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厂矿田高峰锡多金属矿床花岗斑岩白云母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2021-12-06 02:05王葆华胡荣国司建涛赵义来刘希军李赛赛沙培哲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白云母大厂黑云母

王葆华, 胡荣国, 司建涛, 赵义来, 刘希军, 李赛赛, 沙培哲

(1.桂林理工大学 a.地球科学学院; b.广西隐伏金属矿产勘查重点实验室, 广西 桂林 541006;2.河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矿产调查院, 郑州 450001)

0 引 言

大厂锡矿田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南丹县境内, 是我国最重要的锡多金属矿床之一。区内岩浆活动以燕山中-晚期的中酸性侵入岩为主, 主要分布在龙箱盖、大厂、芒场等地, 以岩脉、岩株、岩床的形式产出, 侵位于泥盆系和石炭系之中,分布在铜坑-长坡-巴里-龙头山-高峰矿区东侧, 受近SN向张扭性断裂构造控制的“东岩墙”, 主要由花岗斑岩、次玄武岩、闪长玢岩及构造破碎带所组成, 是一个具有多期次构造的岩浆活动带, 也被认为是大厂锡矿的主要控岩控矿构造[13-14], 且在其岩浆演化过程中对大厂锡多金属矿床起到了叠加改造作用[15]。最新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 大厂高峰矿床中的100号矿体锡石年龄(91~93 Ma, 锡石U-Pb LA-ICP-MS[16])与花岗斑岩的成岩年龄基本一致(91 Ma, 锆石U-Pb SHRIMP[17]), 而矿田内的矽卡岩型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90 Ma[18], 稍晚于区内花岗斑岩的形成时代, 显示矿床锡多金属矿化, 特别是其后的矽卡岩型锌铜矿化过程与燕山期的岩浆热液活动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前人对“东岩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全岩地球化学[14]和同位素年代学方面[17, 19], 而其对侵位历史, 岩浆结晶过程及岩浆期后热液流体来源、性质, 以及岩浆侵位过程中岩体与热液流体发生的岩水作用或热液蚀变过程中交代作用等方面的重要信息还了解甚少。本文以矿田内大厂高峰矿区花岗斑岩中不同产状的白云母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以电子探针分析为主要技术手段, 查明白云母化学成分变化规律, 进而探讨岩浆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以及岩浆期后热液流体的来源和性质。

1 地质背景及样品描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南丹县境内, 华南南丹-河池成矿带中部的大厂锡矿田以盛产锡、锌、铟、铜等多金属矿闻名于世, 是我国有色金属矿业的重要生产基地。该矿田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江南古陆的西南缘, 海西-印支期被动陆缘裂谷盆地北部的断裂凹陷盆地中(图1a)。矿田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一套泥盆系-二叠系的碎屑岩-硅质岩-碳酸盐岩组合, 其中泥盆系为主要赋矿层位, 自上而下分别为上泥盆统五指山组、榴江组, 中泥盆统罗富组(图1b、c)。区内主要构造有NW、NE、SN和EW向4组, 其中NW断裂是最主要的基底断裂。大厂断裂和大厂背斜是NW向主要构造, 显压扭性, 走向310°~340°, 总体倾向NE, 倾角40°~75°, 具多期活动的特点; NE向构造是带内发育程度仅次于NW断裂的一组断裂构造, 总体表现为张扭性, 其走向25°~45°, 常常切割NW向构造, 在大厂背斜转折倾没部位特别发育; SN向断裂常见穿过NW和NE向两组断裂, 具有张性滑移特征, 由多个大致平行并被中、酸、基性脉岩充填的断裂破碎带组成[13, 20](图1b)。

大厂矿区的岩浆活动较为强烈, 以侵入岩为主, 在地表出露较少, 主要以隐伏岩体的形式出现, 在地表仅见断续的岩脉。关于大厂矿田与侵入岩之间的成岩、成矿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长期以来备受地学界的重视[19, 21-30]。近年来, 针对矿田内不同类型和不同产状的中-酸性侵入岩, 大量高精度的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工作基本明确了大厂矿田是一个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关的岩浆热液矿床, 侵入岩与矿体形成时代基本一致, 均在95~90 Ma[16, 18, 31-32], 其成矿物质来源可能为壳幔混合来源[21, 23, 26-27]。

