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光红
摘要: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也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内,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教育领域是教育技术方面的一个大革新。它营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沉浸式环境,在教学效果不变或提升的大前提下,极大地节省了人力成本,突破了空间、时间的局限性,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时获得具象化体验。基于此,那么本文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创新应用这一方面进行简单的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高校英语课堂;教学创新
前言:
把虚拟现实技术和传统英语教学技术相结合,通过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更加逼真,生动的环境,能够让学生把被动学习化为主动学习。现阶段,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平常,虚拟现实技术进入高校英语教学中相较于传统教学方式,会带来显著性的教学效率提高。
一、虚拟现实技术概述
虚拟现实技术俗称VR,是使人在一个通过信息技术交互形成的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环境,戴上相应的设备之后,人可以移动,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去看,虚拟现实技术有三大特性,沉浸性,交互性,想象性。沉浸性是指设备可以隔绝外界的干扰,从而忽略时间,空间等其他因素的影响,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的传导,为用户提供了身临其境真实存在的感受。交互性是用户和信息系统信息的传递,用户在情境下做出行为时,系统可以给用户进行反馈,给用户一个不一样的视觉感受,甚至可以指导用户的下一步行动,同样VR技术也可以实现用户和用户之间的对话。实现相互之間的信息交流。想象性,就是通过信息技术模拟出现实世界中不可能存在或者说存在难度比较高的情形,比如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恢弘场面,脱离引力等,用户可以凭借的虚拟现实技术进而想象自己做不到的事。
二、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课堂上教师一般通过多媒体等辅助工具对学生进行一种经验式的教授,一般这种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是:各个学校的师资力量有所不同,有些教师的自身职业水平并不足够支撑他去传授地道的英语表达习惯和有效的使用英语的沟通能力。所以学生的英语沟通能力提高有限是情有可原的,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提供的信息,教师的经验传授,因为学生并没有一个能分辨教师所传授信息的准确与否。这对学生吸收正确的知识造成相当大的阻碍[1]。
此外,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自律性有问题,教师布置的任务,学生很难去保质保量的完成,大部分学生不愿意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不会去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就不能够深度的学习知识。这会让课堂的气氛比较尴尬,教师的教学效率受到影响。
三、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英语教学创新中的应用策略
(一)构建立体化教学情境
虚拟现实技术融入高校英语的教学创新之中,可以极大程度地解决传统课堂的局限化问题,达到立体化、去空间化的教学情境构建效果。通过虚拟技术的设备给教师提供一个特定的、具体的教学环境,可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身临其境的学习感受,使其获得仿真的视觉、听觉甚至触觉体验,从而更加轻松、快速地感受英语场景、学习英语知识、锻炼语用能力。比如,可以通过设立具体的本土化的教学场景,如曼哈顿的街头,华盛顿的商场等。这样一来,在更加真实的社交环境中,学生便可以更好地锻炼用英语沟通的能力[2]。
具体操作是可以利用虚拟现实设备进行角色扮演,用经典的文学作品把VR的背景设置成文学作品发生时的社会情景,根据当时的设置渲染文化氛围,根据学生的性格和个人能力设立相应的角色,既定台词和文本,也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色来扮演,这样就解决了师资力量的问题,无论多好的教师,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口语环境中提高自己的英语沟通能力,同样对于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对英语这门课程感兴趣了才有继续学习、继续了解的冲动。
(二)建立任务式英语模式
建立任务形式的高校英语教学模式,即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设备,通过构建特定的世界观或主题场景,将虚拟和现实相连接。在此基础上,以类似沉浸式游戏的方式,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以及奖励,设定种种剧情,通过和NPC进行英语对话,寻找必要的物品或线索,从而逐步完成相应的剧情任务,同时实现单词、句式、时态、交际用语等英语知识的学习掌握与应用实践。例如,可以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并且设定成“正反两派”,要求其在头戴式虚拟现实设备的辅助下,结合英语学习成果完成特定的剧情任务,并由此进行“正派”与“反派”的对抗赛或争夺战。这样一来,便会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出竞争式的氛围,从而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和好胜心,使其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任务执行与英语学习当中。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完美地解决了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并达成虚拟现实技术在英语教学中价值作用的充分发挥。
(三)提供分层化教学资源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高校英语教师面向的学生数量相对较多,且每个学生的性格喜好、知识基础、学习习惯,教育背景都各有不同,教师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这就导致了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学得越来越好,而综合素养较差的学生学得越来越差。同时,这也会更会进一步地加大教学难度,无法真正意义上实现教育部所倡导的因材施教的要求和目标。对此,英语教师可按照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知识储备、测评分数等指标,将学生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在此基础上,基于虚拟现实技术设计不同的沉浸式教学课件,并在课堂上发放给学生。这样一来,学生所接触到的虚拟学习场景、英语学习资源与其当前的综合素养更加匹配,既有利于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也能避免学生产生畏难厌学、骄傲自满等负面学习情绪。
结论:总的来说,虚拟现实技术进入高校英语教学领域是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一个革新,为我国培养英语专业的人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是教师们解决各种教学问题的“金钥匙”。依托虚拟现实技术做好情景化、任务化、分层化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达到良好的英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唐颖.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高校英语教学创新探讨[A].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1:3.
[2]何丽琴.VR技术支持下高校英语教学生态系统重构——评《基于虚拟现实的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1):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