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设立的优势及商业模式浅析

2021-12-06 21:24刘亚鸽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3期
关键词:自贸区商业模式

刘亚鸽

摘要:在国家政策支持和战略布局双层引导下,中国目前先后成立了21个自贸区。自贸区的设立,促进了当地的经济、金融等方面的发展,同时吸引人才,促进当地的就业。就目前成立的自贸区来看,各地采用不同的模式进行商业开发,先成立的自贸区为后成立的奠定商业模式基础,后成立的自贸区在先成立的商业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模式创新,为自贸区设立的落地奠定基础。

关键词:自贸区;当地发展;商业模式

一、自贸区定义

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自贸区)是指在国境内关外设立的,以优惠税收和海关特殊监管政策为主要手段,以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为主要目的的多功能经济性特区。原则上是指在没有海关“干预”的情况下允许货物进口、制造、再出口。

二、自贸区与其它园区的区别

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各种“区”层出不穷,已经形成了诸多以不同功能为主的“区”体系。按照经济功能特点、管理指导部门、产业导向、区位因素等的不同,主要分为国家级新区、经济特区、开发区、高新区、自贸区,各种“区”相互之间并不是排斥的,同一个地方可以同时具备多种“区”的身份。主要特点及区别如下:

(一)国家级新区

国家级新区主要是行政区划调整的一种措施,由中央政府批准设立并拥有相应的配套政策。新区的地理范围比较小,通常是一个市内的某一个区域。“国家级新区”的布局更多的会考虑怎么样通过新区的建设带动区域的发展,成为一个区域的增长极,改变整个区域的发展态势,有辐射效应。

(二)经济特区

为了稳妥推进改革,中国一直采取先局部试点、再推广经验的渐进式改革策略。改革开放早期,曾设立深圳、珠海等几个经济特区,区内实行特殊的政策。

(三)开发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既着眼于产业发展的规律又着眼于区域发展规律。特别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不同的产业之间如何互补,突出产业的集聚优势,政府都要发挥较大的作用。能够进入园区的企業享有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优惠提供工业用地和税收减免。

(四)高新区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更多的是着眼于产业发展规律。高新技术产业在发展初期需要政府的扶植加以培育。科技部对于“高新区”的介入甚至都细化到了产业的指导目录,也就是说,哪个地方的高新区应重点发展何种产业,都有着明确的规定。

(五)自贸区

自贸区即自由贸易区,园区内的生产、贸易和投资活动适用的关税、审批和管理政策灵活。另外,自贸区从税收优惠(包括不同程度的和范围的关税豁免优惠政策)、金融优惠(包括放款外汇管制、放款信贷、提供各种补贴优惠)以及土地租用、开放内销市场、加速资本折旧、特殊安全保障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政策优惠支持。

三、自贸区的设立促进当地发展

(一)政府职能转变

对自贸区的管理,政府职能逐步从“管”转变为“监督”和“引导”,实行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简化行业审批制度,将审批权限全部下放到自贸区内或地方政府,支持自贸区以市场为导向,先行先试,充分地发挥市场的作用,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为地方发展营造好的环境。

(二)资本形成效应

鉴于国家对自贸区内各种优惠政策的倾斜,国内外各类资金将流向自贸区,主要包括外资企业投资、国内企业投资、土地与基础设施投资。

(三)进出口贸易额持续增加

第一,自由贸易区是一个特殊的区域,其区域内贸易自由,货物进出都不收取或给予极其优惠的关税。对于自由贸易区内的企业而言,交易成本远低于区域外的同类企业;第二,自贸区内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同时,中国国民消费能力的不断上涨,国外企业希望积极介入中国市场,自贸区的成立给他们带来巨大机遇;第三,在自贸区内,政府推出一系列相关的免税政策和行业政策,进一步促进进出口贸易企业的发展。