大厂“东岩墙”中的花岗斑岩主要受SN向断裂控制, 分布于铜坑-长坡-巴里-龙头山-高峰矿区的东侧, 呈左列的岩脉群产出(图1b)。研究显示, 花岗斑岩的SiO2、Al2O3、CaO、MgO含量较高, K2O+Na2O含量较低, 说明岩石氧化度低, 属相对还原的成岩环境, 暗示成岩部位较深; 而闪长玢岩具有碱、铝、钛、镁、铁含量都较高的特点, 岩石的氧化度较高, 其成岩部位较浅, 属氧化环境。大厂矿田内,上部发育锡多金属矿床(出现大量锡石与硫化物共生)、下部发育铜锌矿床的矿床分带现象,与脉岩成岩环境较为吻合, 即Sn在成矿早期氧化物阶段以锡石形式富集成矿, 而Zn是在中期硫化物阶段富集成矿, 暗示花岗斑岩脉岩与中晚期的矽卡岩型锌铜成矿关系密切[14]。在高峰矿区, 花岗斑岩呈脉状纵贯矿区的中部, 走向南北, 倾角70°~80°, 倾向或东或西, 脉厚5~28 m, 常与矿体相伴, 并切穿矿体(图1c), 岩石为浅灰色、灰白色, 斑状结构, 含少量黄铁矿、闪锌矿、自然铜、脆硫锑铅矿及锡石矿物。赋存在中泥盆统罗富组, 上泥盆统榴江组和五指山组礁灰岩中100号矿体则是高峰矿床最主要的矿体, 矿体规模特大, 长达1 240 m, 宽约105~240 m, 一般厚7~25 m, 平均厚度14.46 m, 中心部位最厚达33 m, 水平投影呈向西突出的“弯月形”, 局部被断层或花岗斑岩脉切割[21](图1c),主要的矿石矿物为锡石、铁闪锌矿、毒砂、磁黄铁矿、黄铁矿、脆硫锑铅矿和白铁矿等, 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方解石、白云石和白云母等。

图1 广西大厂构造纲要图(a)、地质简图(b,据韩发等[25]修改)和高峰矿区100号矿体地质剖面图(c,据赵海等[21])

本文研究的2件花岗斑岩样品均采自大厂矿田高峰矿区-225 m中段(16GF03/16GF05)(图1c)。花岗斑岩呈灰白色, 可见碳酸盐化及零星黄铁矿化、磁铁矿化,斑状结构, 块状构造。斑晶主要以石英、钾长石、斜长石为主(图2a、e), 少量大颗粒白云母和黑云母亦呈斑晶状产出(图2a、b)。斑晶中石英呈他形粒状, 裂纹发育, 部分颗粒中可观察到白云母包体(图2c), 部分颗粒则被方解石和白云石强烈交代, 但依旧保持石英的形状(图2f); 长石呈板状, 钾长石多高岭石化、叶腊石化和白云母化(图2a、e); 斜长石主要发生白云母/绢云母化(图2a、d、e); 白云母或黑云母斑晶粒径相对石英和长石斑晶要小, 多呈片状或半自形板状, 边界相对平直(图2a、b), 部分白云母斑晶的解理缝或边部仍保留有黑云母残余(图2b); 部分白云母斑晶碳酸盐化和黄铁矿化明显(图2d), 黑云母斑晶则弱绿泥石化。基质主要由石英、斜长石、钾长石、白云母、黑云母组成, 细晶质结构,其中钾长石强烈白云母化和高岭石化, 斜长石强白云母化, 云母呈细粒鳞片状(图2e、f), 副矿物主要有锆石、磷灰石、金红石、黄玉等。

图2 高峰矿区花岗斑岩背散射电子图像

2 分析技术

云母的矿物测试分析工作在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电子探针分析实验室完成。仪器型号为JEOL JXA-8300型电子探针仪, 工作条件为加速电压15 kV, 探针电流20 nA, 作用时间为20~30 s, 束斑直径为2~5 μm; 标样采用钠长石(Na, Al, Si)、橄榄石(Mg)、镁橄榄石(Fe)、磷灰石(P, Ca)、硅灰石(Mn)、金云母(K)和金红石(Ti); ZAF法校正。云母的Fe2+和Fe3+值根据待定阳离子数法计算得到[33], 并以22个氧原子为单位计算云母的阳离子数及相关参数; Li2O含量根据Tischendorf等[34]报道的方法计算, 即Li2O=[2.1/(0.356+MgO)]-0.088。

