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剧人冯杏元,“入戏”七十载

2021-12-08 23:22郑友
中国-东盟博览(旅游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粤剧南宁市剧团

郑友

古与今、人与时代的交织,造就了一个地区的独特文化内蕴。邕州,是南宁的古称,邕剧,则是南宁人的乡音与记忆。“你们对邕剧怎么看?”采访伊始,冯杏元便先向我们提出了问题。我无法回答,只能在冯杏元与邕剧的酸甜苦辣、悲喜浮沉的故事中思考着答案。

本期非遗与人物

1.冯杏元: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粤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邕剧项目传承人,曾任南宁市粤剧团(邕剧团)团长。

2. 邕剧:

邕剧是广西四大地方戏之一。清道光、咸丰年间形成于古名邕州的南宁,起源至今将近200年。邕剧属皮黄声腔系统,声腔导源于湖南,旧时习称为广戏、老戏、本班戏、本地班、五六腔等,因活动中心在古邕州一带,且用邕州官话演唱而称为邕剧。

十年邕剧入梨园

旧时,邕剧院在南宁西关路过去一点,很简陋的一个剧场,屋顶连瓦都没有,只是用竹篾片盖着,座位上千,票价1角多钱一张。每当有邕剧演出的时候,剧院门口都会摆放一些小糖果、小饼干。“小时候并没有对邕剧产生什么兴趣,喜欢跟父亲母亲去看邕剧的一个动力就是这些小糖果、小饼干。”冯杏元回忆道。

邕剧以打戏出彩,“甩发”“气功变脸”“大过山”“莲花座”等邕剧经典奇技粗犷有力,淳朴雄壮,是南派武功和粤西风骨的结合,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去的次数多了,冯杏元渐渐地被邕剧那些精彩的打戏所吸引,喜欢上了邕剧。在父亲的影响下,冯杏元7岁开始就登上戏台,随班演出。

1959年,为了改变邕剧“三老”情况,南宁市人民邕剧团需要培养一批后继人才,广西戏曲学校因而建校并开办了邕剧班,正在读初中的冯杏元成功报考邕剧班,那年冯杏元14岁。

第一年练基本功,第二年跑开口龙套,第三年挑折子戏梁。“三年中,记忆最深刻的是带大班的师父的哨声。早上7点整,他准时到位开始进行日常操练,伸腿探海、收腿射雁、云手一转架罗汉,我们就这样,在哨声中把各种动作练熟练透了。”冯杏元回忆道。

完成三年入门功课之后,在1962年5月3日,冯杏元拜黄少金、李名扬等名家为师。

提及师父李名扬,冯杏元十分激动,说道:“当时选择李名扬作为师父,就像现在年轻人追星一样。他的邕剧表演很吸引我。” 李名扬是南宁市人民邕剧团成立之后第三任团长,其绝招“变脸”十分考验功力。

在邕剧《李槐卖箭》中,由李名扬扮演的李槐三番五次遭到公孙赞戏弄,愤怒与隐忍的情绪快速切换。在怒发冲冠时,脸色瞬间突变,由青变红;隐忍时一抹脸,由红泛青。而且,李名扬的变脸不像川剧那样借助脸谱表现,而是运用气功,这可是实打实的真功夫。“因为师父李名扬肤色很白,在青红变化之间很明显,变红时红得透顶,变青时青得吓人。我很崇拜他。”冯杏元回忆道。

如果说李名扬是冯杏元邕剧生涯的标杆,那么,第二位师父黄少金则是一点点地夯实冯杏元的基础。

按照传统,冯杏元拜师之后,老师们要给徒弟演一出开门戏。在那年的邕剧团老艺人示范演出上,黄少金和他的爱人给冯杏元演了一场三国戏《吕布与貂蝉》,而这部剧最为传神的地方就在于戏中的“‘献美排场”。冯杏元回忆道:“黄少金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教会了我排场戏的同时送了我一句名言——学好排场戏,天下皆可行。”

旧时邕剧是提纲剧本,没有详细的台词和舞台指示,也没有固定戏班子。演出时按照行当临时组织起来,会排场戏的角儿无论到哪里都不用排练,就可以娴熟地直接上台表演。

“黄少金教我排场戏并非是用正规的时间,而是用课后的时间‘开小灶,并且他坚持每天都教我。”冯杏元说道,“那时年少,还不懂得师父所说的‘学好排场戏,天下皆可行是什么意思。而且那时谁也没料到,4年之后我们竟然演不了邕剧了。”

在动荡年代中沉淀功力

谈到邕剧团的发展历程,冯杏元说:“洪高明是我们邕剧团成立之后的第一任团长。邕剧有了洪高明,才逐渐成为符合时代潮流和观众喜爱的地方戏。他对邕剧作出的贡献功不可没。”

曾在南洋读书、积极参加当时进步文化活动的洪高明有着丰富的见识和开阔的视野。1951年,在广西文联的支持下,洪高明把一些流落街头的艺人们召集起来,成立了南宁市人民邕剧团。但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开始,邕剧团逐渐停止了演出活动。

冯杏元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他最后一次登上邕剧舞台是在1965年洪高明编剧的现代邕剧《琼花》中扮演小庞。他说道:“小庞是洪常青的警卫,我们那时刚刚适应邕剧从古装剧到现代剧的转型,观众也在逐渐接受我们的表演。谁想这部大戏刚上演不久,‘文革开始了……”

