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于高中校园教学的关注度也在日益提高。历史学科作为高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能够有效培养高中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以及家国情怀五方面核心素养,对于高中生的学习与成长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由于高中历史存在较大的学习难度,加以部分教师教学手段较为单一,教师在授课时难以保障全部高中生都能够吃透所学的知识内容。对此,教师可以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引入到历史课堂上,以更为具体、生动且更具针对性的讲解,深化授课内容,使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关键词:高中历史;信息化;深度学习;教学手段
深度学习在高中教学领域泛指教师教导的深度以及学生掌握的程度。高中作为承接九年义务教育与大学的重要阶段,高中生在此时不仅需要复习巩固以往的所学知识,还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教师培养高中生的深度学习能力,既有利于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还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信息化教学则是国家科技领域与国家教育领域共同发展而衍生的产物,它具有可视化、直观化、便捷化等特点,教师结合信息技术辅助授课,能为高中生带来全新学习感受,还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而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
一、 落实深度学习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分析
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多数教师在开展授课时惯用于“灌溉”“填鸭”等方式的板书文字,这一模式虽然能够起到知识传递的目的,但高中生的学习过程却极为被动,这样不仅难以保障学生全部掌握知识内容,而且学习深度也长期处于较为浅层的程度。以下,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实际教学经验,简要列举部分有助于促进高中生实现深度学习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以供专业人士参考。
(一)多媒体教学
自我国开展教育以来,板书文字就成了教育教学中最为常见的模式。多媒体教学与之相近,却不相同。多媒体教学指教师结合当前的教学内容安排,将所需要讲解的文字、图片等信息,通过多媒体投影仪等设备进行呈现,这既能够一改传统板书黑白视界,还能够将枯燥乏味的历史内容变得更加生动,配合音效设备的使用,能够进一步改善学生的听觉感受,从而使课堂讲解变得更具吸引力。
(二)微课教学
高中生为了备战高考,日常生活往往与学习紧密相连,学习压力大的同时,也没有过多精力、时间去深挖个别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微课教学则完美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应用视频录像、剪辑设备、软件,将传统耗时较长的课堂授课内容精简录制到仅有5-15分钟的简短视频当中,高中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即可下载进行观看。这一模式不仅能够避免课堂教学中不必要的时间浪费,还能够使教学内容更为详细、更具深度,更有利于高中生快速理解与掌握。
(三)网课教学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仅便捷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我国沿袭百年之余的教学格局多为课堂、教室,教师进行口头讲解、言传身教。而网课教学不仅打破了教育在空间上的限制,更解决了教学在时间上的约束问题。教师立足便捷的互联网,将授课地点转移至互联网平台,高中生足不出户就可以在家中使用电脑、手机等设备完成远程线上学习,从而完成知识内容的掌握。
(四)视频教学
历史知识皆源自真实、已发生的历史事件,历史教材受排版、教学范围等要素的约束,难以将全部历史内容尽数展示。视频教学顾名思义,是指教师结合历史视频、历史纪录片、历史短片等影像资料进行授课,使高中生能够掌握教材书本以外的诸多知识点,在丰富内容掌握的同时,更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学习的深度。
二、 高中历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研究
(一)应用多媒体教学,优化学习视听
课堂作为高中生获取知识的第一场所,其氛围优劣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效率、质量。传统的板书文字讲解不仅过程枯燥,且易使高中生学习疲惫,难以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则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来促进学习视听的优化。教师可以结合现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将与之相关的历史图片、音乐带入到历史课堂之上,这样在为高中生营造生动活泼学习氛围的同时,还能够为其带来耳目一新的学习感知,进而集中学生课堂学习注意力,逐步改善学生课堂学习的视听感受。
例如,教师在教学“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这一课程时,可以结合多媒体投影设备,为高中生展示相关的历史图片。宋王朝经济高度繁荣,国力强盛,但却难逃衰亡的命运,究其根本在于治国之道。教师在授课时,可以构建政治、军事相关制度的树状图,使高中生能够更为直观地了解到两宋在治国方面所实施的政策。而后,教师可以结合某一部分详细展示相关的历史材料,如北宋政治方面,为了避免相权过重,进行分权,诸多部门一官多职,教师可以展示该时段的职位分布图、职权结构图等;又如北宋军事方面,北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抽调地方精锐保护中央,造就强干弱枝的局面,教师则可以展示宋朝的兵力分布图、宋朝时期的形势图等。南宋时期,国势由盛转衰,教师同样可以分别展示相关的历史资料,使学生能够更为清晰地知晓南北宋朝政治、军事的区别,并将其深入掌握。此外,教师还可以播放相关的历史音频,进一步加强高中生的听觉感知。教师运用多媒体投影设备进行授课,既能够将枯燥的历史知识变得生动,还能够有效调动高中生的学习興趣,进而实现优化学习视听的目的。
