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为微
【摘 要】调查是联系课堂与生活的纽带,它能让学生从课堂走进生活,把生活融入课堂。针对目前小学低段道德与法治“课前调查”的现状,教师可以从选择调查内容、设计调查表格、指导调查方法、展示调查结果、评价调查过程五个方面入手,带领学生学会调查,提升低段“课前调查”的实效性,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搭设平台。
【关键词】小学低段;道德与法治;课前调查;策略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品德教育应当引导儿童在体验自身生活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学会热爱生活、创造生活。”调查,就是联系课堂与生活的纽带,它能让学生从课堂走进生活,把生活融入课堂。从二年级上册开始,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就出现了调查的活动。观察和调查,是本册教材的主体活动,重在让儿童亲历信息收集的过程,学会简单的调查方法,产生调查的积极性,让调查为课堂教学服务,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搭设平台。
但是,对于小学低段的学生来说,调查的实施存在一定难度。通过对低段儿童课前调查的现状进行观察与分析,教师发现,“课前调查”之所以无法扎实高效地完成,主要原因在于:调查表格缺少设计;调查方法缺乏指导;调查过程缺失评价。针对以上现状,教师对症下药,在教学中总结出了提升低段道德与法治课“课前调查”实效性的策略。
一、设计调查表格,明确调查目的和方向
调查任务下达前,教师应参考下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低段儿童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调查表格,让学生明确调查的目的和方向。调查表格应力求简单,易于理解,方便操作,且能激发兴趣。
(一) 表格简洁,易于理解
低段儿童的思考方式往往是單维度的。因此教师给他们提供的指令必须简单明了,易于理解。体现在调查表的设计上,则需要做到形式简洁明了,让儿童“看得懂”,表中的内容也应尽量精简。例如,在二年级上册第14课《家乡物产养育我》的第一板块,“发现家乡的物产”小调查中,表格只有四行两列,文字仅11个字,调查内容一目了然。这样的表格便于学生理解,也方便后续的操作。
(二)图文并茂,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某件事感兴趣,就必然会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在给低段儿童设计调查表时,教师应该使用儿童化的表述方式,尽量做到图文并茂,让表达生动形象、妙趣横生,以激发儿童的调查兴趣,凸显儿童的学习主体地位。例如在“我一天用掉的纸”调查表(如表1)中,教师在“作业练习用纸”“美术手工用纸”“草稿纸”“餐巾纸”等文字下面均配上相应的图片。在“他们是怎样工作的”调查表中,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都采用卡通图片的形式呈现(如图1),生动形象,学生一目了然,其兴趣瞬间被激发。
请采访一到两位以下工作人员,了解他们是怎样辛勤工作的。
(三) 方式多样,便于操作
根据皮亚杰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低段儿童主要使用的是具体形象思维。其思维活动基本需要依赖具体的形象和事物。依据这一理论,教师在给学生设计调查表时,在表述上多采用图片的形式,让学生容易看懂,在操作上尽量以打“√”、填数字和画笑脸等方式进行(如图2、图3),便于学生记录。
我采用的调查方式是:(在你选择的方法下面打“√”)
二、进行多维指导,巧妙渗透调查方法
低段儿童缺乏经验,且尚未形成学习策略,进行调查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要从调查前期准备、调查方式选择、调查结果记录、调查注意事项等方面对他们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渗透调查方法,为调查的顺利完成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做好调查准备,为调查活动扫清障碍
为了调查的顺利进行,教师要在调查前做好充足的准备,为调查活动扫清障碍。
1.家校联动,为调查活动提供安全保障。考虑到低段儿童调查活动的安全问题,不建议采取分组调查形式,而提倡以个人调查为主。但低段儿童的能力有限,因此需要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家校联动,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不但能解决调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也能使其他问题迎刃而解。
2.微课加持,为调查活动提供技术支撑。微课是对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扩展。在微课的细致引导下,学生能很快了解调查中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他们完成调查任务的过程也能更游刃有余。课后,教师还可以将微课发送到钉钉群等平台,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可以随时打开学习,解决课外调查无人指导的难题。
(二)选择调查方式,提升调查效率
《课程标准》要求:引导儿童学习几种简单的调查研究方法并尝试应用。经过多年实践研究,教师发现,适用于小学低段儿童的调查方式主要有观察法、查阅法和访谈法。使用这些方法,学生的调查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
1.动眼——观察。观察调查法主要指的是通过观察,了解人们的行为、态度和情感。其优点是调研内容生动、直观。使用观察法旨在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参与社会活动,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教学二年级上册《大家排好队》一课,课前,教师让学生观察在学校、校外的哪些地方需要排队,引导学生关注排队的现象,思考人们排队的原因及其影响,为课堂活动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2.动手——操作。操作法是通过动手操作,查阅相关资料来获得调研信息的调查方法。其优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小学低段学生可以使用的查阅手段主要有阅读书籍、报刊,查阅手机、电脑等。例如二年级下册《清新空气是个宝》一课,教师让学生调查一周的空气质量,学生可以采用收看天气预报、用手机查阅、用电脑搜索等方式进行。
