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琦
在合肥,100万元的贷款,申办流程从以前的至少10天减少为现在的3分钟,而且可以随借随还;短短11个月时间,全市5325户小微企业累计获得贷款金额超23亿元——这是建行合肥分行与合肥市人民政府联手创新的普惠金融贷款产品、建行合肥分行创新推出的“智慧快贷”。
共享数字,赋能金融,“有数据即可贷”,是合肥市首个上线的政务数据类全线上纯信用信贷产品,实现了以数字科技手段作为支撑,打通数字壁垒,融合数据信息,通过发挥金融科技的力量,为小微企业提供全流程非接触式融资和综合服务。
从2018年5月开始,中国建设银行正式开启普惠金融战略,合肥分行勠力同心,主动为合肥市场上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了全方位的普惠金融服务。这不仅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做好普惠金融的要求,更是基于对合肥市场的认知和理解。
合肥是综合型国家科学中心、长三角副中心城市,也是G60科创走廊,近10年来,合肥市经济发展迅速,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孕育了一大批优质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近年来,建行合肥分行坚定发展普惠金融,深度融入合肥经济社会发展,在发展的大潮流中与合肥市共同成长。
在2020年疫情冲击的特殊时期,建设银行从保民生、增福祉的角度发展普惠金融,从做好“六稳”、落实“六保”的角度发展普惠金融,坚定不移地做实大普惠格局,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更多的金融力量。
例如,去年,合肥一家主营业务为企业培训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由于疫情的影响,线下活动无法开展,公司运转遭遇“寒冬”。在企业负责人一筹莫展之际,建行合肥分行不仅将总额100万元的智慧快贷产品及时送上门,还提供了“随借随取”“按天付利息”等优惠措施,帮助该公司度过“寒冬”。
“有了这笔流动资金‘活水,企业在最艰难的时刻都能坚持不裁员,‘保就业就是保民生,企业保存了有生力量,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蓄能,员工的安全感和幸福指数也倍增,更加用心用情地干事创业了。”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末,建行合肥分行小微企业普惠金融贷款余额已达234.59亿元,较年初新增79.68亿元,小微企业法人客户1.8万余户,普惠金融信贷资产质量保持较高水平。
2020年疫情期间,为了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建行合肥分行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主动对接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提供普惠金融贷款,特别是政府梳理下发的疫情重点支持企业白名单,更是一户一策,逐户对接。
同时,建行合肥分行和多个政府部门开展合作,共同服务融资难的小微企业,例如和合肥市工商联建立银企网格化合作机制,实现市级及13家县区级工商联全面对接,以点带面,整体联动,截至2021年9月末,已实现客户对接895户,成功投放贷款558户,金额超过14.16亿元,效果显著。
建行合肥分行客户经理认真聆听客户需求
建行合肥分行客户经理实地调研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建行合肥分行客户经理为客户指导“惠懂你”App 使用
例如,安徽一家主营农业物联网建设的高新技术企业,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受疫情影响,业务量大幅度下降,复工复产资金需求出现缺口,直到合肥“智慧快贷”产品的上线,为其授信80万元才解了燃眉之急。企业负责人孙经理评价说:“这个产品非常及时,而且利率最低,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伸出了援手,着实要为建行点个大大的赞!”
产品好,使用方便才是王道。
事实上,“合肥智慧快贷”不仅使用方便,还是一款属于合肥人自己的创新型信贷产品,金融科技为普惠产品赋予了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据悉,为了给合肥地区的小微企业创造一款具有本地特色,更符合本地企业需求的小微企业信贷产品,建行合肥分行主动联系合肥市发改委、市数据资源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成立“数字普惠”联合实验室,创新推出合肥智慧快贷产品,通过政务大数据为小微企业提供纯信用、全线上贷款,易操作,效率高,3分钟获贷,让普惠金融业务实现7×24小时服务模式,属于合肥人自己的贷款产品由此诞生。
同时,该产品还成功在合肥市发改委的“信易贷”平台上线,小微企业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线上发起贷款申请,获贷率和贷款额度都大大提升。
此外,建行打造的“惠懂你”APP小微企业一站式信贷服务平台,还可以实现“掌上贷款”。建行合肥分行大力推广“惠懂你”APP,截至2021年9月末,合肥地区“惠懂你”APP的认证客户已达7.8万余户,其中授信客户累计10881户,授信金额69.5亿元,掌上贷款已逐渐成为小微企业成长经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改变了原有线下贷款低效、复杂的状况。
同时,为了让更多的小微企业获得“惠懂你”APP服务,建行还通过和各平台机构的合作,將“惠懂你”APP“出海”,进行场景融嵌,让建行的普惠服务无处不在。
目前,建行在合肥地区(含巢湖和四县)共有92个网点。为了更好地服务普惠客群,建行合肥分行提出全员普惠的理念,合肥辖内所有的网点都可以为客户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真正实现了92个网点就是92个普惠金融服务团队,所有客户在合肥地区任何一家网点都可以申请办理普惠金融贷款业务。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1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