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高职网课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

2021-12-07 17:51:22陈永林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网课课程课堂

陈永林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外国语学院,云南 芒市 678400)

引 言

“新冠疫情”期间,教育部提出“停学不停课”要求。高校组织学生开展了大范围的网络教学,确保学生在家完成学习任务。研究以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师专)为例,分析网课教学平台“超新学习通”的后台数据和《德宏师专学生学习生活情况调查表》结果(以下简称调查表)及电话访谈内容,调查高职院校网课开展情况和实际效果。德宏师专6850名学生填写《调查表》,男生2018人,女生4832人。针对问题“疫情期间你认为自己上网课的效果如何?”仅有6.39%的学生认为自己上网课的效果好。从对67名同学的电话访谈看,大多数同学认为居家上网课效果不好,甚至不及在学校的三分之一。当然,借助网络平台和科技手段,网课教学反映出高校应对公共危机事件时的敏锐性和及时性。但是,轰轰烈烈的网课能否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无论传统课堂,还是网络教学,评价体系是衡量教师教学活动和学习者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尺(武家辉,2019)。实际上,缺乏有效的教学监管机制,高职院校网课教学质量是令人担忧的。

一、影响高职院校网络教学开展的问题表征

理清网络教学问题表征,对其采取针对性解决方式,完善网络教学平台教学服务功能,保障教师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养成,实现网络课程数量范围和质量效果相统一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大学生网课学习自主性和心理调节能力差

现代科技手段为网课提供了全新、便捷的协同平台和海量的学习资源。但是,学生不能有效利用这些优势上好网课。具体表现如下。

1.高职大学生自主监控能力差

从学习态度看,大多数学生自我监督能力差,不能专注网课,完成任务要求。学生投入学习时间较少,大多是签到后便离开平台,上课多为“走过场”状态。从后台数据看,学生提交作业和完成任务点占比分别为2.44%和15.27%,实际学习行为占比较少。另外,学生上课期间不能完成课程要求,突击学习、抄袭作业现象明显。

2.高职大学生心理调控能力差

疫情发展态势使学生产生了消极情绪,比如烦躁无聊、恐慌害怕、焦虑担心、压抑焦躁、抑郁失落等。疫情期间,学生焦虑原因主要源于对疫情防控担忧与未来发展的焦虑。这种心理可以从《调查表》数据中窥见。对问题“疫情期间,你的主要压力来源于什么?”21.58%的学生认为源于对疫情的恐惧焦虑;70.41%的学生认为源于学习问题。

(二)教师角色转换陷入困境,教学组织效果差

对教师来说,从传统教学向网课教学过渡,新的课堂形式及教学过程都是陌生的体验。传统课堂中积累的教学机智、教学敏感等教学经验需要重新转换和建构。具体表现如下。

1.教师陷入网络课堂疑惑阶段

空间限制,网络课程不能代替课堂教学,缺乏有效的交流和答疑环节。从后台数据看,课堂讨论和批阅作业在学习活动中占比分别为0.82%和0.77%。课堂讨论少,缺乏教学反馈,学习效果不能达到教学预期。从技术层面看,在线教学处于一种“摸石头过河”状态。多数教师不能娴熟掌握网络授课模式,难以有效处理在线教学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2.教师教学组织效果不明显

网课教学重视学习资源开发和平台学生监管,课堂师生交互、讨论环节较少。形式上,平台设计的测验、答疑、作业和讨论等环节丰富了教学活动。实际上,答疑和讨论等常用的交互手段在网课教学中很少被采用。网课缺乏有效的课堂讨论和师生互动,学生对此抱怨不断。网课教学设计流于形式,实际还是处于点对点状态,学习模式较为单一。

(三)平台构建存在设计漏洞,教学资源分享不足

作为师生共同开展教学过程的载体,教学平台作用不言而喻。平台部分环节设计不够完善,影响教学有效的开展。主要问题如下:

1.教学平台操作性不稳定及设计漏洞

学习平台操作系统兼容性不强,稳定性不够。比如,外语学院缅甸语、泰语课程上传资料发生数据乱码情况;课程直播中系统不稳定、网络不流畅;平台实训课教学效果不好。网课在理论授课上优势明显,但实践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德宏师专该学期开设了791门课程,包括252门实践课程,大约占比31.85%。实践课占比较大,其教学效果对网课整体效果影响巨大。

