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艺娜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黄檗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福建福清 35030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华侨在国家建设中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建国初期,一方面由于经济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出于团结海外华侨的考虑,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保护华侨回国投资,但因为投资环境还不成熟,各项工作都处于探索阶段,并未吸引到大量侨资。改革开放后,华侨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逐渐显露。“从规模体量上看,自1978年以来,海外华商投资中国大陆累计约达11 159亿美元,占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63.2%……从增长速度上看,据有统计资料记载以来,海外华商投资中国大陆规模从1979年的约0.09亿美元增长为2016年的1 072亿美元”[1]83。由此带来了影响巨大。首先,华侨的投资促进了侨乡人文环境与投资环境的改善。如林文镜,他于1987年考察福清时承诺用5年时间帮助福清工农业生产总值达到5亿美元,4年后如愿实现。在此后17年间,他投资和引资在故乡创办160家工业企业,捐献了十几所学校、医院、老人院。其次,华侨对侨乡的投资,恢复了断绝已久的华侨与侨乡宗族组织的联系,促进了地缘、业缘团体与侨乡的联系,更影响了侨乡风气,丰富侨乡人文精神。如晋江,“十户人家八户侨”,海内外同胞相互促进,形成了“诚信、谦恭、团结、拼搏”的晋江精神,为晋江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再次,侨乡借机与海外华商网络连接,共同携手开拓国际市场。如潮汕各市在海外举办招商会时都得到当地潮州商会与同乡会的大力协助,迅速地进入了当地商业网络[2]125-131。
福清作为新老侨力资源兼具的侨乡,自改革开放以来步入了历史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经济总量曾跃居福建省第三位,“福清速度”和“福清模式”受到瞩目。在福清经济腾飞的过程中,福清籍侨胞起着重要的作用,占有重要地位[3]。
在福清,海外侨胞对侨乡的捐赠具有普遍性,其捐赠对于福清的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以福清高山镇前王村为个案,对前王村华人华侨的捐赠特点、作用及其应对措施进行探讨。
前王村,别称峒山,为王姓聚居的单姓村,位于福建福清市高山镇区东部。面积约1.3平方千米,耕地面积约13.3公顷,人口仅2 600人,却拥有丰富的人脉资源和遍布全球的商业网络优势。据《福清市志》所载,前王村为市重点侨村之一,旅外侨胞人数已超过本土总人口数。自改革开放以来,前王村依托侨村优势争取侨资已达千余万元人民币。近10多年来,先后建起了王氏综合楼,两幢侨园小学教学楼,配备先进网络、多媒体设备;修成了15条村内水泥路面,总长7.8千米,形成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网。同时,新建5座无污染的公厕,架设80盏村内路灯,建成了侨园体育场,总面积达5 000平方米,功能齐全,设备完善。原侨建小学旧校舍已改造成村民文化活动中心,设置气排球场、乒乓球室、阅览室、棋牌室、授课室等。旧有的宗祠先后3次整建装修,南塘宫、大王宫亦在海外侨胞支持赞助下扩建告竣。该村享有“卫生村”“文明村”“特色村”“新农村建设重点村”“文化村”等多种美誉。
众多福清籍侨胞在海外历尽艰辛,但骨子里具有爱恋乡土的情结,怀着对祖籍地深厚的感情,希望能够兴办公益事业,例如把对祖籍地捐款赠物的事项时刻挂在心头,力图造福桑梓。在海外侨胞的捐赠群体中,虽然有相当数量颇具实力的大企业家,但经济实力一般的侨胞还是占绝大多数。通过主要侨领的表率和倡议,发动几乎全体海外侨胞参与,在对侨乡的捐赠过程中人尽其力,培养每位侨胞对侨乡的认同、情感、荣誉感、责任意识和以地缘为纽带的集体团结意识。
福清前王村借助海外侨胞们的凝聚和感召力量,激发侨胞们反哺家乡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在为乡村建设过程中,首先海外侨胞的领袖人物坚持以自身为标杆,尽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其次发挥自身感召力和影响力,或父子相承、或夫妻相携、或兄弟相佐,或一呼众者云集,凝聚众资众力。如《峒山王氏宗谱》所载:
