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甘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2021-12-07 10:57李言哲
农业与技术 2021年4期
关键词:薯类年产量甘薯

李言哲

(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这一伟大战略,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持续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确保百姓将饭碗端在自己手中[1]。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的食用粮食主要依赖进口。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全球贸易受到极大冲击,粮食进口受阻,许多国家出现粮食供应严重不足、粮食价格居高不下等问题,粮食安全问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聚焦江西省,可以发现其粮食供给结构性矛盾突出。江西目前主要粮食作物仅有水稻,粮食结构较为单一,且粮食品质不优,有效供给不足,尤其是市场畅销的中高档优质品种不多,生产加工的粮食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多元化、多层次市场需求[2]。因此,若想解决江西省粮食结构性矛盾,就要以满足有效需求为核心,从供给的源头、内容和方式上,扩大供给范围,提升供给水平,提高江西省粮食供给体系对居民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培育具有江西特色的地域品牌,助推乡村振兴。当务之急是寻找对水稻具有一定替代性作用的粮食产物,为江西省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物质保障,而甘薯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近年来,我国种植业结构在不断升级优化,各类粮食作物的种植得到高度重视。甘薯在江西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是江西主要的旱粮作物之一,在全省各地均有种植,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发展甘薯产业不仅有利于江西省甘薯种植户增收,实现甘薯的产业兴旺,还有利于推动江西省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江西省粮食结构安全。

1 江西甘薯发展历程与总体情况

甘薯作为薯类中最常见的农产品,在江西各市县均有种植,受各地气候生态条件、种植结构、生产技术水平、产品用途等因素影响,甘薯产业化的地域特色明显,其中宜春、九江、南昌为甘薯高产地区。

江西甘薯种植受生产技术水平落后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前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处于缓慢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江西省的甘薯生产进入一个较为快速的发展阶段,种植面积由“七五”时期的11.6万hm2扩大至“九五”时期的15.5万hm2,年总产从28.4万t提升至58.8万t。自2000年以来,江西省甘薯种植面积有所下降,稳定在14.6万hm2左右。

近年来,江西省的甘薯种植总面积维持在13.34万hm2左右的水平上,在各地级市中,宜春、九江、吉安、赣州、上饶等市种植面积较大,稳定在1.3万hm2以上。随着种植技术的提高与优质新品种的增加,甘薯的单产和总产在逐年增加,各种甘薯加工企业也陆续出现,“优质甘薯”的理念被提出并实践。截至2017年,江西省甘薯种植总面积达到12.34万hm2,平均产量达到20.09t·hm-2,年总产量为247.98万t。按照5元·kg-1的价格进行计算,江西省2017年种植甘薯的收入可以达到10.045万元·hm-2。

如今,江西省甘薯产业已具有一定的规模,而且拥有深厚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但从全国来看,江西省甘薯产业整体水平较低,且发展缓慢,甘薯产业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且存在着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缺乏品牌效应、产业链条不完整等问题。

2 江西甘薯主要品种

江西省现有的甘薯品种可以分为鲜食型、淀粉加工型和鲜食加工兼用3种类型。鲜食型甘薯品种包括直接食用型与果脯加工型,有“赣渝3号”、“苏薯16”、“绵紫9号”等,其中“宁Y23-5”、“广薯72”和“万薯10号”这3类品种口感较好;淀粉加工型的甘薯品种有“渝薯27”、“N3020”、“赣薯3号”和“渝薯1号”等;鲜食加工兼用品种则有“广薯87”等。相对于其它薯类农作物,甘薯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节水特性和产量大等特点,现已成为江西部分地区产业扶贫的第一选择。

3 江西各地甘薯种植情况

甘薯是江西省最主要的薯类农业,其年产量与种植面积在所有薯类农作物中占比较高,远远超过其它薯类农产品的占比总和。本文收集了江西省各市2014—2017年统计年鉴中薯类农作物种植面积与年产量的数据,并计算了甘薯在其中的占比情况,统计结果分析如下。

3.1 各地甘薯种植面积

2014—2017年间,江西省内薯类农作物种植面积最大的市为宜春市,稳定在3万hm2以上,最小的市为新余市,种植面积在0.5万hm2以下;九江市薯类农作物种植面积稳居江西省内前3,且呈上升趋势,与之相对应,萍乡市薯类农作物种植面积下降较严重。

总体水平上,江西省所有薯类农作物的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hm2左右,其中甘薯种植面积为13.3万hm2,约占所有薯类农作物种植面积的88.67%;各地区水平上,甘薯种植面积在薯类农作物种植总面积的占比基本一致,保持在86%~90%的范围内。

