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改变教学手段和理念,实现利用现代化教学模式授课,让学生更加主动地融入学习环节,而微课在信息技术教育领域中的采用会改变传统授课形式。微课是一种全新的授课形式,采用微课授课,不仅能够提升教学活动的专业性和有效性,还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教师也要用一种正确的态度看待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的问题,依据教学重点来制作和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相关的微课,拓展学习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形成正确的认知,改变传统学习态度。因此,文章将围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与实践来展开分析,通过详细了解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应用的重要意义和问题,提出促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应用微课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微课的应用与实践
一、 引言
社会快速,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而且如今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在教学工作中教师也应注重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让学生具备信息技术素养,拓宽眼界,这样学生在步入社会后,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能够适应社会发展潮流。对于信息技术学科来说,本身就具有抽象、系统的特点,部分内容具有实践性、理论性,学生在学习起来难免会存在问题,学生对相关知识理解不够全面、记忆不牢固,最终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微课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学生认识新时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采用微课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不仅可以把各学习重点以更加直观、形象的形式展现出来,加强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还能够提高学生认识新时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因为当前社会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中被采用,学生要想在步入社会后获得长远发展,则应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但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如果教师按照传统、落后的手段授课,很难突破学习重难点,很难让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兴趣。而采用微课会把学习重点以5~10分钟小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方便学生理解记忆,使学生了解各信息技术使用技巧、流程,微课也能拓展教学资源,为学生收集课堂以外的知识,促使学生更加全面了解新时代信息技术,认识到学习信息技术对自身发展和成长的优势,从而转变学习态度,主动地融入各学习环节中,配合教师各项工作。
(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动手的能力
小学时期的学生心理和生理都处于发展阶段,对一些新鲜事物具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在学习时很难一直保持注意力集中。学生在以前并未接触过信息技术学科,所以基础知识较为薄弱,教师则要以一种正确的眼光看待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要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引导。还有部分学生在生活中会接触计算机,所以懂得一些简单的知识,如文字编辑、信息搜索。而并未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识就比较片面,这一类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薄弱,当教师在讲解同一内容时,学生接受程度也不同。
三、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微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对信息技术课题的重视度不高
当前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依然存在有待完善的问题,究其原因就是教师未能重视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发挥出微课优势。一些学校认为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培养其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态度的黄金时期,所以要把教学重点都放在文化课学习上,而信息技术只能当做“副科”教学,在考试中并未设置和信息技术相关的内容,随之该课程就受到师生的忽略,甚至一些文化课教师会占用信息技术课堂。这正是学校未能迎合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各项要求,了解当前社会发展是需要更多优秀信息技术人才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开展会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使学生更好地在社会中立足,推动社会的进步。所以,教师应加深对信息技术课题的探究,重视信息技术教学工作。
(二)教师与学生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认识深度不够
微课的采用会最大限度提升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教师则可以发挥引导优势,积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处理自身不能够解答的问题,落实师生互动、生生交流,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和进步。但是在当前教学工作中,部分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不够全面,大部分教师不知道怎样采用微课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这很难体现出学生主体地位,并且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负面影响,单一、落后、机械化的教学形式依然存在,部分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不能跟上教师授课节奏。教师也未能给学生设置明确的学习任务,他们认为微课的使用会减少教学时间,形成教学负担。也正是由于教师利用微课不当,所以很难把教学目标和微课教学相互结合来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学生也很难深入探究学习重点,只能简单地通过观看微课视频来了解较为基本的知识,而对于学生来说,对信息技术教学的认识也不够全面,学生认为信息技术学科难度系数较高,自己很难掌握学习重点,久而久之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不愿意学习,在心理上产生较大抗拒,注意力也下降。
四、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微课教学的应用
(一)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了解和分析能力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信息技术是一门新的课程,学生在一开始学习时,都会有浓厚兴趣和主动性,都愿意自主探究和信息技术相关的问题。而教师要是单纯采用传统授课手段,很有可能让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产生错误认知,并且限制其思维发展和实践,这样不利于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了解和分析能力。所以教师应善于在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中利用微课,让学生对重点内容进行全面掌握,并具備良好的分析能力。
