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全
(四川省南充市政协办公室,四川南充 637000)
生猪规模养殖是在传统养殖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资源高度密集的生猪养殖模式。这种养殖方式的特点是一次性出栏商品猪数量多,容易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因此,各级鼓励发展生猪规模养殖,推动建设生猪规模养殖场,但根据笔者调查和社会反映的情况看,各地规模养殖生猪的项目不容乐观,如一些已投产的规模养殖场违约撤资,在建项目停工停建,规模养殖场业主长期拖欠养殖场建设项目款、代养费等。当前这些问题在有些地方已成为农业经济运行中的一大隐患,个别地区甚至出现了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倾向。若不及时解决,不仅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市场的有效供给,也会给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隐忧。
生猪养殖业是一个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是一个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产业,历来受到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在农村产业发展中又是不可缺少的项目。生猪养殖周期性的波动给市场保供增添了压力。为了尽快稳预期、出政绩,生猪规模养殖场的建设成了短平快的优势项目和受地方政府青睐的形象工程。猪场修建标准高、规模数量大,容易受到关注、重视、容易得到好处。由于利益的驱使,社会资本如潮水般地涌入生猪养殖行业,为政府的生猪规模养殖工程推波助澜,严重违背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一些地区还为建设超大规模生猪养殖场举办专门招商会及新闻发布会,还高规格地举行多个百万生猪规模养殖场集中签约、集中开工建设仪式,占尽先机,出尽风头。生猪规模养殖成了一些地方政府形象工程的“宠儿”,这些看似热火朝天的生猪规模场的建设,给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埋下诸多隐患。
传统的生猪养殖业是农业的附属,并以农户经营为主,养殖数量多以家庭种植业产生的饲料数量和消纳污物的能力来确定[1],猪的粪尿污物大多作为农家肥用于家庭种植业中,在农业内部形成良性循环,既可以使种植、养殖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又避免了生猪养殖污物堆积污染环境。一般而言,农村生猪散养对环境的污染是局部的、微不足道的、是可以逆转的。而现在脱离实际的生猪规模养殖场,种养不配套,以户营为主的种植业,根本无法消纳规模养殖场产生的大量粪污。还有部分生猪规模养殖场的建设业主重猪舍建设轻配套设施建设,重生猪养殖轻环境保护,规模养殖配套建设的污物净化设施完全不能适应规模养殖场污物消化(纳)的需要,结果养殖场产生的粪污堆积如山,脏水四溢,臭气熏天,民怨沸腾,养殖活动难以为继。有的更是积重难返,严重污染环境,直接导致了公共卫生群体事件的发生[2]。过去,一些地方在生猪出栏总量高时并未出现养猪污染环境的现象,近几年,反而在生猪出栏总量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发生养殖污染环境的现象,这可能与脱离实际的生猪规模养殖有关。脱离实际的生猪规模养殖在一些地方已成为农村中污染环境的源头和整治的重点项目。按1个规模养殖场养10万头育肥猪,每日每头猪产3 kg湿粪计,每天就要产生猪粪约300 000 kg(300吨),每天要清除这么庞大数量的粪污是一件十分不易的工作,若清运不及时而堆积,将严重污染甚至破坏环境,并且还可能对环境造成不可修复的后果,给当地产业的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发展现代生猪养殖需要大量的资本进入,但不能把生猪规模养殖当成圈钱的工具。当前有些地区为了发展生猪养殖而忽视一些问题,如有的业主根本不了解生猪产业的发展规律。更没有发展生猪规模养殖的基本技能,加上入行意识不正确,为了得到国家和当地政府的补助资金,不切实际地拟建生猪规模养殖场项目,骗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补助资金,在建设中经常由于自有资金不足,使得项目在建设中夭折,不仅造成有限的建设资金损失,还给地方政府留下了难以化解的矛盾。