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 正 宁 宁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这一重要宣示,为确保到2035 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提供了根本遵循,也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需求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进入全面提高育人质量新阶段。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提出,要积极推进黑龙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农村基础教育作为黑龙江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亟须加快建设步伐,着力在“五个保障”上下功夫。
目前,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黑龙江省农村教育的主题词。在教育保障体系构建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农村教育场域在领导体制、政策执行效果、城乡均衡发展等方面仍受到一定的制约,这是追求黑龙江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亟待破解的办学难题。制度具有刚性约束,能够规范和引领教育改革走向,建设黑龙江高质量农村基础教育体系亟须制度保障。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制度优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首先,要强化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高效联动,落实好“十四五”时期黑龙江农村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完善农村学校领导体制,坚持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其次,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从规制走向赋能。发挥制度优势,引导各项教育制度成为导向正确、科学合理、适应发展的规范制度体系,形成制度合力。再次,建设以提升教育质量为目标的制度环境,完善教育立法,履行监督问责职能。
推进基础教育治理现代化,注重制度创新。实现农村教育治理现代化,需引领立德树人风向标,实施五育并举,提升农村学生培养质量。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凸显教育公平。提升教育政策的精准性和稳健性,保持政策的可持续性。创新教育治理方式,秉持依法治校理念,全面落实《黑龙江教育现代化2035》的基本要求,加快黑龙江农村教育治理现代化进程。
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完善制度建设。《建议》指出,“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首先,应补齐农村教育短板,凸显教育补偿性公平。其次,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通过制度赋能激发农村学校办学活力,鼓励农村教师参与学校治理。再次,要健全农村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学习共同体和教育共生体。确保农村教育“结构性质量”与“过程性质量”的有效提升。
农村教育投入极大地改善了黑龙江农村办学条件,但不同教育阶段的央地教育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相对模糊,亟待健全经费投入机制。此外,农村薄弱学校及小规模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教师培训经费不足等问题亦需引起重视。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决定了农村教育体量与配置结构,而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是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农村教育的重要保障。这些都迫切要求农村基础教育必须有充足且有效的经费保障。
一是建立教育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依赖于持续的财政投入和社会投入,通过“公私合力”,确保经费存量和增量来源。继续巩固以政府公共教育经费投入为主的经费保障,深化教育投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要建立财政教育经费投入长效机制。明确中央和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着力推动农村基础教育经费向“以省为主,中央统筹”的事权重心上移,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另一方面,要激活社会投入,促进多主体、多渠道的资源供给。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吸纳社会捐赠,引导多元资本助力农村教育。
二是坚持教育经费分配的“积极差别对待”。在经费使用上,首先,应精准投入基建设施。加大对农村学校基础设施、教育装备配置以及文化环境建设的财政支持。其次,应提供经费专项支持。增加对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的专项支持,实现乡镇幼儿园全覆盖。对农村薄弱学校和小规模学校的办公条件、图书室、信息化教学设备等予以倾斜投入,打造有个性、具特色、显内涵的育人环境。完善农村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再次,增加软性投入比例。要保障农村教师工资、培训经费、科研经费等资源和服务的供给,实施差别化的薪酬待遇和岗位津贴,提高其综合待遇水平。
三是推进教育经费监管的常态化。强化以经费使用效益为核心的农村基础教育财政监管和评价机制,能够保障有限经费的精准投放。其一,应健全管理责任体系。明确责任主体单位,落实各级政府教育经费统筹权,实行专款专用。落实农村学校经费使用自主权,确保依法依规、合理规范。其二,应健全监管评价体系。加强教育经费预算、划拨、分配、监测、评价考核一体化建设,逐步走向规范化、常态化。加强教育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通过完善教育立法与农村学校经费信息公示来保障经费使用效益。
“特岗教师”“银铃讲学计划”等政策的实施对黑龙江省教师补充和素质提升有显著成效。但教师队伍建设仍面临教师老龄化严重引致的结构性缺人问题;城乡教师单向流动引致的教师流失问题;职称评聘难、培训效果不强引致的教师发展受阻问题;工资福利待遇及社会地位不高引致的低获得感问题等诸多困境。发展农村教育要厚植教师人力资本。加强农村师资保障,要兼顾“治标”与“治本”,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构建内外部一体化的现代教师教育保障体系。