3 白云母分类及化学特征

根据白云母产状、颗粒大小以及有无矿化, 大厂花岗斑岩中白云母可以划分4种类型(图2), 分别为: 无矿化大颗粒白云母斑晶(WM-1)、石英斑晶中细粒白云母包体(WM-2)、矿化大颗粒白云母斑晶(WM-3)、基质细粒白云母(WM-4), 所有样品的白云母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见表1。根据Tischendorf等[34]对白云母进行分类, WM-1和WM-2类型白云母属于铁锂云母或者富锂多硅白云母, 而WM-3和WM-4类型白云母则属于普通白云母或多硅白云母(图3)。不同类型白云母地球化学特征为:

图3 云母分类图(据Tischendorf等[34])

(1)WM-1和WM-2类型白云母, MgO=0.22%~0.59%, SiO2=43.15%~45.04%, Al2O3=29.79%~32.95%, TiO2=0.41%~0.60%, FeO=3.09%~5.53%, Na2O=0.62%~0.78%, Li2O=2.14%~3.56%; WM-3类型白云母, MgO=0.88%~2.07%, SiO2=47.12%~50.81%, Al2O3=25.73%~29.14%, TiO2=0.03%~0.14%, FeO=0.98%~3.15%, Na2O=0.01%~0.28%, Li2O=0.78%~1.61%; WM-4类型白云母, MgO=1.69%~4.13%, SiO2=48.53%~52.25%, Al2O3=24.72%~28.08%, TiO2=0.04%~0.13%, FeO=1.06%~3.16%, Na2O=0.01%~0.17%, Li2O=0.38%~0.94%。

(2)利用白云母Al阳离子数对Si阳离子数进行投图, 结果呈现白云母Si含量由包体和无矿化斑晶→矿化斑晶→基质递增的趋势; 与之对应的是, 白云母也由普通白云母端元→多硅白云母→绿鳞石端元转变(图4a)。根据表1中的数据计算出大厂花岗斑岩中白云母的平均晶体化学式分别为: K1.76Na0.18Fe0.44Mg0.08Ti0.05Al4.98Si6.06O10(OH)4(WM-1和WM-2); K1.90Na0.02Fe0.25Mg0.31Ti0.01Al4.46Si6.72O10(OH)4(WM-3); K1.83Na0.02Fe0.29Mg0.72Ti0.02Al4.18Si6.81O10(OH)4(WM-4)。显然, 大厂高峰矿区花岗斑岩中的不同产状的白云母都不是理想的纯白云母(KAl2[AlSi3O10](OH)2)成分, 而是由一系列钠云母(NaAl2[AlSi3O10](OH)2)和绿鳞石K[Mg, Fe2+][Al, Fe3+][Si4O10](OH)2构成的类质同象系列的混合产物, WM-1和WM-2类型白云母相对富钠云母成分, 而WM-3和WM-4类型白云母则相对更富绿鳞石组分(图4b)。

政府应该放宽出租车行业的准入机制,不仅要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出租车行业的运营当中,将出租车数量的控制权交给市场进行管制,还可以通过更多的法律制度规范来约束整个出租车行业,更多地实施监管的责任,保证乘客的安全,提高人们对出租车的选择率。

表1 高峰矿区花岗斑岩中白云母电子探针分析结果

图4 高峰矿区花岗斑岩白云母矿物化学成分图解

4 白云母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4.1 原生白云母和次生白云母判定

原生白云母和次生白云母的成岩意义和判断标准一直处于讨论之中。而白云母岩相学特征及其基于电子探针等技术获得的地球化学特征是判别原生和次生白云母的重要标志和手段之一。原生白云母一般呈自形-半自形, 矿物颗粒粗大, 端面清晰, 不与其他矿物呈反应关系, 不含包裹体等, 而次生白云母则相反[1-2, 4, 6-7, 35]。但在花岗岩结晶过程中, 温度高于花岗岩熔体的固相线温度(~650 ℃)时交代较早晶出的黑云母形成的白云母属于广义上的原生白云母[6]。