在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采用微课,要求教师能够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是新课程改革对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教师要善于在各个教学工作中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以此来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促使学生主动融入每个学习环节。教师也要科学地安排教学时间,依据教学内容来创设探究活动,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合作、沟通。而微课在这一教学过程中的采用体现在为学生制作各种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中提升沟通的有效性和全面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开展就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但是学生在一开始学习信息技术时,难免存在畏惧心理,不知道如何学习,甚至部分学生会采用死记硬背手段掌握理论知识,这会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理论结合实践能力,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处理问题能力,进而会导致我国缺乏各方面能力较为突出的计算机优秀人才。因此,在后续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善于改进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以利用微课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教学任务,在潜移默化过程中让学生具备正确的学习态度,对信息技术学科有正确认知,使其了解到学习信息技术对自身发展所具备的优势,汲取信息技术学科精髓,最终让学生发展成为对社会进步有用的优秀人才。
微课最为突出的特征之一就是能对一个问题进行层层剖析。虽然微课视频的长度较短,只有5~10分钟,但是却能照顾各层次学生的要求,提升学生分析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知识重点。例如,当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幻灯片设计模板”这一内容时,该内容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利用设计模板来开展幻灯片的美化,未对自定义配色方案开展系统的讲解。因此只有掌握基础知识的学生才有能力继续自学微视频,才能依据微课内容寻找适合自身的幻灯片设计和配色方案,实现幻灯片的美化。采用微课引导、学生探索的教学过程能够使整个教学环节变得具有趣味性,促使学生依据自身理解程度,合理控制课程快慢,提升对信息技术知识的了解和分析能力。
(二)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教師应采用微课来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这要求教师在导入阶段利用微课让学生主动学习。课程导入环节是至关重要的,能够在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其将关注点始终放在学习中,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富有热情地融入学习活动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以此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善于制作具有针对性的微课导入视频。例如,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播放和学习有关的视频,并着重在视频中呈现多样化学习资源,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产生学习欲望,集中注意力,为后续学习做好充足准备。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微课来进行教学导入,让学生具备了探索学习的热情和欲望,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效率。
在实际授课环节,教师要善于采用微课突破教学重难点。信息技术学科和其他学科就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不仅有着较强的理论性,还有实践性,并且学习重难点较多。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了解不够全面、深入,教师要想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就应创新教学手段,将微课和重难点相互融合,依据教学重难点来制作具有针对性的微课,将其合理地融入教学活动中,直观地为学生呈现出关键点,提升学习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例如,当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基本指法”这一内容时,因为学生的打字速度较慢,所以并未掌握正确键盘指法、动作要领,影响了对课程知识的学习和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而教师这时应结合本节课教学侧重点来为学生制作微课视频,并鼓励学生上机操作。教师在微课制作时要对视频中的手部动作进行放大、放慢,让学生根据微课视频对这一部分重点内容进行系统学习和感知,促使学生依据微课视频中的指导开展训练,在反复训练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能够合理、科学地运用键盘。
五、 结语
教师要注重改革创新,抛弃传统、落后的教学理念和手段,加强和学生沟通、交流,依据其个性化需求来设置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课件,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促使学生主动融入各个学习环节。微课还会降低教师的工作强度,让教师将更多时间放在研究教学内容、对学生开展个性化指导上,确保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知识内容,把复杂、抽象的问题进行简单化处理。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能够集中学生注意力,突破学习重难点。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微课授课,并以一种正确眼光看待当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微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在后续教学工作中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进行全面了解,提升学生分析能力,促进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完善整个教学流程,为促进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建生,黄雪晶.微课资源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策略研究:以Focusky软件制作微课为例[J].教育观察,2018,7(5):136-137,140.
[2]唐旭惟,林水,陈陆.基于微课程教学法的“课内翻转”教学模式探索:以小学高年段信息技术课程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18(12):60.
[3]戴宁,张昕,张振旭,等.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以延吉市某小学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2):118-120.
[4]苏海波.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与实践探析[J].作文成功之路,2017.
[5]秦晓峰.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现代交际,2016(2):118.
[6]杨丽.微课让孩子成为主角:浅谈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
[7]李婉.探讨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2017(1):136-137,140.
作者简介:张羽,江苏省徐州市,徐州市云兴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