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
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消费者的对于食品的需求发生改变,对于健康饮食的诉求增加,迫使生产者寻求改变。生产者在逐利的过程中为降低成本或是吸引消费者会做出以次充好、欺诈等机会主义行为,食品安全问题日渐严峻。
食品质量信息的缺失是食品安全问题猖獗的一大缘由。食品是搜寻品特性、经验品特性和信任品特性的综合,其信任品特性使得人们即使在消费之后也难以辨识其质量,生产者往往利用其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做出欺骗等机会主义行为,进而导致市场失灵,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进行信息揭示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途径之一。通过食品质量信息标签和认证可以消除产品质量的信息不对称从而解决市场失灵。信息揭示包括生产者主动揭示食品质量信息及独立的第三方的信息标签、质量认证等。
目前我国重视食品质量信息系统的完善,2015年10月1日新修订施行的《食品安全法》针对食品标签制定了专节的法律规范。通过在食品上注明质量信息标签,可约束供应商的机会主义行为,降低消费者获得食品质量信息的成本。因此,关注目前我国食品质量标签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茶叶是我国部分地区的特色支柱产业,由于我国茶文化的兴盛,茶叶附加值很高。不同类别的茶叶价格相差巨大,但质量却难以辨别,消费者利益面对茶叶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极易受到损失。而通过规范茶叶的质量信息标签可以有效缓解这种问题,进而促进茶叶市场良性发展。因此本文以茶叶为例,关注目前我国茶叶市场的信息标签实际的发展情况,并为茶叶的食品信息质量标签合理化发展提供针对性建议。
目前有关食品质量信息的界定不一。主流的研究从食品的搜寻品、经验品和信任品的特性来划分食品信息。他们认为食品搜寻品特性下的质量信息是指消费者在消费之前就可以直接了解的特征,包括商品品牌、标签、包装、颜色、光泽、和新鲜程度等。经验品特性下的质量信息主要是指消费者在消费之后才能够了解的内在特征,如香味、口感等。信任品特性下的质量信息是指消费者只有通过其他机构的检测或鉴别才能了解的特征,如涉及食品安全的激素、抗生素和农药残留量等。
多数学者认为,当食品质量信息能够有效地将食品的信任品或经验品特性转化为搜寻品特性时,质量信号显示功能才能发挥作用。因此本文关注的质量信息标签是:将消费前后都无法了解的质量信息转化为,消费者在消费前就能直接通过包装观察到的,质量信息标签。根据茶叶的具体特点,主要分为两个类型:传统标签(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地、品牌等)和新型标签(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可追溯标签等)。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中生产者比消费者更了解商品信息;掌握更多信息的一方可以通过向信息弱势的一方传递信息而在市场中获益;买卖双方中拥有信息较少的一方会努力从另一方获取信息。信息不对称问题可能造成信息占有优势一方经常会做出“败德行为”和信息占有劣势一方面临“逆向选择”,这两种负面作用会导致市场失灵。
Darby 和 karni 认为,从经济学角度来讲,食品安全问题根源于信息不对称引发的市场失灵。茶叶产品作为特殊的一类食品,同样是搜寻品、经验品和信任品的综合体。消费者无法有效识别食品的质量优劣,生产者无法通过质量溢价弥补生产高质量食品带来的额外成本,使得高质量食品很容易被低价低质量食品逐出市场,使食品市场中逆向选择行为盛行,呈现出“柠檬市场”的特性。
而食品质量信息标签通过直观的标识,将茶叶的经验品、信任品的特性转化为搜寻品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通过食品质量标签的介入和引导,缺乏对农产品信息了解的消费者可以通过观察包装上的标签来对农产品进行较为有效的筛选。
传统的食品质量信息标签提供基本必要的产品信息。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直观地展示茶叶的新鲜程度、保存时间;品牌和产地一定程度上体现茶叶产品的知名度和品种优劣。消费者通过关注这一类信息标签对茶叶产品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新型的食品质量信息标签对茶叶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这三个标签对茶叶的生产要求层层递进,标准越来越严苛。消费者可以根据这三个标签选择符合自己健康饮食要求的产品。而农产品地理标志是在产地标签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了特色茶叶产区,使得消费者能够根据较为标准化的地理标识判断是否为该茶叶产品的优势产区。最新型的可追溯标签则能让消费者追踪茶叶完整的生产链,从产地到销售路径清晰,提升消费者对茶叶产品质量的整体信赖程度。
