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法律援助发展创新路径研究

2021-12-06 07:04刘子涵刘家良刘子辰
国际商业技术 2021年12期
关键词:法律援助互联网

刘子涵 刘家良 刘子辰

摘要:高校法学生人数众多、分布地区广、法律知识体系系统完整,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大背景下,十分有利于加入国家法律援助队伍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出台后,为高校法学生以法律志愿者的身份参与法律援助予以立法承认。本文以新法出台为背景,在中央加强职业教育的倡导下,指出现行法律诊所实践教育模式的不足,结合“1+1”模式以及“互联网+”模式融合创新,优化法律诊所仍然偏理论化的现状。

关键词:法律援助;法律诊所;“互联网+”

根据即将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以下简称“《法律援助法》”)第二条规定,法律援助是国家建立的为经济困难公民和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法律服务的制度,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法律援助作为国家的公益性法律救济制度,是一个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近些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法律援助的财政投入,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也受限于国家法治人才缺乏、地区发展不均衡、经费不足等问题,一些地区的法律援助活动往往较难展开,法律援助律师的积极性相对不足,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很难及时得到保障。为了应对以上问题,今年新出台的《法律援助法》给予了新思路,高校法学生可以作为法律援助志愿者身份参与法律援助,为法律援助填补较为缺乏法律人才的漏洞,这使得尚是“星星之火”的高校法律援助具有了“燎原之势”。

一、高校法律诊所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法律诊所概况

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民权运动的影响下,美国各法学院兴起了一场法学教育方法的改革运动,在传统的“案例教学法”的基础上产生了一种新的法学教育模式——“诊所式法律教育”。在美国律师协会的帮助下,法律诊所确立了双重目标,一是以实践教学教育学生,二是为需要的人提供法律援助。2000年,由美国福特基金提供资助,以北京大学为首的七所高校率先建立了法律诊所,发展到今天已经有118所高校参与中国诊所式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

在课程设置方面,参与法律诊所的学生分成固定团队进行合作,在“双师型”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分团队进行文书写作、会见当事人、案宗归档、模拟法庭等一系列模拟项目,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战训练。通过理论以及实践的相结合,使得学生的法学专业素养得到很大提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法律援助人员匮乏的窘境,帮助弱势群体解决实际问题,做到了一举三得。

(二)高校法律诊所发展的必要性

随着国家法治进程建设的加快,人民群众对于法律的要求逐渐变高,对于法律服务者的需求也在增大,仅仅依靠司法局的有限力量来保障弱势群体利益远远不足,更无法从根本上提升法律服务者的整体水平。在团队实地调研中,西部地区的法律资源相对匮乏,部分基层法律援助工作人员、法律宣传专员屈指可数。

根据《法律援助法》第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可以组织从事法学教育、研究工作的人员和法学专业学生作为法律援助志愿者,在司法行政部门指导下,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等法律援助。相关法律的出台让急需实践平台的法学生有法可依,高校法律诊所可以组织学生以法律援助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其中。高校本身资源众多,开设的法律诊所集中了一定的“双师型”人才,培养了大量法学素养良好的学生,能够在法律援助工作中做好一定的基础工作。因此,在适当的条件下组织或法学生參与其中,尤其是在当地法律援助案源激增的情况下,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法律援助的工作压力。

(三)高校法律诊所的经济性、互利性

团队在调研中发现,法律援助存在一些现实意义上的劣势,国家提供给法律援助的经济支持并不充足,县级法律援助中心的财政资金更是捉襟见肘。《法律援助法》进一步确认了县级以上政府在法律援助中的主体责任,并且应该为法律援助提供财政保障,保障法律援助的正常进行。但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落后地区的法律援助中心资金相对短缺,而与之可以达成互补的是,在校大学生渴求有效的实践平台,愿意在提供无偿法律服务的同时提升个人水平,这一构想对社会和法律行业的初入者都是互利的,也能减少国家的法律援助方面的部分财政负担。

二、法律诊所的“1+1”服务机制

(一)“1+1”服务机制的运行模式

我们团队在对各地的司法局、律师事务所等实地调研中,通过访谈相应负责人以及参与相关工作,了解到“1+1”服务机制。对于“1+1”服务机制是分为两种服务模式,两者最大不同在于人数以及专业素养的要求不同。第一种“1+1”服务模式是由司法局的工作人员带一位高校法学生进行工作,学生以工作人员助理的身份参与到法律援助中。此种服务模式要求法学生拥有较高的法律素养,需要掌握更加全面的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第二种“1+1”服务模式是由律师事务所的法律援助律师与高校法律诊所进行长期合作,由律师指导并带领一个3-5人的学生团队,参与案件的全过程。此种服务模式则更注重团队合作,团队成员不要求具有统一的法学教育背景,可以根据案件具体情况机动地增加适量的、具有相关能力的学生,力争“对症下药”。