3.2 各地甘薯产量

2014—2017年,江西省内薯类农作物年产量最高的地级市为宜春市,年产量稳定在16万t左右;2016年年产量最小的设区市为萍乡市,年产量降到了2万t以下;年产量上升最明显的为九江市,到2017年接近16万t;景德镇市薯类农作物年产量下降最严重,由2014—2015年的超过12万t下降到了2015—2016年的3万t左右,且没有回升的趋势。

江西省各市薯类农作物构成基本一致,其中甘薯产量约占所有薯类农作物的90%左右,为主要薯类农作物。从整体来看,近年来江西省薯类农产品的年产量出现了负增长现象。这一现象表明,江西省部分地级市从事薯类农作物种植的农户,存在弃种的情况,导致该地区薯类农作物产量直线下降,其中甘薯的弃种现象最为明显。许多农户因甘薯的经济效益不高,生产风险偏高,选择了弃种甘薯。

3.3 各地薯类作物占粮食作物的比重

江西省各地薯类作物种植在全部粮食作物种植中的地位有所差异。2014—2017年,江西省内薯类农作物种植面积占比最大的为九江市,维持在8%左右;最小的为南昌市,为1.5%左右;九江市和宜春市是江西省薯类农作物种植面积占比相对最高的2个城市。

年产量方面,2014—2017年,薯类农作物年产量占比最大的为九江市,2017年薯类农作物年产量约占所有粮食作物的9%;南昌市薯类农作物年产量占比高居第2,为5%~6%。分析数据可以得出,九江市为江西省薯类农作物年产量占比最高的城市,南昌市虽然种植面积占比较低,但由于甘薯单产较高,所以总体产量占比较大。

4 江西省甘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江西省甘薯的种植面积与年产量数据还算可观,但还存在着一些阻碍因素,导致甘薯产业发展缓慢,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4.1 甘薯研究与推广投入不足

江西省优质甘薯资源短缺,导致甘薯遗传基础狭窄;由于研究人员少,经费不足,造成甘薯基础研究薄弱;甘薯基础研究的滞后,导致育种效率低,优质甘薯新品种较少,品种类型不丰富,无法满足生产需要。甘薯产品较少,难以满足市场需要,是目前阻碍江西省甘薯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4.2 政策扶持力度不足

甘薯新品种在推广过程中具有较大的经营风险,且经济效益不高,因此许多规模化企业不愿进行甘薯新品种繁育和推广。政府相关部门给予的扶持政策较少、资金补助不足,使从事甘薯加工、甘薯品种培育、甘薯制成产品包装与销售的相关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不到保障,降低了企业对于甘薯产业的参与度,导致甘薯育种和推广发展滞后,进而导致新品种推广应用慢,无法吸引更多种植户加入甘薯的种植。

4.3 农户对甘薯的认识不足

甘薯高产的特点使国民对其产生了粗粮、饲料粮的刻板印象,忽视了甘薯的众多优势。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甘薯可以满足人们的食用要求;甘薯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深加工生产领域,包括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工业材料等,产品可达400余种。

此外,甘薯中富含淀粉,是淀粉的重要提取来源之一,而淀粉及淀粉衍生的产品在食品、医药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经济收益十分可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由于农户缺乏对甘薯产业丰富性的认识,没有了解到甘薯产业的优势,因此缺乏从事甘薯种植的热情。

4.4 优质专用型品种缺乏

甘薯产业化开发离不开专用型品种的选育,目前江西种植的甘薯种类较少,优质品种匮乏。淀粉型甘薯品种主要有“徐薯22”、“商薯19”等,少部分偏远山区仍以“徐薯18”为主;鲜食型甘薯品种以“广薯87”为主,水果型甘薯品种主要是“赣渝3号”,缺乏高胡萝卜素、高花青素的优质甘薯品种。优质专用型品种缺乏制约了江西甘薯加工业的发展。

4.5 种苗繁育体系不健全

甘薯由于其无性繁殖的作物特性,生产时需采用薯苗扦插的方式。由于单位面积所需种苗数量大,经营时间短,极大地增加了甘薯种苗繁育的风险,因此,现有的种子企业、农技部门对于甘薯种薯种苗繁育及推广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我国目前现存的甘薯种苗栽培技术已较为成熟,可以在保证环保的前提下,提高甘薯的产量和营养成分,增加甘薯的经济价值,但此类技术在江西省甘薯种植户中采纳率不高。

目前江西省甘薯种植农户的种苗以自留自育为主,繁殖规模小,品种易混杂,多年种植种性易退化;甘薯种植大户和企业主要依赖外省引种后自繁自育,但种薯跨省跨区域调运容易造成甘薯病害的传播和流行。种薯种苗繁育体系不健全,影响了甘薯产量,降低了农户种植甘薯的意愿。

