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锐
(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伟大的抗疫精神支撑着中国人民在这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总体战、人民战中,给世界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指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1]全民皆“兵”、全民“参战”的形式使得抗疫精神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案例和生动教材。
法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在疫情防控初期就提出了“依法防控”的重大战略部署并且强调:“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2]。抗疫工作的有序开展充分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先进性和优越性,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践表现。因此,要充分发掘抗疫精神的法治内涵,将其与高校法治教育充分融合,才能在不断弘扬抗疫精神的同时更好地树立高校学生的法治意识,培育法治思维,为进一步推动依法办学和依法治校奠定坚实基础。
耦合一词来源于物理学,本意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运动形式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后这一词在生态学、经济学中得到适用。产生耦合的两部分本身具有其自身的价值,在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会产生超出自身价值的新价值,称之为耦合价值。在抗疫精神融入法治教育的过程中,两者的耦合价值就是通过日常法治教育来弘扬抗疫精神,通过弘扬抗疫精神为法治教育提供鲜活素材,是抗疫精神整体价值在法治教育中的具体表达。
党中央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正式明确提出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深刻又全面地回答了为何依法治国、如何依法治国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创造性地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了特征鲜明、风格独特和实践突出的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科学擘画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宏伟战略蓝图,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3]。
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坚持依法防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应对突发事件所选择的应对路径,也是在这场全球“大考”中交出的实践答卷。经过现实的检验,充分证明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先进的实践性。将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法治教育,实则就是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实践中的典型案例融入法治教育,是进一步推动高校进法治教育的应有之意。高校法治教育也应当以此为契机,在进一步弘扬抗疫精神的过程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与法治教育的融合,为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
法治精神和抗疫精神有着较为紧密的契合基点,同时法治精神又是法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将抗疫精神融入日常的法治教育,通过法治教育弘扬抗疫精神是进一步常态化弘扬抗疫精神的必要举措。法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强调的重点,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决定性前提,也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抗疫之战胜利的关键就在于将依法防控作为重点贯穿疫情防控始终。疫情发生初期,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就审议通过了《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关于依法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意见》;疫情期间,各地各部门都深入贯彻依法防控的原则,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措施。特别是在全面依法治国,加快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背景下,抗疫精神所彰显的法治精神是确保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的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使之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1]”。因此,充分地将抗疫精神融入法治教育之中,不仅能促使学生通过法治教育对抗疫精神深入理解,培养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法治思维,同时还能进一步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
现阶段高校法治教育存在实效性差的缺陷和不足。教育部、司法部和全国普法办联合发布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明确强调要增强法治教育的实效性。从近年来大学生犯罪案件频发的现状来看,高校法治教育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一方面是因为高校现有法治教育理念落后,传统的教育模式忽略了法治本身所具有的实践意义;加之法治教育本身理论内容偏多,多数教师非科班出身,对理论理解不够深入造成理论和实际相脱离,进而导致法治教育内容过于空泛。另一方面,法治教育的空泛导致学生难以吸收和消化。法学家伯尔曾提到“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4],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方面,现阶段的法治教育难以吸引学生,增强其对法治的认同感,所以这也是突破法治教育实效性困境的难点。
抗疫精神中的法治精神,以及抗疫过程中的现实素材都能丰富法治教育课堂内容,对提升法治教育的实效性有确切的帮助。疫情期间,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疫情战的主体,亲历了整个疫情防控。将法治教育与抗疫精神相结合,于教师来说是课堂联系实际的突破点;于学生来说,将抗疫精神带入法治教育课堂,能够使之更为积极主动地接受法治教育和理解内容。只有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才能增强其对法律的认同感、信赖感,进而逐步形成法治意识。只有将法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更好地提升法治教育的实效性。
法治素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所必备的组成部分,法治教育是在校大学生接触法律相关知识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方式和途径,因此法治教育在提高高校学生法治素养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培养法治素养最关键的目标就是强化对法律知识的全面掌握,通过法治观念的培育,提升运用法律的能力,进而形成知法、守法、懂法、用法的良性体系。
