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反馈·指导: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小学语文线上教学

2021-12-08 01:22冯媚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教材作业语文

冯媚

(三明市梅列区东新小学,福建 三明 365000)

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要“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的能力,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在新课改和疫情防控常态化双重背景下,要落实教育部中长期规划中的信息化建设内容,恰当、巧妙地运用信息化手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升小学语文线上教学水平。

一、借助网络平台,扎实线上教研

(一)开展网络研讨

近年来,三明市梅列区进修学校在全区范围内建立“智慧教育平台”,指导各校教师利用平台开展教学教研工作。笔者所在学校的语文教研组积极响应,认真摸索、实践,走出一条运用“智慧教育平台”,落实线上教研的新路子。教研组利用平台发布网络研讨专题,教师围绕专题查找资料、形成各自观点并在网上开展书面研讨,生成专题资源,一次次思考和积累,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奠定基础。

例如,部编版教材十分重视语文要素的落实,语文组就组织教师围绕“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进行专题研讨。中高段语文教师提出,部编版教材以每个单元为主题安排语文要素,相比以往的教材,有更明确的指向性和操作性。如三下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该单元课文《肥皂泡》一文中,“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这一句特别难懂。教师要扣紧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引导学生运用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来理解句子,突破教学难点。低段教师认为,低年级教材中虽然没有明确指出语文要素,但课后习题包含着语文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这就是隐藏的语文要素。如二下《蜘蛛开店》,课后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并复述课文,借助习题落实语文要素。通过这样的网络研讨,组内教师各抒己见,博采众长,为教学实践拓宽思路。

(二)落实集体备课

同年段教师在备课组长的带领下,将本册教材中易于理解、适合实践、可以拓展延伸以及有名师完整课例的内容勾选出来,在停课期间进行线上学习。较难理解、需要教师细致讲解的内容,推至复课后进行学习。教师充分利用智慧教育平台、微信群、QQ 群等,开展网络教研活动,教师先把备课思路在年级组内分享,再探讨教学设计的可行性,解决线上教学的局限性,形成最有效的线上教学方法。最后,上传教学设计、课件、练习等课程资源,其他教师便可通过平台获取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

例如,教学《景阳冈》前,同年段备课组教师先做好分工,查找相关资料,包括四大名著简介、《水浒传》文字资料、《武松打虎》影视资料、武松的课外阅读资料等,将相关资料有序整合在教学课件中。教学时,教师从四大名著的历史文化价值入手,品词析句的同时欣赏相关影视资料,再拓展阅读课外资料,不断丰富人物形象,既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又能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

二、推进课堂运用,督促课后反馈

(一)整合教学资源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曾说:学习一门学科,关键在于掌握这门学科的基本结构。部编版语文教材的一大编排特色就是以单元为单位进行主题教学,教师要跳出“一篇”的限制,走向“一类”的文章。信息化手段的强大优势在于相关信息、资源的收集与整理。在线上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思维模式,树立“综合性、协作性”为理念的信息化教学品质,整合、衔接同类的文章,进行多个文本片段的阅读训练。[1]

例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课文后,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连续呈现《普通人(节选)》《智取生辰纲》《“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等与人物描写相关的文本,让学生补充阅读。接着,引导学生品味、比较几篇文本的异同之处,找出各文本中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例,归纳总结描写人物的方法以及周围人的反应等,再让学生模仿自己喜欢的例文,练写介绍一个人物的片段。讲评时,教师使用投影、聚焦、对比等实用小工具,针对学生写作的精彩之处和不足之处进行对比、讲评。教师将课内外资源相互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协调发展,提升思维,丰富精神。

(二)拓展阅读活动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有效的课内阅读和大量的课外阅读,能够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拓宽知识视野。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提出“拓展求发展”,即要引导学生走进广阔的语文天地,进行阅读拓展或语文实践,不断丰富知识积累。这样学生所学才是立体的、多维的,既能获得信息资源,又能提高知识和能力,还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2]居家学习期间,教师采用多种形式,大力倡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提高阅读品味和人文素养。

例如,教师将部编版语文教材“快乐读书吧”推荐阅读书目和梅列区“快乐阅读·幸福成长”活动的阅读书目推送给学生,按照“先粗读再精读”的原则,要求学生分阶段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并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阅读其他书目。一段时间后,分年级开展阅读活动。低年级学生开展亲子阅读,在班级群里上传亲子阅读的图片或视频,分享阅读的快乐;中年级学生制作读书卡、绘制思维导图,图文并茂地梳理阅读篇目的内容;高年级学生撰写阅读心得、完成手抄报,将自己的阅读思考通过文字呈现出来。学校微信公众号上推出《停课不停学》专栏,适时地把优秀的学生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宣传,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学生通过登录“一起阅读网”进行阅读水平检测,教师也通过该网站了解班级学生的阅读参与面、答题量以及答题正确率等信息,不断督促学生完成阅读任务。

(三)作业落实反馈

线上教学效果如何,需要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来验证。教师利用小黑板、班级小管家、作业盒子等实用学习小程序,实现在线作业布置,学生完成后线上提交,教师检查、评改作业,并利用小工具进行作业质量分析,查看正确率和错误率,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对错误率高的题型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例如,教师布置“写《花钟》一课生字”的作业,学生完成后拍照上传。教师批改后,推送批量评语“醒字不要漏一横,修字不要漏一竖”,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字形,反馈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将书写工整、正确率高的作业发布到“优秀作业”板块中,激发学生的竞赛意识。布置“朗读《花钟》第1 段”的作业,学生将朗读录音后反馈回来,小程序不仅能统计作业提交的人数,逐个评出等级,还能分析汇总全班学生易读错的字。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然于心,便于讲评纠错。此外,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需要依靠长期的训练和积累。教师可布置“背诵打卡”“习字打卡”“阅读打卡”等每天都要完成的任务,让学生利用“打卡”进行自我监督。

三、探寻指导方法,提高教学实效

线上教学尚处于尝试阶段,教师要注意有效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做到精心教学设计,精准课内讲解,精选课后作业,不断提高教学实效。[3]其中,课内讲解时渗透方法尤为重要。叶圣陶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借助这些例子让学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的熟练技能,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学生去探索。[4]例如,引导学生用批注的方法标注重点词句;课上不明白的地方及时截屏或录屏,以便课后反复思考;将易错字的写法录制成小视频,让学生认清字形、模仿练写;录制课文范读音频,让学生反复模仿,培养语感等。

信息技术为语文线上教学提供了强大的手段和方法,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优势,优化线上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教材作业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