2.教学资源更新速度和共享程度不佳

平台重视课程设计与研发,储备了大量教育资源。但是,教学资源的更新及共享度不够,符合学生现时学习需求的资料较为匮乏。以交通学院专业课程《客运服务英语》和《民航商务英语》为例。资料搜索“客运服务英语”关键词,找到24本相关教材,但是,只有廖晶等编著的《铁路客运服务英语》一书可以提供试读和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其余23项没有使用权限;另外,搜索“民航商务英语”关键词,可以得到两本相关教材:《民航商务英语测试题》和《民航商务英语会话》。文献分别为1999年和1997年出版,教学内容陈旧过时,很难达到当前民航专业教学要求。

(四)网课教学的其他问题

网课学习需要承担大量网费,贫困生对此有一定经济压力;部分学生住址偏远,网络信号不好和断电问题时常出现。这些都影响学生网课学习的积极性,制约教学质量。

二、高职院校网络教学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学生“学不好”网课的原因

1.传统课堂的依赖性制约网课适应能力

学生习惯于传统的、有空间的教室,对教室的依赖形成一种定势的学习习惯。学生没有上网课的经验和心理准备,难以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学习处于“半自动”状态。在网课学习中,学生难以脱离师生共同构建学习活动的学习属性。因此,缺乏与教师直接的互动行为,学生不能适应新的网课学习环境。

2.学习自主性不强挑战网课教学监督体系

网课学习中,教师无法直接督促学生。教师的主导性被解构,要求学生更多地自主开展学习活动,这对学生自律性提出了高要求:探索课堂,发现问题,自我监督,自我调整。课堂转向网络,学生的知识习得方式和自我能动性都要转变:知识从较为被动的教师引导转向主动探索,学习能动性从较为被动的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对《调查表》问题“在家进行网络学习期间,你的学习状态是什么样的?”32.88%的学生认为“思想容易开小差,不能专心学习”。这个数据可反映出学生自主性较差问题。

3.疫情心理焦虑影响学生学习动机

学生心理焦虑原因如下:一是疫情关注的信息来源不可靠,缺乏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和辨别虚假谣传信息能力;二是长时间居家,无所事事,没有获得利于自身发展的成就感;三是学校复学时间没有确定,学生产生专业学习焦虑,毕业班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焦虑体现地更为明显;四是由于网课开设的突发性和不规范性,学生对网课重要性认识不足。以上原因削弱了学生上网课的学习动机。

4.网课与家务矛盾制约了良好学习环境的形成

能否有效处理承担家务与上好网课之间的矛盾,是制约学生有效上网课的重要因素。在家期间,大多学生需要帮助父母务农、做家务,这花费了学生大量时间和精力。学校与家长缺乏及时沟通,家长没有网课教学重要性意识,不够理解学生每天拿着手机的行为,难以保障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从《调查表》问题“在家进行网络学习期间,你的学习状态是什么样的?”看,20.22%的学生认为“要做家务活、农活,没时间学习”。

此外,上网课需要大量流量花费,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来说是一笔较大开销。德宏师专学生总人数6 856,贫困生建档立卡人数1 229,占比约17.92%。从数据看,网课花费对多数学生带来一定经济压力。

(二)教师“教不好”网课的原因

1.传统教学经验使教师难以应对网络教学新要求

教师课堂掌控能力直接影响整个课程效果。教师难以从传统课堂中抽离出来,不能自如地发挥教学能动性,保障课堂有效运行,影响了课程教学质量。相反,陌生的教学环境限制了教师教学能动性发挥。据了解,一些老教师网课平台操控能力有待提高。总之,面对虚拟教室,教师很难发挥教学能动性。

2.网课准备不充分,教师难以适应教学环境变化

平台技术问题和熟悉网课需要一定时间,新的教学环境使教师猝不及防。疫情初期,教育部门对网课开展不做硬性要求。为配合疫情防控,学校着手组织系统的、大规模网课,教师对这种情况并未做充足准备。此外,学校缺乏针对性的网课教学培训,教师在技术问题处理上捉襟见肘,这些都制约了教师“教”好网课。

