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下我国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1-12-07 02:38王素艳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中西部高质量数字化

王素艳

(内蒙古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一、文献综述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1]在高质量发展的表述被提出后,近几年很多学者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通过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发现,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巩键从高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面进行了研究,以实现对中小企业新动能的评价。[2]李梦欣构建了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采用神经网络模拟算法对高质量发展现状进行综合评价。[3]张培丽提出通过加快产业升级、产品升级,把生产方式转化为柔性化、个性化,推动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4]毛秋红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情况、融资难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借鉴国内创业投资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提出推动创业投资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和建议。[5]曾莉莎从完善政策体系方面分析如何助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6]颜廷标认为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首先要从科技创新入手。[7]薛江炤认为推动山西中小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面多措并举,提出了山西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8]白小明对疫情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9]王飞从适应新经济发展格局要求的视角,重点分析了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模式取向。[10]

通过对上述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学者们对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详尽研究,大多数研究集中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宏观策略方向方面及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方面。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立足中西部地区,明确了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内涵,根据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转型发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研究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的优化路径和实施措施,期望能为助推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

(一)高质量发展的提出

2017年“高质量发展”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被提出,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在宏观层面上,高质量发展主要着眼国民经济整体质量和效率,意指生产要素投入少、资源环境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好的发展。与高速增长阶段更多表现为“数量追赶”“规模扩张”和“要素驱动”不同,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质量追赶”,主要途径是“结构优化”,主要动力是“创新驱动”。微观层面则主要表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顶层设计,更需要微观基础,企业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市场供给主体,唯有激发企业活力、提升企业效率,才能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11]。

李扣庆教授从微观层面把高质量发展界定为三个层面。[12]第一,高质量发展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就是能不能为市场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这是检验企业是否能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第一道试金石。第二,仅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是不够的,还必须要以高效率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第三,如果只做到以高效率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也是不够的,还必须能够以可持续的方式以高效率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要求,新发展格局下中小企业发展也必须由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

(二)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性

企业是促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主体,而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已成为重要力量。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已经超过了3000万家,个体工商户数量超过7000万户,贡献了全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和80%以上的劳动力就业[13]。因此,要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就势必要推进和实现我国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尤其是在“十四五”时期,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通过中央财政资金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提升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和水平,推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助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数量多,涉及行业广泛,它们依然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科技创新、解决劳动力就业、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新经济发展格局中,推动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和实现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三、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新发展格局中产业有待转型升级

从产业结构变动趋势看,2019 年我国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7.1∶39∶5..9,预计“十四五”时期,农业和制造业比重将继续下降,服务业比重持续上升。根据模型测算,2025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将调整为5∶30∶65,到2035年将进一步调整为4∶26∶70[14]。就中西部地区而言,在新发展格局中其产业结构依然面临着调整和升级。事实上,虽然经过多年的调整和发展,中西部地区当前中小企业的产业结构已有明显改善,但目前中小企业发展仍多处于产品初加工型工业或者传统、低层次的服务业,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附加值低,中小企业多居于产业链中低端,还存在布局雷同、低层次重复等问题。

表1显示了2019年我国中西部地区“瞪羚企业”的数量排名前五的省辖市的情况。2019 年湖北省“瞪羚企业”数量为948家,中西部地区的其他省辖市“瞪羚企业”的数量则更低一些,比如西藏、宁夏、青海、黑龙江、贵州的“瞪羚企业”数量分别是:6、11、24、 65、82家。表2显示了广东省以4423家瞪羚企业高居全国首位。从上述不难得出,中西部地区“瞪羚企业”数量远远低于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在新发展格局中中西部地区的产业有待进一步转型升级,以推进和实现中西部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表1 2019年中西部地区“瞪羚企业”数量分布

表2 2019年其他经济发达地区“瞪羚企业”数量分布

(二)创新能力未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一方面,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水平仍然有待提高,特别是,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短缺,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不足,中小企业的研发投入比例还不高。整体而言,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目前技术水平与国内其他先进区域及国际水平相比有待进一步提高,其创新能力仍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激励人才的体制机制仍不健全,尚未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难以形成强大的创新生态系统,新技术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受到阻碍。

(三)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不高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水平,更多表现为信息化水平多停留在文字处理、财务管理等办公系统自动化及人力资源管理阶段,而企业云、数字化会议、数据资源采集等在中小企业的普及率仍不高[15]。中西部地区很多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不高,究其原因主要包括:第一,一些中小企业没有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优势和必要性,对于数字化转型的实施路径不熟悉;第二,中西部地区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薄弱,比如,中小企业很少使用区块链技术、云技术等数字技术,在企业里有关数字化转型的人才非常短缺;第三,尤其是在疫情背景下,由于中小企业与生俱来的劣势与脆弱性,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时存在来自资金不足、承担转型风险能力低等方面的障碍。

