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
农业龙头企业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要主体之一,是引领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茶叶产业作为有益身心的健康产业,自古以来就为农业经济产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助力于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茶叶龙头企业更是结合自身特色,主动融入乡村产业振兴之中,助力扶贫攻坚事业,助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本文以苏州东山茶厂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案例,分析该龙头企业经营模式及发展瓶颈,一方面为丰富茶叶企业的经营管理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已有文献的不足;另一方面针对性提出企业的发展对策建议,为相关茶叶农业企业发展提供参考。
苏州东山茶厂股份有限公司是位于中国十大名茶碧螺春的原产地—洞庭山碧螺春茶的核心产区洞庭东山镇,始创于1953年,是一家专业种植、生产、销售碧螺春茶的江苏省省级龙头企业。东山茶厂主打的产品是洞庭山碧螺春,碧螺春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经过多年不断的传承与创新,公司相继研发了“桂花红茶、生姜红茶、玫瑰红茶、柠檬红茶”等26个品种。为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现代农业与茶文化旅游相结合,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该企业2009年在国家5A级风景区东山镇碧螺景区内,投资六千万建造了“江南茶文化博物馆”,占地22亩,建筑面积达4200平方米。当前企业品牌已得到大众市场的广泛认可,营销网络已遍布全国各地,并已进入国际市场。
1.2.1 以“公司+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基地+农户”为利益联结机制。苏州东山茶厂股份有限公司采取以“公司+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发挥农业产业联合体积极作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东山茶厂组织牵头,选定无锡、安徽、浙江等基地,联合5个种植大户、2个家庭农场、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组成。东山茶厂和不同合作主体形成了多元化利益联结模式,与种植大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合同式,以合作契约为纽带,高于市场收购价,并根据其原料供应来决定物资返利的份额。东山茶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是股份合作制,以产权为纽带,不仅为合作社成员提供生产资料和技术指导,还实行农户土地经营权入股以获得股份分红,实现了风险与收益共担机制,保证了碧螺春的品质标准。
1.2.2 重视产品与技术创新。东山茶厂注重创新理念,持续加大产品研发力度,科研投入占总成本高达2%,高于一般的农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比。东山茶厂通过聘请国家级专家、引进优秀及培育自主专业人才加快技术创新研制茶产品,具有行业内较为领先的创新能力。东山茶厂主打的产品是洞庭山碧螺春,通过不断的创新发展,其突破了原有的单一结构,相继研制了生姜红茶、玫瑰红茶、桂花红茶等多个新品种。突破了原有的生产技术,丰富了茶叶品种满足了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1.2.3 品牌质量建设高标准。东山茶厂坚持品牌和质量建设双高标准意识,始终把品牌和质量建设作为重点来抓。在品牌建设方面,东山茶厂是国内优先启用茶叶生产溯源的企业,在源头上做到茶叶的质量安全保障。东山茶厂先后通过了FSSC2002和HACCP食品安全体系认证以及出口名牌认证,取得了国内国际上的认证。此外,东山茶厂自定了Q/SCDS0001绿茶系列、Q/SCDS0003代用茶系列等标准,在生产、包装流程中严格执行。在产品质量方面,东山茶厂一直坚持高标准把关,为员工精细制定每一道工序的操作标准,且企业标准均高于国家标准。例如,碧螺春茶水分含量国家标准是7.5,但基于此标准茶叶会出现发黄、发霉,东山茶厂则以碧螺春茶水分含量不高于5为产品标准,得到的茶叶保存期更长、口感更佳。
1.2.4 突出文化建设融合一二三产业。东山茶厂重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挖掘、传承、保护传统的碧螺春茶文化,将产品、住宿餐饮、休闲娱乐结合起来,发展农业多元化经营。通过建成的“江南茶文化博物馆”,积极展示了中国十大名茶—碧螺春与名人的故事、民间的传说、茶的历史文化及茶具。随后在博物馆周边配套设置了集餐饮、住宿、娱乐、会务于一体的五星级农家乐,并配有多媒体商务厅、茶艺表演厅、品茗阁等,以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此外,与各大高校、中小学合作密切,积极为学生弘扬碧螺春茶文化、农耕文化、餐饮文化,在当地形成良好示范效应。
2.1.1 经营用地面积受限。目前,东山茶厂用地经营规模和日益增长的市场份额不匹配。东山茶厂在洞庭东山园区内的土地面积为30多亩,然而相对于消费者的需求量而言是远远不够的。东山茶厂面临着土地资源紧缺局面,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由于碧螺春茶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全国符合条件的种植基地面积非常有限,导致了东山茶厂扩大种植规模经营受到约束;另一方面,由于碧螺春茶的生产制作工艺考究,从栽培、采摘到炒制、包装全部流程,每一步流程都要严格把关且紧密相连,这也对厂房面积提出较高要求。
2.1.2 机械化覆盖率较低。东山茶厂自1953年成立以来,所生产的产品一直是高端茶艺的代表。当然,这也由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独具匠心的种植模式以及巧夺天工的生产工艺所决定的。机器炒制的碧螺春口感较差,而手工炒制的碧螺春的口感更好。但是,随着社会老龄化愈发严重,劳动力成本日渐攀升,东山茶厂的用工成本占到总成本的20%,传统的制茶工艺正在不断遭受外界冲击,纯手工制造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非核心生产环节的机械化普及变得愈发重要,当前的机械化程度显然无法满足茶叶市场的快速发展。
2.1.3 第三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目前,东山茶厂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投入相对较多,而投入第三产业的程度不够。东山茶厂当前以博物馆及配套设施建设为核心发展第三产业,除此之外,还存在较大的开拓创新空间。东山茶厂作为新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作为江苏省具有代表性的茶叶龙头企业,未能完全系统的挖掘出当地及自身的特色,可通过挖掘更多有吸引力的东西,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实现企业价值增值。
2.2.1 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着力为农业龙头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一方面,大力支持龙头企业转型升级,支农项目资金重点向农业企业倾斜,并加大对农业企业规模经营项目奖励扶持。另一方面,加强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设立农户流转土地资金补贴、农业基础设施补贴引导农户积极流转土地。通过项目扶持和引导农户土地流转等方式,鼓励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扩大经营规模,帮助农业龙头企业解决发展用地需求,实现企业规模经营。
2.2.2 提升机械化水平。茶叶企业要实现高效率高效益,必须以机械化为支撑,才能适应市场趋势。在兼顾机械化影响茶叶口感和劳动力成本逐渐攀升的前提下,农业企业要加强茶叶机械配备与产业化经营模式的研究,从而提高机械化应用水平和经营管理效率。通过引进符合生产实际且适宜的机械设备,做到机械化对茶叶口味带去的损失影响最小、对企业效益的提升影响最大。此外,设定严格的茶叶机械设备操作流程标准,并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以此提升企业经营效率,顺应市场发展趋势。
2.2.3 加大第三产业投入。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茶叶龙头企业,要充分利用好自身的独特优势,聚焦茶产品固有的深厚文化底蕴,结合本地资源禀赋要素和地方特色,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作为新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除了发挥茶叶产业自身优势,还应该结合当地文化、旅游、自然农业完善农业旅游设施,致力于打造为农旅融合的现代田园综合体,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好的带动企业自身和地方农民共同增收。
近年来通过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乡村振兴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江苏省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苏州东山茶厂股份有限公司为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得到以“公司+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基地+农户”为利益联结机制、重视人才与技术创新、质量品牌高标准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经营模式对龙头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也针对该茶叶龙头企业存在的发展瓶颈,相应提出了加强政府政策支持、企业需提升机械化水平和加大第三产业投入力度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