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莱
【摘 要】2020年,中央提出了经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在新冠疫情、国际竞争的双重影响下,中小企业只有积极应对,提升管理能力,才能获得良好发展。论文主要从管理意识、管理制度、人力资源、技术创新4个方面分析中小企业管理的现状,提出强化管理意识、建设管理制度等改进对策,以期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Abstract】In 2020,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put forward a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of dual economic circulation. Under the dual influence of COVID-19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can achieve good development only by actively coping with and improving management capability.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management statu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from four aspects: management consciousness, management system, human resources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improvement countermeasures, such as strengthening management consciousness and constructing management system, so a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關键词】经济双循环;中小企业;管理
【Keywords】dual economic circulatio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1)12-0025-03
1 经济双循环战略提出的背景
2020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提出,“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指出,“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02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在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时再次强调,“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在当前形势下,我国提出经济双循环是统筹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顺应经济发展历史规律的深远战略抉择,既是应变求变、因势利导的权宜之计,更是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强国方略。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通过采取强有力的防控措施,保证了社会经济的发展,2020年中国GDP首次超百万亿元,是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也逐步降低。对外依存度是一国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总额在该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2006年,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为35.2%,到2019年已经下降到17.4%[1]。从国内市场的供求两端来看,一方面我国已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另一方面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零售消费市场之一,2019年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具有较强的消费实力。
总之,经济双循环战略的提出顺应当前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必然规律,中国已经具备实现内部大循环、促进内外双循环的诸多条件。
2 当前经济形势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中小企业作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在促进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方面都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已经超过了3000万家,个体工商户的数量超过7000万户。这些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每年贡献的税收占全国总税收的50%以上,创造了全国60%以上的GDP,提供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和80%以上的劳动力就业。
虽然上述数据表明中小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小企业仍然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与国有企业相比,中小企业长期存在融资困难、财务成本高、税收负担重、人力资源供给不足、社会重视程度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企业面临暂停营业、物流不畅、用工短缺等情况。加之市场需求锐减,企业收入下降,但支出并未减少,出现了资金流动性风险。在此情况下,体量小、抵御风险能力差的中小企业更是首当其冲。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1月至2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从5%上升到6.2%,就业人员平均工作时间从46h/周降至40h/周。这表明,在新冠疫情影响下企业无法正常开工,不得不裁减员工,造成失业率上升。没有被裁减的员工,其工作时间也受到压缩,收入水平相应下降,社会整体就业压力巨大。2020年1月至2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0.5%。这表明,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冲击较大,宏观经济已显露出“疫情模式”。中小企业协会调查报告显示,21.61%的企业无法及时偿还贷款等债务,经营资金压力加大;86.22%的企业账上资金无法支撑3个月以上;33.73%的企业资金支撑不到1个月[2]。
受新冠疫情影响,海外工厂、港口、码头的复工率不高,集装箱散落在全球各地,未能及时回流到国内。但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日趋常态化,对外贸易迎来复苏契机。据海关统计,2021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8.07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27.1%。其中,出口9.85万亿元,增长28.1%;进口8.22万亿元,增长25.9%。在对外贸易实现增长的同时,远洋航线的集装箱出现“一箱难求”的情况,运价大幅上涨,这为生产、物流企业带来不小影响。2021年4月以来,国际航线的集装箱运力紧缺,运价较2019年同期上涨了约5倍。尤其是欧洲和美国航线,货物如果需要订舱,基本上需要提前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一边是企业旺盛的订单和产能,一边是紧缺又昂贵的舱位,跨国物流无疑成为国内中小型外贸企业经营发展的一道阻力。
在面对外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拉动内需就成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手段,国内国外双循环的发展战略的实施将会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结合自身情况对双循环战略可能为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行积极分析,对不足加以改进,既有利于中小企业的长期发展,也有利于双循环战略的贯彻落实,进而从整体上增强国家竞争实力,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3]。
通常,中小企业的基础薄弱,产品和市场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弱,容易受外部因素影响。企业管理者应该充分利用本次双循环战略提出的契机,对内部生产、研发、经营等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寻求突破与创新,倒逼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以逐步提升企业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以及产业经济效益。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中小企业的政策,包括提供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减免税负、“简政放权”优化营商环境,使得中小企业能够具有更强的活力,能够更顺利地完成转型[4]。
在外部环境快速变化的情况下,中小企业除了依赖政策扶持,更应该积极应对,以此为契机“修炼内功”,提升管理水平,增强应对不可抗力因素的能力。中小企业只有把规模做大、实力做强,才能彻底摆脱内外部环境带来的困境,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3 中小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管理意识相对滞后
