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马思静
自然灾害、人为事故等突发事件的发生都有可能导致生产供应网络中断,对供应中断风险的研究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经营。文章从供应中断风险的定义、成因、应对策略、契约协调等四方面入手,具体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供应中断风险研究的相关文献,通过对文献的总结和分析,探讨已有研究成果的不足,并对供应中断风险的研究进行展望。
随着全球采购、精益化生产、业务外包的盛行,企业获得了更高的运作效率和巨大的经济利润。与此同时也加剧了供应链中断的风险。突发事件一旦发生,不仅会使企业无法正常生产运作,而且其链式扩散会给相关企业带来巨大损失,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企业破产。2020年新冠疫情蔓延全球,导致全球供应链遭受冲击,引发生产经营停滞、物流中断等问题。2021年长赐号货轮在苏伊士运河搁浅,导致全球航运供应链长时间中断,多家公司被迫停产。由于供应链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显得尤为脆弱,因此供应中断问题逐渐成为许多学者和企业研究的重点,国内外关于供应链中断风险研究的文献逐年增加。基于此,本文对供应中断风险的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为更深入地研究供应链中断风险提供了理论基础。
供应管理在20世纪50年代正式成为一门学科,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供应复杂性的增加,关于供应管理的理论研究也逐渐增多。实际上,物资经由供应链从生产流通企业最终到用户的这一过程中,涉及到生产加工、仓储配送等诸多环节,供应中断可能是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问题所造成的,而供应中断是供应链中最重要的风险之一。学术界目前对供应中断一词的概念还没有确切的定义,供应中断可以具体描述为:由于延迟、不可用或其他形式的干扰而可能导致的任何形式的原材料供应中断。在供应链中,突发事件、质量问题和运输损毁等原因都会导致供应中断的发生,从而使供应商不能向下游企业按时按量的进行产品供应。
马世华从供应中断风险来源的角度,将供应中断风险划分为内生性中断风险与外生性中断风险[1],学术界大部分学者认可这一划分,内生性中断风险是指企业的中断风险事件是由内部因素导致的,例如生产能力不足所造成的产品短缺,包括设备故障造成的产品质量问题、财务危机造成的产品供应不足等,外生性中断风险是指企业的中断风险是由企业的外部因素导致的,例如自然灾害、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恐怖袭击、贸易制裁等。正确识别供应中断风险的成因才能采取正确的应对策略。
在供应中断风险管理的文献中,企业采取一定措施应对供应中断风险的做法较为常见。其中,以下游企业采用库存策略、备份供应商、紧急供货等措施来应对上游供应风险的研究较多。此外,企业也会采取一系列诸如应变性合同、产品替代、需求转移、商业保险等措施来防范供应中断风险。Sawik研究了在供应商中断保护的情况下,订单与应急库存分配的供应链弹性供应组合[2]。李新军等研究了零售商提前向可靠后备供应商预定生产能力以预防供应中断风险的策略,并进行最优采购决策分析[3]。李彬等探究了当供应商遭遇突发事件供应中断时,供应商自身求助于后备供应的新模式[4]。杨鹏研究了供应中断风险下影响制造商选择单源采购策略的因素,以及如何进行采购决策的问题[5]。Guo等研究了产出随机和供应中断风险同时存在的单一供应商与产能需预订的后备供应商之间采购策略问题[6]。瞿方华在供应物流中断风险的情况下,比较分析了企业策略和后备采购策略[7]。冯陈娟和屈绍建将BI保险与供应中断相结合,比较分析了供应中断投保、制造商单独投保、以及制造商和零售商联合投保三种模型的优劣[8]。何青等在供应中断情况下,比较后备采购策略和改善努力策略,并分析了其适用条件[9]。
国内外对于供应链契约协调做了深入而详细的研究。供应中断危机契约协调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Hu等研究了同时存在随机产量和随机需求的数量弹性契约,并设计组合契约来协调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的两级供应链[10]。舒彤将需求不确定性与供应中断风险相结合,设计构建并协调了包含回购与期权合同的三级供应链模型[11]。李艳和董晨阳以备份供应商为研究主体,应用批发价格+收益共享契约来协调存在市场需求不确定和供给中断风险的两级供应链[12]。桂鹏研究了当同时存在两个供应中断概率不同的供应商为制造商供货的情况下,如何利用数量折扣契约和补贴契约对供应链模型进行协调[13]。王海军等研究了当供应中断时,零售商通过对备用生产和可靠性建设进行补贴的方法协调供应链,提高供应链可靠性[14]。
近年来,随着突发事件的不断增多,供应中断风险管理越来越引起学者的关注,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本文主要分析了供应中断风险的定义及成因、应对策略、契约协调等方面的内容。但仍有很多问题有待商榷,分析结果缺乏全面性及研究深度。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注重以下几个方向:
(一)在传统的供应和供应链中断管理中,一般假设各企业是风险中性的,在学术研究和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决策者的风险中性假定并不能够完整刻画决策者的决策行为,目前有部分学者在供应链研究中加入风险偏好因素,但相关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考虑风险偏好的供应中,很少考虑供应中断问题。将供应中断风险与供应风险偏好相结合进行扩展研究更符合实际情境。
(二)供应链并不是单一链条,而是由各个节点企业组成的功能网络结构,供应链网络结构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在前述研究中,一般考虑了单一供应商和单一零售商或者两个供应商和单一零售商的情况,在后续关于供应中断研究中可以考虑多个零售商与单一供应商甚至多个供应商与多个零售商之间的策略问题。
(三)在现有研究中多是假设供应商的供应中断风险是完全信息,由于决策环境的复杂性,可以加入不对称信息的因素。
(四)本文只对供应中断风险进行了文献梳理,在实际生产活动中,企业可能面对需求不确定、产出不确定等其他类型的供应链风险,这也是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