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扬起精品化教育的风帆
——邹佳君和江苏教育国际集团的蝶变纪实

2021-12-08 09:18谷珵王俊文设计李阳
留学 2021年21期
关键词:办学学校教育

记者_谷珵 王俊文 设计_李阳

在广袤的江苏大地上,教育现代化的脚步正在行进,在为教育改革发展探路的过程中,有一支充满锐气的“部队”—江苏教育国际集团。短短数年,集团走出了一条足具竞争力的国际化办学之路,勃发出奋进的生机,延伸着影响力的半径。怀着好奇的心情,我们走近它以及推动它不断向前的董事长邹佳君,聆听企业跨越式发展背后不平凡的故事,瞭望他想要征服的星辰大海。

把准脉搏,踏上民办教育的“快车道”

20世纪90年代末,伴随鼓励社会力量兴学的浪潮,民办教育迎来发展新契机,雨后春笋般在江苏涌现。“那阵子,公办学校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援,亟须民办力量雪中送炭,当时的民办学校是公办学校的补充。”邹佳君回忆道,“而现今社会,公办学校在校园环境、教师待遇等方面有了非常大的改善,民办学校如果还是仅仅满足于扮演补充角色的话,必然会遭到淘汰。”

当民办教育驶入发展的“快车道”,如何找准自身方向,怎样才能跻身领跑者的队伍?在邹佳君看来,有些民办学校投资规模过大,办学者急功近利,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不足,导致教育品质难以提升。特别是近年来,一些资本驱动的民办学校无序发展,衍生出产权不明、招生不公等问题,严重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也加剧了社会焦虑,不利于整体教育生态的平衡。

目睹周围同期兴建的民办学校渐渐销声匿迹,邹佳君愈发坚定“新时期的民办学校要与时俱进,必须让政府和老百姓意识到它的优势所在,提供更加优质公平的教育资源,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的观点。

敏锐地扣住了时代脉搏,2015年,江苏教育国际集团应运而生。“不求做大,但求做精;做精了自然就会做大。教育是长线的事情,一味想做大肯定会出问题,过去的许多学校已经犯了这个错误。”头脑清醒的邹佳君选择了另一条路,集团学校从一开始便实施精品化发展战略。办学团队中既包括有教育情怀的企业家和投资人,也包括深谙教育规律的知名校长,努力打造精品化、现代化、国际化的高质量品牌学校;不以牺牲教育公平为代价来谋求一时之利,而是充分发挥在效率和选择性上的突出优势,以质量求信誉、以信誉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

邹佳君清楚地记得团队南征北战的轨迹。成立当年,集团开启了与湖北咸宁通城县项目的沟通,双方谈判了接近两个月,都想达到各自利益最大化。“当地非常向往国际化办学,希望打通国际化交流的渠道,我们便据此发力,量身定制出一所学校的办学方案,并引进加拿大多伦多世纪私立学院资源助其完成渴望。”找到了彼此的契合点,也就实现了共赢。在山东滨州,其教育局领导期待建立一所高规格的学校,以带动当地教育教学水平迈上新台阶。邹佳君便信誓旦旦地承诺,会以优秀的管理团队帮助学校孵化优质教师。学校运行后,教学质量逐年显著提升,品牌竞争力强劲,兑现了他立下的“军令状”。

“从开工到开学,是一场硬仗。但这场战役打下来之后,也会产生一种成就感。”为了高效完成工程建设,集团内部明确管理分工,定时间、定任务、定标准,“采用的设施设备都是一流的,最起码10年之内不会落后”。品质过硬的基础设施让学校成了各地的风景线,高标准的教学楼、行政楼、科技楼、图书馆、体育馆、报告厅、餐厅、学生公寓、标准化塑胶运动场等,一应俱全;配置先进的教学设备,数字实验室、创客室、心理咨询室、电子书法教室、云教室、语音室、沙画室、水拓画室、电子阅览室等,应有尽有;并将千兆光纤引进学校,打造智慧校园。

