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思言”模型突出思维品质的主题整合读写教学

2021-12-07 20:00蔡文华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克隆技术段落人教版

张 展 蔡文华

(1.莆田第一中学,福建 莆田 351100;2.莆田第八中学,福建 莆田 351144)

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应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学生语篇理解的程度、思维发展的水平和语言学习的成效。[1]黄远振教授的“读思言”深层阅读模型提倡以主题阅读为中心、以阅读为情境,实现从文字到思想,从浅层到深层的阅读。[2]因此,基于单元主题,整合语篇及相关段落,引导学生进行主题下的阅读活动成为新背景下英语教师的必备能力和关键素养。本文从思维品质培养上探索“读思言”模式下单元主题整合的英语读写教学,为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提供一定的实践参考。

一、整合单元语篇,开展群段阅读

人教版(2003 版)在单元设计上即围绕主题进行开展,在新课标教材的基础上,依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版)》的精神,人教版(2019 版)在设计上主题覆盖面更广,语篇题材和体裁更加丰富。因此,基于教材语篇,以主题为框架,归纳总结小主题、次主题,引导学生进行同类阅读,适当整合单元语篇成为了新背景下英语教师实施阅读教学的重要技能和必要准备。

以人教版(2003 版)模块8 Unit 3 为例,该单元的主题为Inventors and Inventions,基于本单元主题,整合本单元Reading,Using language 和Workbook 里的相关文章,教师围绕主题提出以下问题:Why do people try to invent something new?以该问题为切入点,在主题引领下,教师可整合相关段落并引导学生开展“群段阅读”。

通过阅读本单元中The problem of the snakes,Alexander Graham Bell 和Was Leonardo Da Vinci just a painter 三篇文章的第一段,教师让学生在文章中找出人们进行发明创造的原因,阅读这三个段落可以找出一个共同原因:solve a problem。除了共同原因之外,每个段落均可以生成一个个人原因:①distinguish oneself;②personal interest;③make money。

以单元主题为框架,整合归纳各个段落,挑选不同文章的不同段落串联整理次主题,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单元内进行“群段阅读”,强化问题导向,训练思维品质,集中教学指向。就同一小主题或次主题,教师也可以跳出本单元,在其他单元寻找同类话题,多重拓展,启发思考。如以上的Why do people try to invent something new 问题,教师让学生阅读人教版(2019 版)Book2Unit3 中How we have been changed by the internet 文章第一段,并就此问题引导出第四个原因:④make our life more convenient。

以新课标精神为出发点,为落实六要素整合下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新教材更强化主题语境。通过主题内文章阅读,学生对相关主题有笼统概念,但要引导学生对主题内的相关问题进行归纳类比,则需要教师以单元主题为前提,以问题或者话题为切入点,整合相关段落,引导学生开展话题关键词下的“群段阅读”;在整编教材的基础上,全面整合现有教材,汇总其他单元的相关话题,串联阅读;跳出教材,以相关主题阅读为补充,给予学生丰富的阅读素材。从单元整合到主题整合,从低层阅读到深层阅读,引导阅读活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3]

二、启发学生类比,拓展纵深思维

单元主题内,为细化阅读,教师挑选各语篇的不同段落,整合不同的次主题或小主题。整合后并进行“群段阅读”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进行同类比较和总结归纳,但最终目的是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以读为前提,思为重要的加工过程。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以某个问题为中心,让学生基于问题进行阅读比较,在此基础上,教师更要培养学生类比和发问的能力,基于单元主题,主动提出相关问题并整合问题下的小主题、次主题,寻找相关段落并总结问题答案,使学生的阅读从被动转向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此外,学生思维品质的综合训练,不应仅限于单元内或者单元间的主题讨论,为充分训练学生思维品质,教师可基于单元主题,引导学生进行主题内不同维度的阅读和思考,学生通过观察语言与文化现象、分析比较其中的异同、归纳语言及语篇特点、辨识语言形式和语篇结构的功能,分析和评价语篇所承载的观点、态度、情感和意图等英语学习活动和实践运用途径,增强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4]

以人教版(2019 版)Book 1Unit 5 为例,本单元主题为language around the world,尽管本单元的主题为语言,但是在阅读中涉及了Chinese writing system,即中国语言文字这一传统文化,通过阅读相关文本,学生了解了汉字发展史和相关书法知识,从而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

基于传统文化这一主题,教师可以结合人教版(2019 版)Book 2 Unit 1 中的主题cultural heritage,在本单元的project 部分有提及祖国传统文化中的戏曲、书法、剪纸等主要形式,学生通过Book 1Unit 5,在了解汉字和书法这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本单元中其他的传统文化形式进行深入的思考和交流,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从点上升到面,进而构建充分且丰富的主题知识体系。

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选取传统文化下不同的艺术形式,学生可以在同一主题内进行分析比较,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批判性。与此同时,针对传统文化这一主题,教师可以进一步整合教材相关内容,在横向上引导学生进行同一话题比较。如教师可以结合人教版(2019 版)Book 2 Unit 1 中对外国文化和文化遗迹的介绍,了解世界其他文明的文化形式,并引导学生对这些文明形式进行比较,进一步加深对世界各类文明的印象和认识,充分理解同一主题下不同语篇所承载的观点、态度、情感。

三、开展主题批判,培养思辨精神

一个人的思维品质反映了其思维方式上的特征,表现出发散性、逻辑性、批判性等多种现象。主题阅读下的思维提升需要学生在对所涉及的主题有深入全面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独立思考,对他人的观点和看法进行综合评估后给出自己的观点。