就岩相学特征而言(图2), 大厂高峰矿区花岗斑岩中WM-1类型的白云母斑晶并不完全满足岩浆成因原生白云母的标准。考虑到花岗斑岩中存在大量钾长石和少量副矿物黄玉(铝硅酸盐), 因此推断其可能是熔体冷却过程中, 在流体的作用下钾长石和铝硅酸盐发生反应所形成的产物(图2b)。此外, 这些白云母类型上属于铁锂白云母和富锂白云母而非多硅白云母, 因此反应过程仍然是在花岗岩熔体冷却结晶过程发生的, 其形成温度要高于花岗岩熔体的固相线温度[1], 整体上满足广义上原生白云母的定义[6]。而WM-3和WM-4类型白云母则明显具有次生白云母或热液白云母的特征; 但WM-2类型白云母由于被大颗粒的石英斑晶所包裹, 呈他形产出, 粒度比其他斑晶矿物要小, 但与石英之间端面清晰(图2c), 所以从岩相学上较难判断其属于次生白云母还是原生白云母。就地球化学特征而言, WM-1和WM-2类型白云母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 具有相对富Al2O3、Na2O、FeO和TiO2、Li2O, 贫MgO和SiO2的特点(表1)。在Miller等[2]提出Ti-Na-Mg三角分类图解中, WM-1和WM-2类型白云母落在广义上原生云母的范围内,而WM-3和WM-4类型白云母则落在次生云母的范围内(图5a)。

Fe2+/(Fe2++Mg)值是否均一是氧化态岩浆的重要标志, 常被用来判断其是否遭受过后期流体的改造[36]。大厂花岗斑岩WM-1和WM-2类型白云母Fe2+/(Fe2++Mg)值的变化范围为0.77~0.93, 平均值0.84; WM-3和WM-4类型白云母Fe2+/(Fe2++Mg)值的变化范围为0.12~0.62, 平均值0.37(图5b)。可以看出, WM-1和WM-2类型白云母Fe2+/(Fe2++Mg)值相对较高且变化范围相对较小, 表明这些类型白云母在形成过程中亦有流体参与, 是在热液流体作用下交代早期黑云母的产物, 属于广义上的原生白云母[6],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岩浆在固相线温度(~650 ℃)演化时的地质环境; 而WM-3和WM-4类型白云母Fe2+/(Fe2++Mg)值离差相对较大, 证明这些类型白云母就是在岩浆期后热液流体叠加过程中形成的热液次生云母。

图5 高峰矿区花岗斑岩白云母Ti-Na-Mg(a, 据Miller 等[2])和Fe2+/(Fe2++Mg)-MgO(b)图解

4.2 花岗斑岩岩浆期后热液流体来源和交代作用

大厂高峰矿区花岗斑岩中WM-1、WM-2类型白云母与WM-3、WM-4类型白云母的化学特征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与WM-1和WM-2类型白云母相比, WM-3和WM-4类型白云母具有相对高MgO、SiO2和F, 低Al2O3、Na2O、Li2O、FeO和TiO2的特点(表1, 图6)。

图6 高峰矿区花岗斑岩白云母矿物化学成分图解

研究显示,在固相线温度之上结晶出的浅色云母主要为白云母, 而在固相线温度之下晶出的浅色云母则更可能为多硅白云母[1]。由于WM-1类型白云母从岩相学和化学特征上都并不具有完全意义上的原生白云母特征, 因此推断高峰矿区花岗斑岩中的WM-1类型白云母应该并非在岩浆结晶过程中简单从熔体中结晶出来的产物, 而很可能是在固相线温度之上的熔体冷却过程中, 在流体的作用下钾长石和铝硅酸盐发生反应所形成的产物, 反应机理为[37]: kf(钾长石)+Al-sil(Al硅酸盐)+liq(流体)=mus(白云母)+pl(斜长石)+qz(石英)。流体来源很可能是由于岩浆在上升过程中矿物分离结晶使熔体中水含量增加而压力降低,岩浆熔体中的水达到过饱和,从而导致流体出溶形成的流体。而部分WM-2白云母呈浑圆状包裹在石英斑晶中(图2c), 可能是WM-1类型白云母在其后部分熔融过程中的残留, 其形成熔体的反应可能为白云母脱水熔融反应[37]: mus(白云母)+pl(斜长石)+qz(石英)=kf(钾长石)+Al-sil(Al硅酸盐)+liq(流体)。此外, 从图2b可以观察到部分WM-1类型白云母沿解理方向有黑云母片晶出现, 或发育有黑云母环边, 因此WM-1类型很可能在抬升过程中还与石榴石再次反应生成了黑云母环边, 反应式为“白云母+石榴石=流体+黑云母”, 反应机理为[9-10]: KAl3Si3O12H2(白云母)+Fe3Al2Si3O12(铁铝榴石)=KFe3Al3Si3O12(黑云母)+2Al2O3+3SiO2。在稀有金属花岗岩的岩浆演化过程中, 体系的F和Li含量逐渐增高[38], 云母作为主要赋存矿物, 其F和Li含量也应相应增加。高峰矿区花岗斑岩中的WM-1和WM-2类型白云母主要为铁锂云母和富锂多硅白云母, 其FeO、TiO2、Li2O和F含量要显著高于WM-3和WM-4类型白云母, 因此在岩浆结晶演化过程中近固相时流体的性质具有相对富FeO、TiO2、Li2O和F的特点, 而这些Fe、Ti、Li和F是从与其发生反应的石榴石中交代而来。