一所所学校落地、生根、发芽,每个步骤都蕴藏着团队成员的投入与心血。从成立到成熟,江苏教育国际集团以惊人的速度提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在新的民办教育格局中抢占了一席之地。集团办学成果遍地开花,旗下学校分布于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河北、湖北,共有12所学校,覆盖幼儿园至高中学段,致力于幼儿教育社会化、九年义务教育大众化、高中教育国际化。一系列举措背后藏着邹佳君和伙伴的雄心:“通过强强联合,孵化相关产业,建立校际联盟。争取在每个省份都留下集团的脚印,直至走出国门。”

漂洋过海,国际化视野引领精致服务

不久前,时任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经过70年的努力,中国教育已经成为国际教育交流合作的主力军之一。当今的中国教育国际竞争力逐步由大到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对外开放整体格局已经形成。处于时代洪流中,邹佳君认为,实施精品化发展战略,首先需要确定好办学定位。“这是关系学校‘先天’的事情,举办者必须把办学定位放在战略地位来做。”

学校定位是什么?他给出了意味深长的答案—教育服务。“学校是知识转让和服务的场所,教师是服务的提供者,学生是消费者,家长是办学的参与者和合作者。教师服务学生,领导服务教师。”把民办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锁定在千方百计地让自己成为优质教育资源,邹佳君的态度果决有力:“要么不做,做就要追求极致和卓越。”

要想给精致服务型事业加码,使之成为面向广大学生的高质量资源,就要坚持打开门搞建设。“教育走向现代化,应当丰富中西融合教育的新内涵,提升教师职业自信的新境界,展示民族复兴奠基的新风范,培养有中国心、祖国情的新一代,将本土与世界、民族与国际有机融合起来。”

以国际化视野为引领,集团学校坚持“办有国际视野的学校,育有世界情怀的新人”的办学理念。邹佳君指出,无论是集团整体还是下属学校,都要以国际化思维和人文思想审视办学远景,力争实现本土“名不见经传”学校国际教育的超越式发展,把人的现代化和国际竞争力接轨。“这就要求办学者充分锻造个人领导力,带领他的教师和学生们从现在的地方,到他们从未想象过、涉足过的地方,营造校长‘教育家办学’和教师‘教育家育人’的土壤、环境和氛围。”

入心方会见行。在外出访学和深造期间,邹佳君主动搭建起国际交流通道,“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留意积累资源,有一点机会也要抓住”,以互容、互鉴、互通的态度,引入海内外的高端资源。眼下,集团正在积极推进与加拿大肯特学校、美国格林菲尔兹学校等国际名牌学校合作,为提高办学层次注入新动力。

你有梦想,我就给你翅膀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教师是保障教学质量的根基,要想办好教育,必须有一批优秀的教师。国际化办学落实的关键是依赖人事改革这一彰显民办教育机制优势的重要环节,培育出志向高远、眼界宽阔的教学力量。邹佳君说:“民办学校没有悠久的历史、没有政府投入、没有品牌,但是我们有机制优势,能做的就是把师资队伍打磨好,把经费投向教师队伍,让他们能够有效地作用于学生。”

为了给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丰厚的“营养基”,集团重视教师培训,尤其看重青年教师的成长,制定了集团教师的十项标准,促使教师由“教员型”向“专家型”转变。在调动教师积极性方面,集团学校也拿出了自己的“妙招”:给教师们布置“假期作业”,如要求教师学英语、写毛笔字等,回校后交给考核评估小组打分,作为发放奖金的依据。同时不断强化监督机制,如上级对下级监督、群众对领导监督等。

怀着给教师的梦想安插翱翔翅膀的初心,集团成立由国家“211工程”重点高校、“双一流”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的专家领航的教育研究院和教师培训中心,搭建教师发展及学术建设体系。专家团队深入教育教学现场,深化教师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理解,增强其应用能力;帮助教师制定专业发展规划,通过系列讲座、外引内发、校本研修、读书评比等方法,促进教师快速健康的成长,培养出一批区域内外有影响力的教师,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除了面对面的交流,集团也设法增加沟通渠道,让科学指导通过线上及时进行,确保实现效果。

高效的教学管理可以为学校快速成长赋能。集团学校引入以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庾南为首的南通名师教学管理团队,并网罗了江苏省内一批重点中学的名校长,将现代科学管理的教育模式输送至全国各地,承诺“在5年内将新学校办成市级基础教育质量一流的学校,10年办成省级一流的学校,并帮助其节约办学成本,为教育事业和民生工程助力”。

