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释大学核心竞争力来源的新架构:大学文化性格

2021-12-07 03:31孟方圆
煤炭高等教育 2021年2期
关键词:性格理念大学

孟方圆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学间的竞争愈演愈烈,部分高校为争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而选择“短、平、快”的方法。例如,为满足双一流评估考核指标,有的高校违背大学自身发展逻辑或学科发展规律,增设或撤销学科专业。这虽然能够使大学在短期内有望达到双一流建设指标,但从长远发展看,“出售”缺乏文化个性特色的教育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中难以获得持续且长久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1]可见,大学文化特色对提升其核心竞争能力至关重要。基于此,大学若要能够在“双一流”角逐中取胜,就必须找准自身的文化定位,突出办学特色和专业特长,根据地域文化特色和区域优势,努力打造属于自身的品牌文化。

自核心竞争力理论引入高等教育以来,关于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主要概括为资源观、能力观、整合观。持有资源观的学者认为大学核心竞争力来源于资源;持有能力观的学者认为大学通过资源的协调、利用和创新形成竞争能力,持有整合观的学者认为大学核心竞争力在于整合协调各种要素的能力,包括物质资源要素、制度要素、学科要素等。以上研究者们通常关注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来源、获取及其载体,但却缺少对核心竞争力的本质特性,即对个性特征的解释。“核心竞争力不是物质实体,而是功能属性,核心竞争力是大学个性化的必然产物。”[2]换句话说,大学竞争的根本并不在于资源或能力本身,而在于大学独特的文化品味,即大学的一种文化性格。

一、大学文化性格的理论基础

性格或人格是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其一,精神分析学派强调社会环境对个人心理和行为的重要影响。代表人物卡伦·霍妮(Horney K)认为,人格发展的主要动力“不是本能驱动,而是人在充满敌对的社会环境中寻求安全的需要,个体行为仅仅是对引起恐惧环境的一种反应”[3];艾瑞克·弗洛姆(Fromm E)认为,“人格是个体在后天生活中受社会条件影响而形成的相当稳定的行为模式,社会环境的挑战是影响人格的重要因素”[4]92-98。其二,文化与人格学派强调文化因素与个人因素(或由个人产生的心理事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着眼于理解一个社会系统中文化传统的传递、延续和发展对个人心理过程和状况的影响[5]。其三,认知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乔治·凯利(Kelly G)认为,人格就是信息构建的系统,是个体有意识地对客观事物进行认知评价后所构建的价值观念和信息加工方式[4]253-260。基于以上理论可知,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主要有社会挑战、文化环境以及个体的认知选择。大学的性格也是如此。埃里克·阿什比(Ashby E)从生物学角度论述了大学的生命特性,认为大学是一种有着鲜活生命力的命运共同体,所以大学本身有着独特的性格。基于大学的文化功能与特性,本文把大学的性格理解为大学的文化性格。所谓大学文化性格,是在社会挑战、文化环境以及自身认知选择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与他者相区别的文化个性或文化品性。

二、大学文化性格的影响因素

1.社会挑战

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人们创造了文化,实现了人格的完善与发展,挑战与人的应战对于文化性格的形成缺一不可[6]。社会挑战是文化情景中人格发展的刺激性条件,面对社会挑战时人们采取的不同策略和应战方式是造成文化人格差异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人类具有何种应战方式就会形成不同的文化模式,进而造就不同的文化品格。

同样,生存于社会系统中的大学组织在应对多样化、复杂化的社会挑战过程中实现了大学人格的内在发展。大学组织通过不断完善内部组织机构、壮大人员设备、更新大学理念、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克服外界环境带来的各种挑战。即,在大学与外在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其文化性格得到发展与完善、裂变与更新。比如,1806年,德国在耶拿战役中失败,威廉三世提出通过学术上的振兴和繁荣来洗刷国耻,随后在施莱尔马赫、费希特和洪堡等爱国知识分子的理想构建下成立了柏林大学。可见,柏林大学在成立之初就被赋予了国家性格与民族性格。与之相类似的还有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西南联合大学,残酷的战争和艰苦的环境造就了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品格。虽然社会挑战并不是大学文化性格形成的直接因素和必然条件,其形成受客观与主观、偶然与必然、历史与现实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对大学文化性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2.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的固定文化模式,体现着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特质和精神。在文化传统的作用和影响下,大学组织形成了具有本国文化特质的性格特征。克拉克·科尔(Kerr C)曾讲:“任何地方的大学,都无法超过英国尽量为本科生考虑、德国为研究生和研究人员考虑、美国尽可能为公众考虑的目标。”[7]这句话说明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大学所具有的独特个性。英国文化传统是建立在资产阶级基础上的贵族文化,注重文化知识涵养、谈吐举止优雅以及道德责任意识的贵族精神成为英国传统文化的典型特征。所以,精英教育、绅士教育以及自由教育理念和关注个体内在素质发展的人才培养方式就成为了英国大学的突出性格。与英国不同,德国在古典文化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精神文明,在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以理性批判和自主探究为内核的哲学精神,衍生出德国的哲学文化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德国大学学术自由、教师治校的独特风格。而以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文化传统为基础的美国大学则强调知识的实际应用性、广泛性和大众化。正是由于英国古老的绅士教育传统、德国的哲学传统以及美国注重实用主义的文化传统,才造就了各国大学个性鲜明的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

