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高考全国乙卷政治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基于高考评价体系“四层”的视角

2021-12-07 15:57刘石成萧艳敏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1年11期
关键词:考查学科素养

刘石成 萧艳敏

(1.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2.广州中学,广东 广州510520)

作为高校招生的重要参考依据与导向教学的风向标,2021 年的全国高考政治试题考查内容与当下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紧密关联。随着2021 年全国实行新高考省份扩大到14 个,高考文科综合全国乙卷(下称“全国乙卷”)政治试题总体难度仍与往年保持相对稳定,全面贯彻落实了党的教育方针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对考试内容改革提出的要求,围绕《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的总体特征,不断优化试题情境设计,增强试题开放性,侧重考查关键能力,充分发挥高考立德树人、导向教学的积极作用,推进了素质教育发展。基于高考评价体系“四层”的视角,全国乙卷政治试题在考查内容上落实了“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重要理念,有效实现立德树人、素养润人、能力塑人和知识育人。

一、聚焦核心价值引领,明确方向以立德树人

核心价值在高考考查内容中居首要地位,集中反映了党的教育方针与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体现“五育并举”的育人目标,是高考试题命制的精髓与灵魂。

1.核心价值的内涵与考查方式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核心价值是学生面对现实问题情境时应表现出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是起价值引领作用的、最基础最持久的思想观念体系。[1]高考政治试题加强考查核心价值,是对教育“培育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的关键回答,也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育“六个下功夫”、思政课“八个相统一”等重要精神相一致。高考政治试题通过选择与核心价值内容指标相符合的真实情境,融入育人精神理念进行命题。题干一般具有反映弘扬爱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核,题肢与设问能有效考核学生是否具备正确的政治立场与价值导向,从而发挥高考试题立德树人的正向引领作用,服务选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引导教学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与全面育人转变。

2.核心价值考查的具体题例分析

2021 年全国乙卷政治试题在考查核心价值层面尤为出彩,如选择题第15 题通过呈现我国2020 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逆势增长的趋势,反映我国在全球经济萎靡叠加新冠疫情的背景下,有效控制新冠疫情,率先恢复经济增长,同时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外资,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成就。引导学生理解我国取得经济成就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体系紧密关联的关系,从而增强“四个自信”,坚定理想信念。第17 题聚焦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脱贫攻坚进入新阶段要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的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党和政府积极为人民谋福祉的初心使命,积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从而增强政治认同,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第20 题以《夺冠》电影展现中国女排精神为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弘扬奋斗精神,树立高远志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非选择题第40 题以毛泽东同志“两个务必”重要思想、新中国成立初期与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赶考意识”为背景,让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真实情境,综合考查学生是否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其考查内容本质是以微观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党史,深入理解与领会中国共产党能永葆先进性与纯洁性的原因,增强学生对党的拥护与认同,强化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意识,引导学生树立崇高信仰,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

3.落实价值引领,改进备考策略

基于全国乙卷对核心价值的考查特点,2022 年政治备考复习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要深入领会党和国家的重要理论与政策精神,保持正确方向。教师要深入研究党的重要政策、方针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带着学生一起学习领会核心理论,选择具有重大核心价值引领作用的问题情境融入第一、二轮复习中,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与经典用典,党和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等领域的重要改革及活动等,创设真实情境,设置具有育人价值的问题任务,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推动核心价值的渗透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的正确性,从而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与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扣好“第一颗扣子”。第二,复习备考要融入生活,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增强活动体验,以促进核心价值内化。由于真实生活情境也是承载考查内容的鲜活载体,备考时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社会生活,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挖掘与道德与品德、奋斗与劳动、责任与担当等相关的真实生活情境与任务,运用小组合作、学生分享等活动形式适当增强复习课的活动体验,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置于社会生活大课堂之中解决实际问题,增强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的形成,促进核心价值的真正内化。

二、增强学科素养导向,优化情境以素养润人

如果把“四层”中的核心价值比作是引领高考命题的旗帜标杆,那么学科素养则是命题的重要向导,紧密地连接着核心价值与关键能力、必备知识,指引着关键能力与必备知识的考查方向。

1.学科素养的内涵与考查方式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学科素养是指学生面临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能够合理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有效组织整合学科相关知识,调用学科相关能力,高质量地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品质,[1]涵盖“学习掌握、实践探索、思维方法”三个重要维度。具体到学科层面,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种素养[2],细分为政治立场与理想信念、思想品质与道德情操、科学认知和求真务实、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法治思维与法治实践、公共参与与责任担当六个方面。[3]高考试题考查学科素养的方式一般表现为,聚焦真实复杂问题情境,挖掘具有核心价值引领的内容,设置具有指向性、综合性的任务,要求学生组织调动包括信息获取、理解掌握、知识整合、研究探索、操作运用、语言表达、科学思维、人文思维、创新思维等[1]各种相关知识、能力与素养完成任务,从而考查与评价学生具备的学科素养水平和等级。