在举国同心,共同抗击疫情的同时,也不乏存在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极大程度上威胁到社会公众的生命安全。例如,恶意编造、散布疫情谣言,造成社会恐慌;生产、制造和出售劣质医疗防护用具;隐瞒旅居史造成疫情进一步扩散;殴打辱骂医护人员、防控志愿者等。同时也要看到,国家为了应对疫情所做出的法治保障。例如,各省、市人大迅速出台的地方性法规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法律支撑;对生物安全法草案进行审理;拟对突发事件应对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17部法律进行修改;通过一系列司法政策文件、司法解释和典型案例的公布,统一法律政策标准……从法治教育的内容分析,疫情期间发生的案例背后所牵涉的法律规则是日常法治教育过程中的盲点,但是其背后所蕴含的法律至上、人民至上的法治价值却又是法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法治教育应当以此为契机,运用一系列的“鲜活教材”,让高校学生认识到法治对社会稳定的重要性,认识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环节在疫情防控中的关键作用,进而提升其整体的法治素养。
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应当重视和强调“抗疫精神”中的法治精神[5]。法治精神是法治在精神层面的体现,是指导法治实践的精神源泉和基本思想。可见,对法治精神的认识是法治教育的基础性工程。将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法治教育,不能简单粗暴地“生搬硬套”,其首要环节就是要从抗疫精神中找到其与法治教育契合的“基点”,即要充分发掘抗疫精神中所蕴含的法治精神。以此为基,为抗疫精神融入法治教育提供可行性支撑。抗疫精神所蕴含的法治精神包括但不限于人权精神、民主精神、正义精神、科学精神及和谐精神五个方面。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提到,在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6]。人是法治的主体,人的主体性是促进法治社会发展的强劲推力,是法治社会中最为宝贵的资源要素。相反,法治也必须要满足人作为社会主体的需求,给予其足够的尊严,以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7]“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1]人民至上,在国际局势十分不稳定,国内经济和治理经受遭遇战的情况下,党中央迅速果断地按下了“暂停键”,不惜牺牲经济利益保护人民群众的安全。生命至上, 10天建成的火神山医院、18天建成的雷神山医院、16座方舱医院、600多个集中隔离点,国家克服一切困难为人民提供医疗保障。保障民生,从医疗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的全国调配,到街道干部配送上门,党和国家考虑得无微不至。关注个体,从襁褓孩提到耄耋期颐,从在华留学生到来华国外人员,国家都全力护佑、悉心呵护。以上种种,充分凸显出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充分展现了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人权精神。
民主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在没有民主的社会中,法治的目标、价值都无法实现。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8]。可见,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法治必须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宗旨。而法治的民主精神体现在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9]。由此可知,法治的民主精神的前提是党的领导。只有认清党的领导的重要性,才可以正确理解民主精神的内核。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举国同心,万众一心,这里的“心”不仅仅代表着抗疫的决心,胜利的信心,更有坚持共产党领导的恒心。“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1]短短几个月间,460 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参与一线疫情防控,25 000多名优秀分子在一线火速入党并投入战斗。疫情在哪里出现,党旗就在哪里飘扬!在党的领导下,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集中智慧办难事,集中资源办急事,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速度。举国同心的抗疫精神,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民主精神并不是孤立的,是有前提、有条件的,而这个先决条件就是党的领导。
正义,顾名思义是指事物或道理符合一定社会标准和意义或道理,一般指符合社会理想道德的、有利于人民的道理或者事物特征[10]。正义精神是中国传统法治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从儒家的“刑者德之辅”到法家的“大公至正之制”,无不彰显着正义精神对中国传统法治的影响。正义精神是法治的外在表现,也是法治精神的价值追求;只有贯穿正义精神,法才可能是良法,才能够善治。
舍生忘死的抗疫精神所展现的就是一种甘于奉献、服务大局的正义精神。“中华民族能够经历无数灾厄仍不断发展壮大,从来都不是因为有救世主,而是因为在大灾大难前有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挺身而出、慷慨前行!”[1]抗战疫情中我们不乏正义之士,呼吁大家不要前往武汉却第一时间孤身逆行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写下“不计报酬,无问生死”请战书的党员医生张亚飞,四天三夜骑行三百多公里返回抗战一线的90后护士甘如意……他们“用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壮举,书写下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壮丽篇章!”[1]危难之中显身手,除了广大的白衣天使,我们的解放军战士、科技工作人员、街道志愿者等冲在前线,他们都在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赛跑,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他们都是正义的化身、道义的使者,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理性是与非理性和超理性相对的,理性精神也就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人治需要依赖愚昧、无知、迷信、愚忠等非理性因素来支持,法治则需要科学精神的支持[11]。秉持理性和尊重科学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基础,因此理性精神是法治精神的重要内容。尊重科学的抗疫精神,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尊重科学规律,求真务实的理性精神。“面对前所未知的新型传染性疾病,我们秉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把遵循科学规律贯穿到决策指挥、病患治疗、技术攻关、社会治理各方面全过程。”[1]科技攻关,面对一切都是未知、没有任何特效药的新冠病毒,大胆探索中西结合,筛选出“三药三方”治疗方法;不到一周的时间分离出新冠病毒毒株并公布全基因序列;五条技术路线同时推进疫苗研制,确保疫苗研制的效率,为战胜疫情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科学决策,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多次深入疫情前线进行实地考察;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先后召开21次会议研究决策,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从切断传染源,到集中救治要求,从构建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体系,到后期差异化、有条件地复工复产,党中央的每一个决策都是在充分听取专家意见、尊重科学的基础上所做出的,并在实践中得到了证实,为战胜疫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时代和社会的不同,法治精神也会有不同的核心体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下我国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而法治建设作为其中重要环节,必须要充分体现和谐精神核心内涵,实现法律价值、法律规范,以及法律实践都能自洽且相互协调。