3.文化冲突

文化是多样的、复杂的,其中包含着文化的差异与冲突。面对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冲突,经过个体的文化选择和价值抉择,先前的价值体系、内在心理得以重新建构,人格系统得到进一步发展。对于大学组织而言也是如此,通过文化冲突的解决,大学的组织人格得到不同程度的自我调整、修正、完善和发展。

文化环境发生改变的同时必然引起人格的转变。文化冲突往往会产生两种结果:一种是文化矛盾得以解决,某一文化或与其他文化实现相互融合发展,或被其他文化所同化,或背向发展;另一种是矛盾激化,加剧文化间的对立与冲突。据此,文化冲突下大学性格的发展可以分为两种情况来讨论。一是文化冲突会使大学人格得到正向积极的发展。14世纪以后,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理性主义在教育领域确立,中世纪确立的神学至上的学说日益遭到怀疑和挑战,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间的冲突达到顶峰。在此背景下,一方面,中世纪大学维持着创造知识信仰的宗教传统,另一方面进行世俗化改革,它游离于宗教与世俗权力之间并试图达到二元张力的平衡与和谐。到了中世纪后期,世俗与神学的对立矛盾到得以消解。中世纪大学在神学与世俗角色冲突的对抗与解决中形成了自治与自由的性格[8]。再如大学在学科文化冲突下开始出现学科融合的趋向,出现交叉学科,进而形成新的学科文化性格。二是文化冲突会使大学性格向负面消极发展。随着市场经济文化的介入,大学文化与市场经济文化间的冲突逐渐开始显现。培养人才方面,大学更加注重培养实际应用和技术型人才;发展科学方面,对科研成果实施奖励机制,强调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服务社会方面,越来越多的大学参与到企业和公司的经营、技术研发等方面。大学的文化性格由相对单纯的学术性向多重的社会性转变。可见,不管文化冲突解决与否,大学文化性格的分裂与重构是必然结果。

4.大学人的文化性格

大学人主要指包括教师、学生以及行政管理者在内的个体或群体[9],他们是大学应对社会挑战、继承文化传统、解决文化冲突的实践主体,是生成大学文化性格的重要作用因素。大学人共同的心理倾向、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形成了大学的文化个性心理品质。

从大学文化性格形成的内在生成逻辑看,它是实践基础上的大学人集体无意识的结果。具有相同或相近文化品质的教师群体、学生群体或管理者集体会自发聚集,产生带有某种趋向性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特质和行为模式。所以,大学文化性格在一定程度上是长期生活在大学文化环境中的大学人所具有的文化性格的共同集合,它是大学人文化性格的共性彰显。以大学校长为例,大学校长的领导风格、教师的教学科研以及学生的学习实践都或多或少地刻有本大学文化传统的烙印,其身上体现出的人文特征具有可归属性。校长竺可桢身体力行的为人之道以及求真求实的精神品格直接推动了浙江大学“求是”品格的形成;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精神品格与校长张伯苓公私分明、爱国爱群、大公无私的品质不无关系。同时,大学人生活于大学文化之中,大学独特的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塑造着大学人。大学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博大的人文精神等,最终会内化为大学人的先进思想、坚毅性格和高尚精神。冯友兰先生曾讲:“一个真正的大学都有它自己的特点、特性。由于一个大学所特有的特征,由那个大学毕业的学生,在他的脸上就印上了一个商标、一个徽章,一看就知道他是那个学校的毕业生。”[10]

三、大学文化性格的表现形式

文化性格是文化影响下经过长期社会实践后的“内化”和“外显”。“内化”主要体现为个体身上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及心理倾向,如言语表达、形象气质、为人处世、审美情趣等,它以人的肉体为载体;文化性格的“外显”包括文化意识形态的一般抽象物以及文化实践的产物,如理论、制度、文字、文化产品、艺术作品、服装、饮食、建筑等。可见,文化性格不仅是属人的,也是属物的,但都离不开其文化属性。依据文化研究者对于文化结构层次的划分,相应地,大学的文化性格可以从物质文化性格、制度文化性格和精神文化性格三方面加以探讨。潘懋元也认为大学的文化性格主要有物质、制度和理念三种表现形式。他指出:“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具有全面性和基础性,文化是大学一切活动基础并作用于大学的物质、制度和理念的各个方面,表现出大学文化的个性。”[11]