“1969年邕剧团解散后,我转到了其他宣传工作队,在那里得到了不一样的成长。”冯杏元说道,“当时,全国的文艺走的是‘乌兰牧骑模式,地方上成立一个集话剧、歌剧、舞蹈、杂技、地方戏于一身的文艺工作团。这让我得到了更多的锻炼。”

1975年,文艺工作团又分成了南宁市粤剧团和南宁市艺术剧院。似乎历史注定了梨园不会抛弃冯杏元,冯杏元的两位师父黄少金、李名扬本就是邕粤两剧双栖的大师,在两位师父的培养下,冯杏元在邕剧上基礎牢、功力深,因而调动到了南宁市粤剧团。这使得他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回到舞台上,但邕剧并没有随着新时代的到来而恢复。

1977年10月,南宁市粤剧团创编的独幕邕剧《忙季钟声》参加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艺调演,邕剧才重新出现在戏台上,但邕剧团并未能恢复。1980年,曾遭火灾后又重建的南宁市邕剧院改称为邕江影剧院,邕剧舞台彻底崩塌。

直到2007年,邕剧以《歪打正着》获得了第二届“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评选中小戏类优秀剧目奖及观众最喜爱剧目奖等,回到了大众的视野中,同年在广西区政府的支持下,南宁市邕剧团重新成立。2008年邕剧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邕剧得到进一步的保护和传承。

而此时,冯杏元虽然在粤剧领域也有了卓越的建树,但他与其他邕剧老艺人一样,思考着如何重现邕剧的辉煌。

一种戏一种人生

2018年,冯杏元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粤剧项目传承人。谈到邕剧和粤剧的区别时,冯杏元说:“在我看来,邕剧和粤剧虽然存在区别,但是同源。我在粤剧领域能有这样的成就,离不开邕剧。邕剧6年,给了我一辈子的艺术成就。在传承粤剧的同时,我也在思考邕剧的发展问题。”

冯杏元认为,邕剧与粤剧的区别,在于邕剧重“看”,粤剧重“听”,这使得邕剧的传承和发展要和粤剧走不同的道路。

“戏剧,在唐朝的时候叫做百家戏。百家,就是百姓的意思,是属于百姓的戏。”培养邕剧市场,调动观众对邕剧的兴趣,这在冯杏元看来,是邕剧传承和发展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邕剧因为武打戏而精彩,以前在出演邕剧的时候,有观众的欢呼喝彩,台上的角儿就更加卖力,原本翻3个跟斗可以翻到5个。角儿和观众都能得到充分的互动。”冯杏元说道,“南宁人天生有着一种务实的精神。邕剧武打场面能很快调动起观众的兴趣,很符合南宁人的审美需求,观众就是要看实实在在的美。”

南宁或者说广西大部份地区长期处于闭塞环境,这使得生活在这里的人形成了一种古朴粗犷的审美需求和义武奋扬的豪侠气概。

2013年,南宁市人民邕剧团受邀前往新加坡演出的经历让冯杏元逐渐找到了答案。

“传承邕剧,还是要靠三个方面,演员自身的功力、政府的决策以及观众的欣赏。”冯杏元说道,“而觀众能到戏院看邕剧,这对于邕剧来说,才是传承和发展的根本途径。”

在冯杏元看来,要调动起观众的观看热情,首先要加强演员的内功和优化邕剧的剧目。“邕剧的武打戏都是实实在在的,纯粹靠的是角儿的功力。只有精湛的技艺才能受到观众的欢迎。”冯杏元说道,“2005年,邕剧团前往香港演出,引起热烈的反响。观众称赞说邕剧的演出都是实打实的,没有依靠任何机器辅助。”

说到演员内功时,冯杏元按捺不住地给我们边演示边解说戏剧里的云手。“云手看起来是简单的动作,但是要做到眼随手动,节奏要跟上锣镲,是要经过长时间不间断地训练才能做到的。”冯杏元打趣道,“像我们这样老一辈邕剧人,年轻时候都是被打骂过来的。”

在采访的最后,我问了一个问题:“冯老师,您认为人生如戏还是戏如人生?”

冯杏元笑了笑,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人生不能如戏那样子有着那么激烈的矛盾和冲突,否则脚趾都擦眼泪了。但是有时候面对一些事情,就会感叹,戏如人生。戏台上悲欢离合,爱恨情仇,人生真的无法避免。回想起邕剧的兴衰,邕剧人命运的沉浮,都真实地上演着,甚至比戏剧的矛盾还要激烈。”

从7岁登台至今,冯杏元走过了近七十载的酸甜苦辣岁月。毕飞宇在小说《青衣》里曾说:“戏运带动人运,人运带动戏运,戏台本来就是这么回事。”离开冯杏元的工作室,天已经黑了下来。在车流中,想起冯杏元在采访伊始所问的那个问题,我似乎隐约找到了些许答案。

猜你喜欢
粤剧南宁市剧团
The light of Cantonese Opera粤剧传唱洒暖阳
秋姑娘来了
如何传承粤剧表演的精髓及促进表演时代性探讨
革命话语下的左权戏剧
相敬如宾
户思社副会长会见日本新制作座剧团一行
浅谈贫困山区专业剧团内部制度建设与执行现状及对策
粤传统 粤传承 粤剧戏服手艺传承
英国 布里斯托尔老域剧团
南宁市举办首届中小学古诗词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