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当前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课堂的实效性。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只是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播,从而导致课堂质量和课堂效率不高。为了提高初中化学课堂的实效性,满足新课标改革的目的性,文章将结合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实际情况探索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效性;教学方法;策略
一、 引言
学习,是为了接收到更丰富的知识,并且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做到学以致用。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注重于学生的成绩,而忽略学生是否喜欢,忽略培养学生的素养。在初中化学课堂亦是如此,教师认为:学生只需要知道原理,会做题,就达到教学目的。而忽视带领学生进入实验室,在实验室中让学生牢记整个过程,这是教学过程中很大的弊端。
二、 初中化学当下的现状
(一)学习压力
初中生面临着升学压力、中考压力、家庭压力等等。而在初中阶段,学生由于心智不够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同时心理承力低,进而导致学习也会停滞不前。因此,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从外界改变,进而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学生缓解内心的压力。
越来越多地方推行教育改革,为了紧跟教育改革脚步,初中化学教师需要根据本班学生特点,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并且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设计更加高效的课堂活动。作为化学教师,则应该带学生进行化学反应的试验,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理解课本内容,结合实验过程对重难点进行深刻记忆。
(二)学生需要
根据以上所提到的学生压力,教师需要把握学生需求。为释放学生心理上的压力,教师需要创设既能增強课堂实效性又可以愉悦学生心理的课堂活动,带领学生进入氛围良好的教学课堂。而对于化学课堂而言,学生需要动手实践探索课本的知识点,通过自我探究最大程度理解课本内容,满足自我需要。
例如,在进行九年级下册“溶解度”这一课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带学生走进实验室,通过动手测试某些化学反应的溶解速率,确定哪些因素会导致物质溶解速率不同。其中的关键点在于学生需要明白自变量和因变量。为了让学生更加流畅地进行整个实验,教师需要提前给学生讲解基本知识,不变量包括:相同的反应时间、相同的反应物用量、相同的反应容器,通过将两个不变量相同的化学反应放置同一环境中进行实验,针对自变量的改变最终观察反应产物和结果的不同。在这前提下,根据探究的变量适当的改变环境和反应物的差异性,再让学生自己观察生成物的生成时间或者生成量,观察本次实验的最终结果。通过这一方式,教师不仅对课程内容进行讲解,同时让学生自己探索出有哪些变量是可以引起化学反应变化的。并且学生也可以通过观察,探究哪些反应能够运用于这一情况,在这一类实验中又有哪些基本的要求。如此,许多有关化学反应“溶解度”的问题都可以随之提出并自行解决。
教师进行实验教学时,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设置,并且结合学生的心理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学生只有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接下来的学习。在课堂实验设置当中适当减轻学生的课程学习负担,以此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 提升初中化学课实效性的意义
提高初中化学教学实效性,是为了学生取得较为优异的成绩。初中生面临的是中考,中考是选拔性考试,决定着他们是继续上高中还是上职业学校,是学习生涯的分水岭。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快速高效地掌握知识,教师必须要提高化学课的实效性。这不仅是为了自己的课堂进度,同样是为了学生的理解力和接受度。因此,提高初中化学的实效性对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有重要作用。
四、 提高课堂实效性的策略
(一)兴趣教学
高效的课堂教学基于师生对教材的熟悉。为加强课堂的实效性,教师需要带领学生熟悉教材,在此前提下。加强课堂与生活的交流,通过课堂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结合化学实验所带来的奇妙反应增加学生对化学课程的热情。
例如,在九年级下册“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这一课的教学中,因为这是最接近日常生活的一堂课,在这一课中,“糖类、油脂、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作为人类最重要的六大营养物质分布在我们生活中不同的食物当中,教师可以通过普通食物引入营养物质,也就是通过生活场景引入课程,让所学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利用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现象,深入挖掘教材当中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创设平台,让他们有自主发现和思考的环境,并且能够自己解决问题。当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得到一定的满足后,学生会更愿意进行接下来的学习,同时也会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多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对提高学习的实效性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初中化学的实效性,教师应在根源上进行教学模式优化。相比较于传统课程单纯的教师讲课学生听,让学生很难进行拓展,禁锢了学生的学习实效。因此要提高教学实效性,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在学生学会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以后,学习兴趣和热情也就随之产生,课堂的实效性也会随之提高,进而达到预期课程效果。
(二)注重教材基本内容的研究
备课是教师教学重要的环节之一,在这个环节过程中,教师需要提前考虑好学生会面临的问题,哪些问题值得拓展和深究。此外,要了解学生的情况,哪一知识点不会需要加强等……只有教师在备课时,对授课过程有把握,才能更好地带动学生进行这一课的学习。
例如,在进行九年级上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这一课教学时,因为这是初中化学的第一堂课,这一课具有一定的基础性,而作为首次接触初中化学的学生而言,也需要丰富的理解力。首先,教师在备课时,要通本章节内容,对这一课有整体性的把握;其次才是制定教学方案,在制定教学方案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上课的进程问题。为学生制定课前预习还有课后复习作业,并制作课堂随堂测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最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拓展,对教材知识进行相应的补充,让知识体系更加完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采用更加科学性的教学模式,不再一味地沉溺于传统“我讲你听”式的教学状态。