构建农村教师内部保障体系以“治本”。农村教师培养涵括职前教育与职后发展双环节,应着力从以下两个层面给予保障。第一,增强高质量师资供给。一方面,要加强定向公费培养。培养院校应做到“三个加强”:加强教学基本功与技能实训,养成职业素养;加强“一专多能”人才培养,增强职业能力;加强农村教育实践和文化熏陶,培育职业认同。另一方面,通过招聘、支教等多种形式吸引多样化人才扎根农村执教。继续推进“特岗计划”,储备师资力量。创新挖潜编制管理,破解农村教师总量超编、“结构性缺人”样态。第二,多途径助力教师发展。以交流促发展,健全城乡交流轮岗机制,加强城乡一体流动。继续实施黑龙江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联盟式发展策略,加强教师协作。以培训促发展,构建学习、研究共同体,持续精准供给教师培训。以职称促发展,拓宽教师专业成长空间,职称评聘向农村倾斜。以深造促发展,继续推进“硕师计划”,满足青年教师学业深造需求。
构建农村教师外部保障体系以“治标”。为提升农村教师内生动力,重点应加强社会保障,以提高其职业吸引力及获得感。其一,应提升农村教师显性物质获得。工资保障、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是农村教师生存的基础物质条件。从工资保障来看,要加大对农村教师的财政支付力度,确保其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工资水平。从工作条件来看,要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保障教师工作权益,激发教师工作活力。从其他福利保障来看,要加强农村教师的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财政支持,加强外部保障。其二,要重视农村教师隐性精神获得。激活农村教师的发展动力,一方面要提高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完善教师荣誉制度。另一方面要增强农村教师的乡土文化认同。此外,继续实施教育系统“鹊桥工程”,妥善处理夫妻教师两地分居事宜,让教师安心任教。
现阶段,农村学校评价重心、农村家长观念与基础教育评价理念仍存在一定差距。在评价重心上,学业成绩仍是学校的关注重点,综合评价机制不够完善,以致部分学校难以保证音体美等课程的教学质量。教育评价是农村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决定了办学导向。构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要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树立复合式质量观念,制定科学的质量标准,实施全面质量监控。
健全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体系。教育评价要秉承立德树人使命,驱动育人方式变革。一是评价标准要有针对性。结合农村教育实际,制定评价标准。克服“五唯”顽疾,扭转农村家长观念,落实“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二是评价标准要聚焦学生全面发展。对于学校而言,应以办学质量、管理质量为重点,突出农村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等不同学段学校教育的差异,探索与之配套的评价体系。对于教师而言,应以队伍建设、师德师风、课程质量、教学质量为重点,突出教书育人的核心使命。对于学生而言,应以农村学生发展质量为重点,兼顾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评价。注重人文教育,落实核心素养,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培养并重。
完善教育质量标准监测体系。开展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要关注四个核心问题。一是评估系统和技术手段的科学性与可行性。面向国内外双循环发展格局,借鉴和学习国内外已有的成熟监测技术手段,创新评价工具,探索基础教育全学段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评价模式。二是要关注城乡教育差异引致的学生发展问题。要结合农村教育实然样态,因地制宜制定学生综合评价体系。三是要重视监测结果的再利用。完善的监测体系是教育问责的枢纽,亦能为督导赋能。建立质量监测平台,客观量化学生发展样态,加强对学生综合发展的追踪反馈。四是要定期发布监测结果,深入挖掘监测报告呈现的成效与问题。综合发挥导向、改进和激励作用,持续推进农村基础教育“质量革命”。
近年来,农村学校在多媒体设备、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上有了较大改善,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部分农村地区信息化基础建设薄弱,信息化设备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部分农村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不强,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待提升;部分农村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偏弱,对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不高。在人工智能和5G 时代,技术变革不断重塑着基础教育生态。农村教育信息化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技术保障,应引起足够重视。
以教育信息化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信息时代要求农村教师具备较好的信息素养与技能。首先,应加强农村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更新教育观念。着力提高农村教师的信息素养,将新技术转化为教育动能。其次,应从职前培养着手,强化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再次,应深入落实“互联网+教师教育”创新行动,探索黑龙江定制版“青椒计划”,基于互联网助力农村教师发展。最后,应立足农村教育教学实际,加强教师信息应用技术的培训研修服务,鼓励教师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实践。
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学方式变革。一是变革教的方式。在课程内容上,发挥农村地缘优势,研制黑龙江乡土化校本课程和实践活动。在教学模式上,采取线上线下联动机制,确保教学不受疫情等突发事件的制约。开设空中课堂,探索跨区域同步教学,实现农村学校课程的多样化。二是变革学的方式。在学习场域上,要打破时空壁垒,拓展物理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进行非正式学习。在学习方式上,要依托智能教学系统,实现农村学生个性化学习。
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服务变革。完善黑龙江省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和平台建设,引入“互联网+教育”服务模式。一要健全教师信息化教学服务平台,共建共享优秀教育资源。探索联动教研,推进城乡教育协同发展。二要健全教师培训平台,强化实地培训和网络培训。为农村教师提供菜单式可选择的学习内容,增强培训实效。发挥名师工作室的辐射作用,吸纳农村教师成为其核心成员。鼓励有组织的社群学习,实现多样化教—学—研模式。三是推进农村“智慧校园”建设,提供高效智能的教学环境。建立创客教室,为农村学生提供创新平台。借助大数据,加强对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监测与诊断,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