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英
摘要:对2021年北京中考压轴题从试题结构、知识能力、素材题源、解法探究、变式拓展等角度进行详细分析,提出增强单元意识、增长数学见识、技术赋能的教学启示,指向学科育人.
关键词:几何直观 数形结合单元数学见识
1 试题呈现
(2021年北京市中考第28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O的半径为1.对于点A和线段BC,给出如下定义:若将线段BC绕点A旋转可以得到⊙O的弦B′C′(B′,C′分别是B,C的对应点),则称线段BC是⊙O的以点A为中心的“关联线段”.
(2)△ABC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点A(0,t),其中t≠0.若BC是⊙O的以点A为中心的“关联线段”,求t的值;
(3)在△ABC中,AB=1,AC=2.若BC是⊙O的以点A为中心的“关联线段”,直接写出OA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以及相应的BC长.
2 试题简析
新定义“关联线段”既熟悉又陌生,旋转和圆已熟知但课本或其他素材从未将二者相结合,也不是高中的某个知识点;单独利用旋转或圆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解题经验和解题模型,但二者结合背景下的新定义题,不是简单的知识综合应用,而是现学现用,需要独立自主学习,调取数学学习经验,灵活应变解决问题的能力,压轴题指向能力立意评价.
知识层面分析:“把一个平面图形绕平面内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叫做图形的旋转”“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形成的图形叫做圆”,旋转是一个运动过程,圆是这个运动的结果,圆是特殊的旋转,旋转与圆研究的是动点与定点之间的关系——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点与点、点与直线、点与形的关系是几何核心内容.能力层面分析:新定义、新背景下解决问题,考查学生数学阅读、几何直观、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能力,指向数学思考,引发数学创新.对学生而言,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独立思考、更学会思考,最终形成自己的学科思维,探究知识的过程和获得的结果都属于创新.试题没有知识前置的痕迹,无需解题技巧和解题模型,更没有竞赛的影子,但为高中后续认识和理解点与平面、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位置关系奠定基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以贯之.高中课程突出几何直观与代数运算的融合,在原有知識结构不变的前提下,将核心知识相关联,以数观形,以形显数,数形双向流动,特殊一般相结合,从概念出发突出学科通法.试题3问低起点高定位,为不同基础和不同能力的考生搭建了思维的平台,实现了试题的分层评价功能.题源素材分析:中考试题选材常常以教材为“源”,教材章引言、例习题、图形等是素材.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3.4随堂练习,九年级下册第三章《圆》单元复习题18、19均有这道中考题的影子.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3.4随堂练习:1.如图,四边形ABCD经过旋转后与四边形ADEF重合.(1)指出这一旋转的旋转中心和旋转角;(2)写出图中相等的线段和相等的角.(第1题) (第2题)2.如图,你能绕点O旋转,使得线段AB与线段CD重合吗?为什么?九年级下册第三章《圆》单元复习题18、19:18.已知A为⊙O上的一点,⊙O的半径为1,⊙O所在的平面上另有一点P.(1)如果PA=5,那么点P与⊙O有怎样的位置关系?(2)如果PA=3,那么点P与⊙O有怎样的位置关系?(第19题)19.如图,等边三角形OBC的边长为10,点P沿O→B→C→O的方面运动,⊙P的半径为3,⊙P运动一圈与△OBC的边相切多少次?点P分别在什么位置?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章《圆》小结回顾与思考设问:“圆的位置及大小由哪些要素确定?如何从点的集合角度理解圆的概念”,问题引领学生用运动变化的视角认识圆.“关联线段”源自教材又超越教材,是已有知识的延伸与生长,点线是种子,图形(网格、平面直角坐标系)是载体,几何直观是方法.面对新问题,在没有模型可类比、没有经验可借鉴时,就要回归研究对象的本体,教材为中考试题提供经典素材.3 解法探究
考查学生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将文字描述转化为图形和符号语言,读懂“关联线段”条件、结论、操作规则,用数学工具“做”即可.用图形和数量去表现概念的物理属性,是从“抽象到具体”的实践过程,三种语言相互转换,多形式演绎表现是概念学习的重要环节.解法1 以“形”引思:以A为圆心,分别以AB1,AC1为半径做圆,依据概念圆环与⊙O有交点,交点构成的弦长与B1C1相等时,即为关联线段.B2C2、B3C3同理可得,也可以构成图形△AB1C1,通过整体旋转进行判断,两种解法的不同在于看点、看形,共性是旋转,“弦”在心中数相随.解法2 以“数”明思:点A到⊙O的最小距离为2-1,最大距离2+1,依据新定义,对应点到旋转中心A的距离范围在2-1 第(2)问 点A从位置确定到y轴动点,旋转中心从单纯的点到图形等边三角形顶点,条件从约束到半约束,从点线关联进入形关联,图形渐渐“丰满”体现概念的“骨干”,等边三角形边长为1与⊙O半径相同,点A在y轴上,可能的位置“正负半轴”,与圆相结合,点A在⊙O上、⊙O内、⊙O外分类讨论自然而来. 先定形再分类,直观促逻辑,逻辑引推理,画图是关键. 解法2 转译显形,化动为静.第(2)问动态问题可以通过“转译”问题实现化动为静.例如:“直角坐标系中半径为1的⊙O,弦B′C′=1,y轴上点A(A不在原点),构造等边△AB′C′,求A的坐标”;或者“如图,直角坐标系中半径为1的⊙O,点A在y轴上,⊙A与⊙O半径相等,两圆公共弦B′C′=1,求A的坐标”.