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的平等观念

2021-12-06 12:06龚成康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政治学亚里士多德

龚成康

内容摘要:不同于政体中各个群体的平等主张,亚里士多德对平等做出了他自己的解释,即无论何种平等观念,都应符合城邦的目的、城邦所追求的最终的“善”。这种形而上的平等观念将具体而现实的平等观念引向伦理层面而变得抽象化,由此带来的影响是两方面的,一方面它可以弥合不同政治团体间因价值理念偏差而可能引起的社会分裂;另一方面则使平等问题边缘化,让平等观念被悬置。当人们对平等的追求成为对城邦最终的“善”的追求,那么对不平等的反抗就会由行为层面的暴动转向道德层面的谴责,由此将会使不平等的表现变得越发隐晦、不平等的程度变得越发深刻,但亚里士多德没有考虑这些,他所想要做的是为奴隶制国家辩护,使其能长久地存在。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平等观念 善 不平等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多处论及了他的平等思想,依据的方式是“夹叙夹议”,也就是通过对各个政体进行分析,指出他们是持怎样的平等观念,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将他们进行对比,评判不同的平等观念。由此,对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的平等观念的分析,也可以从其在著作中关于平等是什么的讨论,到关于什么的平等的讨论,再到亚里士多德是怎样化解并统一不同政体间平等观念的冲突来进行。

一.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关于平等是什么的讨论

古希腊是以城邦组成的社会。所谓城邦,是指为了完成某一善业的社会团体,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是因人类生活的发展而自然产生的,依次从家庭发展到村落再进化到城邦[1]10,城邦是社会的本性、极因。作为奴隶主社会的古希腊,把处在这个社会中的人们,分成三六九等,就算具有公民身份的公民也不例外,奴隶则被完全排斥在城邦之外,甚至被当做是一宗有生命的财产、行为工具[2]12。

古希腊社会中的平等是通过各个政治团体在对自己利益的追求的过程中得到体现的。书中亚里士多德在多处论述了何为平等,其中有论及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的平等观念。平民政体作为共和政体的变态,人数众多的平民控制着治权,以穷人的利益依归,把“平等”作为超过一切的无上要义[2]169,这里的平等具体体现在分配政治职司的平等,他们认为人们在自由身份这一个条件上相等就应该在所有方面都相等。在他看来,这样的确实是一种平等,但只限于同等拥有自由身份的人们之间,并没有考虑担任这些政治职司的人是否具有相应的才德,且不是普及全体的正义[2]149。而在寡头政体中,平等体现在政治职司的不平等分配,在寡头统治者看来,不平等分配是正义的,他们认为资财多的人在所有方面都应该优先,这样才是真正的平等,因为这样保证了他们作为优越群体的优先权,而亚里士多德认为,这种正义同样不是普及全体的正义[2]149,忽略了城邦存在的目的,即追求最高的“善”。寡头派和平民派主张的平等都是事物的平等,并未追求人身的平等,如能力、品德的平等。

那么谁追求的平等观念才是真正的平等观念呢?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他们的平等观念都是带有偏见的,一味地追求权利的平等而忽略人们在能力、财富上面的差别,或者一味地追求自身的阶级利益而忽略其他阶级的利益都是不“正义”的。而想要克服这种偏见,则需要树立一个前提条件即符合正义,那何所谓正义呢?“正义即公平”[2]153,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正义是某些事物的平等观念[3],寡头派和平民派都忽略了的组成方式:城邦是若干生活良好的家庭或部族为了追求自足而且至善的生活,才行结合而构成的[2]153,也就是说城邦的目的在于促进善德和自给自足,城邦中的执政者应该带领全城邦的人们追寻高高在上的美善的生活,而不是落入尘世的社会生活[2]153。那么在进行分配的时候,谁做的贡献多,就拥有更为优越的政治品德,故而应该在这个城邦中享受到更多的东西,这与亚里士多德“人生来便是政治的动物”的观念相呼应,当人拥有优越的政治品德成为城邦的一分子时,便优于其他人,这异于寡头派和平民派那样将正义单纯求诸于外在的利益品的分配。依此来看,在亚里士多德眼中,无论何种平等观念,只有符合城邦的目的,和城邦追寻的最终的善保持一致,才是他认为所应有的平等观念。

二.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关于什么是平等的讨论

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的一般含义是为了要维持自给生活而具有足够人数的一个公民集團[2]124,城邦的终极目的就是“优良生活”[2]153,对平等观念而言,它是城邦意识形态的一种体现,也需符合城邦的终极目的,也就是说平等观念也要以“优良生活”作为追求。此时就需要面对一个问题:怎样才算“优良生活”?这里就不得不结合当时古希腊具体的社会状况来说明。