人间正道,和而不同。中国的“和”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抗疫精神与法治精神中的和谐精神虽表现形式不同,但都一脉相承于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相同的内涵和价值。在这场全球危机面前,中国充分展现了“天下一家”的大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命运与共,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和衷共济、爱好和平的道义担当。”[1]经历过这场战“疫”之后,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多边主义和合作共赢,共同携手才是面对全球性问题,建设美好地球家园的正解。“命运共同体”理念就是汲取“和”文化精髓所升华出来的,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负责”[12],因此我们在第一时间向全世界公布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和毒种信息,共享防控经验和治疗方案,公开透明地向外界通报信息,为各国疫情防控争取了宝贵时间;在其他国家出现疫情之后,我国陆续向32个国家派出34支医疗专家组,向15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283批抗疫援助,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和出口防疫物资,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为万世开太平”的大国担当。
抗疫精神对高校法治教育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将抗疫精神融入法治教育不仅是现实需求,而且还是时代要求。融入这一过程的实现并非自然发生,因此需要通过教师与学生、课上与课下、事理与法理、理论与实践等多重路径的共同推进。
法治教育是思政教育的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3]。抗疫精神融入法治教育应该顺应现阶段大思政格局趋势,通过“思政课堂”和“课堂思政”两条途径协同发展,同时以普法宣讲等作为辅助提升,做到课上课下并驾齐驱,推动抗疫精神与法治教育更好地相结合。
首先,应当把握住思政课堂这一条主渠道。思政教师应当及时将抗疫精神素材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同时在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时,适当凸显抗疫精神与法治精神的契合基点;对于有条件的教师可以用专题的形式结合抗疫精神开展一场法治专题讲座。其次,要充分发挥课堂思政的优势。课堂思政的关键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从而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14]。专业课教师应在专业教学中充分挖掘其所涉及专业的学科背景、学科知识,以及学科伦理等价值要素和内涵,同时要提升自身,特别是理工科教师的法治素养和人文素养,优化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进而实现思政课程的育人效果。最后,高校应该在课下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例如,利用关键时间节点,如“3·15”消费者权益日、“12·4”宪法日等开展相关的法治教育活动;根据年级和专业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例如,针对毕业季学生开展求职相关的法律常识讲座。以点面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的质和量。
法治教育的主体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即教师和学生两部分,故法治教育具有双主体性。法治教育的双主体都具有较强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将抗疫精神融入法治教育的过程时,应当坚持双主体原则,把握好双主体之间的特征和关系,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作用。对于教育者来说,要发挥其主体作用。在现阶段的法治教育中,教育者在整个法治教育环节担任着主导者的角色,是影响法治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在抗疫精神融入法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要提高自身意识,在学习抗疫精神的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深刻内化和理解其与法治精神的契合基点,能动地将抗疫精神与法治教育相融合。例如,发挥法学专业教师的作用,一是邀请法学专业教师走进思政课堂,开展法治教育相关活动;二是对部分思政教师进行业务方面的指导,培养一批具备较高法治素养的教学能手。对于受教育者来说,应当发掘其自我教育的价值。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过程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受教育者自身的教育,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学习能够养成独立思考习惯;另一方面是受教育者之间的教育,通过与朋辈之间的“共情”教育模式,能够提升受教育者对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的认识。
将抗疫精神融入法治教育,必须要深入挖掘在抗疫过程中所发生的司法案例和感人故事。通过提炼价值共识,强化价值导向,以案例教学的方式讲好抗疫故事、中国故事,让高校学生能够深切地感受到抗疫精神所体现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优越性。在案例的选择上,可以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对相关的裁判文书进行查阅,也可以参考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疫情期间指导案例,对案件进行简化、提炼和分类,转化成适合课堂教学的内容。同时,要避免出现以故事或案例堆积为形式的课堂。在法治教育中,运用故事或案例提高学生的兴趣是必要之举,但是教师要对故事或案例背后的法理进行提炼,不能“就事论事”,而应该“以事说理”,在阐明事例背后的事理时,引导学生对更深层次的法理内容思考。通过从事理到法理的逐步深入,能够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增强学生运用法治思维思考生活中真实案例的能力,树立坚定的法治信仰。
“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15]习近平曾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法律本身就是一门偏重于实践的学科,培养具有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的高校学生的最终目标也是能够实现从“学”到“用”的转化。现阶段的法治教育偏重于理论而忽略实践。提高法治教育水平要将从实践中来的理论,落实到实践中去,不能仅“纸上谈兵”,应当“躬体力行”,这样才能确保“知行合一”。将抗疫精神融入法治教育更应该抓住实践性这一根本问题,提高学生参与法治实践的机会。例如,深入街道、社区或者政府部门等抗疫一线,了解疫情期间疫情防控政策的落实情况,以及实际执法过程中的流程和存在的阻力;组织学生到司法部门向一线办案人员了解疫情期间案件类型,以及在处理案件时如何结合实际做到把握法律的“尺度”和人性的“温度”……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理论中的法治和实践中的法治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培养实践生活中的法治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