通过传统标签和新型标签的标注,消费者能够直观地从包装上获取茶叶的相关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以及逆向选择的情况,提高质优茶叶的竞争力,从而使得整个市场良性发展。
茶叶的质量安全问题主要包括农药残留、有害重金属残留、有害微生物、非茶异物和粉尘污染等因素。目前我国绿色茶叶、有机茶叶的发展使得茶叶中农药残留水平有明显的下降。但茶叶质量安全问题仍不容忽视。在2018年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省级第四次和全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中,有三家茶厂的3个茶叶样品农药残留超标。
在我国茶叶销售市场上,茶叶分为包装和散装两种。有包装的茶叶会注明必要的传统产品信息标签,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许可证号以及产地等,部分也会标注新型的无公害、绿色等认证标签,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茶叶的质量安全。但散装茶叶则是可能连基本的生产信息也没有标明,这些缺失信息标签的茶叶的质量安全无法保证,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在我国茶叶消费市场上,消费者对茶叶这种农产品的质量判定,大多集中于传统的鉴别茶叶优劣的方式:关注其品种、产地以及色香味方面,往往没有注重茶叶产品标签信息的习惯,消费者可能忽视茶叶本身的质量安全问题。
除了消费者本身对食品质量标签的关注程度以外,消费者对标签的认知程度也是其能否有效接收标签传达信息的重要一环。对于传统的信息标签,消费者普遍能够理解其含义,但对于新型标签,多数消费者不能进行正确的认识和区分。大部分消费者并不了解“三品”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的具体含义及区别,也对可追溯标签知之甚少。茶叶消费者对新型标签的低认知程度极大地阻碍了茶叶质量信息标签的发展。
与此同时,消费者对标签的信任程度也同样值得重视。如果消费者能够准确认识不同标签的含义但无法信任其客观性和权威性,那么也会影响标签传达的信息。目前茶叶市场的消费者仍是信赖传统标签多过新型标签。大部分消费者愿意相信品牌、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地这些标签提供的信息,而对认证标签、地理标识、可追溯标签则持观望态度,这也是各类新型标签面临的一大考验。
目前政府积极引导茶叶产业关注质量安全,发展重点向质量提升转变。以我国茶叶产值居首位的福建省为例,福建省2018年全省新认证“三品一标”423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270个、绿色食品105个、有机食品39个、农产品地理标志9个;累计认证达到4147个。同时加快推进茶叶产品“一品一码”全过程追溯体系建设,建立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信息平台,实行源头赋码、标识销售。这些举措在源头上促进了茶叶质量信息标签的规范发展。
针对以上综述和发展现状分析,本文对于茶叶质量信息标签的发展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1)生产者方面。可通过组织参加培训活动等方式,提高茶叶生产者对茶叶质量安全以及食品质量信息标签的认识;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生产条件,按照标准规范差异化生产认证茶叶;设计包装时,考虑质量信息标签的摆放位置、醒目程度,引导受众购买;进行技术创新,通过新技术减少茶叶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的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
(2)消费者方面。加大对茶叶质量安全和各类质量信息标签的线上、线下宣传科普,线上在广播、电视及网络投放相关的公益、商业广告,线下印发科普质量信息标签的宣传册、海报,增强消费者对于茶叶的质量安全意识,提高消费者对各类信息标签的认知,尤其是“三品”认证、可追溯体系等新型标签。
(3)政府方面。应规范各类茶叶标签认证流程,监督有认证资格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增强各类标签的客观性、权威性;统一溯源标签的标准,完善可追溯体系建设,确保溯源信息可靠、真实、完整;对茶叶质量信息标签认证实行事后监督,已经获得认证的茶叶也要进行定期检查质量是否达标;对部分认证成本高昂的信息标签,提供相应的政府补贴,降低生产者的认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