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入海 一体多元

2021-12-06 17:44张春蕾
人民音乐 2021年6期
关键词:乐派文科音乐

20年12月4-6日,中国音乐研究基地学术年会暨中国乐派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研讨会是中国音乐研究基地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第一次举办的大型学术活动,为期三天,由中国音乐学院主办,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研究基地承办,共有包括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电影学院等兄弟院校和科研机构相关领域的专家,中国音乐研究基地研究员、国家社科基金藝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乐派研究”课题组成员等一百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参会。

12月5日,由基地常务副主任刘嵘教授主持开幕式,中国音乐学院院长、中国音乐研究基地主任王黎光教授做主旨发言。本次会议旨在通过打造艺术学派跨界对话平台,把音乐话题融入艺术学派的大潮流中,让音乐类专家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域外专家”共同切磋交流。会议两大主题是“中国乐派”和“新文科”建设,均为学界的前沿话题。前者以中国音乐学院为依托,关注中华文化复兴的历史命题;后者则是响应教育部的时代号召,共商学界“话语体系”。

两个议题均得到了学界的积极响应。此次会议共有六十余位专家学者参与发言,具体可分为“中国艺术学派”专题发言与高端对谈,“中国乐派”专题研究分会场四个场次发言和“新文科视野下的中国音乐话语体系建构”四个分会场的发言。以下分述之:

一、“中国艺术学派”之“他山之石”

“中国艺术学派”专题发言与高端论坛由基地首席专家谢嘉幸教授主持。三位非音乐界“域外”专家的发言是中国音乐学院自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乐派研究”立项以来,首次在艺术学门类开展的跨界学术对话,引发热烈探讨。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周星教授在《域外漫议“中国乐派”的价值》中谈到对“中国乐派”的四点理解:一是中国乐派当确定中国民族的立场;二是东西方需相互参照;三是既往创作经验、思辨思维、创新观念三者要密切结合;四是上通的意识,向下的基点,既往的传统,未来的方向需“四体”并立。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江东研究员的《理念与实践——中国学派舞蹈艺术发展》介绍了建设中国特色舞蹈体系的历史进程,从建国初的中专舞蹈建设到1978年后的大学建设,从古典舞的三个流派到中国民族民间舞等多舞种的出现,中国舞蹈在多年实践与理论探索中尝试突出自我、突出中国特色,取得了许多历史成就。

北京电影学院刘军研究员的《从中国电影学派理论体系的研究看中国艺术学派的建构》主要分为两大主题:一是强调中国艺术学派建构在当下的必要性和重大性,二是讲到中国电影学派理论体系研究的三个方面:理论框架上突出民族性,有不同理论的导入,具体化的风格研究。

三位专家介绍了不同领域“学派”的发展历史与成果,从跨学科的视野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为中国乐派的发展提供了多维借鉴。在随后的“高端对谈”中,八位学者也各抒己见,为“中国乐派”建言献策。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彭锋教授就近年来各个领域提出中国学派的问题,认为“中国乐派”不仅是音乐内部的事,更是需要各学科融合的工程。北京大学高丙中教授认为,“中国乐派”是一个以国民为主体、以国土权覆盖、文化的社会的、共同体政治的、面向未来的未完成概念。中央音乐学院项筱刚研究员从地域视角切入,指出中国乐派是指一个群体、一种风格,必须具备中国性,中国艺术学派必须团结起来才能在国际上有话语权。浙江音乐学院夏滟洲教授谈到,一定要用长远的、世界的和科学的眼光看待冷门绝学的意义。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毕明辉教授介绍了其子课题“乐派的现状调研与国际比较研究”的具体进展,并就从人的属性与地域属性划分乐派的现象提出自己的理解。北京大学林小英副教授从教育的角度指出如何能形成中国人独特的听觉和乐感习惯,形成我们自己的文化生态值得我们思考。中央音乐学院张伯瑜教授提出“中国乐派”的三条线索:一是专业音乐创作领域的乐派,二是传统音乐领域文化的乐派,三是未来音乐发展的乐派。中央音乐学院杨民康教授指出,现在学界分为艺术学和艺术人类学两种趋势,每种学派都以自己学科为中心,吸收其他学科与不同方法,形成了当今多元一体的格局。

“中国艺术学派”专题发言与高端论坛各位专家学者的发言表明,“中国乐派”不只是音乐界的问题,也是“中国艺术学派”大家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问题有待各领域专家共同探讨。

二、“中国乐派”之中国音乐话语探寻

“中国乐派”自2015年提出以来?譹?訛,已成为学术界出现的高频词汇,已有数十篇论文对这一议题进行论述,各个子课题的研究均在稳步推进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引起学术界广泛重视。本次会议的主题之一围绕其展开,发言内容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音乐美学与宏观话语建构,相关论文就中国乐派中的美学问题展开学理层的思考;二是中国传统音乐形态话语建构,这部分论文虽然没有直接或主要论及“中国乐派”,但奠定了中国乐派深厚的理论根基;三是音乐创作与学科建设,此部分论文或围绕音乐创作、音乐理论展开,或对中国音乐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宏观思考。