1.大学物质文化性格

石中英在《教育学的文化性格》中运用人格隐喻的手法,提出“教育学的文化性格”概念,用以说明教育学并不是“价值中立”“文化无涉”的,而是“价值关联”“文化涉入”的,即教育学是“一个富有意义、追求价值的过程,是一个研究主体内心世界整个参与的过程,一个具有时代性、个性和民族性的过程”[12]。

大学物质同样是“价值相关”“文化涉入”的,具有文化性格。大学物质是最容易被感知的外部存在,学校的标志性建筑雕塑、风景名胜,如哈佛的雕像、北大的红楼、教会大学的哥特式建筑等无不透露着大学的风格及品味。一方面,意识形态注入的过程也就是“价值关联”和“文化涉入”的过程。大学创办者或建筑师在开始创建时就将对于理想大学的设计构想和精神向往等注入物质形态中,并尽可能地通过外在符号的形式反映出来。另外,建筑符号背后隐喻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内涵,校园建筑、石碑雕像等作为视觉和空间文化符号的一种,能够折射出社会客观存在状况及历史发展趋势[13]。如教会大学独特的哥特式建筑风格不仅显示出创建者的品位和审美,更重要的是通过建筑符号传递宗教的价值信仰等。

另一方面,人们通过对大学物质文化的重新解读和重构实现了“价值的再关联”和“文化的再涉入”。解读者基于自身已有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生活经历重新解读大学物质所涵盖的文化信息,既是在新历史背景下对于已形成物质形态的解读,重构记载着大学的历史发展历程,也是对大学原有物质文化的进一步丰富与整合[14]。换句话说,前人借助物质形式向后人传达对大学的某种价值观念、理念精神以及责任使命,后人通过感知和体悟了解其中蕴含的价值意蕴和文化内涵,包括大学建校以来的发展历程,甚至包括大学领导者的价值信仰等。总之,人们通过不断地对物质进行解读和重构,实现了大学的历史传统与现实行动的再沟通和再交流。所以,大学物质并不是“价值无关”和“文化无涉”的,它是“主体参与”和“文化涉入”的载体,它体现着自身的文化性格,并向外部世界传达大学的精神信仰、学术信念、文化品味以及办学特色等。

2.大学的制度文化性格

大学制度并不是与文化无关的,而是受到文化的潜在制约和影响。大学制度深深刻有文化的烙印,具有文化的个性特征。大学制度的文化性格在相关研究中得到证实。高桂娟在《现代大学制度演进的文化逻辑》中提出:“既然文化影响制约着现代大学制度演进的全过程,那么现代大学制度必定深深地印刻着文化变迁的痕迹,体现着特定时代文化的内容与精神;既然现代大学制度之演进存在着不同的路径选择,表现出不同的演进方式,那么,在大学制度架构的背后实际上隐含着文化的选择与价值判断。大学制度的意义恰恰在于它在日积月累之中,积累了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15]别敦荣在《现代大学制度原理与实践》中指出:“从美、英、法、德等国现代大学制度模式看,没有两种完全相同的国家模式,尽管从不同国家现代大学制度变革可以看到某些移植或借鉴的情况,但不同国家的现代大学制度都表现出鲜明的国家特色。美国现代大学制度发展经历了一个由移植、借鉴到自主创新的过程,这就使它从历史和形式都具有多样性,在某些方面像英国,在一些方面像德国,但更多的是像自己,是在美国社会文化土壤上培育起来的具有鲜明美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国家的大学文化传统塑造了现代大学制度的底色。”[16]

综上所述,大学制度与文化相伴而生,它总是受到文化的潜在影响并带有文化的烙印,因此大学制度具有鲜明的文化个性特征。另外,由于文化传统或文化背景不同,不同的国家,甚至不同的大学,又体现出与其自身大学制度相符的特有文化风格和文化特色。

3.大学精神文化性格

大学理念或大学精神均指大学价值观层面的内容,尽管两者在概念上有着严格意义上的区别,但本文旨在说明大学价值观层面所具有的文化个性,所以在此暂且将大学理念等同于大学精神。对于大学理念,有学者曾将其划分为一般性的大学理念和特殊意义上的大学理念两种类型。特殊意义上的大学理念是由于文化背景、社会定位以及办学主体的教育价值观的不同而形成的建立在一般性理念基础上的具体理念,如某国大学的理念、某大学理念和某人的大学理念,它代表着大学理念的个性[17]。借鉴该思路,就特殊意义上的大学理念而言,其文化性格可以分为某国、某地域、某类型以及某人大学理念的文化性格。

