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森田疗法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12-07 11:43张雯文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31期
关键词:森田疗法精神分裂症依从性

张雯文

精神分裂症是由一组病因不明,但涉及情感、感知力、思维以及行为等多种不同症状群共同组成的慢性疾病临床综合征[1]。青壮年群体是精神分裂症的高发群体[2]。作为一种严重性精神疾病,其在所有精神科住院患者总数中占比超过七成,具有发病率高、治疗难度大、病程长、容易迁延反复、致残率高且每复发一次精神缺损加重一次的特点[3]。精神分裂症的发作与外部环境因素、个体自身因素都有很大的关系,但患者之间的个体差异较大,给治疗造成一定难度的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常规抗精神病治疗药物促进患者恢复的效果并不理想。改良森田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方式,中心理念是顺应自然,目标在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其社会适应能力、提升生活能力[4]。本次研究对改良森田疗法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12 月本院收治的8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 例。观察组患者中男女比例33∶27;年龄18~59 岁,平均年龄(30.23±9.59)岁;病程1~8 年,平均病程(3.89±1.77)年。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比例31∶29;年龄18~57 岁,平均年龄(29.97±9.32)岁;病程1~9 年,平均病程(4.00±1.8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ICD-10)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且患者住院期间处于精神症状缓解阶段;研究经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患者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患者的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认知程度不高或存在智力障碍,无法对治疗进行有效配合;患者存在自伤、伤人的行为;患者有严重的药物滥用史;患者合并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和临床护理干预,包括服用抗精神药物,并进行常规用药指导、社会功能训练、心理疏导等。

1.3.2 观察组 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改良森田疗法治疗。治疗分4 个阶段:第一阶段(静卧期):指导患者保持静卧休息的状态,保证每天的睡眠时间能够达到12 h,以解除患者身心疲劳的状态,使其从烦闷、躁郁中解脱出来;在患者清醒且状态平静的情况下,适当将改良森田疗法的基本内容、配合的方法及要点对患者进行解释,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实施时间为4~7 d。第二阶段(轻作业期):为患者制定轻作业计划,在白天为患者安排一些简单的活动,如绘画、听音乐、写日记、做手工、读书、打扫房间、整理衣物等,让患者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发挥工作自觉性,并打破其情绪本位,将其注意力转移到现实中来,实施时间为1~2 周。第三阶段(重作业期):为患者安排体育锻炼、劳动作业等活动量大、集体性强、需要终日连续操作的活动,培养患者的主动性、自觉性,排除做事的价值观念,达到顺应自然的境界,实施时间为3~4 周。第四阶段(日常生活训练期):恢复患者的通讯,通过情景模式或者代币治疗等方法,对患者的人际关系、社会适应能力等进行训练,使患者能顺应环境改变,提升参与社会活动意愿,制订今后生活和工作计划。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治疗前后BPRS 评分、SDSS 评分。

1.4.1 治疗依从性 以患者可以自愿配合药物服用及其他训练内容,有极高的配合度为优秀;以患者经监督、督促后能配合完成药物服用及其他训练内容,总体配合度一般的情况为良好;以患者拒绝配合用药及其他训练的情况为差。治疗依从性=(优秀+良好)/总例数×100.0%。

1.4.2 精神病性症状严重程度 采用BPRS 对20 项精神分裂症症状严重程度进行评分,评分越高,提示患者的病情越严重。

1.4.3 社会功能缺陷恢复程度 采用SDSS 对社会功能缺陷程度进行评分,内容包括婚姻职能、个人生活自理、对外界的兴趣和关心、家庭外的社会活动、社会性退缩等5 个项目,每项评分在0~2 分之间,评分越高,表示缺陷越严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PRS 评分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BPRS 评分为(49.23±5.64)分,与对照组的(49.15±5.88)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6,P=0.940>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PRS 评分为(42.11±4.32)分,低于对照组的(44.03±4.9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74,P=0.025<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DSS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婚姻职能、个人生活自理、对外界的兴趣和关心、家庭外的社会活动、社会性退缩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婚姻职能、对外界的兴趣和关心、家庭外的社会活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个人生活自理、社会性退缩评分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DSS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DSS 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药物治疗同时应做好精神康复功能训练,促进患者全面康复,保证患者能够早日重返社会、参与社会活动[5]。改良森田疗法就是一种将行为方式与治疗目的充分结合,并对患者的生活、治疗进行有序安排,促进患者生活态度从个人的情绪本位向目的本位进行转变的过程[6]。通过4 个阶段、循序渐进的训练计划安排,让患者在每个阶段都专注做好当下的事情,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让其从不良心态中解脱出来,能够直面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与挑战,提高对周围人事物的兴趣,放下对家庭活动、社会活动及各种职责的排斥抗拒心理,做到顺应自然[7]。与常规功能训练相比,改良后的森田疗法不仅内容丰富多样,而且形式与生活现实贴近,全面调动患者的感知能力、行为能力、更具人性化[8],让患者在不断适应的过程中最大程度改变其病态人格,恢复社会功能,促进患者回归家庭、社会,改善生活质量,促进全方位康复。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依从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PRS 评分为(42.11±4.32)分,低于对照组的(44.03±4.9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74,P=0.025<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婚姻职能、对外界的兴趣和关心、家庭外的社会活动评分分别为(0.31±0.45)、(0.29±0.21)、(0.75±0.27) 分,低于对照组的(0.59±0.49)、(1.00±0.54)、(0.97±0.3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个人生活自理、社会性退缩评分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患者行改良森田疗法可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其各项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森田疗法精神分裂症依从性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知识图谱在森田疗法研究中的应用
——基于CNKI数据库的CiteSpace分析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第十二届学术大会在济南召开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门诊森田疗法联合舍曲林治疗躯体变形障碍3例报告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