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瑞
(1.江西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2.中铁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029)
人际传播中的面对面交流常被视作是最为简单直接的交流方式,人们通过肢体行为语言能够给对方以相应的答复,而答复的效果往往取决于符号载体。而在网络传播中,当我们的身体缺席时,只能借助媒介的相关功能来进行身体的感知,较为纯粹的文本、语音、表情包等符号已然不能满足用户社交的基本需求。莱文森在《思想无羁:技术时代的认识论》中提到“任何一种媒介,都是一种补救措施,都是对过去某一种媒介功能的补救和补偿”。换言之,媒介的演进是沿着从不完善到完善的人性化趋势路径发展的,新媒介对旧媒介是在某项功能缺失上的补充及完善。
微信新增功能“拍一拍”将用户在日常生活沟通交流中的肢体动作等赋予了生动的阐释,把原本近距离的行为接触嫁接到媒介平台之中,让用户能通过“拍一拍”感受到生活中容易被忽视的交流的美好。微信“拍一拍”一经发布便迅速走红,其背后的产生逻辑是怎样的呢?在微信平台的功能布局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又如何理解微信“拍一拍”对社交关系的作用呢?相较于面对面交流中的直接肢体动作,来自于微信“拍一拍”中所产生的间接行为接触会更加打动人心。它以一种极贴近的方式靠近用户,悄然而持久地让用户能感受理解到对方想要表达的语义,极大程度上促进了线上沟通交流的真实感与幸福感。基于此,对微信新增功能“拍一拍”的产生逻辑进行探析,剖析其背后的走红成因及意义建构,借此来理解微信“拍一拍”对社交关系的影响与意义。
着眼于微信的发展历史,腾讯公司在2011年1月正式推出社交媒体应用软件微信客户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及电子产品的普及,微信逐渐渗透到网民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现阶段,微信可发送文字、语音、图片及视频,支持群聊、转账、朋友圈、视频号等,使用人群涵盖范围广,适用于大部分智能手机。如今,微信是一款超过十亿人口使用的线上社交平台,其影响力可见一斑。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搜集、梳理得知,学界对微信的研究文献较为丰富,主要集中在对微信传播机制及其影响、微信相关功能的实际应用的研究上。最为典型的如方兴东等人(2013)对微信的信息传播机制分析,认为微信体现出来的融“即时化、社交化”为一体的特征,促使微信的传播机制及规律表现出新的特点并提高了社会沟通的效率。[1]龙思思(2017)指出用户价值的实现是目前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自媒体盈利的主要方式,内容价值区块或能成为小众媒体生存之道。[2]聂磊、傅翠晓、程丹(2013)指出朋友圈的性质是基于社会网络的虚拟社区、朋友圈的结构是关系维度与功能维度、朋友圈的价值是社会资本的培育。[3]从学界对微信的相关研究可看出,微信是互联网时代中能够促使用户有效沟通的新媒介,纵向打开了民众社会交流的线上渠道,横向提高了社会沟通的效率。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生产是其核心内涵旨要,更是连接用户与微信平台之间的桥梁。微信朋友圈的本质是基于社交关系而产生的并带有资本的属性。
学界对于微信的研究着眼点聚焦于微信平台本身,较少关注到其使用主体,本文认为微信的使用主体研究也不容忽视。社会学家奥尼尔认为,人具有两种形态的身体,即“生理身体”和“交往身体”。“生理身体”是指人的自然肉身身体,而“交往身体”则是社会性的文化载体,是一种社会交往和体验的符号。而在网络交往中,只有作为社会个体的身体在场,交往者属人的现实主体性才可能得以持存。[4]可看出,微信的使用主体正是一种从“生理身体”到“交往身体”的转变。赵建国(2015)指出,“在场”是指主体在场,也是身体在场,是指身体本身在事情发生、进行的场所。[5]孙玮(2018)认为在场或缺席,就是人现身或脱离于现实与虚拟杂糅的关系网络中,而传播就是编织关系网络的身体实践。[6]金萍华、芮必峰(2011)认为身体不仅仅是生理性存在,并且是集精神性、文化性、社会性于一体的存在。[4]由此看出,学界对于“身体在场”的研究多认为身体在场是主体和身体统一的存在。值得注意的是,关于“身体在场”的研究多偏重于社会学视角,从媒介学视角切入的较少。从媒介对人影响的研究来看,杨柏岭(2020)分析了人的媒介与媒介的人,强调了在网络化社交媒体环境下,作为媒介的人的地位与责任。[7]吴璟薇、郝洁(2021)探讨了智能媒介与人的主体性,认为在这个媒介网络体系中的所有人和物,都在为媒介网络的“永存”而努力。[8]韩立新、张秀丽(2020)关注到了媒介使用责任中的主体问题,认为媒介使用者是责任主体,是因交往引导的一种主体关系与责任关系的融合体。[9]