以人教版(2003 版)模块8 Unit 2 为例,该单元以克隆为主题,学生在了解克隆技术的机制和哺乳动物克隆上的技术突破后,对这一主题有较全面的客观认识,由于该话题不仅涉及科技和经济因素,在文化和宗教等各个层面上均有涉及,学生在是否可以用克隆技术解决人类重大疾病这一话题上仍有自己的看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should medical cloning be allowed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学生讨论的大部分素材为来自课内的主题阅读,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整合的相关信息,可以在该主题上开展广泛且具有思辨精神的讨论。

除此以外,具有思辨精神的讨论可以不拘泥于主题的具体内涵,可以在主题的大框架下开展发散性的思考和讨论。如人教版(2003 版)模块8 Unit 2 中,在了解对克隆已灭绝的哺乳动物的可能性后,教师可以结合Using language 中的discuss 部分,就which distinct animals are worth restoring by means of cloning 这一主题进行先关讨论。尽管该主题也涉及克隆,但在讨论角度和基础上基本上与克隆技术以及阅读主题无大关系,学生也可在了解相关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展开讨论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以主题阅读为框架,就主题的子话题开展讨论,学生可以整合阅读中建构的知识体系对某一观点展开审视和质疑;开展大框架下的发散性讨论,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已阅读的文本素材,也能引导学生对与主题相关的其他话题进行关注并探索。如此,以有效的阅读为燃点,教师辅以燃料及动力,学生的思维之火便可充分燃烧。

相关话题的整合和讨论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批判性,但由于信息的大量覆盖,部分学生在表达上无法抓住要点,准确陈述观点,更无法以思辨的精神质疑对方观点。因此,教师应在逻辑性上重点对学生给予关注和引导。在传统的逻辑思维内涵外,英语的逻辑思维因其学科特征还有文化性、文学性等特征,主题阅读在文化性和文学性上给学生大量的感性认识,教师以综合评价输出为导向,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5]

以人教版(2019 版)Book 1 Unit 4 为例,该单元涉及natural disasters 的各种形式,在这一主题下学生阅读了大量灾难主题文本,了解自然灾害的形成及破坏性。经过充分阅读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各类灾难特点,以防灾减灾为主题设置讨论问题,学生在充分阅读基础上,基于逻辑思维,提出防灾减灾的办法,真正做到基于思维品质的读后文本输出。

四、引导读后生成,打造有效输出

读思结合的“读思言”阅读模型倡导为学生设计有情境、有层次、有实效的英语阅读活动。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在同一主题下进行多段阅读,结合多段阅读开展向纵深发展的比较阅读后,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极大的活跃。基于思维的拓展进行读后生成,即以书面输出为主要形式的有效的“言”,无论是简单的观点陈述还是读后续写,抑或是概要写作,都能在相当程度上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以读促写,进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

在阅读生成上,概要写作是一种能有效培养学生综合归纳能力的读后写作形式。同一话题下,教师让学生通过阅读概括文本主要内容,在主题阅读的框架下提醒学生注意特定主题下的语言运用,作者态度及语言特征,如此不但能引导学生在相对冗长的文本中归纳概要,也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微技能,更能引导学生。

如人教版(2003 版)模块8 Unit 2 围绕克隆话题展开阅读,学生在克隆技术主题下阅读了where is it leading us,the return of dinosaurs 和should medical cloning be allowed 三篇文章后,较为全面地概率了克隆技术的使用、拯救濒危动物和医治人类重大疾病上的应用。学生能够较好地概括克隆技术的相关内容,围绕这些内容,教师更要引导学生注意话题下的语言使用,了解不同作者对同一技术的态度和看法,帮助学生超越文本,熟读深思,在概括中找区别找联系,做到框架下见细微。

单元同一主题下的比较阅读能够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总结文本内容,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在熟悉主题的基础上,教师可结合相关相似主题,选取段落,作拓展阅读和比较,如学生在全面的cloning 主题阅读后,以人教版(2019 版)Book 2 Unit 1 中的science and scientists 为相关主题,了解科学发展进程和研究思路,预测克隆技术的发展前景,讨论科学发展下的伦理争论。如此,基于主题归纳和比较,引申相关主题,以概要写作为框架,精于总结对比,引导学生进行读后生成,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思想内涵。

作为强烈依据文章逻辑进行半开放式写作的读后续写,其对学生的阅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基于主题的阅读和比较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为学生的读后续写提供了基本的思维保障。如学生在festival主题下了解了中外节日及差异,特别是了解圣诞节和感恩节的宗教背景下,便能在以下续写中以正确基调引导写作,保证主题的正向引导。

It was a few days before Christmas many years ago and it looked like it would not be a happy one for my family.

The factory that I was working at gave us a long holiday while their machinery was being repaired,that is to say,there is no need for us to go to work.In return for this,we didn′t have much money.

以圣诞节为故事背景提供文本,就此进行读后续写,学生应首先了解圣诞节的来源、基本习俗和宗教内涵,探究圣诞节的节日精神,根据文章基本情节引导故事发展,以感恩和分享引导续写,保障故事情节按照逻辑发展推进。

综上,以“读思言”模式为基础,落实六要素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教师认真分析单元教学内容,梳理并概括与主题相关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需求,确定教学重点,统筹安排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拓展主题意义,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全面提高。

猜你喜欢
克隆技术段落人教版
趣味•读写练 答案
【短文篇】
人教版11.1功-教学设计
心理小测试
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待生殖性克隆技术
夏天,爱情的第四段落
克隆技术:救世主还是潘多拉魔盒
多任务型公共机房管理方案的探索与实践
人教版必修四核心词汇闯关
人教版选修七核心词汇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