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兵
摘要:我们知道初中数学主要有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这三大课型,作为三大课型之一的习题课,它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贯穿整个数学教学的始终。一堂有效的习题课,既能帮助学生巩固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又能检验教师新授课的教学效果。如何提高习题课的教学质量,一直是广大数学老师研究的课题。本文立足优质高效习题课教学案例和一线数学教师的实际课堂经验,以探究符合初中数学习题课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为出发点,希望通过对一堂习题课的完整步骤的探究为进行初中数学习题课教学的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初中数学;习题课;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实践中,我们会发现这样的一个问题:很多教师投放在新授课上的精力是比较多的,但投放在提高习题课教学质量上的精力不多。如何在新課程教学改革中,上好习题课,利用习题课减负,并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确实做的比较少。事实证明,在新课改进程中,教师们往往将精力投放在对新授课的研究上,而很少对习题课进行研究和探讨。然而作为三大课型之一的习题课,它的教学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问题,如何利用课本知识解决未知问题,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提高数学解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在习题课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改变一层不变的讲授式教学和一问一答的课堂模式。以打牢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解题技巧为突破口,对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品质进行培养,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与数学解题技能得到逐步改善,使课堂上的每个学生都有所进步。
1初中数学习题课自身的特点
初中数学习题课的主要任务是巩固数学上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解数学题的基本思路。一般情况下,习题课以教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讲解为基础,然后让学生做一些相关习题来巩固基础知识、理解解题思路、发展数学思维。在实际教学中,数学习题课一般步骤是“复习知识点———讲解经典例题———相关习题练习———总结解题步骤———引申数学思想”的简单循环。由于中国自古就有“熟能生巧”的说法,所以,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不少老师采取题海战术,通过大量的习题训练,让学生不知不觉的掌握解题套路,这样的训练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还丧失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很多学生见到数学就头疼,不愿意学习数学。因此,搞题海战术是愚蠢的教学方式,只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不能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由此可见提高初中数学习题课的教学质量,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帮助教师达到教学目标。
2数学习题课教学策略
2.1重视基础,掌握基本的解题思路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部分学生,学习很认真,很努力,他们付出了很多时间进行相关习题的训练,但是在对相关题目解答时,还是不能达到预期效果。通过对同一班学生调研发现,这些学生对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定义、定理、法则掌握的不好,基础不扎实。初中数学中很多公式定理在被应用解题时要考虑变形应用的情形,如果对此类公式定理的理解不够透彻,就不能正确的变形应用。因此,对教师而言,进行具体的课堂教学时要利用一些典型范例做导入教学,针对性地讲解知识重点,让学生可以有效地进行学习迁移。例如,在进行函数解析式教学时,设置如下所示例题:已知点A(-4,y1),B(-2,y2),C(8,y3)都在反比例函数(k>0)的图像上,则y1、y2与y3的大小关系是什么。这种具体的应用问题主要是从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入手,让学生利用其主要的数学性质进行思考,判定不同象限内的点的主要关系,可以使学生根据已掌握的函数知识,逐步理解相关知识要点,进而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2.2循序渐进,重视变式教学
教学实践表明,利用习题的变式进行教学不仅能提高习题课的课堂教学效果,还能有效的提高整个数学课的教与学的效率。在习题课上采取变式教学,表面上看习题少了,但通过一个数学习题的变化,可以让学生通过本题学到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样的变式教学,不仅实现了习题价值的最大化,还有效的减轻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样就不用通过大量的习题来补充相关知识,避免了题海战术。假如教师在采取变式教学的同时,还能鼓励学生独立主动地挖掘习题隐含的相关知识,这样的教学将会达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例如,在《全等三角形》习题课中,教师可以按照图形位置的变化顺序设置变式问题,将最容易判断位置的图形作为第一个问题,然后按照点运动位置的变化设置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判断最初的结论成立与否。如果学生独立思考掌握了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那么在以后的学习中再遇到类似全等三角形的题目时将大大提高学生解题的准确率。
2.3注重一题多解
教师在习题课讲授要善于中,引导学生思考一道问题的多种解法,但大多数的方式是“教师提出、学生思考”,而且能想出不同方法的一般是班级内相对优秀的学生,所以这种课堂教学方式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教师如果能引导全班学生都参与进来,其教学效果一定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简单的问题入手,进行“一题多解”的习题课教学,如下题所示:如图,在ABC中,BO是高,且BO2=AO·0C,求证:∠ABC=90°。思路1:要证∠ABC=90°,只需证明∠ABC=∠AOB(或∠ABC=∠COB)即可,为此,需证明△ABC∽△AOB(或△ABC∽△COB)。由条件BO2=AO·OC及隐含条件AB2=AO2+OB2很容易证明。思路2:要证∠ABC=90°,因为∠AB0+∠BA0=90°,所以只需证明∠BAO=∠CBO,即证明△ABO∽△COB。思路3: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证AB2+BC2=AC2,在Rt△AOB和Rt△COB中联系已知条件也不难证明。思路4:利用圆周角定理推论,可证明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教师在教授一题多解时还应注意,并不是解题方法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据题目的情况而定,而且还要考虑学生解题的独立性,也就是说教师倡导一题多解,不仅仅是帮助学生学习解题思路和方法,还要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路能力。
2.4及时总结
在实际的习题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解答题目后进行必要的反思和总结,反思可以从几个方面加以考虑。(1)引导学生在完成习题后主动对题型进行归纳,然后将同一类题目记录或汇总复习。(2)在习题解答后,鼓励学生根据已完成的题目和相关课本知识自主编写新的题目,并尽可能是开放性习题,让学生互换或自主完成题目解答,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还可以检查学习的效果,达到举一反三效果。
总之,在习题处理中,教师要根据数学习题的特点,深入挖掘其相关的知识点,努力给学生创设有利于锻炼发散思维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必要的观察、比较、引申、拓展等训练,使学生解一题而明一路,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初中数学习题课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精心挑选习题、认真安排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进一步培养解题技巧,提高思维能力,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婧,李清.优质高效的初中数学探究课特征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07):30.
[2]郑毓信.数学教育:从理论到实践[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