3.传统教学理念下,教师难以应对网课新角色要求

从教室到网络,角色转换需要一个过渡期以应对教学角色转换的客观要求。在线教学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这种转变对教师影响尤为深刻。传统教学中,教师扮演的角色为知识的引导者、传递者,网络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多方面的全新角色,如技术处理的“维护者”和教学开展的“监控者”等。

4.教师团队的集体智慧不能及时发挥作用

应对网课教学,教师团队没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安排,发挥集体智慧。面对新的教学环境,大多教师都在努力适应中,教学处于“单打独斗”状态。教师团队缺乏优化建设,没有开展针对网课教学的交流、研讨等,相关教研活动也处于停滞状态。

(三)网课平台“服务不好”原因

构建学习平台是以服务教学和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求为目的。平台建设以教学资源分享、推送和教学活动为中心,以此提升网课教学质量。但是,平台在人文关怀和资源共享方面还有待改善和提高。

1.缺乏对学生情感关怀

网络课程是基于平台的师生点对点的单一教学模式,教师在“无空间”的课堂上很难直接关注、关心与爱护学生。对比现实课堂,教师不可能第一时间监测到学生的课堂行为,传统课堂中积累的教学机智、教学敏感等教学技巧无计可施,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学生与教师情感交流机会。

2.教学资源更新及共享程度不高

从课程资源储备看,平台共享的资源可满足基本的教学要求。但是,平台开放程度不够,没能合理利用市场运作机制充实教材数据库。平台数据库资源整合与共享程度不够深入,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学校教学实际要求。

3.专业课程建设重视不足

专业性是高校教学显著特点之一。专业课程建设投入不足,限制了平台服务能力,不能满足高校专业课程教学要求。尤其是专业精品课程建设重视和投入不够,影响专业教学发展,制约了网课有效开展。

4.教学平台之间合作交流不够

平台与其他教学服务机构开展合作不够,不利于问题解决,影响服务教学水平提升。比如,平台没有与网络运营商开展有效合作,解决网络流畅度和稳定性不够的技术问题。又如,对于师生交互平台建设问题,平台没能开展与其他教学平台合作,共同解决相关问题。

此外,促进网课有效开展的政策没有落实到位。比如,某网络运营平台对贫困生建档立卡户的流量优惠政策并未真正落实。

三、高职院校应对网络教学问题的措施建议

影响网课质量因素是多方面的,提高网络教学质量,需要从多方面入手。研究从资源数据分享、教师团队建设和学生自主能力提升三方面入手,旨在改善和提升网络教学质量。

(一)关注学生,督促服务学生上好网课

作为网课开展的直接服务对象和教学重心,学生是教学工作中心所在,要把发展学生学习自主性作为教师的责任(柴军应,2019)。为提升教学质量,从学生层面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1.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满足学生需求

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引导学生关注权威的信息发布平台,提高辨别虚假信息能力;引导学生科学地规划学习安排,提高时间管理能力,有效开展网络学习;鼓励学生主动联系心理健康教师,寻求心理障碍疏导,积极克服消极心理情绪。

2.采取强制措施,规范学习行为

教学过程中采取强制措施,要求学生必须完成一定量的课程学习、作业任务和主题研讨等学习活动,成绩评定以后台相关学习数据作为参照。实时监督学生课程参与情况,合理安排学生活动的开展,规范学习活动。

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学生对网课重要性认识

加强网课学习重要性宣传力度,提升学生对网课重要性认识,引导学生端正网课学习态度;制定相应奖惩措施,规范学生学习行为;给予学生积极评价,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

4.增加师生互动,及时了解学生情况

利用教学平台、网络交流工具开展师生之间情感沟通,了解学生需求。鼓励学生主动与教师沟通交流,及时反馈学习情况。介入问题源头,并针对问题及时有效做出教学调整。关心爱护学生,真正给予学生更多情感关怀。

5.加强家校合作,做好网课服务工作

学校要加强与家长沟通联系,让家长配合教师监督学生,让学生有足够时间学网课,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做好学生服务工作。