3.动口——访谈。访谈法旨在通过走访调研对象来获取调研信息。其优点是所获得的信息准确性高,有助于深入了解问题。不过在使用这一调查方式前,要提前与被访问对象进行沟通,取得他们的支持,且访谈时要提的问题也应事先做好设计。例如二年级上册《家乡物产养育我》一课,对于“家乡物产惹人爱”这一板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前采访在外求学、打工的家乡人,了解他们对于家乡物产的感受,还可以针对某一种家乡特产,对制作者进行采访,了解这些特产背后所倾注的家乡人的劳动。
(三)选择记录方式,优化记录成果
低段儿童年龄小,词汇贫乏,掌握的句式有限,表达能力较弱。因此,对于他们来说,记录调查结果也是一大难点。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如下记录方式,达到记录清楚、方便快速、简洁明了的目标。
1.文字记录。对于比较简单的调查结果,可以采用文字记录,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考虑到低段儿童的特点,不建议用大段的文字表述。
2.图文结合。画图的方式记录既简洁明了,又符合低段儿童的认知特点,是学生非常喜爱的一种记录方式。例如,二年级上册《我们小点儿声》一课,教师引导学生采用画图的方式记录校园标志。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调查效果也很好。
3.照片记录。照片的意义就是记录,记录真实,记录经典。调查结果也可以用照片来记录,它方便迅速,生动形象,还可以还原实况。例如二年级上册《我们不乱扔》一课,学生观察到的不讲公共卫生的现象就可以用照片来记录。这不但操作简单,而且非常真实,对学生也能产生教育意义。
4.影音记录。影音记录主要是指用音频或视频来记录调查结果。只需一部小小的手机,人们就可以实现录音、录像功能。其好处是简单方便、形象生动,能记录较为复杂的场景。例如二年级上册《我们小点儿声》一课的“做个小小调音师”板块,学生要调查校园里的噪音,就可以用音频进行记录;《欢欢喜喜庆国庆》一课,调查“他/她平时是怎样辛勤工作的”的活动,则可以采用视频的方式,記录他们的工作场景。
三、展示调查结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调查结果需要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展示,既要符合低段儿童的认知特点,又要形式多样,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一)墙报展示,鼓励学生参与
把学生通过调查获得的有价值的资料在墙报或者宣传栏里展出,让学生互相阅读、欣赏,不仅能起到共享资源,丰富学生视野的作用,还会使学生受到莫大的鼓舞,从而在以后的调查活动中更努力、用心,其他学生也会更积极地参与活动。
(二)多媒体展示,培养动手能力
学生调查过程中的录音、视频等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这种方式更加方便、直观,对儿童来说也最具吸引力。不过,这需要家长和教师协助,即对采集到的内容进行适当剪辑,以保证展示效果。学生拍摄的照片、收集的图片还可以用PPT的方式展示,他们可以参与PPT的制作过程和展示过程,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实物展示,激发学生情感
调查中收集到的各种实物可以在课堂中进行展示,甚至可以开一个交流、博览会,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例如,调查家乡物产的活动结束后,师生开了一个家乡物产博览会。学生积极参与,纷纷把自己收集到的各种家乡物产展示出来。他们在活动中看一看,摸一摸,有的食品甚至可以尝一尝。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家乡物产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其热爱家乡的情感油然而生。
四、评价调查过程,内化活动成果
《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要关注过程。要重视对儿童活动过程的评价,重视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以及付出努力的程度。调查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选择多个评价主体,采用多元评价方式,从多维度进行评价,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提升评价效果。
(一)多个评价主体,使评价结果更科学
小学低段的调查活动可以采用儿童自评、教师评、家长评、受访人评等评价方式,也可以采用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方式进行。如二年级上册《家乡物产养育我》一课,学生采访完在外求学、打工的家乡人后,教师可以请他们为学生的表现打分,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二)多元评价方式,使评价结果更有效
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能够使评价结果更有效。具体可以采用打五角星、涂大拇指、贴小红花、盖章表扬等方式,也可以由评价人给予激励式的评语。这些评价方式能让学生及时了解自我,发扬优点,改正错误,找出差距,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三)多维评价角度,使评价结果更全面
多维度的评价能够使评价结果更全面。评价者要抓住学生细致观察、大胆提问、认真记录、精彩展示等瞬间,多方面、多尺度地对儿童的表现进行评价。如二年级上册《欢欢喜喜庆国庆》一课,调查身边的人——“他/她平时是怎样辛勤工作的”的活动评价环节,就可以从提问、记录、展示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
调查活动有着丰富的内涵,对于小学低段的学生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要使调查顺利进行,教师的作用不言而喻。调查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参与调查的兴趣,让他们学会简单的调查方法,发挥课前调查的作用,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郭雯霞.部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解读及使用建议(上)[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6(12).
(浙江省建德市三都中心小学 31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