而WM-3和WM-4类型白云母均为多硅白云母, 是在岩浆期后由于晚期的热液流体的叠加改造作用下的矿化或热液蚀变产物, 且镜下可以观察到WM-3类型白云母与方解石-白云石共生(图2d)。这表明晚期热液流体可能富含CO2和SiO2, 与早期热液流体富F和Li2O明显不同, 推测存在热液流体不连续演化的现象, 且可能与区内晚期广泛发育的矽卡岩化有密切关系[21], 这种现象在华南很多花岗岩型锡多金属矿床中都有被发现[12]。而花岗斑岩脉体的围岩为硅质岩-碳酸盐岩, 因此推断后期热液流体很可能来自浅部地壳, 在交代或溶解了硅质岩-碳酸盐围岩中部分Mg和Si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CO2并进入热液体系, 沿着早期形成的控矿构造进入深部并与后期填充的花岗斑岩脉发生岩水反应。

热液流体导致了白云母的化学成分发生了显著变化, 尤其是Si原子数发生了较大改变, WM-3和WM-4类型白云母从晚期热液流体中带入了一部分的Mg、Ca和Si, 发生绿鳞石和契尔马克替代:R3++AlIV=Si+R2+(R3+=Al, Fe;R2+=Mg, Mn)(图7), 致使其由普通白云母转化为普通白云母+绿鳞石的混溶体, 其可能的反应机理为[5, 11]: KAl2Si3O10(OH)2(白云母)+(Mg, Fe2+)+Fe3++Si4+=KFe3+(Mg, Fe2+)Si4O10(OH)2(多硅白云母-绿鳞石混溶体)+3Al3+,3CaAl2Si2O8(钙长石)+H4SiO4(流体)+2K++2Mg2+=2KMgAl3Si3O10(OH)2(多硅白云母-绿鳞石混溶体)+3Ca2++H2O(流体),3KAlSi3O8(钾长石)+2H+(流体)=KAl3Si3O10(OH)2(多硅白云母)+2K+(流体)+6SiO2(石英)。

图7 高峰矿区花岗斑岩不同阶段白云母电子探针成分变化

4.3 花岗斑岩岩浆侵位时温-压条件

研究显示大厂高峰矿区的花岗斑岩属于高分异S型花岗岩, 其原岩物质来源于浅部的沉积变质岩, 其A/CNK介于1.09~1.13, 属于弱过铝质到强过铝质花岗岩[39]。这些类型花岗岩由于缺乏常用的压力计矿物如角闪石, 因此要限定岩体的侵位深度较为困难。但是过铝质花岗岩常常会有白云母出现, 如果能够确定这些白云母属于广义上的原生白云母, 即直接从花岗岩浆中晶出的白云母或在花岗岩结晶过程中交代较早晶出的黑云母形成的白云母, 则可以利用白云母压力计来计算岩浆的侵位压力, 进而估算岩体侵位时的大致深度[8]。本次研究的大厂高峰矿区花岗斑岩中WM-1和WM-2类型白云母属于广义上的原生白云母,且白云母与钾长石、石英和黑云母共生, 适合应用白云母Si压力计[40]。因此, 本文采用Massonne等[41]通过实验数据提出, 由Anderson[40]修正后的基于Si含量(基于11个氧原子计算)的白云母压力计算公式估算侵位压力, 即P(kbar)=-2.678 6Si2+43.975Si+0.012 53T(℃)-113.999 5。白云母Si压力计中温度也需要给出一个参数, 考虑到矿物结晶顺序上原生白云母要稍晚于原生黑云母, 是岩浆在固相线温度(~650 ℃)演化时在流体的作用下钾长石和铝硅酸盐发生反应所形成的产物, 因此本文选择固相线温度650 ℃作为计算温度, 计算结果列于表1。计算结果显示压力为2.1~3.6 kbar, 平均2.8 kbar, 侵位深度采用P=ρ·g·H进行换算, 其中ρ=2 700 kg/m3,g=9.8 m/s2。利用此压力估算的大厂花岗斑岩斑晶白云母压力为2.2~3.6 kbar, 相当于深度8.0~12.8 km; 石英包体中白云母压力为2.1~3.3 kbar, 相当于深度7.7~12.1 km。