部分管理者在创业过程中依靠简单、原始的方法带领企业成长与发展,在进入企业规模化发展阶段后,机械地认为过去的成功经验将同样适用于当下的企业管理。管理者并没有意识到企业发展阶段不同时,管理方式需要得到改进和调整。当前,我国部分中小企业管理者的管理理念仍然比较落后,过度依赖传统的管理方式使得中小企业在双循环战略背景下缺乏管理创新能力,管理效率低下,从而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和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发生改变,这要求企業在管理思想和管理体系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稳定发展。
3.2 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
在发展初期,中小企业的规模小、人员少、业务单一,企业管理者仅通过个人能力就能较好地管控整个企业的运行。但随着企业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员工越来越多、业务越来越广,企业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和标准,从而科学开展内部管理控制,这有利于有效应对如新冠肺炎疫情等外部环境变化。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一些中小企业逐渐认识到科学管理的重要性,并开始优化管理手段。然而,在制定管理制度和实施具体管理措施方面,中小企业遇到了许多问题。一方面,没有健全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不能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相结合,只会盲目借鉴他人之前的管理方法,在运用时不懂得结合实际情况变通创新,对企业的管理只会起到负面作用;另一方面,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市场环境认识不足,对客户心理理解不深,主观地提出管理目标,导致企业众多工作的开展无头绪、无目标,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运营[5]。
3.3 人力资源管理不到位
在发展初期,一些中小企业的员工主要来自创始人信任的亲戚、朋友,采取典型的家族式企业模式。随着规模的扩大,企业需要更多、更专业、更优秀的管理人才加入,从而提高管理水平,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然而,部分中小企业并没有意识到管理人才、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价值,也没有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一些重要岗位仍然被缺乏领导才能的员工占据。在人才选拔、培养、考核、激励措施上缺乏合理性,导致企业员工的流动性大,培养出的高质量人才极易流失。上述问题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企业未来的发展。
3.4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中小企业在起步阶段通常以项目制、订单制的方式获得经营收益,但随着企业的发展,该种方式导致企业缺乏产品创新能力,核心产品缺乏竞争优势。中小企业的产品在价值链中长期处于低端,受上下游影响较大,在外部环境突变的情况下难以生存。
制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一是缺乏技术创新人才。受内外部环境影响,中小企业当中从事技术创新的人员数量比较少,人员科研水平不高且稳定性不足,直接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二是缺乏技术创新资金。众所周知,企业技术研发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信用等级低等问题,其能够融资的额度少,融资费用高。这就造成很多企业因为缺乏资金而无力开展技术创新,进而导致竞争力不足,不利于实现企业的规模化增长。三是重视程度不足。一些中小企业的前期运行比较顺利,同时,没有意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在研发投入上重视程度不足,研发费用低于同行平均水平。四是信息不畅。中小企业获取政策信息的途径少、时效性不足,未能及时了解国家最新的研究项目扶持政策,这也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创新与发展。
4 经济双循环战略背景下中小企业管理的改进对策
4.1 强化企业管理意识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经济双循环等外部环境,中小企业要想保持优势,实现长久稳定发展,就需要认识到企业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价值。多数中小企业出现经营、运转、管理等问题,究其原因就是缺乏科学先进的企业管理意识,使企业的管理工作长期处于落后、低效的状态,不能对企业的发展带来帮助。
中小企业管理者必须主动转变传统、滞后的管理理念,强化战略管理意识,优化创新管理手段,从而改善企业管理的效果。同时,中小企业应该树立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打造属于自己的管理创新理念,避免盲目借鉴他人经验造成的“水土不服”。
4.2 建设企业管理制度
随着中小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逐步成熟,企业管理者必须转变传统的家族式经营理念,构建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和企业管理制度,让企业运营更加高效,避免出现经营风险。
企业在构建与优化管理制度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企业发展情况及战略发展目标对现有制度进行定期梳理,发现不适宜的内容要及时调整与完善,以保证相关制度的合理性和适用性。积极鼓励企业全体员工识别工作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参与制度的改进。对于有重大管理改善贡献的员工,企业应该给予奖励。
4.3 注重人力资源管理
人才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动力,要实现优质高效的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必不可少。拥有良好稳定的人才队伍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保证企业能够健康稳定地发展。因此,建立健全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人才管理,从招聘、培训、绩效、薪酬等各个方面提高员工荣誉感、调动积极性、增加稳定性。
当前,中小企业人才流失严重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特别是具有一定技术能力、承担一定管理职能的核心人才的流失对企业发展会产生较大负面影响。企业要通过各种方式,打造稳定的管理和技术团队,对内营造员工能力提升的环境,对外积极引进优秀的创新人才。通过人才培养计划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同时,增强企业的发展动力。企业管理者要调整与优化激励制度,将员工的工作价值与工资待遇、岗位晋升等挂钩,确保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在充分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4.4 突出产品创新优势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企业必须牢牢掌握科技创新的主动权,只有这样才能立足行业,走向市场,谋求生存和发展。企業存在的根本目的是追求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科技创新一方面会增强企业竞争力,为企业赢得更多市场机会,获得更大经济利润;另一方面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的技术进步,为人民带来更大的福祉。以民族品牌的优秀代表格力为例,自1991年成立以来,以“坚持创新驱动,掌握核心科技”为理念,现拥有15个研究院、126个研究所、1045个实验室、1个院士工作站,获得品牌、声誉和股东价值的同时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价廉物美的电器产品。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一个企业的创新能力是影响其能否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在开展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不能闭门造车,必须对市场进行深入的研究,充分考虑市场需求,设计符合客户所需的产品。企业应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在避免技术外泄的同时避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另外,需要保证技术创新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以便在技术创新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和价值[6]。通过设立研发部门,对技术研究开发提供资金和人力支持,通过提高技术能力和产品质量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明.“双循环”的宏观背景、概念内涵与政策方向[EB/OL].http://iwep.cssn.cn/xscg/xscg_sp/202009/t20200904_5178664.shtml,2020-09-04/2021-09-24.
【2】张淑翠,李建强,梁一新.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影响与经济政策模拟[J].产业经济评论,2020(5):29-47.
【3】陆岷峰,徐阳洋.经济双循环背景下中小企业的机遇、挑战与成长的着力点[J].西南金融,2021(1):73-82.
【4】郑峥.经济双循环发展背景下中小企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J].科技经济导刊,2021,29(21):214-215.
【5】罗利远.浅析工商管理创新对中小企业转型发展的思考[J].中国储运,2021(9):134-135.
【6】宋发军.战略管理视角下的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研究[J].市场观察,2020(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