2.学科素养考查的具体题例分析

2021 年全国乙卷政治试题较好地融入学科素养进行考查。如第13 题通过反映我国为帮扶小微企业而实行的还本付息阶段性延期的经济政策。第14 题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复苏与稳定,引导学生关注新冠疫情背景下国家经济发展新动向,在理解政策实行原因的基础上增强政治认同素养。第16 题通过创设中学生就本市公交专用道使用情况向政府提出建议的情境,引导学生增强法治意识与责任担当意识,积极维护公共利益,有序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正确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履行法定义务。第19、21 题关注艺术书画、传统诗词等文化情境,通过设置具有思辨性的题肢,考查学生的科学精神素养水平。第39 题聚焦我国为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考查我国加快涉外领域立法的原因,引导学生关注并理解我国运用法治方式有效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以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的重要举措,考查学生的法治意识素养水平,等等。

3.增强素养导向,改进备考策略

结合高考政治试题素养导向的命题特点,高三复习备考要注重增强素养导向,落实学科素养在日常复习中的培育与渗透。第一,重大时事热点要融入备考复习的全过程。无情境不命题,高考政治试题选择的情境多为重大时政新闻、优秀传统文化,或来自学生日常生活等,切忌脱离情境的复习教学。第一轮复习要求学生广泛涉猎时事,可以适当开展时事开讲、时事辩论等活动,让学生拓宽视野,增强时事敏锐度;第二轮复习时教师要选择重点专题详细讲解核心内容,结合好题、典型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加深理解,并联系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第二,要强化问题任务设置的精准性与有效性,帮助学生提升素养水平。教师要密切把握高考命题动态,加强资源整合,结合近3-5 年全国卷高考真题、新高考省份高考试题与考前各地市高考模考试题等,在备课和选题过程中加强对照高考评价体系、新课标等文件,仔细研究试题考查学科素养的内容及特点,关注情境创设与任务设置的方式特点,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复习备考和练习训练之中。同时,教师要结合真实情境进行精准设问,开展探究活动,做好有效分析与价值澄清。

三、突出关键能力重点,灵活设问以能力塑人

关键能力是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考查的重点内容,因其考查效果具有直观化、明显化的特点,能实现精准测量与区分学生能力水平,有利于为高校科学选拔人才提供服务,因而加强对关键能力的考查,对引导课堂加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改革具有关键作用。

1.关键能力的内涵与考查方式

关键能力是考生面对学科相关生活实践和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高质量地认识、分析、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知识,是学科素养的基础支撑。高考评价体系确立的关键能力群包括了知识获取能力群、实践操作能力群、思维认知能力群。[1]《中国高考报告(2021)》指出,高考试题涉及的综合能力素养包括信息加工能力、逻辑论证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情境建构能力、思维建模能力、创新性思维能力等。[4]结合思想政治学科特点,具体可从辨识与判断、分析与综合、推理与论证、探究与建构、反思与评价五个能力维度[3]观察高考试题对学生关键能力的考查指向。高考政治试题通过要求学生在记忆的基础上辨识、判断、选择、概括学科和社会生活现象,考查辨识与判断的能力水平;通过要求学生对材料信息进行提取加工,运用科学思维和能力进行系统化、多角度的整合处理后形成综合性认识,考查分析与综合能力水平;通过设置逻辑推导题、观点论证题,让学生遵循逻辑规则进行推理,或对观点继续有说服力的论证与阐释,[5]考查推理与论证能力水平;通过设置情境探究类题,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及问题情境中的有效信息,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用正确方法解决问题,考查探究与建构能力水平;通过要求学生在复杂情境中独立思考、敢于批驳错误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得出符合事物本质的正确结论,考查反思与评价能力水平。概而言之,高考试题虽每年不同,但政治学科思维能力仍是每年考查的重中之重。

2.关键能力考查的具体题例

全国乙卷政治试题在关键能力的考查上注重兼顾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相统一。如选择题第12 题创新性地以传导题的形式考查了一国通货膨胀与货币汇率下降之间的过程关联,灵活地考查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与辨识判断能力。若学生备考时只是一味地“机械刷题”,容易掉入高频考点“汇率变动的影响”模拟题的陷阱而造成错选,因此本题在考查关键能力上具有较好的区分度。第14、23 题分别通过图表题与漫画题考查学生分析与综合能力,既考查学生对图表、漫画信息的提取能力,又考查学生对信息的理解、加工与综合的能力水平,引导其学会融会贯通,在把握问题实质基础上形成准确的判断和结论。第22 题通过展现我国在国内外复杂形势中育新机、开新局,考查辩证思维,引导学生增强批判性思维能力,树立创新意识,善于用全面、辩证及长远的眼光分析社会现象,迎难而上,勇于斗争,勇于创新,等等。

