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国财
(长乐区实验小学,福建 福州 350200)
运用字母、数字和其他数学符号来表示的关系式、代数式、不等式、方程和各类图表、图形等都是数学模型。[1]数学建模是指把数学问题加以抽象、简化、假设、引入变量等处理之后,用数学化的方式对实际问题进行呈现,而构建起来的一般化的数学结构。实践活动是儿童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是感悟数学与客观世界之间密切联系的重要渠道。通过数学实践活动与数学模型思想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初步体验和深入理解数学与客观世界之间的联系,使数学问题通俗易懂。数学实践活动具有开放性、趣味性、灵活性的特点,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喜爱。本文以数学实践活动为切入点,通过“联系对比、探究体验、归纳概括、实践应用”等策略,促进学生数学模型思想的提升。
数学实践活动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紧密,数学模型的建构也应该依托学生的现实生活情境。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贴近现实生活,帮助学生从生活的原型中将数学问题抽象出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分析,探寻各种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抓住问题的本质,掌握其中蕴含的规律,感知数学模型的客观存在,为进行初步的数学建模做必要的准备。
例如,掌握“比”的相关知识后,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开展“旗杆有多高”的数学实践活动。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5 人左右,小组长安排组员分工。接着,各组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包括米尺、不同长度的木棍(或竹竿、PVC 管等)、记录本以及设计好的表格等。最后,明确测量方法,并注意各组要同时开始测量。引导学生将测量的木棍等物体的高度与相应的影子的数据列入表中,对比各组数据,感知其中的规律:越高的物体影子越长。教师提问:“测量的木棍的高度与影子的长度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学生通过计算发现:在同一地点,同一时刻,实物的高与影子的长的比值是固定的。从而感知数学模型的存在,并建构出数学模型:(A 的高度)∶(A 的影长)=(B 的高度)∶(B 的影长)。教师追问:“旗杆的高度与影子的长度是否也存在这样的关系?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求出旗杆的高度呢?”引导学生在充分合作交流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对比,初步感知“在同时刻,同地点,物体高度与影子长度的比值是相同的”这一数学模型。
模型的构建重在体验和探究,学生的学习也是体验和探究知识的过程。[2]数学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体验、探究的机会,它以问题为主线,引领学生参与活动的全过程。通过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用眼观察、用耳倾听、用口表达,多种感官直接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在收集、分析、探寻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过程中,尝试建构数学模型。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教材呈现生活中的情境:“圆桌和菜板都有点开裂,需要在它们的边缘箍上一圈铁皮。请问分别需要多长的铁皮?”学生讨论交流后,有的提出用“圆片滚动法”,有的提出用“卷尺测量法”。教师提问:“如果在黑板上画圆,还能用这两种方法进行测量吗?”引发学生探索测量圆的周长的一般办法。先让学生观察大小不同的圆,思考它们的周长和什么有关系?再组织学生测量准备好的圆形物品如瓶盖、硬币等,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毫米,将测量结果填写在表格中。组长安排分工:两个学生测量时,一个记录,另一个计算周长除以直径的值。学生发现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 倍多一些。在测量过程中,要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就需要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手眼脑协调配合,组员间随时交流讨论,在探究体验中逐渐建构“π”的数学模型,并推导出圆的周长C=πd 或C=2πr。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阐述,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感受数学问题所具有的“模型”力量。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更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想方法,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模型意识的培养。
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包含“观察对比,提出问题,初建模型,获得结果,检验修正”等环节。[3]在数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利用已有的信息,分析各种信息间内在的本质联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重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鼓励组员充分发表意见,产生思维的碰撞,促进适当的调整、优化,逐步归纳概括出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从而完善数学建模。
例如,在教学《找次品》一课时,课前为学生准备学具,用雪糕棒代替天平(平放在桌面上),用1 角硬币代替瓶装“木糖醇”,抽象出天平的“模型”。演示称量的过程时,化繁为简,先探究从3 瓶中找1 瓶次品的情况,并对“2 瓶找1 瓶”与“3 瓶找一瓶”的情况进行次数的对比,提出问题:“为何瓶子的总数增加了1 瓶,但需要称量的最少次数却没有增加?”学生感受到,找次品时并不一定每一瓶都要称量,当天平两端保持水平时,可以通过推理,判断出在天平外的那一瓶是次品,为分组推理探究做好铺垫。通过对比分析,归纳概括出初步模型:将瓶子的总数分成3 份,利用逻辑推理,得知不需要每瓶都称量,这样称量的次数最少。然后探究8 个中找1 个次品的情况,发现并不能平均分,这是与一开始建立的模型有冲突的地方。于是对“模型”进行调整和完善:一是把物品分成3 份。二是倘若总瓶数可以平均分,就把它们平均分成3 份;如若总数不能平均分,则多的与少的一份中的数量相差1。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经历化繁为简、比较抽象、由浅入深的探究过程,初步构建数学模型。在待测物品的数量增加后,发现其中的矛盾之处,再调整和修正数学模型,使模型更加完善、严谨。
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要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模型的应用价值。在建立数学模型后,及时组织学生应用模型解决具体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模型,进一步巩固、强化学生的认知。同时,对数学问题加以拓展延伸,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鸡兔同笼”问题时,首先通过画图法、列表法、假设法开展探究活动。学生运用直观的图示或符号表示鸡和兔的“身体”和“腿”,通过不断地调整和尝试,先解决较简单的问题,再归纳概括,建构出“鸡兔同笼”问题的初步模型。然后,教师呈现“龟鹤问题”“人狗问题”“大小船问题”“小车摩托车问题”等不同的问题形式,引导学生对各种问题情境进行对比,体会“鸡兔同笼”只是一般“模型”,可以举一反三;虽然问题的“角色”有所改变,但是问题的本质——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发生根本上的变化。还可以继续拓展延伸,如“运费问题”“比赛计分问题”“大小和尚吃馒头问题”等。通过对数学模型的不断应用,由简入繁,由浅入深,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之,要将实践活动与数学建模有效融合,发挥实践活动所特有的开放性、趣味性、灵活性的优势,丰富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思,在思中悟,亲身体验数学建模的完整过程,提高建模能力,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