(二)主动作为,提高教师网络教学适应力

网络教学对教师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角色变化,任务变化,教师在归属与协同分工等方面都要有大的改变(陈琳等,2015)。从教师层面入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作出调整。

1.主动应对,快速完成角色转换

教师应主动调整心态,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大对网络教学的重视,逐步适应新的教学环境,积累更多适合网络的教学经验;主动转换教学角色,尽快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利用已有教学经验和技巧,组织和引导学生上好网课。

2.开展网课教学培训,积极应对环境变化

学校要建设有效的教学应急机制,提高教师网络适应力及网课教学水平;要开展针对性的网络教学培训,提升教师现代教学手段利用能力;要充分利用科技教学手段,帮助教师开展有效的网络教学。

3.群策群力,提升网课教学质量

针对网络教学,充分利用集体智慧,提升教师团队战斗力,切实提高教师网络教学服务水平。针对网课新问题,教师共同商讨网课教学目标,相互沟通,分享经验,群策群力,总结出适合网课教学的新招式。

4.开发趣味课堂,增加课程吸引力

教师从教学设计入手,增加网络课堂趣味性,设置灵活宽松的教学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要努力排除学生学习障碍,抑制学生厌学情绪,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5.开展教学反思,改进网课教学手段

教师加强教学反思,认真探索、改进教学,积极开展师生间互动,了解学生需求;分析学生反馈、建议及后台数据,灵活使用平台设施;及时调整教学节奏,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6.设计网上导学,引导学生有效开展网课

教师采取专业导学教学模式,转变教本结构为认知结构,引导学生主动解决课程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教师利用视频微课,着重讲解课程重点、难点,为学生提供学习难点辅导,帮助解决其学习困难。

(三)全面改进,提升平台网络教学服务能力

教学平台是教师与学生开展网课的重要载体,对提升平台的教学服务水平尤为关键。从平台建设入手,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改进师生交互技术手段

研发科学、有效的交互手段,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直接、可观的课堂交流界面。例如,交互性更强的界面,以支持教师全方位监督学生学习活动。学生也可以通过界面直观看到教师的演示,即时提出问题反馈。又如,研发既可小范围教学指导,又可支持大规模教学的互动平台,比如兼容微信视频聊天和腾讯多人会议功能的交互界面。

2.完善平台学习资源的共享机制

网络课程是教育资源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顺利实施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的关键所在(周立元,2006)。优化网络课程学习资源,构建理性的市场合作机制,实现更大范围的数据共享平台,及时完善和更新平台学习资源,保障各校网课教学。

3.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源

学校要储备多种形式的课程学习资料,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学习平台的学习内涵,为课程呈现提供多样性选择。例如,开发同类内容的视频、语音、PPT教案、专业书籍的阅读链接、短小的flash演示图片,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学习材料。

4.保证教学平台的稳定性

学校要与网络运营商开展深入合作,协调网络费用等问题,保障学习平台网络畅通性。优化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利于网络课堂开展的平台,有效解决学生网课学习的后顾之忧。

5.打造专业精品课程

学校要重视精品课程建设,优化专业教学资源,打造一批适合专业学习需求的精品在线课程,提升平台应对专业教学发展需求能力,满足学生专业学习需求。

此外,社会、政府和学校应当从资金、政策层面给予网课教学质量提升的资助与扶持。在体制上要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政、产、学、研合作新形式与新方法,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杨现民等,2014)。例如,协调移动、联通和电信三大网络运营商,切实落实对贫困学生流量优惠政策,解决学生上网课的后顾之忧等。

结 语

科技进步促进教育发展。网课教学是教育发展方向和趋势,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针对网课教学问题,及时作出策略调整,意义重大。如何有效借助技术优势,提升教学质量,是未来研究的方向之一。

猜你喜欢
网课课程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食(2022年2期)2022-04-19 12:56:24
美在课堂花开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对网课不能听之任之
甘肃教育(2020年24期)2020-11-25 07:06:57
遏止网课乱象重在落实
甘肃教育(2020年24期)2020-11-25 07:06:57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3:38
是什么“网课”让“学生们”好评如潮
陕西档案(2020年1期)2020-04-14 06:09:04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48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选』网课
幽默大师(2019年10期)2019-01-14 08:4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