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林音
摘要:目的:讨论感觉统合在小儿脑瘫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1年8月接诊收治的80例小儿脑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患者进行的治疗方式为传统的康复训练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的治疗方式则为在参照组患者开展的方法之上增加感觉统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智商以及发育商改善情况。结果:给予小儿脑瘫患者实施感觉统合治疗后患者治疗效果有着明显提升,同时患者智商以及发育商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治疗效果优异,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小儿脑瘫患者提供感觉统合治疗,可改善患者肢体运动能力以及平衡能力,对促进患者智商以及发育商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关键词:感觉统合;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2--01
脑性瘫痪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侯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及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是一种治疗困难且致残率极高的病症,严重影响了患者健康成长,为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与心理负担,因此为其提供安全有效的康复治疗对于患者以及家庭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本文讨论感觉统合在小儿脑瘫患者的临床应用,验证其有效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8月期间在我院儿科接受诊治的80例小儿脑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参照组中男性患者为26例、女性患者为14例,年龄2~8岁,平均年龄数值(5.11±0.29)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为23例、女性患者为17例,年龄1~9岁,平均年龄数值(5.15±0.21)岁,两组患者的资料信息不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
1.2方法
给予参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康复训练进行治疗,物理电刺激是疗法、日常生活能力训练,例如自主食用食物、完成穿衣脱衣训练、完成如厕训练等。同时配合按摩刺激治疗,针灸治疗,为患者每日进行一次中医治疗,每次时间控制在1小时。并定期对患者病情情况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患儿训练计划,连续为患者实施半年的训练。
观察组患者则在上述训练治疗的基础上为其增加感觉统合治疗,具体操作方法如下:①首先对患者的平衡能力以及肢体配合能力进行锻炼,可分为动作锻炼以及静止锻炼。静止锻炼包含提升对机体个位置认知能力的提升而动作训练包括按照相应指令进行移动,两种锻炼配合执行促进患者自主完成简单肢体动作。②触觉锻炼,该锻炼可利用各种不同的道具进行游戏,以提升患者的感知能力以及社交能力,同时可多给予患者抚触摩擦机体,刺激患者触觉感知系统,使患者对外界感知更加敏感。③听觉锻炼,该锻炼以为患者播放音频以及触发物体发声,对患者听觉形成刺激,使患者逐渐对声音产生区分与辨识,增加患者听觉敏感性。④立体空间锻炼,该锻炼方式以患者视觉为主,为患者展示事物调到患者眼球运动,通过声音、感知以及四肢互相协同搭配,使患者完成较为复杂的运动项目,逐步提升患者协调、平衡以及认知能力。以上锻炼方式每日一次,每次1小时,连续进行半年训练。
1.3觀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诊疗效果实施划分,按照效果优异程度划分为3个等级,分别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其中患者在经治疗后临床表现症状基本好转、无异常行为、肢体平衡能力恢复正常,视为显效。患者在经治疗后临床表现症状有所好转、异常行为、肢体平衡能力有所改善,视为有效。患者在经治疗后临床表现症状无变化、异常行为、肢体平衡能力无改变,视为无效,治疗有效率计算方式为:(治愈患者人数+显效患者人数+有效患者人数)/参加研究患者总人数*100%。(2)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治疗方案下治疗前后智商以及发育商改善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讨论80例小儿脑瘫患者分析结果录入SPSS19.0软件中,两组患者的(智商以及发育商改善情况)利用t检验进行验证,应用(均数±标准差)()表达。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采取X数据验证为基础,(n%)为结果表述方式。P<0.05是数据具有分析价值依据。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患者,统计数据具备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智商以及发育商改善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智商以及发育商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患者,统计数据具备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患有脑瘫的患儿多数会出现运动功能、认知功能、感知功能障碍以及感觉统合异常等情况,并且多数脑瘫患儿在听觉、触觉方面均异于常人,导致其做出不同的行为动作。因此当患儿感官能力以及平衡能力处于正常水平时患儿才会出现正确的行为与表达,因此在为其提供药物治疗同时加强机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的锻炼才可促进其快速恢复。感觉统合治疗是一种针对脑瘫患儿特有治疗方式,该方法可将患儿各个感知能力进行统一协作,使其听觉、视觉、触觉有效搭配最终作出正确表达,并且由于患儿年龄尚小,脑部处于发育阶段,通过有效的刺激手段可促进其脑部发育修复受损的神经组织,对与患儿自我能力提升有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中,采用感觉统合治疗的患儿病情改善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康复治疗的患儿,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为小儿脑瘫患者提供感觉统合治疗,可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肢体运动能力以及平衡能力,对促进患者智商以及发育商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参考文献:
[1]李霞,叶常州,高晓霞,刘一苇,陈翔. 感觉统合训练在脑性瘫痪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护理与康复,2018,17(09):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