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亮,朱燕珍,王营营,郑琴*
(1.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6;2.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安徽 芜湖 241001)
森田疗法是1919年由日本森田正马教授创立的一种基于东方心理学的系统心理治疗方法[1]。该疗法崇尚“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早期,森田疗法主要是治疗常见精神问题(如神经症、强迫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的特殊疗法。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森田疗法在不同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并且适应证也逐步扩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心理治疗体系之一[2]。可视化分析近些年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领域,成为国内研究的热点。查阅森田疗法研究的相关文献发现,该领域的文献计量学研究甚少。因此,本研究通过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并借助可视化分析工具对森田疗法相关研究的现状及热点、趋势进行描述,以期为国内森田疗法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本研究选择中国知网(CKNI)作为数据检索源,以“主题”为检索项,“森田疗法”为检索词,检索截止日期为2019年11月10日,文献来源为全部期刊,剔除会议、报纸等文献来源,排除不相关的文献,最终得到635 篇中文文献,以Refworks格式导出,记录包括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杂志等信息。
CiteSpace5.2.R2可视化分析软件是由美国德雷克赛尔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陈超美教授使用Java语言开发的一款信息可视化软件,适用于多元、分时、动态的复杂网络分析,成为近年来信息分析中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信息可视化软件。本研究用该软件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突变词分析及前沿趋势分析。
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
基于中国知网检索到的635 篇文献,结果显示,首次关于森田疗法的文献发表于1981年,1993年后关于森田疗法的文献开始增多,1981年—2019年森田疗法的发文量略有波动,但整体仍呈一定的上升趋势,各年度发文量见图1。
分析时间段为1981年-2019年,以1 年为一段进行切割,提取每个时间段内发文量前50的作者;网络节点数量为77,共有97 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332 2
路英智(25篇)、温泉润(15篇)、张勤锋(12篇)、田明萍(11篇)、范喜英(10篇)等在森田疗法研究方面的发文量较多。作者之间形成了团队通过合作共同出现,其中,路英智、田明萍、张勤锋等作为一个团队一起出现;张向阳、吴桂英、张培琰组成团队一起出现;范喜英、唐全胜、周志年、蒋春雷、韦德芳、廖润华等组成一个团队一起;范喜英、张玲、覃金荣作为团队一起出现;关涛、王静、薛春艳作为团队一起出现;史泊海、卞丽敏、倪凌云、黄芳、陆志萍、蔡军、方芳等作为团队一起出现(见图2)。
森田疗法研究机构中发文量前10 位的机构见表1。从机构共现网络图谱可以看出,森田疗法研究的各机构之间连线很少,表示他们之间合作比较缺乏(见图3)。
基于CiteSpace软件对森田疗法研究的相关文献关键词进行频次统计,由此绘制出关键词共现关系图谱。森田疗法、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神经症、心理治疗等关键词字号越大,表示该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多,在该领域的关注度越高。各圆形节点之间的连线则表示两个关键词共同出现在文献中,连线的粗细表示共同出现在文献中的频次(见图4)。
表1 森田疗法研究发文量前10位的研究机构
分析时间段为1981年-2019年,以1 年为一时间段进行切割,提取每个时间段内发文量前50的研究机构;图中一个节点代表一个机构,连线的粗细表示机构合作次数,线条越细表明合作次数越少,网络节点数量为29,共有4 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9 9
分析时间段为1981年-2019年,以1 年为一时间段进行切割,提取每个时间段内相关文献中出现频次前50的关键词,网络节点数量为96,共有226 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49 6
在图4中共识别出96 个节点,226 条连接线,森田疗法研究排名前15的高频关键词见表2。
森田疗法的研究热点有较明显的演变过程。1981年—2000年以“神经症”“森田疗法”“病人”“卧床期”等为研究热点。2001年—2012年以“门诊”“心理疗法”“强迫症”“大学生”为研究热点。2013年—2019年以“抑郁症”“精神分裂症”“改良森田疗法”“抑郁”“疗效”为研究热点(见图5)。
图4 森田疗法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
表2 森田疗法研究排名前15高频关键词
1988年—2013年出现了神经症、心理治疗、强迫症、精神分裂症、改良森田疗法等词汇。2014年—2019年出现了焦虑、抑郁等词汇(见图6)。