良福公,字宗海,公带头屡捐巨款,赞助家园甚础建设。在其晚年阶段仍念念不忘捐赠善款。据不完全统计,夫妇俩仅生前最后几年共捐人民币二十余万元,誉望益隆。
朝荣君,字惟陞,先后统计共捐献人民币约一百六十多万元,家园各项事业的成就与其家族的奉献息息相关。在其年事已高的近年中,献策捐资,并劝募族内侨众为侨园小学新盖教学楼与开辟侨园体育场而身体力行。
廷福君,字德喜,为朝荣长子,屡屡慷慨资助家园事业的完善与发展。同时发动子女为家乡公益事业献资出力。
良鋀公,字宗胜,号王云,办事公道,赢得民心所向,话语中肯,常劝募旅外侨胞献资于家乡事业。身居港埠,成为国内海外联络感情、互通信息的桥梁与纽带。
前王村村容的改观、家园的建设、公益事业的成就,与华人华侨无私奉献、慷慨解囊无不息息相关。福清籍华人华侨对福清前王村的捐赠、对前王村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福清海外侨胞大抵因为生活所迫才背井离乡,在谋生的过程中备尝没有文化、没有知识的苦头,因而一个共同的心愿萦绕心头——发家致富之后回乡办校兴学,让乡亲的子弟拥有更多上学受教育的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乡落后的教育状况。因而捐资兴学成为福清海外侨胞的优良传统,福清海外侨胞慷慨捐赠,恋土爱乡的情结在振兴家乡教育事业的上得到充分的体现。
《峒山王氏宗谱》中记载前王村的海外侨胞们为家乡教育捐资的情况:
良禄君,字宗寿,早在20世纪50代初就乐捐支持办教育。
朝昌君,谱名朝诒,字惟传,君尤重教育事业,独资为原侨园小学的音乐厅增建楼房。
朝松君,建侨园小学新校舍,乐为人先,主动捐输第一笔征购地皮巨资。
贤岩公,字石山,乐捐巨资修村路,建学校办企业。
良友君,字宗访,赞助高山中学的硬件配备。
良盛公,字宗懋,2002年侨园小学建新教学楼,公亦慷慨乐捐巨款。
朝璧君,字惟垣,为报答母校培养之恩,盖建高山中心小学“朝璧楼”。为家乡新建校舍,慷慨输捐人民币五十万元,并教育基金十万元。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华侨经济的发展,福清侨务工作的开展,福清海外侨胞作为发展福清教育事业的先驱,对侨乡的教育事业捐赠更加踊跃,捐赠额呈现出不断递增的趋势,对福清的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一,此捐赠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政府对教育投入的经费不足问题,促进了福清教育事业的发展;其二,此捐赠有利于福清人才的培养。福清海外侨胞创办侨校,虽然经历了诸多坎坷和不便,但委实提高了侨乡村民的文化素质。这方面的典型学校包括前王村原侨园小学、高山中心小学等。
《峒山王氏宗谱》中介绍华人华侨对前王村家园基础建设捐资情况记载如下:
朝华君,多年来屡捐重金赞助家乡公益事业。
廷旺君,每每闻悉家园公益事业建设,事无论巨细均主动解囊捐助。
良波君,字宗涛,君如同其兄,频繁解囊捐助家园基础建设,仅近几年中,夫妇俩献资计达近二十多万元人民币。
良谊君,字宗访,号瑞玉,捐赠巨款襄助成就家园公益建设。据统计,自1989年至2004年这十多年中,陆续捐献高达人民币六十多万元。
朝盛君,字惟茂,屡屡乐捐重金成就家乡各项公益事业。
朝城君,字惟士,属第二代华侨,屡捐善款助家乡建设。
雨辉君,谱名良瑾,字宗瑜,屡屡献捐,从不间断为家乡事业的成就添砖加瓦。
朝璧君,字惟垣,为良宇公长子。为缓解国内家族住房紧张,盖建“贤辅园”。
良盛公,字宗懋,协同希西等四位侨贤合献巨资兴建王氏综合楼。
虽然有些海外侨胞的新生代长期生活在他乡,对祖地的感情可能相对淡薄,也缺乏对祖地文化的传承,因而对侨乡的捐赠意愿也可能较弱,但出于维护祖辈传下来的对侨乡捐赠助困济贫的风范、声誉,海外新生代的后辈也仍然会尽量维系对祖地的浓浓情感,尽力延续祖辈对家乡热爱、捐助的情感和行为,第二代华侨朝城君就是很好的例子。
融籍华人华侨所热心的捐赠项目还包括修桥造路、兴修水利等方面。《峒山王氏宗谱》也有此类情况:
良植君,字宗树,乳名玉祥。为贤荫公长子,君偕妣及其子女捐献总金额,历年总计六十万元人民币之则。畅饮来自“玉祥井”甘洌的清泉,驱车往返于平坦的“贤荫路”。
廷福君,字德喜,君十分孝道,为怀念先慈养育之恩,特献资在家乡修筑祖玲亭、祖玲路。
尤为突出的是华人华侨捐资闽江调水工程。该工程的建成,解决了困扰福清千百年十年九旱的缺水问题,为福清社会经济持续蓬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作出了重要贡献。《峒山王氏宗谱》亦有涉及:
良强公,载入福清市志。时《福清时报》《玉融乡音》等地方报刊对其业绩有专题报道。公受庭训,热心于社会和家乡的公益事业,屡捐巨款,为改观家园面貌、振兴教育事业及社会福利(如闽江调水工程等)做出巨大贡献。
