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木堂
教师的应变能力是指其在教育教學中,面对各种始料不及的棘手问题,能够熟练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机智地变换教育教学方法,灵活而不呆板、巧妙而不生硬地作出处理,并对学生进行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的能力。
应变并不意味着情况变化了可以放弃教育教学原则,随意改变教育教学计划、降低教育教学要求,而是根据变化的情况,观念、方法、手段都要作相应的变化,及时、果断、能动地驾驭教育教学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
教师处理突发事件,既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需要有敏捷的思维品质和娴熟的教育技巧;既要对突发事件作出迅速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又要有一定的胆识和决策能力。这些都是教师应变能力的必要基础。具体说,教师应变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当怒不怒的自控能力。
突如其来的偶发事件,很可能令人十分恼火,或搞得教师措手不及。此时,教师的头脑一定要冷静,要有当怒不怒的自控能力,就是要控制自己的情感,千方百计不能动怒发火。须知咄咄逼人的震怒、粗声大气的训斥、尖锐刻薄的嘲讽、粗暴野蛮的体罚,并不能显示出教育的威力。
二、准确快速的判断力。
突发事件出现后,便要求教师迅速选择正确的方法予以解决,这种选择来源于教师对突发事件原因的分析和判断。准确的判断是教师应变能力的基础。
突发事件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偶然性,但是,总还是有这样那样的原因。像有的意外伤害事故是由于学生好胜、逞能、爱表现自己而造成的;班级里丢失钱物并不一定是具有不良的偷窃动机,而可能是因为青少年开玩笑所致;有些突发事件是由于某种潜伏因素的作用,在一定的场合爆发的结果,偶然中深蕴着必然。如师生的“顶牛”事件,不少是因以往师生中发生矛盾而未能很好解决的结果。有的突发事件则是由于学生本身不良道德动机所致。因此,突发事件发生后,教师必须在短时间内,对事件的原因进行周密地调查分析,做出准确的判断,并预想不同的处理方法和可能产生的后果,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三、审时度势的应变能力。
变通是应变能力的最主要特点。教师面对突发事件,并根据对事件原因和影响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变化发展的各种因素的分析判断,采取相应的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变通即根据变化了的情况,而变换教育目标,变换教育角度和方法。如变指令为参谋,变对立为友善,变贬抑为褒扬,变直截了当为迂回,等等。在运用语言艺术上,有的教师采用直话弯说,急话缓说,硬话软说,正话反说,严话宽说等变通方法也十分可取。总之,变通的要诀是避其锋芒,欲扬先抑,欲进先退,变换角度,以智取胜。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离不开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在启发自我教育时,就应以长善开路,使反面文章正面做,待创设了“通情”的心理气氛后,再选择准时机借题发挥,使之在融洽的气氛中“达理”,帮助其“救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