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语境策略研读《印花税法》

2021-12-06 22:52刘起利
中学历史教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印花税殖民地研习

刘起利

一、背景与问题

历史阅读是现代历史教育的核心研究课题。1988年我国历史教学大纲首次提出培养历史阅读能力[1]。课改后,初中提出要“初步具备阅读”的能力[2],高中提出要“进一步提高阅读”的能力[3]。按理说,学理范畴与历史课程标准都强调历史阅读的重要性,但诡谲的是其研究迄今仍是浅尝辄止,因为“根本不知道它是解决有效教学问题的一把钥匙”[4]。实际课堂教学并未将史料研读纳入视野,多关心怎样把历史故事诠释得精彩,刻板认为历史阅读“是语文课的事”。这虽然明确了上位的目标——“重在对学生的历史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但建议“尝试解读”“深度阅读”史料的下位操作未有更多的阐释。[5]

斯坦福大学《像史学家一样阅读》课程突显了历史学科阅读所具有的学科特质,以史源、语境、确证、精读为阅读策略,围绕研习的中心问题再设计出若干指导性问题。《印花税法》[6]案例侧重用语境研习史料,特摘录出来,以飧读者。

二、案例及呈现

该案例的第一环节,老师介绍背景知识以导入课程。然后提出研习的核心历史问题:为什么殖民地居民对印花税法感到不满?第二环节,以阅读史料展开。分发史料A,教师先示范如何用“语境”策略研读,以便学生能独立研习后两则史料。

史料A:B.W的公开信(修改)

致马萨诸塞海湾地区的居民

亲爱的同胞们:

这是自由英国一条常用格言:“不经本人同意,任何人不得被征税。”你们清楚在征收这种税时,必须在议会中得到代表的支持。

醒醒吧,同胞们,打败那些想奴役我们的人,不要做懦夫。你们出生在光明之国英国,成长在自由之地美洲。反对这项税收是你的责任。未来的几代人会感谢你的努力,并缅怀他们国家的救世主。

我敦促你们告诉代表,你们不支持这项可怕且繁重的法律。让他们知道你的想法,他们应该充当国家自由的捍卫者。

我期待着庆祝你把我们从敌人手中解救出来。

注:这是封署名“B.W”的信,它刊登在1765年10月7日的《波士顿公报》头版上,这是殖民地时期一份国家报刊。

老师示范先读史源,思考史料是谁写的、为何而写、何时而写、何地而写、作者观点是什么等,以此判断它是否可靠。其研习活动一定程度已将史料置于语境中,如根据史料何时何地创建,得知它发生在1765年10月7日的波士顿。

接着,老师示范用“语境”策略研读史料。第一步,将史料置于背景中,探究创建史料的背景如何影响其内容。背景一:1765年5月22日通过《印花税法案》且于当年11月1日生效;背景二:已有人抗议该法案,殖民地居民代表组成一个印花税法国会,在10月向议会和国王提出反对法案的请愿书。了解背景后,告诉学生还要用“语境”策略研读史料内容以获取更多背景信息,进入第二步。研读内容之一是B.W称“你们出生在光明之国英国,成长在自由之地美洲”,该句说明他仍然为自己是英格兰后裔感到自豪。但他同时坚称北美是真正的自由之地,是否意味着殖民居民很难下定决心与英国人作对呢?毕竟很多人觉得自己就是英国人。研读内容之二是B.W敦促读者与他们的代表谈话,老师对该文很困惑:“我以为殖民地居民对‘无代表不负税原则感到不满,但惊讶他们居然有代表。也许这意味着他们有某种形式的代表权,但没有他们想要的那么多,还需进一步探究。”研读内容之三是“真理和自由的敌人”,这说明他认为英国人通过《印花税法》侵犯了殖民地居民的权利。据以上研读,老师判定殖民地居民对该法案不满是因为他们认为英国侵犯了其权利。

通过示范研读,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语境阅读策略。接着分发史料B,指导学生研读。

史料B:来自伦敦报纸(修改)

致康威部长先生:

波士顿人暴乱令人奇怪。如果对啤酒征税,我不会惊讶,因为每个人都喝啤酒。但是印花税法案对任何生活必需品都不征税,不会影响穷人,况且穷人也负担得起这么少的钱。对报纸征税只影响富人,穷人不买报纸。波士顿暴民甚至在该税法生效前就反对,这不令人惊讶吗?当被告知时,我怀疑不是增税负担,而是征税方式引起不满,如果是这样,事情可能比它最初表现出来的更严重……

殖民地居民是兄弟和同胞……應问自己是否像兄弟般对他们……英国人与生俱来第一项特权是同胞才能合法审判他。其中一点是他不能被征税,只能由他所代表的议会征税……对殖民地征税的人是否也要为自己缴纳一部分税收?若不是这样,殖民地居民做了什么使得他们被剥夺了作为英国人最珍贵的特权之一?除非废除所依据的法律,议会是否有权剥夺任何一个最低等臣民与生俱来的特权?

注:这封信是威尔·艾尔弗雷德写给负责处理与北美殖民地关系的国务卿亨利·西摩·康威的。信最初刊登在伦敦一家报纸上,1766年1月27日又刊登于《波士顿公报》增刊上,此时距《印花税法案》生效已近三个月。

从研读史料B开始,老师由示范变为指导,即设计系列指导性问题驱动学生研读。

问题1:信是谁写的,你对他了解多少?

问题2:哪家报纸写的?

问题3:作者对《印花税法》的看法如何?

问题4:它写于何时,是法案生效之前还是之后?

问题5:它可靠吗,请阐述理由。

学生通过以上研读知道这封信有助于了解威尔·阿尔弗雷德更多的信息,以及该文最初是刊登在哪家报纸上,但它是一封致政府官员的公开信,且在两家报纸刊登,不能确定这是个可靠的证据。接着引导学生继续阅读史料,提出系列语境问题,如:据该文章,波士顿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作者感到惊讶?据作者说法,谁会看报纸?据该文章,为何殖民地居民对法案会感到不满?学生单独回答完问题后,分发史料C。

史料C:印花税署署长的信(改写):

各位大人:

殖民地居民一直侮辱国王,说《印花税法案》是违宪的、压迫性的。

这里许多人清楚长老会是暴动的罪魁祸首,反对国王并高呼“没有国王,只有耶稣”。领导人发表煽动性文章,使人们的思想处于骚动中……没有人敢写任何能使人平静下来的东西,因为作者生命和财产都会处于危险中。

我深信长老会的目的无非是放弃他们对国王的忠诚和服从,在北美建立一个共和帝国,自己成为贵族和主人。

我每天受到来自泽西、纽约和新英格兰的数千人的口头信息和匿名信威胁。

最后,祈祷上帝摧毁叛乱种子、惩罚暴乱主谋,确保北美忠诚英王室。

注:约翰·休斯是费城的一位印花税征收者,给伦敦的老板写了这封信。

研读该史料与史料B的形式一样。老师提出指导性问题:

问题1:这是谁写的,他的工作是什么?他是站在英国一边还是殖民地居民一边?你怎么知道的?

问题2:根据他的描述,1766年美国发生了什么?该法案对他有什么影响?提供史料中的证据来回答。

问题3:你相信他的叙述吗?请阐述理由。

问题4:与史料A和B中的叙述对比,史料C中的叙述有何不同?是大多数殖民地居民对印花税法感到不满,还是少数领导人激怒了所有人?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解决上述问题,完成研读任务。三则史料研读皆与指导性问题紧密相连,老师基于史料提出、发现问题,学生基于史料解决问题,这些问题于实施而言即是问题设计,于结果而言则为问题意识。足见问题之于史料研读之重要性。

第三环节以全班讨论来结束新课。指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为什么殖民地居民对印花税法感到不满?该法案是一种不合理、不公平的税收吗?英国是否侵犯了殖民地居民的权利?殖民地居民对印花税法案的反应如何?一些历史学家认为,美国革命是因为少数富有的领导人激怒了所有的穷人,這些史料提供了论据吗,可信吗?讨论看似没有史料为依托,但细分析实有前两个环节作支撑。该环节与史料研习一定要得出结论的设计思路不同,学生未必都能得到确切的标准答案,但凸显该案例的设计精髓,注重阅读过程,强调阅读体验,着眼阅读后建构自己的历史认识。