(二)使用微课教学,提高学习质量
为了能够在高考时取得优异的成绩,高中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多科目无限多的知识。历史作为一门较为烦琐、学习难度较大的科目,学生在学习时经常会存在知识点掌握不扎实的情况。为了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高质量的学习,教师可以使用微课教学的方式开展授课。即教师在授课某一知识点章节时,可以将其录制到微课视频当中,并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使用手机进行学习,如此可以提升学生日常学习时间利用率,还能够锻炼其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视频观看的过程当中,也会逐步提高学习的质量与效率。
例如,教师在授课“辽夏金元的统治”这一课程时,可以将之录制到微课视频当中,并让学生进行自主观看学习。这一历史时段的知识点较为散乱,教师在录制视频时可以先行构建框架图,集中梳理发生的重大事件,使学生可以更为清晰、直观地知晓当前的历史学习内容。并且,教师还可以穿插相关的历史图片,进一步提升微课视频的可观性。如“金”,教师在讲解时可以将其拆分为“建立”“制度”“事件”“没落”四个部分,并对其进行细致化的表述。“建立”部分可以讲解建立的时间1115年,人物完颜阿骨打,地点会宁(上京),利用地图落实时空观念素养;“制度”(猛安谋克)方面可以通过史料进行解读,得出这是一种兵农合一,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等。教师以微课视频的方式进行授课,以细致入微的讲解将高中生的学习难度降至最低,既能够有效节约高中生的知识学习时间,还可以使其更为高效地掌握历史知识,从而实现学习质量的提高。
(三)利用网课教学,突破学习难点
学习难点也称知识重点,此类型的知识内容往往具有难理解、烦琐等特点,高中生即便反复背诵、记忆教材内容,依旧难以保证该部分知识的做题准确率。对此,教师可以利用网课教学的方式来突破历史内容的学习难点。教师可以针对某一历史内容,结合存在于互联网中的历史材料进行分析,使高中生能够更加具体地知晓其中所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并且了解该事件所带来的影响及意义,提升学习深度的同时,逐步实现学生对学习难点的把握。
例如,教师在教学“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这一章节时,可以通过网络授课的方式,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与讲解。该章节主要讲述了这一时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因此,教师可以对其进行拆分,分别进行剖析与挖掘。如“宋”,宋代的商品经济迅猛发展,是我国历史上最具特点的朝代之一。教师在讲解时,则可以从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变革入手,农业方面,可以展示耕种作物的变化,由最初的食用作物向经济作物的转变、新式耕种工具问世等;手工业方面可以展示各行业的进步;商业方面则可以展示最早的纸币、繁荣的夜市等。经济的迅猛发展促进着社会的变革,同时也印证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一关系。此外,教师还可以适当进行提问,如“除宋朝外,辽夏金元经济、社会的发展还具有哪些特点或明显的表现?”教师以网络授课的方式进行教导,既能够实现现阶段历史知识的讲解,还能够带领学生温习以往的所学知识,进而在更为全面、更具深度的剖析中,实现学习难点的突破。
(四)运用视频教学,扩大学习范围
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量是极为庞大的,但书本教材中所呈现的内容只是冰山一角,为了使学生掌握全面且扎实的知识,教师在开展授课时,则可以运用视频教学的方式来扩大高中生的历史学习范围。教师可以针对某一历史章节、历史事件挑选相关的历史影片,使高中生可以更为全面地知晓该段历史所发生的事情,了解此时段登场的历史人物,这样不仅有利于拓宽高中生历史知识学习渠道,还有利于在课外素材观看中释放学生的学习压力,进而在更加全面的历史材料学习中加速历史基础的奠定。
例如,教师在讲授“辽宋夏金元的文化”这一课程时,可以先行讲解其中的知识点,而后再使用多媒体投影设备,带领学生集体观看相关的历史影片。如《中国通史》,该纪录片详细讲述了中国历史的演进,对各个时期的讲解都极为透彻,教师在播放时,则可以选择相关的片段进行展示;又如《开封府》《南宋》《神秘的西夏》等,该类型的纪录片则更具针对性,高中生在观看时也能够更加清晰的知晓书本当中尚未提及或简单提及的内容;再如《国家宝藏》,该片虽带有一定娱乐色彩,但其内容却紧贴历史文化,极具深度地讲解了各个时期的国家级古董,高中生观看此节目则可以从侧面了解特定古董背后的文化与故事。教師引入课外视频,既能够使高中生掌握诸多教材以外的历史内容,还能够结合课外事物巩固课内所学,使其领略独特历史风采的同时,全面夯实知识基础。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对当下校园教学也带来很大机遇。教师应采用多种信息化设备进行授课,以新式手段分析历史知识,这样既能够为高中历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还能够最大限度降低历史知识的学习难度。提升高中生知识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更进一步地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使其掌握深度学习的技能,进而加速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高秀凤.信息化时代下高中历史创新教学实践[J].数码世界,2020(6):134.
[2]季建红.基于深度学习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建设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20(16):63-64.
[3]潘瑾玲.浅析现代信息技术在职业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职业教育,2020,4(15):156-157.
[4]万旭亮.促进深度学习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4(14):54-55.
[5]李明泽.深度学习视域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20.
作者简介:王伟,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市萧山区第五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