作为以奴隶主强迫奴隶进行集体劳动,并占有他们的一切劳动成果为特征的奴隶制生产方式的社会,自由人与奴隶的划分不足以概括古希腊整个社会的阶级特点,最好的划分是公民和非公民。公民身份是古希腊各城邦得以良好运转,追求良好生活的核心,此处的公民是指全称意义上的[2]122,之所以是核心其原因有两点:第一,公民身份是奴隶主维持奴隶主生产方式的手段。以财富限额作为接收一个人是否成为公民的条件,过滤掉了生产上不以奴役别人而自给自足的人,这种门槛使得人们之间的分别被人为地建立起来;第二,具有公民身份的人才可能被称为是具有“善”品格的人。这里的“善”是相对于不具有公民身份的人以及自由公民中的下层多数人来讲,“善”是指具备好的道德品质的公民,在卷四章十二中亚里士多德讲到城邦的“质”和“量”,质即代表着自由身份、财富、文化(教育)和门望,而“量”是指人数的多少[2]229,质、量两方面平衡是追求优良生活的现实基础,所以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一个政体中有中性的仲裁,其中各个阶层混合平衡,这个政体就可以存在很久[2]230,这便是城邦追求“优良的生活”的基础。

作为政治动物的人,只有在政治生活中才能追求“优良生活”。在古代,只有富的人才有“闲暇”,而穷的人整日忙于生计,正如第一点所讲,具有一定财富限额的人才有资格成为公民,进而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去,为什么多数的城邦都选择用一定的财富去限制人们成为公民呢?亚里士多德讲到,富人由于富有恒产,比较能够信守契约[2]165,还能圈养战马,使城邦之间为战时能以骑兵制胜[2]198,而且他们衣食无忧,不生盗心,不会因迫于饥寒而犯刑法[2]216,富人较穷人体现出来的优势使得富人更适于作为公民来治理城邦,这些“自然的”差别便带来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与不平等。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人们一般对平等的追求,主要涉及到财富、权利和荣誉等方面,亞里士多德也指出,人间的争端或城邦间的内讧一方面是因为财富的失调;另一方面是因为名位和荣誉的不平[2]76。普通民众会因财货的不平而吵闹,有才能的人则因名位的过分平等而产生憎恨之情,这些只是涉及到上层公民和下层公民之间对平等的不同追求,然而这里忽略了奴隶:被压迫在社会最底层的奴隶也是人,但被排除在城邦之外,作为一种有生命的工具完全以附属别人而存在。虽然对古希腊时期奴隶运动的记载极少,但那时因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基本矛盾而产生的奴隶起义,造成过每个希腊城市社会的动荡不安。

三.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对平等观念间冲突的化解

前面已经叙述不同阶级人们之间会因对各自利益的追求,而产生矛盾,统治阶层可以利用自己的权利尽最大可能维护自己的利益,被统治阶层可以利用自己的语言、行动来争取自己的利益,而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在亚里士多德看来都是不能达到真正的平等原则[2]149,因为人们总会对平等与正义做出有偏见的解释。平等观念间的冲突起源于不同阶级对平等观念的认知差异,人们只能在一方面上做到正义,不可能绝对全面地合乎正义[2]165。当人们心中对平等持不同的看法,关于平等的冲突就产生了。不同人群对平等的追求影响着城邦的统治权,那么当一个城邦拥有多种成分的人们时,应如何对各个成分进行利益的合理分配呢?

亚里士多德解决这个因平等观念而起的冲突的方式是依据“平等的公正”。在他看来,“最为正宗”也就是“最为公正”的政体,最为公正的政体就应该既不偏袒少数也不偏袒多数,而应以全邦公民利益为依归[2]167,此时平等问题便转向有关于平等自身——我的平等追求是否符合全邦公民利益?对平等的外在追求变为对平等的内在考察,将不同平等观念间的矛盾统一了起来,对平等的追求不再是从追求少数或多数的平等,不再是追求主体或客体的平等,而是追求什么样性质的平等。

亚里士多德的思维从不同平等观念间冲突的表面,转到平等观念内部,将有可能引起现实问题的平等间的冲突从观念层面化解掉,这种做法既平息了富人因以善德为标准进行城邦的利益分配而可能引起的平民阶层的愤慨,又减少了平民因以自由身份为标准追求各种权利的均等而可能引起的富有人群的不满。亚里士多德正是靠着这一“中庸”的方式[1]14,向矛盾着的多方推行着他的平等观念,维护着奴隶主阶级的统治。但我们不难发现,亚里士多德将由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矛盾造成的现实的平等问题,抽象为形而上的伦理问题,虽然可以弱化人们因平等而起的矛盾冲突,但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之间的冲突却不是那么容易能够被掩盖起来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之间的冲突只有通过对政体性质的变革才能达到,而显然这并不是亚里士多德想要采取的方法和手段。亚里士多德作为中等阶层的代表,是奴隶主国家的忠实拥护者[1]6,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称赞中等阶级是稳定的、优胜的,而且最好的立法家都出生于中产家庭[2]226,他所想要做的就是利用中等阶层来平衡整个城邦,使政体保持在一个中间形式,只有这样才能免除城邦的党派之争,城邦才可以去追求终极的善,使城邦中的公民过上“优良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吴恩裕.论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M]//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3]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大学第20批大学生科研课题立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CA0002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政治学亚里士多德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70年中国政治学议题变迁与转向
居住的政治学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漫画
亚里士多德论“好人”与“好公民”
环境政治学视野下的环境信访问题
微信中的政治学资源及其利用
解析亚里士多德的“修辞术是辩证法的对应物”
政治学与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