4.6 相关产业链不完整

江西省的甘薯产业链条不完整,在整个甘薯的产业链中,初级加工产品占比过高,深加工严重不足,针对优质甘薯的冷链、物流企业更是寥寥无几,甘薯本身产业链长的优势无法得到发挥。受限于技术的落后,甘薯的产后处理成本较高,若处理不力,又会对环境产生负面的影响。这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江西省甘薯产业链条的延伸,为甘薯全产业链的发展带来了巨大阻力。

5 促进江西省甘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重视科技创新,加大甘薯新品种的研究与推广投入

江西省甘薯产业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依靠科技创新提升江西省种薯种苗的品质,从源头上提升江西甘薯产业的竞争力。要重视对优质甘薯品种的培育,鼓励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加大对甘薯新品种的研发力度;要加大先进甘薯种植技术的推广力度,构建“一主多元”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通过农技站、农业企业、研究机构等多种渠道对甘薯种植户开展免费、定期、高效的甘薯种植技术培训,帮助种植户学习育苗技术与种植技术,还要定期检测技术推广效果与甘薯种植户的技术采纳程度,保证先进甘薯种植技术的实际应用效率。

5.2 加强政策宣传与引导,提高农户种植甘薯的积极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甘薯已经从过去的“低档次”粗粮逐渐转变成营养健康的“高端”农产品。有些甘薯的价格甚至可以卖到每公斤几十元。因此,要加强宣传,改变农户对甘薯种植的某些不合理的偏见,鼓励农户种植优良的甘薯品种。

甘薯种植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甘薯种植还未能完全走出“靠天吃饭”的困境,农户从事甘薯种植仍有较大的风险。为此,可以适当提高甘薯种植的保险金额,降低投保门槛,减少从事甘薯种植的农户所承担的经济风险,增强农户种植甘薯的信心和保障。

此外,各地政府可以针对当地甘薯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可以对甘薯种植户给予资金补贴,调动农户扩大甘薯种植规模的积极性,对从事甘薯加工、运输、销售的企业给予政策奖励,鼓励更多企业参与到甘薯产业链条中,促进江西省甘薯产业的发展。

5.3 延伸甘薯产业链,发展甘薯产业新业态

依托江西甘薯种植大省与甘薯品质高的优势,培育、引进一批甘薯加工企业,加大技术与政策支持,不断完善甘薯全产业链,建立起江西甘薯产业集群,提高甘薯产业附加值,提升江西省甘薯产业的竞争力。

要建立完整的甘薯储存、运输体系,提供更多的储存标准选项和更加便捷的物流选择,让甘薯种植户与甘薯加工商拥有更多更好的选择,解决当下阻碍甘薯产业发展的运输与储存问题,实现甘薯的产业规模化。

在销售方面,运用“互联网+”的理念,发展甘薯产品电子商务,改变甘薯主要依托农贸市场和实体店铺销售的模式,拓宽甘薯产品的销售渠道,扩大其市场销售范围,增加甘薯销售的经济收益。积极探索甘薯产业新业态,发展休闲农业、体验农业,通过亲子游乐、旅游观光等形式促进“农旅”结合,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5.4 打造地方特色甘薯品牌,提升优质甘薯价值

优质甘薯目前所占市场份额较小,除了因其价格较高而导致消费人群有限,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缺乏品牌效应。建立良好的品牌,能提高优质甘薯的知名度,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拓宽消费者人群,增加销售量,从而实现优质甘薯种植户的增收。

可以借鉴江西省已有的成熟农产品品牌运营模式,创造出江西自己的甘薯品牌。江西省现已拥有“20大区域公用品牌”,19大品牌均为农畜产品,其中“赣南脐橙”、“婺源绿茶”、“南丰蜜桔”、“奉新大米”在全国都很有名气。江西省甘薯需要建立一个含有江西元素的品牌,汲取现有优秀农产品品牌发展的经验,可以借助相关政策的支持,通过江西省官方媒体、优质公众号等其它受众广、信度高的宣传渠道,大力宣传,合理经营,发挥出品牌效应,提高优质甘薯的知名度与销量。

打铁还需自身硬,良好的品质与价值是农产品品牌长久发展的基础与保障。江西省优质甘薯在做好自身品牌建设的同时,还要保证优质甘薯的良好品质,提升其商品价值,赢得良好的信用基础。

猜你喜欢
薯类年产量甘薯
石斑鱼年产量已破20万吨!2023年,你对这条鱼的信心有多大?
增长4.17%!年产量重回80万吨,2023年河蟹如何延续280元/斤的“高价神话?
番茄小镇年产量达到500万千克
2021 上海国际薯类产品及加工技术装备展览会
多管齐下 防好甘薯黑斑病
STAR FLOWER WATER 百年“明星”两岸渊源 1929年产量超过1000万瓶
薯类是健康食品吗?
甘薯抗旱鉴定及旱胁迫对甘薯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蕉藕淀粉与薯类淀粉特性对比研究
牛甘薯黑斑病中毒的鉴别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