首先,某国大学理念的文化性格。“作为观念体系的大学理念,是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中的。”[18]“大学的理念,就是它的国家、它的社会、它的民族文化精神最集中的表达。”[19]换句话说,大学总是与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联系在一起。之所以有英国的大学、德国的大学、美国的大学、中国的大学的区分,归根结底是由大学的民族和国家属性决定的。任何国家的大学都是深深植根于本民族文化的沃土而茁壮成长起来,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无不反映在大学理念之中。大学理念具有民族文化性格,正如中国大学的止于至善理念之于儒家文化,英国大学的博雅教育、自由教育理念之于绅士文化,德国大学的教学自由、学术研究理念之于哲学文化,美国大学的社会服务、讲求实用的理念之于实用主义文化。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和特色不仅受到国家文化传统的制约,而且还受到所属区域(或地域)文化的潜在影响。

其次,某地域大学理念的文化性格。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养一方大学。区域文化是影响大学理念最为直接的地缘文化因素。在不同的地域文化环境中,大学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精神风貌必然会受到其熏陶和感染,会形成独具地方文化特色的人才培养观念、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的理念。也就是说,处于同一地域文化圈内的大学,其理念具有相类似的文化品格,大学理念中的区域文化特色由此得以彰显。

再次,某类型大学理念的文化性格。即使大学处于同一国家或同一区域内,但是由于办学定位和办学方向不同,大学也会形成风格迥异的理念或风格。在1952年,我国模仿苏联大学模式进行了大规模地院系调整,将绝大多数综合性院校拆分为大量特色明显的单科性院校,如理工、财经、农业、海洋、矿业、艺术、体育等不同类型的院校。它们在一般性大学理念的基础上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学科文化特征,彰显了大学的知识文化符号和行业特色。这就是某类型大学理念的文化性格。

最后,某人大学理念的文化性格。某人的大学理念是指个体对大学是什么、办什么样的大学和大学应该是什么、应该怎么办等基本命题的理想追求和理性认识。需要说明的是,“某人”并不是指普通人,而指对大学办学有直接和决定性影响的办学者。因此,某人大学理念的文化性格,是指融入了办学者个性认知和文化品味的大学性格。如蔡元培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理念,他所执导下的北京大学也就成为彼时沉寂、陈腐的大学环境中一股清新、自由的风景,并对影响深远。

所以,大学理念的文化性格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宏观意义上,不同国家和地区差异化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造就了具有不同文化性格特征的大学理念。二是狭义上,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由于学校类型、办学者的理念各不相同,大学理念之间的文化性格也体现出明显的差异。

四、基于文化性格观的大学核心竞争力

文化性格作为大学的一种无形资产,与物质资源等有形资产相比具有更加持续稳定的竞争力,它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来源。首先,心理学研究表明,性格制约着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良好的性格具有促进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并补偿某方面弱点的功能。具有认真、勤劳、坚毅、执着、果敢等性格的人比粗心、懒惰、怯懦的人在工作岗位中更受青睐,也更容易取得成功。这些属于积极人格的特质,它可以有效地激发个体的内在潜能。大学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有着“性格决定命运”的内在选择定律。大学积极的文化性格不仅可以为大学带来直接的竞争优势,还可以通过作用于大学物质、大学制度以及大学精神等以提升大学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增加竞争的资本。

其次,大学文化性格是经过长久历史积淀形成的个性心理品质,具有文化个性、历史积淀性、相对稳定性和持久性,其特性凸显了大学的竞争优势。大学文化性格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持续和稳定的竞争优势,不会轻易消失。当前大学之间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大学文化个性的竞争。另外,大学文化性格具有一定的时间价值或时间附加值。时间价值是经济学领域的概念,认为货币或资金是有时间价值的,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价值增值。对于大学而言,一方面,大学文化性格难以在短期内被竞争对手模仿借鉴,它必须经过大学历史文化的积淀才能形成;另一方面由大学的文化性格优势形成的专业特色、浓厚文化氛围、优良校风等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累积效应,为大学带来源源不断的优质生源、资金支持、杰出人才等。

最后,大学的文化性格作为带有某种偏好的组织性格系统,它影响着大学竞争策略的抉择。在同一竞争场域中,并非所有的大学组织都会采取一致的竞争手段。虽然有市场竞争,虽然有功利性的目标与行为,但是它们往往会基于历史经验或出于选择偏好而采取适合自身的博弈与竞争策略,从而形成错位发展、特色发展的大学定位。

猜你喜欢
性格理念大学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留白”是个大学问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猫的性格爪知道
《大学》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性格描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