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洁平,秦莲花,张奕玲,陈 娟,鄢 波△
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四川成都 610041;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锦医院神经内科,四川成都 51011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由于其具有发病迅速、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病情变化快等特点[1],已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2],医院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场所。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一篇回顾性临床研究指出,医院相关性传播导致的新冠肺炎,占所报道病例的41.3%(57/138)[3]。
国内有多例新冠肺炎合并神经系统感染症状患者的报道,考虑可能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引起低氧、炎性反应等作用有关,影响心脑血管系统,继而诱发高血压、脑卒中等一系列急症[4]。在我国,缺血性脑卒中呈现出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等特点[5]。而新冠肺炎患者中,严重感染者以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为主,同时这部分人群也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高危人群[6]。如何高效管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诊疗,是一个严峻的问题。结合目前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7]《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期脑卒中绿色通道管理专家共识》[8]及《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9]应实施以下诊疗管理,现报道如下。
神经内科医护人员可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络、医疗公众号等形式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院前教育,告知患者:(1)调整饮食结构,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强调低盐、低脂饮食;(2)提供用药指导,遵医嘱服药,不随意停止、增减药物;(3)适量室内运动,以身体耐受为宜;(4)调整不良生活方式,戒烟戒酒;(5)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做好记录;(6)调整心态,避免在疫情期间因害怕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7)如出现发热、咳嗽、咽痛、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对于疫情期间需要来院就诊的患者,调整就诊流程。取消现场挂号,采用网上预约,在医院就诊时必须全程佩戴口罩。医院设置单向通道流动,医务人员与患者进出通道分开,避免出现交叉感染。强化预检分诊,患者及家属出示健康码,询问流行病学史,测量体温,一旦发现有发热或存在流行病学史的患者,立即由专人专通道引导陪送到发热门诊完善筛查,进行排除。
3.1开展线上看诊,减少患者现场就诊次数 对于既往有卒中史患者、定期随访者,给予线上看诊,减少暴露。根据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保政策,可一次性开3个月使用的药物量,减少此类患者来院就诊频次。
3.2门诊现场看诊,筛查流行病学史及体征 对于新发缺血性脑卒中需门诊现场看诊患者,需全程佩戴口罩,进入门诊前,出示健康码,测量体温,预检分诊人员询问有无相关症状及流行病学史,严格按照诊疗方案执行,有相关流行病学史或发热症状,由专人专门通道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待排除新冠肺炎后,由神经内科医师接诊。
3.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绿色通道对患者进行诊疗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占脑卒中患者的60%~80%[10],国内相关指南均认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早期静脉溶栓;需在患者发病4.5 h内进行治疗,溶栓时间越早,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改善程度越高[11-12]。在疫情期间,为避免患者错过溶栓治疗的“时间窗”,由2名预检分诊人员对进入绿色通道诊疗的患者进行预检分诊。患者及其家属全程佩戴口罩,1名预检分诊人员指导家属配合完成新冠肺炎初步筛查。另1名预检分诊人员严格按照文献[7]中的筛查标准对患者完善相关筛查。有相关流行病学史或体温≥37.3 ℃的可疑患者,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管理规范绿色通道就诊流程完善相关检查。如考虑疑似/确诊新冠肺炎且需进行静脉溶栓者,收入隔离病房,完善病史、体征采集,进行静脉溶栓。预检分诊暂排除新冠肺炎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由神经内科医生接诊,补充询问新冠肺炎相关流行病学史及体征,严格按照静脉溶栓适应证及禁忌证,快速完善相关检查,进行静脉溶栓。
3.4缺血性脑卒中发热需住院患者 在诊疗中有发热需住院的患者,专人专通道引导患者先到发热门诊筛查,询问流行病学史,完善相关检查,排除新冠肺炎后收治入院。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危重症疑似新冠肺炎患者,启动专家团队进行会诊,完善相关程序,按转运患者规划路线,转运至隔离病房治疗,在转运过程中做好防护。
4.1限制病房人员 对病房实施人员限制,避免2人以上人员聚集。对于生活能自理患者,建议不留陪护人员;生活不能自理患者,固定陪护人员1人。对固定陪护人员实施身份管理,登记陪护人员基本信息,发放陪伴证。限制人员探视。
4.2实施门禁管理 实施门禁管理,病房进门处设置监测岗,负责核对进入人员信息,是否规范佩戴口罩;监测进入人员体温,询问流行病学史及呼吸道症状;核对住院患者身份,凭正确腕带进出;核对陪护人员身份,凭正确陪伴证进出;对于非本科室人员,限制入内,减少科室人员流动。
4.3对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实施体温监测及人员管理 为保障病房人员安全,对病员及陪护人员实施1日4次体温监测;针对发热患者,病房医生对患者进行评估,对于疑似新冠肺炎患者,经过专家团队会诊,按转运患者规划路线完善患者转运。对于发热陪护人员,由专人专通道引导至发热门诊进行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