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会计专业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学科,其中审计学课程是会计学及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教学中,不仅需要有理论铺垫,同时还要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高等院校也逐步开始开设审计学课程,主要侧重从审计理论方面来进行审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而审计课程在实践教学方面也开展得并不多,从而导致了这门课程学以致用的作用也不强。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审计课程、实践教学
会计专业中,审计学课程是其专业的核心课程,地位十分重要。《审计学》一般是在继《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和《财务报表分析》等课程之后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具有一定的专业深度和难度。在目前地方应用型大学的《审计学》教学中,主要存在几点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内容安排过少
审计的职业素养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基本的审计知识、技能、经验和职业判断能力,普识法和会计审计专业法律规范的认知能力及遵循力,内外的组织协调与沟通能力,文字的组织能力及综合的分析能力等。根据调查,大多数高校针对审计仅仅开设了《审计学原理》一门课程,每周3到4个学时,全程基本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部分基本为零。部分高校开设有《审计学案例》和《审计模拟实训》等课程,也只涉及到极少量的实践教学。实际上,大多数高校的会计专业,侧重点更多在会计和税务方面,对审计只通过开设一门理论课的方式来完成对学科的初步认识,后续基本也没有其他相关的课程。所以,会计专业的学生通过在校的学习,只是对审计的相关理论知识有所掌握,但审计的工作重心,技能、经验及职业基本判断等能力是无法在学校里一蹴而就的。并且审计本身是一门逻辑性较强,专业性较深,涉及面较广的课程,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反应听课吃力,其中一些理论知识又晦涩难懂,从而导致部分学生放弃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在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上也是不高。
(二)教学内容设计缺乏实际
审计包含的内容比较多,大多数高校针对会计专业的学生主要讲授的是注册会计师审计方面,包括审计的基本概述及计划、实施、报告三个阶段的应用。但市场上,大多数学校选用的审计教材编写的内容和逻辑框架都较为复杂,不符合地方型应用大学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主要体现在:第一,重理论轻实践。市面上的审计教材大多以理论型居多,即便是包含少量审计实训的教材往往也是单独出版,实训内容更多的是针对业务循环审计做相应的练习,而针对审计的计划的编写、控制测试和审计报告的这些部分内容的篇幅不多。并且,近年来会计准则有较多的变动调整,相关教材也变动出版得多,但审计教材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动,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即使是审计的实训教材,也存在软件的适用性问题,导致一些项目无法开展,审计逻辑断点。第二,内容全面重点不突出。审计的理论知识点较多,绝大部分教材基本都采用了内容撒网式出书,对理论部分也不做相应的筛选,基本上一本教材包含二十多个章节甚至更多,章节多了,专业教师如果再采用面面俱到的方式来授课,那么,针对性不强,重点不突出。例如:项目审计需要注重程序细节,货币资金、函证、监盘、测试等基本程序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一气呵成做到位。比如化工企业的“油槽”,气味难闻,数量众多,大多数教材上的教授的盘点方法采用估算法,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环境及技术问题,管理人员大多不会按质配合审计盘点,再或者估算技术达不到的情况下导致审计工作无法成功。
(三)实践资源及专业师资不足
在目前,地方应用型高校大部分都配套有会计实训教室,部分高校同时还配套有税务实验室。对于审计实训通常在用会计或税务实验室里完成,硬件设施不到位。还有一些高校没有购买审计教学软件,致使审计实训无法开展。有的高校建立了实训基地,或者与当地事务所的合作让学生进行实习,但由于学生审计理论不扎实或本身缺乏实践经验,所以学生在此更多的是从事复印、打杂等非专业工作,或者涉及一些较为单一的业务,对审计的具体应用无从下手,也不能加强学生对审计的理解,无益于提高实践能力。
许多地方型应用型大学的教师团队大多都是刚毕业的研究生,虽然他们理论知识丰富、研究水平较高,但由于并未真正进入公司或事务所从事过审计具体工作,实践经验基本没有,对于会计审计这类应用性强的学科教学往往存在理论实践脱节的问题。而在应用型大学尤为重视实践能力,虽然引进了一些企业人才来建设双师型队伍,但由于工作性质和实践等条件的限制,参与度不高,有的仅仅只是在学校挂名,并没有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
二、审计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转变传统教学思维,增加实践教学内容
无论是学校、教师和学生层面,都应当从思想上加强对实践应用的重视和投入力度。从学校层面来说,应当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审计学》属于会计主干课程,会计教研室应当重视该门课程整体的规划,不仅仅从理论的角度来学习审计原理,还可以建立专门的审计实验室、配备相关的教学软件,并辅之选修《审计模拟实训》课程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做到学以致用。
从教师层面来说,专业课教师应当根据应用型大学的特点选取适合的审计教材或自主编写教材。尽量做到教材的内容全面性和重点性统一,理论和实践统一。并且,对学生的考核也应当打破传统的理论决定成绩的模式,应该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理论考试相结合,实训成绩要占一定比例。从学生层面来说,要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重点培养自己的实操能力,树立正确科学的学习观,认真对待每一个学习實践环节,具备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能力。
( 二) 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队伍,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在高校学习中,教师扮演的是引路者的角色。要将学生带入审计领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光是具有深厚的理论背景是不够的,还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就需要建设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在教师的配备上,要增加专业教师的数量,使得师生比例合理科学,团队也要相对稳定。在教师结构上,覆盖面也要广,覆盖会计学科的财会、管会、审计和税务方面,既要有优秀的理论型科研型人才,也要有工作经验全面的实践教师队伍。而现在大多数高校特别是应用型大学紧缺的是大量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来引进企业人才,借助企业人才的实践经验来弥补校内实践课程的不足。
(三)教学中穿插理论实践,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一套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了校内和校外两个方面。在校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有关会计、税收、审计、内部控制、财务管理、风险管理和经营活动分析等知识,在校外的实践环节中,学校可通过与实际工作单位或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建设实践基地、开设教学工厂等方式来增加学生的实习机会,实践积累必要的职业基本能力,熟悉从事审计工作的基本流程,基本操作规范。
由上可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现在的会计人才的培养,特别是专业中审计人员的培养,加重实践教学的比例改革是应用型大学面临的重大抉择,逐步改善课程建设、师资力量和实训实习等方面的问题,才能真正的实现复合型会计、审计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程腊梅.浅谈应用型本科审计学课程培养目标[J]神州教育,2019(03)214
[2]杨芳.地方应用型大学会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探讨——以《审计学》课程为例[J]财会学习,2020(15)214、226
[3]张艳. 地方本科院校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策略探析[J].高教学刊,2017(04)124—127
作者:李思瑾(1982年9月)女,汉族,重庆北培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