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创设相关的场景和情节是保证课堂质量的基础之一,而课堂活动也是需要在教师备课时就准备好的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参与课堂。如此,化学课堂的实效性也就随着参与率的提高随之提高。
(三)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性学科,而其中实验是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化学实验中学生能够感受到化学这门学科的神奇,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那样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因此,教师要大力地推廣实验性的教学方案,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进行九年级上册“我们周围的空气”这一章节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邀请同学们上台进行实验展示,收集不同的气体采用不同的方式。这样让学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熟悉实验步骤,进一步加深记忆。在初中化学实验课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专题性的实验研究,开展更多具有拓展性的化学实验,在此基础上选择适用性更强能够帮助学生更好记忆的实验进行课堂上的演练。
实验性的教学结束后,教师同样需要进行课后的反思与总结,通过回顾课堂,进行反思授课过程中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多余的环节。这一环节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进行课程的改进和完善,同时也是教学实效性的保障。将实验融入平常的课堂教学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以后选择从事化学方面的学习研究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以素质为基础
学生提高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有助于学生自身能力的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的提升同样伴随着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掌握了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综合素质也随之不断提高。
例如,在进行九年级下册“有机合成材料”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直接采用在教室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先要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在基础知识理解之后后再向学生进行拓展和延伸。对于初中生,他们已经拥有足够的能力对拓展资料进行查询,教师可以提前一周给学生布置资料的查找作业,让学生在提前预习本节课之后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搜查,之后在课堂上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分享查到的了知识。这不仅能让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展,还向大家分享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引入学生了解基本的有机合成材料有哪些,然后告诉学生这几样物质之所以能够成为有机合成材料的原因,最后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这几样物质的性质进行探究。九年级虽然应该是分秒必争,但是适时的放松能够让学生有着更高的学习效率,高效的学习能力实际上也是学生的综合素养。
初中生正处于较为敏感的时期,教师在关注学习成绩的同时一定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状态。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身体不好那么学习已没有了扎实的基础,如果心理不健康,学得再好也很难享受学习的快乐,反而学习只会成为负担,因此培养学生自身的素质对学习实效性有很大的帮助。
五、 结语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程的实效性,是许多初中教师都普遍关注的问题,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在学习课堂知识的基础上,努力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教师要严格地按照国家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内容,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更要梳理更新型的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手段,让自己所进行的教育工作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书娜.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中华少年,2016(33):2.
[2]曹文忠.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与策略[J].新课程,2019(8):193.
[3]张军.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
[4]孙佩.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6.
[5]霍秀敏.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6]吴昊.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途径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3.
[7]史育萌.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7.
[8]戴宇.翻转课堂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7.
[9]皮振雷.基于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性的教学设计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刘会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新疆巴楚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