(四)疫情下中小企业融资难

一方面,为促进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惠企政策针对性不强,有些配套扶持资金落实还不够到位,对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引导力和影响力存在不足。另一方面,受疫情的影响,中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依然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这也极大地影响了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当市场上的投资者对融资企业的存续和盈利能力没有信心时,企业是很难顺利实现融资的。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信息披露要弱些,融资渠道狭窄,融资能力不占竞争优势,特别是在疫情背景下,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风险防范能力弱和经营状况恶化,使人们很难对中小企业保持足够的信心。导致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的融资更是难上加难。

(五)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整体而言,中西部地区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尚未实现系统的创业指导、技术支持、市场开拓、交流合作等多方面健全功能,不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势必影响到中小企业的高质量转型发展。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资源整合有待提高,公共服务部门、开发区、行业协会联动不够紧密,服务能力也有待提升。

四、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优化路径

(一)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在以国内循环发展为主体、国内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大发展格局中,中西部地区要深入分析自己的优势领域,推动重点产业迈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和融合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中西部地区要发展特色产业,发展适度规模经济。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农牧业产业化、品牌化,让中西部地区更多特色农产品走向市场。例如,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延伸农业产业链,发展高附加值、高品质农产品等。发展现代化工业,因地制宜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在保护好中西部地区生态和文化的原生性的同时,重视发挥中西部地区旅游业的比较优势——地形地貌复杂、自然风光优美、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全域发展中西部地区特色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等。旅游业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度,可以带动中西部地区的文化旅游产品、食品、餐饮、交通出行、住宿、购物、康体娱乐、物流等关联行业的协同发展。

(二)增强中小企业创新能力

要增强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首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企业家要重视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提升中小企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其次,中西部地区发挥特色产业优势,中小企业可以采取差异化发展战略,不断争取融通创新的机会和能力。比如,中小企业以自身的优势寻求与产业链其他创新环节相结合、相融合的创新,即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的融通创新;寻求产学研融合的创新机会。最后,中西部地区相关部门要重视持续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比如,重视完善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鼓励中小企业建立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开展、加强区域科技开放合作,推动外地企业同本土企业协同创新发展,更加主动地吸纳先进地区创新资源,最大程度融入先进地区、甚至全球创新网络中等。

(三)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促进高质量发展

疫情背景下中小企业发展面临多重困难与挑战。现代数字技术能提供有价值的数据,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简化、优化工作流程,改变开展业务的方式,为中小企业节约成本;可以更及时向客户发送信息,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竞争优势;可以获取更多客户的相关信息,进行准确的市场细分。因此,中小企业要重视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融合技术的使用,建设数字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快自身新旧动能转换。比如,在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通过采用智能数字化技术不断改变生产管理粗放低效、内部运营等问题;通过应用大数据发展精准营销,不断探索网络服务营销新模式;通过智能办公平台、超高清视频会议、敏感数据防控、无人协同配送等技术实现中小企业运营管理高效率高效果,不断提升中小企业融合发展质量。

(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解决融资难题

中西部地区要加强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进一步提高财税政策精准支持,做好相关税费减免,保障出台政策有效落地执行。要加快完善当地社会征信体系建设,尤其是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建立基于大数据基础上的新型授信评审体系,为中小银行、地区性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信息服务保障。同时,从政策、监管等方面引导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的服务倾向,逐步健全多层次中小微企业金融机构服务体系。

(五)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首先,地方政府要加强相关政策引导保护生态和文化的原生性,鼓励中小企业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其次,完善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促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有效运营。比如,中西部地区加快建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业态的发展,大力开展智能数字化服务工作,为本区域中小企业提供智能数字化深度融合发展,以此不断助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五、结论

在以国内循环发展为主体、国内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大发展格局中,离不开中小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中小企业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和创新性等巨大优势,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富有创意的、高质量的、个性化消费的需要。同时,新经济发展格局也为中西部中小企业创造出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小企业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中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以中小企业为基础,推动和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这需要中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政府、金融机构、公共服务部门等协同发力,实现新格局下中西部地区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破解中小企业创新难、融资难、数字化水平不高、发展环境有待优化等瓶颈问题,最终推进和实现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中西部高质量数字化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天宫课堂”在中西部青少年中点燃航天梦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让航天梦想在中西部地区扬帆启航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