借助名校学术团队的科研力量,集团摸索出一条可复制的人才培养路径。教师对学校课程体系理解加深,实操能力加强,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学习能力,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形式多元化,并形成教育教学和教科研互促互进的“新常态”。辛勤付出得到了甘美的回馈:集团现有省市名校长4人,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省名师10人,市名师、学科带头人98人,市骨干教师200余人,教师建设全面提档升级。集团为各地各校建设了一流的学校管理团队,培育出一流的教师教学团队,赢得了所在地区百姓的广泛赞誉与政府的高度认可。

高效课堂,让学生步步登高

教师队伍积极活跃,素质过硬,归根结底是服务于学生的幸福与发展。“有人说发展应该放在幸福前,我却觉得幸福了才更有利于发展,没有幸福感的发展是有缺憾的。”江苏教育国际集团学校的精致服务,同样体现在对孩子真诚的爱上。邹佳君表示,集团致力于开发每一位孩子的潜能,引导孩子自然成长,让孩子获得身体、思想的独立,实现人格和智力的完善。学校向老师和家长提出,让孩子成人成才是素质教育的目标,而培养儿童的学习能力同样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当初从江苏省宿迁市宿北中学这块发源地上,邹佳君汲取了稳稳掌握好集团这艘“航母”教学质量的信心,“向课堂要效率”是他和教师团队的共识。教育不光为上学做准备,更要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帮助孩子变成生活的艺术家。

思想的解放带来课堂的解放。“以昨日之法教今天的孩子,我们将剥夺他们的明天。”杜威的名言为许多教育人耳熟能详。如何改变授课的“昨日之法”?邹佳君明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方面,集团引入南通管理团队参与日常的教学研究和管理,应用并推广李庾南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借力成熟经验提升课堂效率;另一方面,他组织教学骨干外出参观学习,将其他学校的课改经验与集团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携手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与课程研究所研磨出具有学校特色的“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学校严格实行集体备课过程中的教师自主备课、教研组内讨论交流形成通案、教师个人再次加工完善形成“六环节”个性化教案三个程序;同时坚持“问题由学生发现、问题由学生研讨、问题由学生解决”的教学原则,注重课堂教学成效,力求每一节课都产生最大效益,使不同的学生都有收获和进步。

将课堂还给学生,教与学真正成为师生合作的一场探险,发生在每一节常态课堂。目前,学校的课改已经成为地方的成功范例,集团学校正在和专家谋划将课改成果进一步推广,为辐射不同地区的学校做足铺垫。

在邹佳君看来,教师要以动态的眼光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把尺子衡量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自信、愉快地学习。“作为江苏教育中的一员,我们不仅会把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带出来,也会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向广阔的世界传播。”秉持这样的思想,集团充分发挥一贯制校本课程的优点,悉心栽培每一个学生,使其能够发挥所长,无论在品性人格还是学业方面都有出色表现。

几年苦练内功,江苏教育国际集团学校教育品牌的影响力日渐增强,有效推进了素质教育,在精品化教育道路上跨出了可喜的步伐。学生学习成绩优异,全面、多元、和谐发展;集团学校获得了省文明校园、省德育工作先进学校、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省课程建设优秀学校、省初中课程建设特色学校、省模范民办学校等诸多荣誉,以出色的质量在当地树立起良好的教育品牌。在邹佳君看来,一切努力皆有一个清晰的线索:实施集团学校的精品化发展战略,实现百年名校的理想。

风雨兼程,用顽韧意志守护教育情怀

如果说江苏教育国际集团是台精密仪器,那么邹佳君就是保障其高效工作的核心部件。如今集团运转自如,难以想见的是,昔日邹佳君也面临过坎坷的命运起伏。2002年,不顾家人的劝阻,邹佳君撂下公办学校的“铁饭碗”,揣着魄力踏上了投资办学之路。自信满满的他,成了宿北中学最初的26位股东之一。

