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妇女情志异常针药干预治疗的临床研究

2021-12-08 09:28唐文龙贠小巧郝宇鸣庞丽萍
宁夏医学杂志 2021年11期
关键词:绝经期情志针刺

潘 丽,唐文龙,贠小巧,郝宇鸣,卢 晔,庞丽萍,牛 桦

围绝经期是指女性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学、生物学改变和临床特征起至绝经1年内的一段时间。围绝经期随着卵巢功能加速减退以及激素水平改变,出现如潮热出汗、情绪抑郁、悲观或多疑等抑郁症状,不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还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目前西医对于围绝经期抑郁症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上提倡雌激素补充治疗为主,虽然短时间作用较好,但长时间应用会引起阴道异常出血、乳房胀痛等副反应,有潜在乳腺癌、内膜癌的发病风险。针灸具有快速抗抑郁作用,不仅可提高单胺类神经递质,还能使抑郁症紊乱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得到调整[2],激活神经营养通路,提高海马的神经分化,抑制细胞凋亡和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其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并且具有疗效持久等优点。本项研究采用针刺与中药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妇女情志异常,并通过疗效观察比较,为围绝经期妇女情志异常的治疗提供一种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20例围绝经期情志异常患者均来源于2018年1月-2020年1月银川市中医医院门诊及病房。将患者分为中药组40例,针刺组40例,针药组40例。3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年龄及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3]围绝经期的诊断标准及《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其他情感障碍中的围绝经期抑郁症诊断标准,即:①年龄40~55岁绝经前后(双侧卵巢因放化疗致功能丧失或手术切除者年龄不限);②月经紊乱或已绝经,有潮热面红、烘热汗出、情绪不稳易激动、情志异常、皮肤感觉异常等症;③FSH>10 mIU/mL,E2>80 pg/mL或<20 pg/mL;④除外传染病与其他严重的躯体疾病和器质性病变;⑤Zung 抑郁量表评分(20项)>0.5;⑥无烟、酒精依赖与其他物质依赖; ⑦无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及其他精神障碍。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5版)、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评价标准》及《中医妇科学》[4]制定。肾阴阳两虚证,主症:潮热汗出,乍热乍寒,心烦易怒,精神不振,晨起思睡,神疲乏力,腰酸膝软;次症: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手足不温,腰膝冷痛,耳鸣,五心烦热。舌脉象:舌淡苔白或薄白,脉沉细。

表1 3组围绝经期情志异常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以上主症必见,兼症见一症以上,并有月经紊乱史2个月以上,参照舌脉即可诊断。纳入标准:①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②近3个月未经过雌、孕激素替代治疗,近2周未经过中药治疗及服用植物类雌激素;③患者本人同意参与本次调查研究,依从性好。排除标准:不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子宫或卵巢器质性病变、近3个月内行激素治疗或口服抗精神类药物;妊娠、哺乳、癌症,以及患有严重肝、肾、血液、心脑血管等疾病;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或精神病患者,既往1个月内有酒或药滥用或依赖根据临床判断存在严重自杀危险。

1.3 治疗方法:中药组,方剂组成:淫羊藿15 g,仙茅10 g,巴戟天12 g,生地15 g,知母8 g,黄柏8 g,丹参15 g,栀子10 g,合欢皮20 g,郁金10 g,莲子芯10 g,远志10 g。连续服用2个月,1日1剂,1日2次。针刺组:选百会、内关、中脘、下脘、气海、关元、三阴交、太溪、太冲穴,为我院针灸科筛选的主穴和配穴,按照各穴位的刺灸方法要求规范操作。操作方法:穴位采用75%酒精消毒,用华成牌0.3×25规格毫针刺入穴位,针刺穴位后进行提、插、捻、转使之得气。为了临床治疗和观察的准确性、均一性,统一使用华佗牌SDZ-IV型电子针疗仪,电流强度以受试者耐受为度,均留针40 min。每周治疗3次,隔日1次,疗程为8周。针药组:中药连续服用2个月;针刺每周3次,隔日1次,疗程8周。

1.4 观察指标: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量表、Zung抑郁量表评分,将20个项目的各个得分相加,即得粗分。标准分等于粗分乘以1.25后的整数部分。总粗分的正常上限为41分,标准总分为53分。抑郁严重度=各条目累计分/80。结果:0.5以下为无抑郁;0.5~0.59为轻微至轻度抑郁;0.6~0.69为中至重度;0.7以上为重度抑郁。

1.5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的《中医妇科绝经前后诸症疗效评定标准》和Zung氏自评量表制定。痊愈: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和Zung抑郁量表评分改善≥75%;显效: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和Zung 抑郁量表评分改善﹤75%;好转: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和Zung抑郁量表评分改善﹤50%;无效: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和Zung 抑郁量表评分改善﹤30%。