然而,随着媒介逐渐深入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有必要从媒介视角来探讨“身体在场”。因此,本文从“身体在场”为切入点,着眼于微信新增功能“拍一拍”,试图探索微信“拍一拍”背后的产生逻辑,或为当前社交媒体继续推出相关应用功能提供借鉴意义。
社会学家布莱恩·特纳指出“身体,乃是人的本体,它既是个体存活的肉之躯,也是社会观念和话语时间的产物。”可看出,身体是人的本体、也是人存在的前提。金萍华、芮必峰将主体的构成论观点分为两类,一类是实践的主体构成论观点,一类是话语的主体构成论观点。[4]故此从社会身体的概念来认知网络交往中的身体、主体,可以理解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介技术在嵌入身体的同时也在逐步将其转化为传播主体,网络交往强调“主体是人”,而身体是以一种“在场”的方式参与其中。
身体在场是场景理论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场景概念最早是罗伯特·斯考伯和谢尔·伊斯雷尔在《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中提出,认为互联网将在未来25年迈入场景时代。赵建国提出对于身体而言在场是一种存在的状态、是身体与身体之间、身体与周围的“场”之间的一种关系,身体在场表明着能对在场的其他事物产生一定的影响,以至于能够对在场或是周围的事物也产生改变。[5]金萍华、芮必峰从社会身体的观点出发,指出社会身体是一种“习性”,促使网络交往时间无法离开身体,而这种无法脱离主要表现为带着现实“习性”的社会身体以文本的形式时刻出现在网络交往的整个过程之中。[4]由此可见,身体在场是一种网络身体的交往,在此过程中,身体以在场的形式参与到各项网络交往活动之中。
诞生之初的微信仅仅只有发送文字和图片的功能,1.2的微信版本增加了语音通话的功能,实现了听觉的延伸,这时的微信仅仅是个通讯软件。2012年,4.0版本的微信新增了相册以及朋友圈功能,这是将微信从通讯平台转变为社交平台的点睛之笔。紧随其后,4.2版本的微信又新增了视频通话功能,进一步打破了时间及空间的限制,让用户能同时感受视觉与听觉结合的双重传播。2020年,7.0.15版本的微信新增了“拍一拍”功能,“拍一拍”功能让微信原本只有视觉与听觉的社交属性进阶到能够让用户产生身体接触的触觉感受。由此可看出,微信新增功能“拍一拍”的设置是一种从听觉到视听结合再到虚拟触觉的具身化实践,是一种由主体在场到身体在场的社交形式的创新与突破。
微信“拍一拍”的产生是对网络传播社交中身体“缺场”的一种“补偿”,这种身体在场的“补偿”也恰与莱文森提出的“媒介演进的人性化趋势理论”的核心内涵不谋而合。“人性化趋势”旨在强调人相较于技术的主观能动性及媒介是如何演变成更多的人类交流形式和模式,媒介技术与身体的交相融合与发展也促使人类传播实践更具人性化。
对微信而言,“拍一拍”功能的上线从表象上来看或是重新激活了微信产品,让其品牌效应产生爆炸式的传播。但实际上微信“拍一拍”这个行为动作本身是通过媒介技术来虚拟作用反馈于现实身体之中,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也体现了一种身体在场的仪式感,这种特殊的仪式感促使用户在使用“拍一拍”时能了解感受到对方的肢体行为,让用户能更加清楚当下沟通交流所处的情境氛围。微信“拍一拍”是一场浸入式传播时代媒介技术的发展与人的感觉认知的博弈,是将身体实践融入到社交网络中所创造出来的一种新奇的模拟身体在场的感官知觉方式,实现了用户从主体在场到身体在场的跨越。
戈夫曼的场景理论则介定于人际交往中面对面的实际交往,而随着电子媒介的兴起,这种现实场景转换成了媒介场景。故而,梅罗维茨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中综合了戈夫曼的场景理论及媒介理论来阐释“媒介场景”对人的社会行为及心理影响,指出媒介通过对场景的组合、再现,对人的社会行为会产生影响。
从微信“拍一拍”功能的产生逻辑中可以看出,“拍一拍”作为一种“身体在场”的交流方式真实重现了日常生活中的社交场景,模拟了线下交流的身体行为形态,填补了用户在线上虚拟社交中“身体缺失”的空白,是一种肢体行为动作上的“情感弥补”,满足了用户对于真实社交场景中的“身体需求”及想象,促使用户线上交流沟通方式更为丰富及真实,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用户线上社交的窗口,进一步促进了用户的社交欲望。
