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动力 激发活力 谋求合力

2021-12-06 05:40徐利
中小学老师培训 2021年4期
关键词:教师队伍青年教师校本

徐利

摘 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教师队伍培训形式多样,但若缺少对本校教师实际情况的深入分析和系统性规划,往往形成参培人员的片面化,不利于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文章立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校本研究与实践,以增强动力、激发活力、谋求合力为目标,论述了自主研修、分层培养、同伴互助在提升教师队伍综合实力方面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教师队伍;校本研究与实践

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教育发展不可忽视的第一要素,也是每一所学校优质发展的首要前提。因此,通过多种途径提升教师队伍的思想素质、专业能力水平,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教师队伍的现状分析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青年教师工作热情高、对自我发展需求强烈,但是缺少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的支撑,工作中容易绕弯路、陷入迷茫;部分中青年教师,满足于稳定的工作状态,缺乏评优争先、向上发展的动力;部分中老年教师,因家庭因素或自身体力的衰退,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下降,对职业发展不抱期望。

每个人的认知水平、专业素养、优势、能力各方面都不相同,笔者认为在推进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学校需要深入分析本校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探寻合适的方法,制定相应的举措,引领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的教师找到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从而打造一支充满工作热情的教师队伍,给学校教育带来活力与希望。

二、教师队伍建设的校本实践

1.自主研修,增强教师队伍动力

首先是勤于阅读。狄德罗曾说“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呈现多样化、便捷化的趋势,此时,教师若仍故步自封,必将被时代淘汰。为了紧跟课改的步伐,教师需要勤于研读专业书籍,关注国内外教育前沿的教改动态及成果,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突破老旧的知识框架和固定的思维模式,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追求现代教育观念与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整合。此外,学校还可以引导教师围绕各级研究课题和自己的专业,组织形式多样的阅读交流会,让阅读融入教师生活,成为教师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

其次是善于积累。“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这是叶澜教授说过的一句名言,可见教学反思、教育随笔对教师队伍专业成长至关重要。“这节课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在哪里?”“哪些设计环节需要进一步修改?”“上课前,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怎样处理更有艺术性?”“怎样有针对性地指导家庭教育?”“孩子的问题行为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教育问题?”围绕教育教学中的若干问题或一个主题,深层次思考问题的根源,便会对教育有更系统、更深入的认识。

2.分层培养,提升教师队伍活力

不同职称、不同年龄段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常会遇到瓶颈期,本校根据教师构成的总体情况,对教师进行合理分层,提出不同的发展方向,制订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明确每年实现专业发展的具体任务,如读书计划、教学展示计划、课题研究计划、论文撰写计划、学历提升计划、职称评定计划等,从较高层面引导教师确定自己的奋斗小目标。

争“合格”。5年内新教师,思维灵活、敢于創新,但缺乏教育教学经验,除了加强各项专业培训外,学校为新教师配备日常教学师傅,通过听评课、反思、研讨、汇报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帮助新教师快速入门,站稳讲台。在此过程中,学校对新教师倾注更多关怀,让他们在角色转换、手忙脚乱、承受巨大心理压力时,感受到学校、教师团队的温暖,对教师职业充满期待。

重“升格”。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通过七八年的学习打磨,夯实了教学基本功,在工作中会萌发自己的创新思维,这个阶段学校就得给他们压担子,一方面邀请校内外骨干、名师为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听诊把脉”,另一方面为青年教师争取更多交流展示的机会,如市级公开课、评优课、联盟内研讨课、校级展示课等等,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在不断历练中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

定“风格”。45周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有着二十年左右的教育教学经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一笔宝贵的教育教学财富,但是这一年龄段的教师,容易出现两极分化,有的已成为学校教改“领头羊”,获评高级教师或市校两级骨干,有的却偃旗息鼓、安于现状。学校要为不同层次的中青年教师搭好专业提升的台子。对骨干教师,要在教育理念、科研能力提升上下功夫,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专业引领,通过课题研究,逐步形成其独特的教学风格。对缺乏专业发展动力的中青年教师,学校可借助校本课程研究,挖掘这些教师其他方面的优势,如编织、烘焙、书法、象棋、泥塑等兴趣爱好,开发校本特色课程,满足教师自身的成就感,为学校文化课程建设添砖加瓦。

3.同伴互助,激发教师队伍合力

根据学校教师团队建设情况,持续推进校本教师发展联盟、学科研究工作室、教师社团等团队建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引领作用,为教师队伍整体发展寻求新的突破口和生长点。

(1)老中青互补式组合模式

中老年教师人生阅历丰富,在处理家校矛盾、增进家校沟通方面,有着独到的年龄优势,学校有意为老中青教师互补式组合牵线搭桥,形成“合伙人”。当青年教师在班级管理、家校沟通、人际交往等领域遇到突发状况、疑难杂症时,请中老年合伙教师帮助其分析研究、共商对策。当中老年教师在新媒体教学方面遇到困难时,也可请青年教师帮助完成。在此计划的推行过程中,学校注重成功案例的积累、推广,为中老年教师提供发光发热的平台,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优势、找到自己的位子,激发他们对工作的热情。

(2)教研训一体化科研方式

一是以集体备课为载体,建立短平快教研方式。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本校始终坚持同年级组集体备课制度,采取“独立备课、组内研讨、个人修改、课堂实践、反思总结”的模式,在个人钻研教材、认真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研讨,大家对课堂教学重难点、人文素养关注点、教学方法侧重点及课堂情境预设点等环节,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实现组内教师思维碰撞、智慧共享。通过集体备课制,营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围,弥补了组内教师教学能力的差异,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整体水平。

二是以同课异构为手段,营造浓厚教科研氛围。同课异构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举措,同一份教材,由不同教师根据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及本班学生的实际,分别设计教案,同时上课,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研讨、提炼总结,探求教学的更优化。由于老师之间教学水平、教学风格的不同,所执教的课堂结构、风格,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也各不相同,这就构成了同一内容却风格各异的课堂教学效果,为学科组内教师进行课例研究提供了生动的案例。

三是以课题研究为主线,推进教育的优质均衡。学校科研课题的选择应立足校情,本校是城区定点吸纳随迁子女的公办小学,目前校内随迁子女占比超过80%。如何为来自不同地区,有着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的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服务?学校通过“金点子”征集,全面聆听各界声音。调查显示,80%的家长希望学校开设地方文化课程,使孩子能吸收并融入本地文化,对太仓本地方言、传统工艺的学习尤感兴趣;76.3%的学生希望增设“动手做一做”的校本课程,能更多利用传统工艺的学习提高自身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基于家长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学校确立了《随迁子女教育中学生文化再造课程开发研究》为科研主题,在研究过程中,强调全员参与,通过课题组活动,引导教师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成果,给予每个人展示成果的平台,从而让教师真正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加速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还有很多,只要学校准确对标新时代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紧扣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矛盾,以提高教师专业发展和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转变教师学习理念为先导,强化师德引领,创新培训模式,加快梯队成长,便能找到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之路。

参考文献:

[1]陈凤红:《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宁夏教育》 2020 NO.02)

猜你喜欢
教师队伍青年教师校本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常德市依托名师网络工作室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