2 结果

2.1 3组患者疗效比较:中药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7.5%,针药组总有效率为95%,3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13,P<0.05),表明针药组疗效优于单纯的中药组及针刺组,见表2。

表2 3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3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治疗前后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针药组的疗效优于中药组、针刺组,表明针药结合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单纯中药组和针刺组,见表3。

表3 3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分,

2.3 3组患者Zung 抑郁量表评分治疗前后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针药组的疗效优于中药组、针刺组,表明针药结合对改善患者的抑郁情况优于单纯中药组和针刺组,见表4。

表4 3组患者治疗前后Zung 抑郁量表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目前现代医学对于围绝经期情志异常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衰退的卵巢功能、雌激素分泌水平降低而引起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导致激素、神经递质等失衡有关[5]。传统医学将本病归于绝经前后诸症的范畴,发病与阴阳失衡、脏腑气血不相协调密切相关。病因病机虽然复杂,肾阴阳虚衰是发病的根本,也是历代医家一致的观点,故补肾之虚是治疗该病的基本原则。传统的针灸、中医药在治疗该病有着独特的优势,通过整体入手,立足于辨证施治、四诊合参,能够有效地针对围绝经期情志异常患者临床表现多样的特点进行全面性的治疗,相对于激素替代疗法而言,有着安全有效与副作用少的优势。

方剂中淫羊藿、仙茅、巴戟天性温而不燥,补肾而壮阳;黄柏、知母寒凉而入肾,不仅清相火还能坚肾益阴。丹参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生地味甘、苦,性寒,归心、肝、肺三经,入营、血分,善于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补肾水真阴不足,可以协助黄柏滋肾益阴,与仙灵脾伍用,一阴一阳,阴阳俱补。栀子、莲子心苦寒,善清热泻火、除烦安神之功;远志性辛、温,味苦,具有安神益智的功效,与栀子、莲子心合用不仅可以增强安神益智之功效,还可抑其二药之苦寒。郁金疏肝解郁、活血祛瘀之功效治疗肝气不疏,其辛散苦泄;合欢皮其性甘、平,两药联用既能解郁安神,又能清心除烦。总之, 方中辛、温、苦、寒的要相互制约平衡,寒而又不凝滞,补而又不温热,滋阴壮阳又不耗伤阴血,达到了强肾无燥热之偏、益精无凝滞之嫌。

针灸治疗不仅可以调节内分泌功能,还能沟通内外,联络脏腑,运行气血。国内外[6-7]的研究证实,针刺不仅可以治疗围绝经期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还能使患者的睡眠、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百会穴为督脉腧穴,为诸阳之会,可通督醒脑、益智宁神,对围绝经期患者的抑郁、焦虑、失眠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8]。内关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具有安神、宣痹解郁、宽胸理气等功效,此穴在围绝经期情志异常方面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太冲穴能疏肝理气、平肝熄风,冲、任二脉以及胞宫气血的正常运行有赖于肝之疏泄和条达;太溪穴为肾经原穴,与太冲配伍使用,起到增强滋肾水、涵肝木的作用;三阴交穴为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使肾经与冲、督二脉相通。冲、任、督三脉为“一源三歧”,针刺三阴交不仅可调理肝、脾、肾三脏功能,还能使气血充足,胞宫得以濡养,冲任得以充盈。临床上研究表明[9],针刺三阴交不仅可以改善围绝经期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中脘为腑会、胃经之募穴,下脘为任脉与足太阴的交会穴,两穴配伍可以调理中焦气机之升降。气海为元气之海,关元为小肠之募穴培肾固本;通过中焦的调理,使后天之气得以充盛,培补先天之元气,故四穴相配,取其“以后天养先天”之意,所以称为“引气归元”[10]。另外,此四穴位于任脉上,任脉为“阴脉之海”,总任一身之阴。通过刺激人体任脉穴位亦可以起到调理全身阴阳的功效,也印证了阴阳互根的理论。由此可见,通过针刺上述穴位,可以疏经通络、调和阴阳、补肾固本、疏肝解郁,对围绝经期情志异常患者起到了较好的治疗作用。

虽然以往治疗围绝经期情志异常患者常单独采用针刺或中药口服均能取得疗效,但疗效的维持效应不够持久。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能改善围绝经期患者情志异常,疗效显著,不仅起效快而且毒副作用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绝经期情志针刺
基于“肝主筋脉,调畅情志”中医辨治帕金森病抑郁的思路和方法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情志护理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穴位贴敷+情志护理的效果探析
芬吗通联合坤泰胶囊治疗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清明的雨
女性身体有了某些“变化”,可能快触碰到绝经期了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亮丙瑞林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子宫肌瘤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