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三婷
黄仁宇先生认为“学历史的人不当着重历史应当如何地展开,最好先注重历史何以如是地展开”[1],这启示历史学习者要更加关切历史现象背后的脉络与机理,而不是拘泥于纷杂的历史细节。历史何以如是展开?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作答者能对历史现象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换言之,这可以看作是对历史解释素养的要求。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重要一环,它在认识论上要求学生形成对历史思辨的、客观的看法。无论是在教学实践中,还是在高考评价体系中,历史解释素养的培育与考查都是一个重要议题。2021年全国乙卷第47题以三则关于冯道的不同评价创设学术情境,然后在设问中直指历史解释素养的考查。笔者试以该题为例,研读其命题特点,并探索如何在教学中通过学术情境培育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为方便阅读,录原题于下。
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一:冯道(882~954),“少纯厚,好学能文”,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时,曾居高官显爵,自号“长乐老”。其自诩:“在孝于家,在忠于国。口无不道之言,门无不义之货。所愿者下不欺于地,中不欺于人,上不欺于天……非人之谋,是天之祐。六合之内有幸者,百岁之后有归所。”
——据《长乐老自叙》等
材料二:史臣曰:(冯)道之履行,郁有古人之风;(冯)道之宇量,深得大臣之体。然而事四朝,相六帝,可得为忠乎!
——《旧五代史》
材料三:予读冯道《长乐老叙》,见其自述以为荣,其可谓無廉耻者矣,则天下国家可从而知也。予于五代得全节之士三,死事之臣十有五……然使忠义之节,独出于武夫战卒,岂于儒者果无其人哉?
——《新五代史》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对冯道的评价。(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人物评价的因素。(6分)
一、时易名异:从个体到符号的冯道
冯道生于唐末,逝于后周,活跃于五代时期。五代始于公元907年朱温称帝,止于公元960年赵匡胤建宋,仅有54年。在这大约半个世纪中,先后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其中最短的后汉仅存在4年,最长的后梁也只有17年国祚。因此,五代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最为动荡的时期之一。五代多骄兵悍将,士人地位低下,所谓“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至如毛锥子,焉足用哉!”[2]在这样特殊的历史环境中,冯道以一介儒士,历四朝而相六帝,备受尊崇,成为五代政坛“不倒翁”,造就乱世中一特殊现象。但随着五代结束,赵宋兴立,冯道身后之名也发生变化,逐渐走向另一个极端,第47题的三则材料即呈现这一变化过程。
冯道虽名显于五代,但若将其置于中外历史之中,则并不瞩目,高中历史教材也没有对他进行叙述。很多学生极有可能从未听过冯道之名,在考场上乍见此题可能会感到慌乱,但题目的陌生实际上是虚晃一枪,并不是本题的难点所在。从设问上看,第47题显然不是一道纯粹的知识性考题,而是有着更为高远的命题立意和更为深邃的命题思想,即以冯道为切入点,考验学生处理新情境的能力,进而考察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材料一主要出自《长乐老自叙》,该文是冯道对自身一生事迹的评价,类似于口述历史。口述历史无法回避的核心问题在于是否具备真实性和客观性,因为口述者受情绪、动机、认知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很大可能会根据自身意愿重新过滤和编排历史事实,甚至趋利避害,夸大有利于自身的历史,回避不利于自身的历史,造成历史呈现的变声甚至变形。
那么冯道的自叙是否有不实之处呢?据史书记载,冯道少时“负米奉亲”,为官后,“凡牧宰馈遗,斗粟匹帛,无所受焉”[3]。在中原王朝与契丹的战争中,冯道也尽力救护平民,辽太宗耶律德光攻入汴京后,纵容军队四处劫掠,使得“丁壮毙于锋刃,老弱委于沟壑”[4],后在冯道的劝谏下,契丹军队才有所收敛,“人皆以为契丹不夷灭中国之人者,赖道一言之善也。”时人认为冯道“布衣有至行,立公朝有重望”,他七十三岁去世,“时人皆共称叹,以谓与孔子同寿”[5],可见其声望之高。因此,冯道的自叙与同时代人对他的评价相去不远,大部分内容并未违背基本史实。
于冯道而言,最受后世批判的莫过于“在忠于国”的自叙,评价的转变滥觞于材料二所依据的《旧五代史》。北宋开国后,为“将使垂楷模于百代,必须正褒贬于一时”[6],宋太祖赵匡胤令薛居正主持编修《旧五代史》。这部史书以较多笔墨赞扬冯道的德行,但也首次从忠于一朝一帝的角度对冯道进行批评,总体持一种褒贬兼有的态度。
到北宋中期,欧阳修编《新五代史》,将历仕数朝者统入《杂传》,并以冯道为文臣之首,表明其憎恶之态度。在《冯道传》中,欧阳修用近半篇幅批评冯道,认为“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乱败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7]接着便是材料二中对冯道“无廉耻”的评价。
从五代到北宋,冯道的形象逐渐由世所共仰的贤臣孝子变为举世唾弃的反面典型,从单纯的历史个体变为“无廉耻”的意识形态符号,经历了高度肯定、褒贬参半、彻底否定三个阶段。第47题第1问就是要求学生概括对冯道的三种评价,这实际上是在考查学生较浅层次的历史解释素养,即整理史料,并将其描述出来。笔者就本题对学生进行了测验,大部分学生能够较为清晰的感知三则材料的评价变化,并提取关键信息,完成作答要求。
二、论世知人:冯道形象变化的综合因素