3.提升关键能力,改进备考策略

关键能力的培育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需要综合情境、任务、练习、反思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长期过程。要在有限的复习备考时间中有效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第一必须狠抓课堂复习实效,把创设不同层次的真实的情境、设置高质量的练习任务、选择合适的有效的探究活动、正确引导学生进行理解与反思等环节落实到每一节复习课之中。引导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加强记忆,增强辨识与判断能力;提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活动体验,教会学生在面对真实问题情境时将所学知识置于解决问题之中,逐步增强获取有用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能力,提升“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与建构能力;给予学生足够的练习与分析、实践与反思的时间,加强过程中的指导,通过对话式的思维碰撞与交流,提升学生反思与评价能力,树立批判性思维。第二,要加强政治学科思维在复习课中的培育与渗透,通过把握政治学科大概念,建构主干核心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学科技能与方法,掌握学科语言,提升学科思维能力。

四、落实必备知识支撑,夯实基础以知识育人

高考试题对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的考查必须以必备知识作为基础支撑,[6]试题情境也必须融合学科基础知识的进行考查,没有必备知识,试题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法真正落地实现考查目标。

1.必备知识的内涵与考查方式

必备知识是指学生在面对问题情境时,高质量地认识、分析、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是一个涵盖各学科基本事实、概念、技术与原理的基本知识体系。[1]根据《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思想政治学科必备知识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4 个必修模块,以及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生活、逻辑与思维3 个选修模块[3]。2019 年末,在教育部考试中心宣布从2020 年开始取消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后,各地高考试更加注重优化命题设计,创新试题考查形式,尤为凸显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应用性,不断加强对必备知识中的基本概念与原理的考查,要求学生在记忆必备知识的基础上实现迁移与应用,能够在解决真实情境问题时融会贯通与综合应用,着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与核心价值多维度水平。这有利于有效促进课堂教育改革,防止“考什么就教什么”的应试应考模式,促进教与考、学与考之间的有效衔接,实现高考导教、导学指挥棒的育人功能。

2.必备知识考查的具体题例

全国乙卷政治试题挖掘社会热点时政情境中涵盖的必备知识,考查学生对学科基本原理与概念、主干核心知识的掌握程度。如经济模块的选择题考查了货币与汇率、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贯彻新发展理念与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等核心知识,非选择题考查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变原因,涉及了影响企业经营的因素、基本经济制度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机制、产业链供应链、创新等内容;政治模块试题考查了公民的政治参与、政府宗旨与职能、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性质、我国的宗教方针、我国维护国家利益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政治主体的基本原理,侧重围绕建党100 周年时事热点,考查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优越性,结合我国涉外领域立法的热点考查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完善等内容;文化模块综合考查了文化对社会与个人的作用、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中华民族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等内容;哲学模块选择题重点考查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认识论和辩证法基本原理与概念、非选择题考查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人生价值观。全国乙卷考查的学科必备知识普遍难度不大,学生只要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都能较好地完成作答。

3.夯实必备知识,改进备考策略

完整的基础知识体系能为关键能力的形成以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产生式系统。[6]复习备考时要在夯实必备知识上下功夫,首先需要教师先深入领会高考改革精神,摒弃传统的“知识本位”的应试教育观念,避免进行单一的知识教学测试活动,而应树立素养立意的教学观念,认清必备知识在高考中的考查特点和方式,引导复习备考回归课标与教材之中,讲清、讲透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为涵养核心价值与学科素养、提升关键能力做好基础支撑。第二,教师要引导学生抓牢主干核心知识,重点把握历年高考反复考查的、符合国家社会个人发展的必备知识,在真实情境中增强理解与内化。一轮复习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以核心概念为线索,详细建构教材单元框目的系统化结构化的主干知识体系网络,帮助学生厘清相近概念,明确不同概念之间的关联,对基础知识进行地毯式扫描。二轮复习时可融入时事情境,打破教材单元框目的顺序,按事实逻辑、生活逻辑重新构建体系网络,如经济模块可按“基本经济制度”“贯彻新发展理念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等大概念重组教材知识体系,文化生活可按“文化的作用”“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线索建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任务,引导学生在解决与生活实际相关问题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记忆理解与内化,感受知识的真正价值,从而提高复习实效。三轮复习时注意引导学生回归基础,回顾与反思易混易错知识,查漏补缺,在练中感悟迁移,使必备知识为增强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提供扎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考查学科素养
【学科新书导览】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集合学习中的数学素养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