(四)金融业积极发展

自贸区的成立将吸引各类金融机构的入驻,促进各类金融业务的发展。第一,自贸区的建立对于金融业影响最大的是人民币自由兑换政策,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交易成本;第二,利率市场化减少了原本需要国家、银行、企业三者共同参与的繁琐程序和步骤,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谈判、议价和监督的交易成本;第三,对区内企业发行人民币债券、企业本外币境外融资等金融制度的放开;第四,政府出台多种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业入驻自贸区,鼓励金融创新,为自贸区的发展提供金融支撑。

(五)物流业高速发展

自贸区的建设将带动区域物流企业数量的急剧增加和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第一,自贸区重要功能之一是从事货物转口分拨、货物储存、仓储运输等。随着自贸区进出口贸易行业、出口加工业的逐步发展,大幅增加区内物流服务企业的货物转运量,促使物流服务企业不断提高转运效率;第二,自贸区内的“境内关外”的海关制度,将极大的节省货物流通审核时间,降低物流服务企业经营成本。

(六)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

第一,自贸区建设短期内促进商办及产业地产发展,中长期通过带动城市经济发展推动整体房地产业;第二,自贸区范围内普遍具备土地资源有限性及不可复制性,并且自贸区概念的推出使得土地的需求量骤升;第三,自贸区吸引大量企业入驻,提高就业率,吸引人口流入,从而增加住宅市场需求。

四、目前我国自贸区投资开发商业模式

(一)土地一级开发模式

土地一级开发,是指政府根据法定程序,从村民或者企业手里收购土地,经过平整之后再通过招拍挂的程序公开卖地的过程。征收成本和卖地收入的差价,即为土地一级开发的利润,一般情况下只由政府获取,用于城市开发和公共建设投入。具体开发模式如下(以广东自贸区为例):

1.政府主导模式

目前国内土地一级最主要的模式是完全由政府主导,具体开发过程为,政府财政拨付征地资金把地征上来,再由土地开发中心进行整备,然后再拍卖出让,出让金交回财政,整个开发过程的成本和收益全部归财政。这种模式下,政府可以对土地的征收出让时机进行全程掌握,但是征地成本对财政来说负担较重,尤其是面积较大的新区开发时,光靠财政资金作为运作资金的话,新区土地的开发速度将非常慢,地块只能一块块的开发。

2.固定收益模式

固定收益模式是由企业支付征地成本和基础建设和公共配套,然后将地交还给政府,等政府卖地之后,再从卖地所得中拿出一部分收益向企业支付开发成本和一定的利润。

3.股权合作模式

此模式下企业支付土地征地、基建等成本,但是从政府手中获得收入的方式不再是开发成本加一定利润的计算方法,而是可以从政府的卖地收入中按比例分成,相比于固定收益模式,前者类似于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债权关系,而后者类似于股权关系。

4.土地5级开发模式(创新型)

(二)自贸区开发建设模式

1.总承包模式

总承包模式是政府通过平台公司将自贸区内项目进行打包交由具有总承包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投资建设的投资模式。此种模式政府拥有土地经营权、项目规划权,保证项目发展方向,但需要承担较大的财政压力。

2.PPP模式

PPP模式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PPP模式追求的是社会和政府共享利益、共担风险,企业和政府实现双赢。

3.股权合作模式

股权合作模式也称为利润分成模式,是指企业在政府的委托下或者政府与企业合资成立投融资平台公司对自贸区进行投资建设。这种模式一般适用于开发面积较大的自贸区片区,因为自贸区的地域相对较大,里面存在较多的园中园实业集团,结合自己的功能定位建立上下游一体的研发基地或者生产基地,并进行土地购置建立园中园,这也是对自贸区开发的一种补充。

猜你喜欢
自贸区商业模式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改变集装箱供应链商业模式
天津自贸区辐射效应研究
自贸区谈判背景下中日韩经贸合作前景分析
商业模式那些“坑”!
商业模式考验
2006-2007年度最佳商业模式
2006-2007年度商业模式未来之星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