学生遇到动点问题,难免产生畏难心理,语言的“转译”让问题变的简单,第(2)问两种解法实质是相同的,着眼点在“旋转得到⊙O的弦”,此时研究重心是点与形的关系. 第(3)问 第(3)问的解答分两步进行,先确定OA的最值,再计算BC长. 第一步,确定OA的最值. 解法1 条件中AB=1,AC=2,隐含以A为圆心的同心圆,点A从y轴上的动点,变为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BC由确定到不确定,三角形由特殊到一般动态呈现,综合性逐步上升指向数学思维,关注解题“通法”.先画图找到最值点,以图启思,用图助思,实现从直觉到直观.延续第(2)问“转译”,回归关联线段定义,“旋转得到⊙O的弦”转化为同心圆⊙A与⊙O的位置关系,两圆位置关系由圆心距与两圆半径数量关系确定,即AO长度.两圆相切、相交、相离,OA最值即为边界值,数定形实现了一般到特殊,如图3. 此时,两圆之间的关系并不受点A位置的影响,所以也可以取A点为轴上点,则题目变的更容易理解.第(1)问的启示也可以从圆环与⊙O的位置关系思考,最终转化到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其实质相同.设点A(t,0),因为大⊙A半径为2,小⊙A半径为1,⊙O半径为1,所以当1 第(3)问变式2:如果将题中“线段BC绕点A旋转可以得到⊙O的弦B′C′”变为“关于以直线l对称可以得到⊙O的弦B′C′”你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概念类比,指向知识网络建构,揭示内在联系,理解本质辨异同,实现从概念到关系到结构.策略类比,指向解法迁移,延伸经验强化学法,通过“变”渗透推理方法、提升推理能力. 5 教学启示 这道中考压轴题连续三问,起于概念又落于概念,旋转中心从定点到区域点到任意点,最终都转化为图形基本元素点与点之间的关系“数量定位置”.刷题留下的模型短暂而有限,碎片的“技”不足以应对千变万化的“形”,有模型还要破定势.图形是工具,让直观促直觉,让直觉引推理,由表及里协同发展,实现形促数定、数引形分,思想与方法不断内化.解题的过程即是思维爬坡的过程,考查的是思维递进的深度,引导的是教学向核心处延伸,考查的是学生“真实学力”,引导的是教学中的视角,由题、由解题、由师生解题引发对教学的深思. 5.1 见微有为,知著寻脉,构建单元意识 平面几何研究基本元素及元素之间的关系,点就是基本元素,关系就在概念中,从概念出发寻找生长点、延伸点,图形变换、结构分析、数量刻画、逻辑推理从“直观”开始,见微有为动中找定从“看图”做起.教学中带领学生有意识的看——“看元素、看位置、看结构、看边界”,有意识的想——“想关系、想数量、想特殊、想变换”,从基本元素“点、线、角”到基本位置“平行、相交”,从基本图形到基本图形之间的关系——全等、相似、图形变换等,所有图形的变化生长都围绕“点、线、角”,着力点在“数与形”,策略在“特殊与一般”,渗透用概念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会看图更会思图.显性的素材隐性的结构,从系统的视角寻找生长的脉络,从单元到课时系统化设计目标达成,从细究“点”转向探寻“脉”,见树更见森林,于经验处迁移、于结论处生长、于“内核”处联结,构建单元意识,知著寻脉让学习自然发生. 5.2 析辩养智,思行育识,增长数学见识 新定义题以中考试题呈现,考查学生真实学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即解决问题,当从A点切入不能解决问题时,如何转换视角,转化思维,“化”的能力对学生及我们一线老师提出更高要求.学数学不仅是知识更是学习数学的思维方式,解题、析题、赏题,思维随题而纵深发展,通过解题去体会命题人的智慧,析辩养智.知识易得见识难求,相同情景的近迁移到陌生环境的远迁移,逐层抽象中核心要素关联转化,运用思维规律去解决问题,聚焦通性通法.从老师的解题到解题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能,从核心知识的精准把握到指向核心素养学科育人,从“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到“知何由以知其所以然”到“然可再然”,思行育“识”,育知识更育胆识. 5.3 技术赋能,赓续力量,识变促应变 移动技术、“互联网+”师生共享技术红利,技术的浸润让教学环境更丰富,教師与学生已经将信息技术视为学科教学的核心要素之一.用技术变革教学结构,用技术优化教学活动,用技术提升教学质量,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构建新型教学生态环境,”互联网+教育+数学+画板”让抽象的数学内容更加灵动,技术赋能让数学可操作探究、可大胆实验,实现动静直观、可视呈现,从“随意操作→规律发现→有序思考→自我建构”,用技术的终极目的是“不用”,迁移内化培养真实学力.新时代下教学有“道”有“理”还要有“术”,晰“道”学科价值、确“理”科学方法、借“术”赓续力量,识变应变.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2]娜仁格日乐.《数学学科素养与初中数学内容之间的关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6.118-124. [3]陈艳.《基于类比思想进行变式训练培养初中生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13.154. [4]申海东.《对“新定义题型”的若干思考——以北京中考试题为例》.[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下旬),2020.03.66-69. [5]王佩成.《一道高考解析几何题的解法评析和溯源》.[J]上海中学数学,2021.03.36-39. [6]孙彬博.《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理想与现实》.[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9.5.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