良友君,字宗访,贤岑公四子。多次乐捐巨款,赞助闽江调水工程对家乡的基础建设事业亦倾注了一份爱心。
家的观念是海外侨胞行为动因的核心,“慎终追远”是海外侨胞十分注重的观念,宗族事务的捐赠是海外侨胞祖先崇拜的体现。福清籍海外侨胞对祖籍地的捐赠往往首先是捐建修缮宗祠、续修族谱,其对福清的宗族事务及兴建修缮庙宇的捐赠十分热心。如《峒山王氏宗谱》中有载:
朝泰君,字惟念,良福公之五子,为维修祖厅,兄弟五人均倾资支持。与长兄朝昌、四兄朝华为家园的公益事业不惜献重金襄助。尤其是扩竣南堂宫,捐献巨资,为都缘首。
良友君,字宗访,贤岑公四子。本届修祠续谱仍赞襄巨款支持,为都缘首。
良汀公,字宗平,尤其是倡导和襄助复修谱牒,抢救了王氏家族的文化遗产。公的长子朝麒,秉承父志,继续为家乡做贡献。
良坤公,字宗全,为贤渭公四子。在其垂暮之年,仍屡捐巨款,完善家乡教育、体育的基础设施。其长女雅英女士亦为重修祖厅添砖加瓦,善心卓举感人。公在世时,十分热心帮助侨亲,为侨众料理红白喜事从不推辞。
良鋀公,字宗胜,号王云,公为芝庭祖厅独资修葺一新,深受族中伯叔兄弟侄赞赏,又献资独修桥头及蝴蝶墓两祖茔。
前王村的海外侨胞乐心捐赠庙宇的兴建或修缮,这不仅加强了他们自身与侨乡福清的联系,还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国家文物的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但它也会助长封建迷信观念。这就要求有关政府部门对此进行有意识地引导,使包括前王村在内的广大华人华侨能将有限的款物捐赠在当地亟需发展的项目上[4]10-14。
海外侨胞的言行具有导向作用,也同样是社会风气的风向标。和谐的乡风有助于文明乡风的塑造。村民对海外侨胞的善行义举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和感化。如《峒山王氏宗谱》所载:
良汀公,字宗平,家财殷实后,尽力支持夫君行善积德。公出身寒门,幼时饱受饥寒煎熬。感同身受,对穷苦的弱势群体尤为关注与同情。从上世纪七十年中叶始,源源不断接济本土的至亲家人与乡亲穷邻,乃至资助族众优秀子弟升学深造。亦自此时起,十分专注投身到社会慈善事业、优化家园环境和恢复传统文化习俗的行列中,陆续捐资直至大限将至。公的捐资涉及面广,创造出诸多的“第一人”。
发挥海外侨胞的主体引导和表率作用,有利于更多的海外侨胞被激励、被带动到反哺家乡建设的事业中,凝聚升华了乡情,培育了侨村的公共精神,从而有助于积极向上的和谐民风的形成。
另外,如果海外侨胞的德行显著,特别是其自身具有公正、公平、友善等品格的,则能够作为社会矛盾的缓和剂。同时,海外侨胞作为村中德高望重者,因其具较高的威信,对化解民间纠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族谱所载,海外侨胞的捐赠发挥了其带领村民从德向善、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
元房,良鋀公,字宗胜,号王云,常掏腰包赈济急难族人,常做“中家”化解积怨矛盾。
可以看到海外侨胞对福清前王村的捐赠对包括福清前王村在内的侨乡的教育事业发展,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宗族事务与庙宇兴建修缮,和谐、文明乡风的塑造等诸多优化公共服务、改善民生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福清前王村的实际调研中,可以发现前王村已经实现的道路硬化、河道净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与华人华侨的捐赠是分不开的。
改革开放以来,侨资一直是我国引进外资的“领头雁”。要发挥好海外侨胞的作用,首先就是要解决好“引”的问题。做好从“引钱”到“引人”的过渡。这需要对海外侨胞在乡村振兴中的角色地位进行科学认知,全面把握海外侨胞在乡村振兴中的助推帮扶、桥梁纽带、风尚引领等多层面的具体作用。
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并作为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与实施的总路线图。当前,要从乡村文化振兴、乡村人才振兴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凝侨心、聚侨力,有效发挥海外侨胞在乡村振兴中的助力作用,推动广大侨胞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参与者、建设者,需要进一步整合侨务资源[5]11。
第一,拉近华侨与侨乡的文化距离。随着华侨对居住国文化了解和接触的增长,最初与祖国文化的联结会随着时间逐渐淡化。因而保留和唤起他们对家乡的认识是吸引华侨投资的第一步。