(一)音乐美学与宏观话语建构

中国乐派“以中国风格为基调”,所谓风格,便与审美与美学价值息息相关,本次会议有学者从“中国乐派”的美学角度展开论述。薛艺兵从人声的缘身性本质展开探寻,提出“人声(声乐)为音乐美之本源”的美学新论题。张燚认为“韵”是中国音乐之核。邓佳讨论了顾颉亭在《当德彪西遇上杜丽娘》中如何用一种新的面貌来强化中国传统美学内涵。

对中国音乐宏观思考的论文多为谈古论今。申波指出了聂耳现实主义创作之路的当下意义。孟凡玉从认为施光南的音乐作品具有鲜明的中国音乐特质。胡斌从文化与战略视角站位,认为世界音乐观察是明确中国乐派和中国音乐话语体系构建的外部基础。赵璞从晚清时期关于“中国”的历史叙述出发,辨析了从“天下”国家到民族国家的概念,解释了陆九渊“东海西海,心同理同”的观念。

(二)中国传统音乐形态话语建构

中国乐派“以中国音乐元素为依托”,中国传统音乐可谓中国音乐元素之内核,对传统音乐进行挖掘与研究是构建中国乐派的理论基础,本次会议有多位专家论及这一议题。

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主要涉及声乐、器乐和乐理。声乐方面,郭克俭梳理了20世纪以来豫剧演唱方法、风格和地域的流变。袁环总结了路头戏的创作流程和演员套用唱词的程式性。蔡际洲通过音响形态分析探讨了汉剧名家程彩萍润腔特色及发展变迁。韩启超从声学维度解读了两个相近女性行当昆曲闺门旦与正旦歌唱的物理属性和生理机制,总结其嗓音差异。肖璇多维度讨论了日本学者对歌研究中值得中国西南两性对歌研究关注的方面。

中国传统器乐及乐理方面,刘勇强调了懂中国乐理、培养中国乐感的重要性。傅利民对当下曲牌结构类别、曲牌体式分类探索的现状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王宇琪对大弦戏曲牌类属、宫调名实、实际运用等方面予以分析。张翼善从朝鲜族洞箫类乐器的传承、影响面以及改革等进行了详细论述。荣英涛从历史渊源、谱本比较、形态分析等方面阐述了京津冀音乐会《骂玉郎》套曲的传播脉络。桑坤探索了琴调“蕤宾调”的来源与历史发展的若干问题。

(三)音乐创作与学科建设

中国乐派“以中国音乐作品为体现”,对音乐创作进行研究是中国乐派的重要一环。论及音乐创作方面的论文涉及民族器乐与创作理论。李丽敏认为中国民乐是“中国乐派”的显性符号,最能直观地显现中国音乐文化特征。姜小露在“中国乐派”视域下探讨了当代民族室内乐所体现出的中华民族精神命脉。赵书峰认为中国民族器乐当代创作应充分吸收与采借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元素。魏明分析了作曲家姚晨对古琴音乐线性化陈述做出的音效转译。钟卓文阐释并论证了俄罗斯和声学派相较于世界其他和声理论体系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

还有的发言针对中国乐派对学科发展方面的意义进行了探讨。司思从“中国乐派”理论对音乐艺术管理理论、实务、教育教学与科研方向的指导等几方面展开探讨。付晓东以导图形式介绍了中国乐派智慧型乐器博物馆的构建框架。

纵观本次会议有关中国乐派的发言,学者们对学理层、概念层的关注较少,对美学、传统音乐、音乐创作的具体研究较多,讨论焦点在于话语体系的建构与各个学科的建设。虽然论点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但多数发言与“中国乐派”的关联性较为有限,多流于表面。有关这一课题,期待更多切实从“中国乐派”本质出发的研究与探讨。

三、“新文科视野下的中国音乐

話语体系构建”专题研究

“新文科”概念由中共中央于2018年正式提出,2020年11月教育部主办的新文科建设会议上明确了其作为新学科门类的建设是未来我国高等教育所要着力推进的核心工作。此次大会以“新文科”作为主题之一,是中国音乐研究基地相应党中央号召,紧跟教育改革步伐,集思广益、顺势应时,带头走在音乐学术研究最前沿的体现。

此次会议上与“新文科”相关的发言主要可分为三方面:一是“新文科”背景下的学科建设,主要为音乐理论各专业学科的历史现状与问题分析,包含传统音乐、民族音乐学及其他学科;二是“新文科”背景下的音乐教育发展;三是音乐史与民族音乐学研究。

(一)“新文科”背景下的学科建设

传统音乐学科理论话语体系构建方面,周天星以潮州音乐宫调研究为例,认为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应重新构建传统音乐理论体系及其话语体系。李月红用丰富实例阐明了传统音乐生存场域趋向多元化,传统音乐学科拓宽视域是大势所趋。赵倩提出深入挖掘整理艺谚艺诀是理解和建构曲艺音乐理论话语体系的重要手段。