本次研究基于广义原生白云母Si压力计获得的大厂花岗斑岩的侵位深度为7.7~12.8 km, 明显高于其共生岩浆成因原生黑云母Ti压力计所指示的花岗斑岩6.0~8.4 km的侵位深度[15], 与前人基于岩相学观察以及黑云母水逸度结果(4~5 km)得出的大厂燕山期花岗岩类属于浅成侵入岩的结论也存在较大差异[42]。笔者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1)大厂花岗斑岩中用于白云母Si压力计尝试的WM-1和WM-2类型白云母并非是直接从花岗岩浆中晶出的白云母, 而是温度高于花岗岩熔体的固相线温度(~650 ℃)时在流体的作用下钾长石和铝硅酸盐发生反应所形成的广义上的原生白云母, 其化学成分可能并不能反映真正的岩浆侵位结晶时的温压条件;(2)尽管WM-1和WM-2类型白云母满足与钾长石、石英和黑云母共生这些条件, 但Massonne等[41]的实验是针对不含锂的二八面体白云母, 但由于大厂花岗斑岩中的WM-1和WM-2类型白云母属于相对富锂的铁锂云母和富锂多硅白云母(图3), 因此并不完全适用于采用该压力计估算侵入体的侵位深度, 这也是计算结果与岩相学观察结果、黑云母Ti温度计计算结果以及黑云母水逸度结果矛盾的主要原因。而基于黑云母Ti压力计和水逸度估算出来的大厂花岗斑岩应该属于中-浅成侵入岩, 其丰富的主成矿元素和微量元素及其变化趋势以及形成环境, 表明其不仅对早期形成浅成锡多金属矿床起到过叠加改造的作用[13, 15], 同时也为成矿提供了成矿物质, 特别是与区内成矿较晚且形成相对较深的矽卡岩型锌铜矿床成因密切[14]。

5 结 论

(1)大厂高峰矿区花岗斑岩中的白云母以未矿化斑晶、包体、矿化斑晶以及基质形式产出, 其中未矿化斑晶和包体属于铁锂云母和富锂多硅白云母, 未矿化斑晶可能是在固相线温度之上的熔体冷却过程中, 钾长石和铝硅酸盐发生反应所形成的产物, 而包体白云母则是上述斑晶白云母其后发生部分熔融过程中的残留物, 都属于广义上的原生白云母; 而矿化斑晶和基质则属于普通白云母和多硅白云母, 是岩浆期后热液蚀变的产物, 属于次生白云母。

(2)花岗斑岩结晶及其后的侵位过程中存在两期来源和性质不同的流体。早期流体相对富Fe、Ti、Li和F, 其来源很可能是矿物分离结晶过程中由于熔体中水含量增加但压力降低而出溶的超临界流体; 晚期热液流体相对富含CO2、MgO和SiO2, 来源于浅部地壳或地表大气降水。

致谢: 特别感谢3位匿名审稿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电子探针测试工作得到了桂林理工大学谢兰芳和刘奕志老师的大力帮助, 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猜你喜欢
白云母大厂黑云母
花岗岩中黑云母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白云母/纳米TiO2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求职季“上岸”记
金的氰化物在白云母表面的吸附研究
黑云母的标型特征简述
广西大厂铜坑锡多金属矿床Pb同位素组成对成矿物质来源的示踪
黑云母温压计在岩浆系统中的适用性研究
广西大厂91、92号锡多金属矿体的成矿构造特征
乏燃料后处理的大厂梦
有机白云母的制备与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