静无为思想的影响,追求真朴的人生理想,甚至思想中始终充溢着强烈的悲剧意识。喜欢对宇宙、社会、人生作哲学思考,并将理趣与景物、情感结合在一起,把读者引向深沉而高远的境界。《归去来兮辞》一文也不例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重点带领学生思索文章最后两问:“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陶渊明针对这一问题是有所回答的:“孤往、乘化、乐夫天命”。作者不再愁绪繁琐,不再自怨自艾,而是整个人沉浸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四时清风、人间明月。在这里还可联系苏轼的《赤壁赋》一文中所道:“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在谈到久暂、生死等问题时,如果不仔细比对文本,就很容易从字面理解出消极悲观的情绪,但就是在这种抽丝剥茧的理趣分析之后,真正理解到作品深意,才应该是语文课堂对学生思维的锤炼,从而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与批判性,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明白东晋文人寄情山水之作,恰恰也是他们倔强不屈的反抗之作。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在文学作品中要着重表现自己的思想与人格,而不是追求文辞的华美、文字的雕琢。魏晋时期,作家们将山水与田园作为审美对象,为的是陶冶性灵,寄托情怀,由此创造出了一个个高度理想化的审美境界。王羲之与陶渊明两人在审美范畴里“一达一真”,但都质朴自然,正如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所言:“初发芙蓉,自然可爱的美。”

《兰亭集序》:“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极尽平常字词来描写,恰恰有“自然可爱之美”。但又不仅于此,《兰亭集序》的美具有多重性,此处可引导学生联系魏晋时期、联系作者本人,我们可以分析当时的境况一边是山河破碎、变故丛生,另一边是心境飘逸、恬然清明。这种现实与精神世界的割裂感扩大了文人的眼界和心胸,这种强烈、矛盾、热情、浓于生命色彩的艺术精神,体现了作者特有的达观情调。而作品中呈现的现实世界“残缺感”与精神世界的“完美”也在时刻冲击着我们这群“后之览者”。

陶渊明在《饮酒(其五)》道:“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将“真”作为人格追求和审美追求。所谓“真”,正如《庄子·渔父》中云:“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真就是人与万物自生自成、自在自为性,是一种真朴无伪之美。《归去来兮辞》中有人与人、人与家舍、人与田园、人与自身之间的质朴自然的美。此处教学过程中可以联系陶渊明的其它诗歌,如《归园田居》组诗等。“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作品中那种平淡自然的美学追求使读者认识到一种特殊的美感,一种“出水芙蓉”般自然可爱之美。

审美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在语文比较阅读教学中,重要的是能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反复比较、欣赏领会,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品位,并逐渐能够掌握美、创造美。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高度自觉且独立的时代,在这一时期创作出的影响巨大的作品不胜枚举。《兰亭集序》与《归去来兮辞》作为文人创作的佳作名篇被选入统编版语文新教材,就表明这两篇文章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对现实社会、对学生人格塑造方面仍旧发挥着积极意义。

余秋雨在《中国文脉》中写道:“在梳理中国文脉时,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文脉之根,在于魂脉,即人格之脉、精神之脉。”我们在分析这两篇文章时,也同样从“魂脉”层面进行考虑。

晋人风神潇洒、不凝滞于物,这种自由萧散的灵魂找到一种最契合的艺术形式就是书法中的行草,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人称其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唐张怀瑾《书议》云:“逸少秉真行之要,子敬执行草之权,父之灵和,子之神俊,皆古今之独绝也。”[5]我們在学习这篇文章时,不仅要学习文本蕴藏的深沉内涵,还要关注文本作为书法作品的独特外在形式。遑论内外,《兰亭集序》都是王羲之自由潇洒的精神人格最恰当最相宜的表现形式。

《归去来兮辞》一文更是如此。陶渊明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在初入田园时不自觉产生一种浓酣忘我的情趣,然后诉诸笔端,信手写就,皆成妙谛。他在田园真朴中涵养灵感气韵,而这气韵中又涵养着蓬勃无尽的人品格调。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回归文本本身的“魂脉”层面进行探究和思考,在文化继承的基础上观照历史现实,寻找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做到“魂脉”层面的传承,启发学生对自由人格的认同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归属感与自豪感。

参考注释:

[1]彭玉龙.语文群文阅读热的“冷思考”——基于小学群文阅读的反思[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09.

[2]焦敬华.比较阅读在专题整体教学中的运用[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3.

[3]张印德.谈《兰亭集序》中的生死观[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03.

[4]马积高,黄钧.中国古代文学史(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

[5]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郭宇,湖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山东省日照海曲高级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兰亭集序王羲之陶渊明
你好,陶渊明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王羲之送字
陶渊明:永恒话题与多元解读
书画名人汇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王羲之书兰亭序
ТРИ ШЕДЕВРа
不为五斗米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