通过族谱等资料的记载,梳理海外侨胞的相关活动,保护涉侨文物,有助于凝聚侨心、共同构建侨胞的精神家园。在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针对海外侨胞的故居、祖屋、老宅、宗祠等沉睡资产,进行合理的开发与保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梳理蕴含华侨文化精髓的相关内容,留住海外侨胞“根”的记忆、“乡愁”,有助于增强海外侨胞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参与感、认同感[6]。侨乡政府需要让捐赠者得以获取精神效能和社会资本的文化氛围,积极鼓励和注意保护捐赠者爱乡热情,才能确保海外侨胞捐赠行为的可持续性,可以做到为大多数捐赠者立碑或留名纪念;捐赠者要求自己命名、冠名的,只要不违反政策,一般都应给予支持同意。笔者发现海外侨胞大都愿意对侨乡的宗族宫庙等项目进行捐助,而刻有捐助芳名的“功德碑”等名录,也成为不同历史时期海外侨胞活动的见证。
第二,当华侨与祖国、故乡心理认同淡薄时,海外的华人团体会发挥相应的作用。因而,地方政府需要关注的不仅是华侨个人,还要维护与海外华人组织的联系。
当华侨对祖国、故乡文化关系链接生疏时,海外华人组织可以提供两种类型的帮助——信息、关系,以帮助弥合华侨与祖国、故乡之间的文化鸿沟,从而克服与祖国投资相关障碍。这些组织包括互助会、宗教协会、同乡会、政治团体、职业和商业协会等,他们并非政府组织,而是业缘、血缘、地缘组织。近代以来,华侨广泛参与地方公共事务上,被冠上了“地方精英”的头衔[7]66-72。声望以及乡土社会强调的血缘、地缘因素共同塑造了华侨在故乡良好的形象。并且,通过这种形象和社会关系网络,华侨从中获利。与故乡的联系瞬间成为一种重要的商业优势,一旦这一关系网络中的某个人与当地官员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那么引进新的项目几乎没有障碍,投资咨询也是源源不断。当投资者想把自己的活动分散到其他领域时,地方官员甚至可以把投资者介绍给其他地方的官员 。利用这张可拓展的关系网络,华侨团体中的成员将业务扩展到其他地方、引进其他业务会更加便利。
对侨乡而言,处理好海外华人团体这一纽带有利于引进侨资,助力地方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地方企业借助华人团体已经搭建好的关系,走向世界市场。
第三,政策上给予侨资企业优待。华侨对故乡的捐赠除了有“家国情怀”的一面外,还有商业上的考虑——追求利润最大化。从某种程度来说,他们对家乡的捐赠也是一种潜在的投资行为,因而可以说,吸引华侨捐赠本质上是吸引华侨投资。
自1985年以后,华侨资本走了一条不同于外商资本的道路,而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大陆外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指出,华侨的大部分投资都远离老牌工业区,大多在较小的城市、乡镇和村庄进行。在这些地方,华侨能够与地方政府打交道,而不是像外国投资者那样与国家打交道。他们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主要是将其初始投资保持在较小的范围内,维持在地方官员的决策能力范围内。而华侨故乡多是小乡镇、小县城,因此“小地方”成为侨资首选。
基于此种考虑,地方政府在吸引侨资时尤其应该考虑如何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简化手续,既方便华侨投资,又利于地方招商引资及日后发展。
广大海外侨胞心系祖国发展,祖国强大是大家共同的心声”[8]。“只要海内外中华儿女紧密团结起来,有力出力,有智出智,团结一心奋斗,就一定能够汇聚起实现梦想的强大力量”[9]。海外有华侨华人6 000多万,其中4 000多万居住在“一带一路”沿线。海外侨胞随着数量平稳增长,职业更加多元及政治和社会地位逐渐提升,不再满足于捐赠钱物,其利益诉求和发展需求也发生变化,如涌现海外侨胞回国创业热潮,开始承担起搭桥牵线的责任。新时代的历史征程赋予侨务工作更多新任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应深刻把握海外侨胞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因而详细梳理和解读前王村的王氏族谱中有关海外侨胞的相关内容,仍然有其必要性,见微知著,由点及面,有助于更好地激发海外侨胞爱国爱乡的情怀,有助于思考如何更好地提高海外侨胞的民族自豪感和不断增强文化认同感,有助于提供“把功夫落实在凝侨心聚侨力,调动广大海外侨胞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广大海外侨胞的独特优势”的案例,为实现“中国梦”汇集力量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