(二)“1+1”服务机制的施行的优越性

“1+1”服务机制与中国现阶段高校的法律诊所教育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目前的法律诊所教育过于理论化,存在局限性,学生实践的机会不多并且质量不高;“1+1”服务机制则是一个高质量的实践平台,将理论运用于真实案件中,寓教于学,效果显著。

“1+1”服务机制能够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学生跟随律师或者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法律援助服务,同时相对于高校法律诊所有较为固定的工作地点。“1+1”服务机制能够为学生提供最真实的工作场景,而不是法律诊所中带有教学目标的引导性的改编案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律职业从业者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此种培养模式能有效改善现存的理论与实际的严重脱节——即毕业生远远达不到合格从业者的标准。

三、法律援助与“互联网+”的融合创新

法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法律服务者的工作方式也比较传统,对于尚处于学习阶段的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因此,“互联网+”的兴起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可行思路,将法律援助与互联网相结合能补足学生在时间、空间和实际效果上的短板。

在时间方面,由于高校教师职业上的局限性,参与的服务时间不稳定,无法做到即时响应,成为影响法援活动的第一大因素。对于“双师型”教师而言,还承担着实践课以外的教学任务,很难专注于公益性的法律援助;对于参与实践的法学学生来说,尚未形成完整的法律知识体系,缺乏处理案件的技巧和经验,因此学生强硬进行实操恐怕难以保障效果。

在空间方面,由于经济水平的制约和教育资源的严重倾斜,高校的分布与地区经济发展呈正相关态势,法律援助资源也不可避免地分布不均衡。对于参与实践的法学生而言,若有志于投身资源匮乏地区,空间问题成为一大阻碍;如果参与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援助,则会造成法律援助资源相对重叠。

从效果上看,法律援助工作具有公益性,与高校师生实际上并无直接利益联系,承办案件的质量并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尽管有高校教师带领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法律援助工作中,但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手段,并且对教师给予经济的回馈甚少,也使参与法律援助的学生缺乏进行跟踪回访、不断优化法援形式的积极性。

面对这三项主要问题,本小组经过相关调研总结了两条可以实践的解决方案:

(一)建设智能化法律援助服务平台,24h法律应答值班机制

微信使用人数众多、年龄跨度大、操作难度相对较小,相比于使用网页端搭建的平台更容易得到群众认可。本团队通过微信公众号等软件搭建智能化法律援助平台,由学生完成法律援助的咨询、宣传等辅助性工作,遴选材料上报给法律援助中心,将案件总结归类,在律师或教师的指导下对案件跟踪结案。

(二)加强专业化法律援助跟踪考核,提升社会满意度评价

为了使该法律援助的实际效果达到最大化,平台设置专业化的法律援助跟踪考核,不定期地对申请者以及咨询者进行相关内容的回访,及时了解受帮助者的真實反应,对受帮助者所提出的建议与批评进行反省以及改正,努力提升社会满意度评价。

四、结语

法学生在系统学习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理论与实际的严重脱节,同时在国家大力倡导职业教育的背景下,优化法律诊所的实践属性势在必行。正如前文所述,“1+1”模式和“互联网+”模式在目前的条件下是两种可行性较高的实践教育方式。两种模式的结合从根本上解决了校内导师相比与专业律师下缺少实务的劣势,也消除了时间和空间的顾虑,提高效率,学生参与线上法律援助的机会也更多,但是其实际效果仍有待观察。

综上,高校法律诊所在《法律援助法》出台的支持下,进行改革对学校、学生和相关从业人员三方都是利好信息,彻底解决脱节问题带来的培养成本的攀升,对中国未来法律职业共同体的职业素养必定能产生质的影响。

作者简介:

刘子涵(2002-),男,汉族,江苏淮安人,南京审计大学本科在读,法学方向。

基金项目:

2020年南京审计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高校法律援助发展创新路径研究”(2020AX07002Z)。

参考文献:

[1]刘晓明,李悦.诊所法律教育之困境与对策[J].衡水学院学报,2021,23(01):94-99.

[2]徐小洁.新时代下高校法律援助的完善与发展探究[J].法制博览,2020(31):133-134.

[3]张滋正,崔雪萌.以法律诊所为依托探究高校法律援助发展[J].法制与社会,2020(31):161-163.

猜你喜欢
法律援助互联网
打通法律援助最后一公里,服务最基层群众
重庆:出台实施意见 提出法律援助制度的三大目标
法律援助为弱势群体撑起“保护伞”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什么是法律援助?
政府应成为法律援助的主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