从测验结果来看,学生关于第2问的答题情况并不理想,主要表现为答案不完整、不精确,甚至答非所问,说明第2问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察更为深刻。第2问要求对影响人物评价的因素进行作答,这实际上已经跳出本题,从更高层次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即区分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辨析。如若在教学中培养得当,即使未曾听过冯道其名,学生也可由历史解释素养打开思路,进行作答。所以对第2问而言,材料事实上只是引子,用来引出影响人物评价几个关键因素。
其一,时代背景。三则材料以时间先后排列,分别源于五代、北宋初期、北宋中期,即使学生不知《旧五代史》与《新五代史》的成书时期,亦可由旧、新二字判断孰前孰后。时空观念是历史解释素养的一大支撑,学生如能准确定位三则材料的时空位置,或至少能大概判断其先后顺序,就能推想出时代背景的不同会导致人物评价的差异。五代乱世,人人自危,上位者不为虎作伥已属难得,能有保民之举更是罕见,所以当时对冯道也就没有求全之毁。北宋初期接五代余绪,社会价值观念也多有承续,所以对冯道还有一定的宽容度。再到北宋中期,国家承平日久,“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遂对冯道全面否定。
其二,评价者的立场。认识到历史陈述的主观性是培育历史解释素养的题中应有之义,当面对著者不同、出处不同的多则史料,学生由历史解释素养应立即意识到不同评价者会有不同立场,进而会影响对人物的看法。材料一是冯道的自我评价,材料二、三是他人对冯道的评价,这已非常明显的指出立场问题。再细究之,材料二、三也有不同的立场。编修《旧五代史》的薛居正历仕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四朝,比之冯道亦逊色不多。因此,薛居正评价冯道时的感情会比较复杂,一方面,他与冯道有相似经历,褒冯道正是一种自我肯定;另一方面,薛居正作为北宋开国重臣,出于维护皇权的需要,又不得不写几句贬词,所以就呈现出褒贬皆有的评价。而欧阳修一出生便是大宋子民,没有薛居正的历史包袱,所以在《新五代史》中批评冯道就非常直白且激烈。
其三,评价标准。材料一的“在忠于国”,材料二的“可得为忠乎”,材料三的“无廉耻”,暗含着对“忠”的不同评价标准。荀子主张“从道不从君”,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事实上,在宋代以前,死事一主并非人臣的绝对义务,所以在冯道及时人看来,食其禄尽其言,能保护民众少受屠戮,已称得上“在忠于国”。北宋建立后,为惩五代之弊,开始大力宣扬忠君思想,提倡气节观念。宋仁宗曾对臣子说:“道相四朝,而偷生苟禄,无可旌之节”[8],以忠节的标准对冯道进行否定。正是在评价标准的变化之下,欧阳修编《新五代史》,才将冯道视为“无廉耻”者。
三、教学启示:由学术情境而至历史解释的可能路径
历史解释虽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其培育难度高,所以在课堂教学的落地情况并不乐观。第47题给予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启示,即以多元材料创设学术情境,进而达成历史解释。具体到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运用冲突性史料创设立体的学术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证明某一历史观点或现象,往往提供多则同质史料为支撑,学生很容易就能从同样基调的史料中得出结论,但这事实上极大地压缩了学生的思考空间,容易造成僵化、单一的思维模式。如第47题一样,冲突性史料会制造出巨大的解释空间,形成一个立体的学术情境,学生也有兴趣去探讨和辨析冲突背后的历史逻辑,达成从历史知识到历史解释的升华。
第二,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为重要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对知识本身的记忆与理解,教与学难以形成双向反馈,二者甚至完全割裂,这样的结果就是学生丧失主动思考的能力,当面对第47题这样的陌生史料时,往往会无所适从。因此,创设学术情境只是一个前提条件,后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完全置身于学术情境之中,评判史料的客观性、真实性、准确性,让学生进行独立的选择与判断,形成批判性思维。
第三,注重培养学生对史料的敏感力。学生在考场上面对的学术情境往往是大段材料,且大多是陌生材料,另有作答的时间限制。所以在课堂中构筑学术情境后,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情境,快速找到历史解释的着力点,使学生形成对史料的敏感力。只有具备敏感力,才能准确感知学术情境的脉搏,进而朝着正确的方向去进行历史解释。例如第47题第2问,三则材料的出处就是关键信息,学生如果具备敏感力,便很容易由此分析出时代背景和评价者立场这两种影响因素。
历史解释素养对学生的重要意义在于,能够使他们具备一种客观的、辩证的历史眼光。观古益于识今,能够解释历史,也就能够解释现在甚至未来。历史解释素养可以使学生受益终身,這也契合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创设学术情境是培育历史解释素养的重要途径,这在高考题中已多有体现,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多加探索,使学生真正形成历史解释素养,以不变的素养应对万变的情境。
【注释】
[1]黄仁宇:《大历史不会萎缩》,北京:九州出版社,2019年,第112页。
[2][3][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1406、1655—1656页。
[4][宋]叶隆礼:《契丹国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36页
[5][7][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614—615、611页。
[6][宋]司羲祖:《宋大诏令集》,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555页。
[8][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1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