从森田疗法研究的文献发文数量来看,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局部有波动。此方面的研究在早期较少,其关注度与1990年左右大原健士郎等教授在中国推进森田疗法有关。但在研究机构的发文数量方面,北京回龙观医院、山东淄博市精神病医院、山东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发文数量排名前四,说明这些研究机构在该领域的科研能力较强,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研究机构之间连线甚少,说明森田疗法的研究还是相对分散,各研究机构之间缺乏合作,提示今后研究者应该重视机构间尤其是跨区域机构间的合作,互通有无,加快推动森田疗法的研究。从研究作者的共现网络图谱来看,森田疗法形成了3个主要合作群:路英智、田明萍、张勤锋所在团队主要研究森田疗法在社交障碍、疑病症等患者中的治疗作用,近年来开始将森田疗法与内观疗法相整合应用于临床;张向阳、吴桂英、张培琰所在团队主要研究不同形式的森田疗法在神经症患者中的疗效;范喜英、张玲、覃金荣所在团队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探究改良森田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康复结局等不同方面的应用效果。但是各合作群仅局限于群内部的合作,提示今后研究者应该加强群体之间的合作,丰富森田疗法的应用领域。
3.2.1 神经症和强迫症及精神分裂症患者是森田疗法研究关注的主要人群
森田疗法领域近年来16个激增主题词,“▃”标记为1年
分析时间段为1981年至2019年,以1年为一时间段进行切割,提取每个时间段内相关文献中出现频次top 50的词汇;网络节点数量为96,共有226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496
森田疗法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分析显示,神经症节点大小仅仅次于森田疗法,强迫症及精神分裂症出现的频次也较高(分别为53 次、52 次),说明神经症、强迫症以及精神分裂症是森田疗法研究的主要对象。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相应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不断增加,使精神和心理处于持续紧张状态,神经症患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精神卫生治疗和预防的重点之一[3]。强迫症属于神经症中的一种典型症状,严重影响患者学习和正常生活,甚至导致自杀。据统计,强迫症在世界范围内的终生患病率达1.0%~3.0%[4],世界卫生组织也将其列为十大致残疾病之一。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疾病,相关数据显示[5],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终生自杀死亡的风险为5.6%,且仍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给整个社会都带来沉重负担。强迫症和精神分裂症的高发病率以及对人们正常生活的影响已经使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除了上述人群,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还显示,森田疗法近年来还被广泛应用于抑郁症患者或者不同疾病患者抑郁症状的治疗[6-7]。抑郁症是最常见的情绪障碍,同时也是全球残疾的最大单一贡献者(占残疾人口的7.5%)[8]。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抑郁症患者总数约高达3.5 亿,并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8]。据统计,英国抑郁症的年损失产出和直接医疗成本高达上百亿[9]。因此,无论是从个人层面还是社会层面出发,抑郁症都是加重人类负担的重要健康问题之一[10]。调查显示[11-12],在抑郁症的干预措施中,近年来被各个国家推崇的药物和认知行为疗法对普通精神障碍的影响甚微,且很大一部分患者对这些治疗方法有一定的抵触心理。Sugg等[9]研究团队的一项关于森田疗法治疗抑郁症的随机对照试验中,森田疗法显示出很大的应用前景。由此,在森田疗法领域,抑郁症患者正逐渐得到学者们的关注,但是森田疗法应用于不同年龄段、不同人群的抑郁症患者中的疗效如何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3.2.2 森田疗法的演变
随着森田疗法的传播与应用,众多研究者将森田疗法加以改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主要包括传统森田疗法和改良森田疗法,其治疗的形式主要包括住院治疗[13]、门诊治疗[14]、生活体验治疗[15]等。在关键词共现网络图中显示,改良森田疗法在目前研究中的热度较高。改良森田疗法的特点主要是不经过传统森田疗法的第一阶段(绝对卧床期),直接进入轻作业期、重作业期以及社会康复期。赵辉[16]应用改良森田疗法对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促进了患者生活能力的恢复,也提高了患者社会适应能力。郭建兵等[17]应用改良森田疗法明显提高了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由于森田疗法本身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近年来不少学者针对其不同的研究目的,将森田疗法与其他干预方法相整合,如胡翠琴等[18]将改良森田疗法联合阅读疗法应用到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肺康复治疗中,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疾病转归,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负性情绪[18]。也有学者将森田疗法联合内观疗法[19]、顺势疗法[20]等应用于临床疾病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疗效。
综上,森田疗法虽然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但是相关研究多集中在临床效果的观察上。今后研究的学者应深入探讨森田疗法的理论基础,挖掘出森田疗法的作用机制。此外,还应对森田疗法在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应用进行比较,拓宽森田疗法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让更多患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