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舒
摘要:学生在学习初中美术知识时,常常会因为美术知识的理论性过强,而失去对于知识学习的兴趣,这对于帮助学生感受蕴含在美术知识中的传统文化是不利的。为了能够改变这一教学现状,教师可以在授课的过程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提高自己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程度。本文围绕中国传统文化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研究展开论述,希望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美术;中国传统文化;渗透
前言
美术承载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对蕴含其中的文化魅力进行剖析,让学生能够在鉴赏美术作品、制作美术作品等过程中,充分地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这对于提高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增强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帮助。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可以开展书画展、可以引导学生参观当地建筑、开展脸谱制作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
一、开展书画展
对于学生来说,美术理论知识的学习往往是枯燥乏味的,但是对于鉴赏优秀的美术作品,他们常常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开展初中美术教学时,可以对优秀传统美术作品的照片进行收集,并且对其进行打印,完成艺术长廊的制作,并且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观看,在艺术鉴赏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例如,教师可以选择清明上河图、雪溪图、耕织图等,将代表着各朝各代优秀文化的作品进行呈现,让学生能够跟随着艺术作品,徜徉在艺术的长河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艺术鉴赏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并且能够将自己所学的美术理论知识具体化,帮助自己增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以“印象中的传统文化”为题,让学生借助观看艺术长廊的经历,对自己的心得体会进行记录,这将帮助他们在表达内心想法时,增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
二、引导学生参观当地建筑
在中国各地,都会有少则一两处,多则上百处的古建筑,它们闪烁着前人们智慧的光芒和表达着他们对于艺术的思考,因而这些建筑也可以作为开展美术教学的素材。教师可以利用周末时间,组织学生参观这些古建筑,并且对古建筑背后的故事进行讲述,让学生能够在聆听的过程中,了解中国建筑的发展史,并且能夠叹服古人的智慧,和他们所要表达的思想。在参观古建筑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就古建筑的细节部分进行细细地观察,感受蕴含其中的中华传统文化,这对于帮助学生实现个人能力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在学生能够对古建筑形成整体的认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绘画的形式,对自己的想法进行呈现。而在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创作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绘画任务作出更为明确的安排:“可以将自己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建筑本身进行结合,开展艺术创作活动,但却并不需要做到和建筑本身一模一样,重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透过古建筑的外在,探寻蕴含其中的中华传统文化,这将帮助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增强自己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在学生完成了创作任务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创作的美术作品,谈谈自己的创作思路。而善于表达的学生可以利用这种机会,对自己在创作上的构思进行描述,并且向其他学生讲解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思考,这能够营造出良好的美术学习氛围,帮助班级上的每一位学生加强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
三、开展脸谱制作活动
为了进一步地丰富学生的美术学习形式,教师可以组织开展脸谱的制作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的方式,制作相应的脸谱,并且在活动的过程中,激发自己对于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首先,教师可以在美术知识讲解时,引导学生体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感悟蕴含在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并且感受美术的灵魂所在,再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应用到艺术作品的创作中,提高自己的艺术创作能力。接着,教师可以以“脸谱的制作”作为美术课程的主题,向学生讲解脸谱的由来记忆脸谱制作的基本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艺术氛围中,激发自己对于脸谱制作的兴趣。然后,教师可以向学生分发制作材料,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对脸谱进行制作。通过将脸谱制作和日常生活相联系的方式,学生能够感悟传统文化对于日常生活的巨大影响,也能够在生活的过程中,关注传统文化的存在,这对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总结
总而言之,教师在开展初中美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开展书画展,让学生能够在欣赏优秀作品时,增强自己在美术鉴赏能力,并提高自己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可以引导学生参观当地建筑,让学生能够在领略建筑风采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可以鼓励学生开展脸谱的制作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兴趣的驱使下,主动承担起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姚轶.初中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0(12):241.
[2]周润涛.初中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J].美术教育研究,2020(09): 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