可当理想尝试与现实对接,邹佳君才发现中间的差距有那么大。学校成立第一年,实际招收学生只有不到300名,附近家长多持观望态度,对新生的民办学校心存疑虑;从内部管理上来说,股东多、想法多,矛盾自然也就容易产生。待到第一学期末,邹佳君被推举出来接手校长职位时,这项工作已经成了“烫手山芋”—此前三任校长,平均任职不超过两个月,便纷纷打起了退堂鼓,其中不乏在公办知名学校有过三十年校长经历的老前辈。“办学第一学期,算上我,学校五个月换了四位校长,在国内恐怕都罕见。”说邹佳君是临危受命,一点不夸张。

摆在没有过任何管理经验的邹佳君面前的是个大难题:经费紧张,有的股东已经扬言要撤资。“大家出于信任推选了我,我就要扛起大旗,咬定青山不放松。”凭借骨子里顽韧的精神,邹佳君顶着巨大的压力周旋在各方关系中,用不急不躁的态度稳住了大家的心。经费紧张,他便从自己做起,带头做班主任,放弃优厚待遇,把便利和报酬留给别人。几年摸爬滚打下来,一团乱麻被邹佳君理成了有筋的“缆绳”,牵引着学校走上了正轨,并迅速以过硬的教学质量交出了让社会和家长满意的答卷,美誉远播。

在日常生活里,邹佳君认同“把每一个简单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就能创造奇迹”。在追求卓越的期待中,集团学校以爱满校园,打造卓越学校;以情提境界,塑造卓越教师;以心谋和谐,营造卓越文化;以志求发展,锻造卓越学生。从管理和教学的细节入手,集团以教师、学生、家长为中心,调整、优化“生产关系”,对每一组生产关系进行细致的建构,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集团每一所学校中,工作要做到“细则分明,落实到人”。从吃饭穿衣到宿舍就寝,每名师生在每个时间段都有自己的职责,在责任制中形成责任感,进而产生相互依托的团队意识。

“我们常说对教师要做到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但最终能够留住教师的还是事业。把教育这份事业做大做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邹佳君体悟至深地总结道。太多无法尽述的过往,湮没在办学初期的峥嵘岁月里,再回首时风轻云淡,波澜壮阔都被邹佳君藏在心头。正是将育人当作不可推卸的责任,邹佳君劈开纷扰的乱流,带领着集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其间,他解决难题,鼓舞士气,事无巨细地关照项目进展,酸甜苦辣独自承担,化身凝聚整个团队的灵魂。

“责任体现人品,绩效证实能力。”这是邹佳君的办公室内悬挂的一幅书法。字挂得很高,需要有一点仰望的姿势,才能仔细品读他的人生信条。“做人要有责任,做事要有绩效。说自己人品好,我们就要看看你对工作有没有尽职尽责;认为自己能力强,就拿出绩效说话。”无法计数的日夜里,邹佳君为招贤纳士奔波劳碌,只为不断优化集团学校的教学管理,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他看来,知人善任是领军者必备的素养,“只要能把事情做成,我并不很在意职务、报酬。办教育,就不能考虑赚钱”。

曾经有人劝他,办教育这么辛苦何必呢,不如投资房地产回报快。邹佳君郑重其事地拒绝:“我这辈子只做一件事,就是搞教育。一件事,一辈子,一种情怀。”恰恰是这股执着,如同巨大的磁场,吸引着志趣相投的人追随邹佳君的脚步,有些朋友和他只是几面之缘,就成了并肩作战的合作者。他胸中那团对教育经久不灭的火,熊熊燃烧着前进的能量,也感染着同行的人。用集团高层一位领导的话说:“懂教育的人办教育的事,是邹董成功的重要原因。从董事长到‘教干’,我们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集团的良性运转不成问题;接下来,凭借自身实力实现目标,指日可待。”

“创业不易。”忆及往昔,纵然再多慨叹,亦被这个苏北汉子化为简单的几个字。眼下,领航集团的途中,千头万绪等待邹佳君去理顺,他依然处变不惊地运筹全局,带着对事业无比的信心和走出去的决心,再硬的骨头也要“啃下来”。仿佛无论是风和日丽,还是苦雨浇淋,只要有这股韧劲,他便可以和伙伴们一道为满怀的教育壮志,永不移情地奋斗到底。

猜你喜欢
办学学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