而微信作为社交媒体中的典型代表,一方面拓宽了用户从线下线上社交的场景模式,另一方面也缩小了线上社交的场景隔阂,即微信的相关应用功能促使线上社交相较于之前更加容易造成真实社交场景的再现。实际上,媒介场景不仅是对现实场景的扩充,其本质更是在于构建和重塑社交关系,改变人与人之间交流方式及扩充人际沟通网络。微信“拍一拍”便是媒介社交场景的一种再现,让社交场景变得和谐融洽、变得更加人性化。微信在推出“拍一拍”之前也做一些摸索,如深受用户喜爱的群红包、群语音、群接龙等,这些功能的推出对“拍一拍”的上线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微信“拍一拍”再现了真实社交场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的感官平衡,验证了媒介是朝着与人类沟通交流越来越契合的方向发展的。微信“拍一拍”让微信的社交场景变得更加多元与丰富,营造出了一种“身体在场”的社交参与感。社交的核心是参与,而参与的核心又在于互动。因此,微信“拍一拍”满足了用户对社交场景的再现需求,创造出一种“身体在场”的真实社交体验,促进了用户之间的聚合性,让用户的社交变得更加方便有趣,同时也增加用户在微信平台上的粘性。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曾提出了“媒介即人的延伸”这一观点,指出“一切媒介作为人的延伸,都能提供转换事物的新视野和新知觉”。[10]媒介能够改变人的社会行为,促使人们感官达到一种平衡,这种平衡又是基于对社交场景的想象,因此对于网络社交而言,用户对社交场景的想象能够满足其对于网络社交的渴望。
用户对于“拍一拍”语义上的理解,也是促使微信“拍一拍”更具想象力及恢复感官平衡重现的重要因素。微信“拍一拍”或只是简单地想让用户多一种表达与沟通的途径,但在用户富有创造性的想象互动之中,“拍一拍”也延伸出一些较为灵动的含义,如提醒、鼓励、安慰、生气、赞赏等等,与此同时,也嬗变出一种灵性的语境,让用户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灵光。微信“拍一拍”就如同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微笑、一次点头、一次拥抱,虽简单随意,却能传情达意,给用户以真实社交场景的想象与乐趣。微信“拍一拍”以轻提醒的互动方式让社交有了全新的转变,它破解了固有陈旧的社交秩序,创造了新奇的社交体验。
微信新增功能“拍一拍”一经上线便热闹了微博热搜榜,同时也给微信群的社交场景带来了生机,微信群中的成员开始互相“拍一拍”,各种妙趣横生的“拍一拍”名称赋予微信群新的活力,激活了部分沉寂已久的微信社群,消解了社群成员之间的陌生感,加强了彼此的沟通与互动,提高了各个传播主体之间的亲密度,丰富了多人沟通的社交场景模式,重现了真实社交场景及感官平衡。
微信“拍一拍”功能自上线发布以来,UGC的各种奇思妙想、脑洞大开的创作也是让微信“拍一拍”热度频频上升的重要原因。在UGC的再创作下,“拍一拍”从一个社交功能转变成了一个社交话题,活跃在个人及群聊对话的各个角落中。一时之间,全民陷入“互拍”狂欢,营造出了轻提醒下的社交留白环境氛围。
微信“拍一拍”呈现出“身体在场”意义建构下“强社交关系”的“轻提醒”状态,在让用户保持沟通交流的同时也给双方以空间的留白,这种留白又恰是社交压力与社交欲望之间的那一抹平衡,提升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交效率,又给以社交距离的空间留白。
反观QQ手机端的戳一戳及其PC端的窗口抖动功能,这是一种强提醒,会让对方产生震感,对话页面也会前置,给对方强烈的对话沟通需求。而微信“拍一拍”的提醒方式并不十分明显,只有当被拍的那一方刚好在群聊中,手机才会产生振动,如若不在,对话页面也不会直接弹出,只会在聊天界面显示“XX拍了拍你”,这属于一种轻提醒。相较与微信群聊的@功能或是QQ手机端的戳一戳及其PC端的窗口抖动,微信“拍一拍”是确切的双击对方头像,旨在提醒对方,但这种提醒方式并不十分明显,它没有一种强制性的提醒压力,而更像是一种轻言细语、轻柔含蓄的关心与问候,能够以一种极贴近的方式拉近与对方的距离,易建立起一种亲切自然的“弱社交”关系。对于社交恐惧者而言,微信“拍一拍”功能或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沟通交流的更为贴切的新思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缓解“身体在场”状态下紧张与害怕的社交心理。
在日常生活中,微信俨然已经变成了一款具有工作性质的沟通软件,促使很多人对使用微信产生一定的社交压力。“拍一拍”功能的发布使得微信原本具有的社交与工作性质融入了娱乐的意味,而将娱乐融入到微信的社交功能属性之中,这也是微信对自身功能性质布局的一种纠正与调整。微信“拍一拍”虽看似没多大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缓解“身体在场”的社交压力,让用户有更多的社交互动参与感及体味到久违的真实社交乐趣。用户也似乎更加倾向于“拍”这个行为本身,更加享受“拍”的这样一个过程。
从产品的角度来看,微信“拍一拍”的功能性确是有些弱,只起到了一种“轻提醒”的作用,却明显提升了微信的曝光度与用户的参与度及活跃度。从用户体验来看,微信“拍一拍”功能实现了用户从主体在场到身体在场的跨越,重新激起了用户的社交需求,丰富了用户的社交场景。但“拍一拍”热度会持续保持吗?会让用户形成一种固有的社交习惯吗?这值得思考和探究。总的来看,微信“拍一拍”功能的上线或为其他社交媒体平台在往“人性化趋势”上发展提供有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