三、特点与启示

(一)师生角色呈现恰当性

以史料为中心是当前全球历史教育的趋势,随之而来的是谁读史料,为谁而展开史料研习等追问。毫无疑问是学生!但学生如何研读史料?师生角色如何定位?不同的课程理念有不同的看法。《像史学家一样阅读》课程与“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不同,该课程倡导以史料为基础,学生研读史料后自主建构历史认识。但理念再好,要落地实施不得不考虑学生的阅读能力。案例中老师示范研读活动,既不完全放任学生活动而避免无序的研习,又让老师进行有效指导,恰当的师生角色让学生阅读从模仿到独立,进而让学生像史学家一样阅读成为可能!这一师生角色定位有利于避免只服务于老师“教”的虚假史料研习,也能制止学生热闹却无教学效益的空洞探究活动。

(二)语境策略具有双向性

史学家阅读史料,常将自己置身于史料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中,以理解和解释史料内容。史料包含许多线索,揭示了某一历史时期人们的主要矛盾、冲突、习俗、偏见等,史学家阅读史料即利用线索信息推断某个特定时期和地点的生活是什么样,从而了解历史背景。该课程不仅吸取了史学家研读这一优点,又增加了历史教育的特点,其语境阅读策略不仅强调将背景知识带入史料,还强调从史料中了解历史背景[7]。换言之,学生利用历史语境帮助研读史料,又从史料研读中生成历史语境,产生相关事件或时代的历史背景,可见,其语境策略具有双向性。

(三)语境策略带有相关性

该教学案例展示的语境策略并不能孤立使用,它与其他策略是相关的。如用语境策略之前,就需要对史料的来源信息进行探究,而这个过程其实也完成了一些语境的处理。我们在研习史料时,可以借鉴语境策略相关性特点,利用它与其他策略配合有机协调来完成研读任务。当然,语境带有相关性不代表就丧失了其独特性,无非是根据具体研习活动、针对不同史料情况,语境占主导阅读策略,其余策略起助力,以使语境能更大发挥其作用。

(四)语境策略得有问题性

史料蕴含着事实,但它却不是“透明清晰的反映”,玄想一阅读史料就自动获知事实被破灭。史料不会自愿拿出任何现成的陈述,更不必说分析其语境了。唯有“通过反复盘问”史料,才能得到“他们原始陈述中所隐瞒了的情报”[8]。该教学案例围绕语境策略设计相关指导性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基于史料提出的,学生研读史料的过程,其实就是问题解决的过程。要避免偏离语境策略的本位与就文本读文本的情况,就必须设计相关的指导性问题,在问题意识驱动下使得语境分析更有方向性、操作性。

(五)语境策略须有背景性

用现在的眼光看待过去是一种必须克服的行为,将事件置于特定的时空背景下进行语境分析尤为必要。所以,语境策略的使用就必须注重历史背景的铺垫。该案例以简明且直接的方式——新课背景知识导入,既直接又有效,让学生迅速对印花税法案的前因背景有所了解,由此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历史背景的帮助下开始理解、解释史料。有时候学生读不懂史料未必都是阅读能力差所致,与缺乏背景知识的铺垫不无关系,忽视历史背景的作用而急于进入研习活动是要警惕的。

【注释】

[1]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历史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510页。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页。

[3]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页。

[4]赵亚夫,徐赐成,刘红梅:《历史教学设计的流程、诊断与策略(第八讲下)》,《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年第5期,第4—7页。

[5]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37—40页。

[6]Stanford History Education Group.Stamp Act,https://sheg.stanford.edu/history-lessons/stamp-act.

[7]Avishag Reisman,"Sam Wineburg.Teaching the Skill of Contextualizing in History",The Social Studies,2008,99(5),P.202-206.

[8][英]柯林武德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的观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333页。

猜你喜欢
印花税殖民地研习
师生共生研习 点燃课堂活力
中国通过印花税法
对证券交易印花税的两点建议
下调印花税不足以支撑股市走强
司法改革背景下民法实例研习课程设置构想
殖民地时期南北美洲农地制度为什么大相径庭
早期华侨文学中的东南亚地区殖民地状况
北美独立战争爆发原因初探
二战后英属各殖民地分离倾向探因
清代印花税票实用票据真伪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