个别发言从民族音乐学视角切入。杨民康回顾了以往民族音乐学理论中的跨学科意识并展望了未来新文科视野下的“合作”研究。胡晓东、包悦力总结了音乐民族志书写走过的从本质主义到建构主义探索路向中的三重境界:客位的“真”,主位的“真”,共谋的“真”,展现了一个多层、多向的学科发展路向。和云峰指出了当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领域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研究观念、研究理论、教学方法、研究学人四个方面。

另外还有部分学者聚焦于校史研究、作曲技术理论学科发展、计算音乐学研究、音乐心理学等学科。臧艺兵结合两所大学音乐学院具体案例对校史书写中的意义、范畴和方法进行了思考。郑中提出对我国百年作曲技术理论学科发展史进行梳理的重要性。李子晋基于中国民族乐器数据库,探索了音乐技术在音乐数据库建设方面的作用。蒋聪介绍了音乐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并总结了当今学科发展现状。

(二)“新文科”背景下的音乐教育发展

“新文科”与国家音乐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密切相关,一些学者的发言结合具体实例展开了探讨。张天彤以在中国音乐学院开设“山歌社”课程为例,论述了传统音乐课堂传承的主体、对象与路径,论及“新文科”时代高校音乐学者的担当与使命。张应华以湖南两所高校的相关课程策略为例,谈了新文科战略与中国音乐教育的观念、目标与实践。林立策从四个方面介绍了泉州师范学院南音办学模式及其影响。吴海以当前广东省普通综合性院校中的音乐文化建设为例,研讨了中国音乐话语体系构建怎样落地与践行。

还有学者从宏观的角度把握音乐教育的必要性和责任。高贺杰对世界范围内“独立建制音乐学院”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分析。齐易论述了学校音乐教育应担当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通过实例提出确立中国音乐文化在学校教育中主体身份的重要性。

(三)音乐史与民族音乐学研究

音乐史学方面,赵为民认为《越九歌》中10首歌曲的音乐曲调为姜夔个人创作并冠以古老调名。辛雪峰以关中十六国墓葬M298乐俑考察对象,解读了墓葬文物中的音乐信息并揭示了相和歌表演形式的演变过程。张咏春关注新文科视野下的音乐史个案研究,透过嘉靖年间的奉先殿用乐个案探讨了与之直接相关的音乐史问题。

民族音乐学研究方面,陈文革以对歌神话及其仪式再阐释为例,以丰富的田野资料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逻辑经历了在坚持文化主体性基础上的建构过程。姚慧论述了世界范围内政府为主导的非遗保护实践面临的困境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努力。杨琛对广西云南两省的少数民族管乐器生存状况与传承情况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刘雯运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方法对阿尔麦藏族多声部民歌的唱法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

还有三位学者的发言属于传统音乐研究视阈。徐天祥探讨了“五大类体裁分类法”源流,认为其最迟确立于1955年。李宏锋从《单刀会》双调【新水令】字调腔格入手,基于语言音乐学视角,从旋律形态方面探讨了元杂剧的音乐风格。赵塔里木对《出口外歌》在絲路北线流传进行考证,论及其产生与流传背景、内容、版本形态与源流、音乐构造与词曲关系以及演唱记录等。

综上,学者们对新文科的关注焦点在于音乐教育发展与各个学科建设。由于这一话题较为新颖,学科的概念与理念还未达到共识,目前的讨论仍处于摸索阶段。所谓“新文科”,重在创新。未来研究中,需把握跨学科合作,推陈出新,逐渐丰满“新文科”研究的羽翼。

结  语

综上,本次会议展现了中国音乐学院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理念,体现出中国音乐研究基地把握学科前沿动态,勇于创新的学术理念。会议发言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各个兄弟学科对于“中国艺术学派”的宏观多元讨论,为音乐界的研究开拓了新思路;二是两大会议主题均为音乐学界的前沿研究。“中国乐派”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有关其具体构建,还需更多跨学科的合作与探索;“新文科”则是崭新命题,对于音乐学科建设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涉及长远的教育规划与布局,学界共商有利于在摸索中逐步完善;三是会议论题十分宽广,学科涵盖面以传统音乐和民族音乐学为主,涉及音乐史学、音乐创作、作曲理论、音乐美学、民族器乐、音乐科技、艺术管理、音乐教育与高校学科建设、音乐心理学等众多领域。

本次会议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为音乐学界研究带来了更加开阔的视野,将“中国乐派”纳入“中国艺术学派”的宏观视域下,在音乐学术会议中实现了多领域跨界对话。中国艺术学派若磅礴海洋,各兄弟学科如同条条江河。海若无江河不得广阔,江河若不入海不得方向。音乐学的研究当与兄弟学科相互合作,让涓涓细流汇入汪洋大海,使艺术学界呈现一体多元的缤纷色彩。

[本文为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乐派研究”(项目编号:19ZD13)的阶段性成果]

张春蕾 中国音乐学院在站博士后,中国音乐研究 基地研究员

(责任编辑   金兆钧)

猜你喜欢
乐派文科音乐
中国乐派形成的思想传统中儒道释的特殊阐发与贡献
“长安乐派”不甘寂静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形成、发展及其历史地位
豆文科作品
孙文科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