此外,还有个别业主打着产业扶贫和生猪规模养殖的幌子,挤占贫困户的产业扶贫资金和贴息贷款指标。利用贫困户的名义集中到银行贷款,所贷款项并没有完全用于扶贫生猪养殖的发展,而是用于其他项目,这不仅挤占了老百姓和贫困户的补贴名额,使得地方达不到扶贫的目的,还为贷款的归还埋下隐患。还有的养殖业主以租赁或入股的方式获得农户的土地经营权,在耕地上建设猪舍及有关养殖配套设施,农户减少了土地经营收入及土地的附加收入。这种经营方式往往盈利的是业主,亏本的是以土地入股的农户。同时出租土地的农户还面临猪场倒闭后出租土地难以复耕的风险。
资本的进入对加快生猪产业发展是积极有利的。但近几年,大量的投机资本进入养猪行业,有的忽视生猪养殖业的自身规律,想当然建设超大规模生猪养殖场,利用资本风投的运作模式,超越实际,大肆虚拟炒作,进行资本运作;有的在资本市场上大肆融资,大量圈钱;还有的众筹发展,募集社会闲散资本发展生猪规模养殖等,最终可能因经营不善、中途夭折、负债而终。这些资本的强势进入,导致了生猪产业发展的盲目性和增长的虚假性,掩盖了生猪发展的真实性。投机资本在猪肉市场供不应求盈利高峰时,逐利而来,在较短时间内达到供求平衡。在猪肉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猪肉产品价格下跌,盈利减少或暂时亏本时,社会投机者责任缺失,为了迅速止损而减少投入,减少生猪养殖数量,甚至终止生猪规模养殖的投入,撤走资金,出清退市,进而出现大量的实体规模养殖场停工停建,闲置停养,不仅给当地政府留下了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也加剧了猪肉供给市场和猪周期的波动[3]。21世纪以来,我国已发生了4轮猪周期。第一轮猪周期从2006年的7月开始至2010年的6月,持续时间约4年,其中上行周期至2008年4月,约21个月,下行周期约27个月;第二轮猪周期2010年6月至2015年3月,约5年,上涨15个月,下跌32个月;第三轮猪周期从2014年5月开始至2018年5月,历时4年,其中上行25个月,下行23个月;第四轮猪周期为2018年5月至今,从2018年5月至今的这轮周期堪称“超级猪周期”。其特点是,影响因素复杂,意外事件多,涨跌的速度极快、波幅巨大、波动剧烈。本轮猪周期受规模化养殖、新冠肺炎疫情、粮食价格暴涨等多重因素影响,特别是由于过去一段时间脱离实际的规模养殖,污染环境导致的生猪养殖受限和轻视农村散户养殖造成生猪养殖能力降低,生猪养殖数量锐减的原因最为重要。本次猪周期的绝对价位和波幅都远超历次。从2018年5月至2019年2月,猪肉市场价格快速上涨,2019年11月达到“猪周期”的最高点40.98元/kg,半年时间涨幅达262%。在2020年初,猪肉价格上升的重心回落,猪肉价格进入下滑通道。2021年10月初笔者在鲜猪肉市场调研时,发现五花肉价格为8.88元/500 g,1斤猪肉的价格还不及猪价上涨时1斤毛猪的价格。资本的急速拥入和快速撤离导致猪肉价格的大幅波动,加快、加剧了“猪周期”的发生和震荡,极大地伤害了大多数生猪养殖业主的积极性和人们对市场有效供应的信心。
生猪养殖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础的产业之一,只有牢固的基础,才能保持其持续稳定发展,保障猪肉市场长期的稳定供应[4],任何一蹴而就的做法对生猪养殖业的发展都是短暂的。因此,必须正视当前生猪规模养殖中存在的问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从长远的发展战略出发,切实解决当前生猪规模养殖中存在的新问题,才能保持生猪产业健康发展。
牢固的基础是一个产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在我国现阶段,农村的家庭农场和散户养殖仍是生猪养殖的基础,因此,仍需重视这个现实,结合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养殖模式,培育多层次的养殖业主,打牢现阶段生猪发展的基础,增强抵御市场波动的多元力量。优化生猪发展的扶持政策,鼓励因地制宜地发展与本地区经济相一致的生猪养殖组织方式和养殖规模。多出台普惠性激励政策,把生猪养殖纳入乡村振兴产业培育项目,调动农村广大种植业者对生猪养殖的积极性,避免脱离实际发展超大规模的生猪养殖项目,切实打好生猪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保障猪肉市场的有效供给。
生猪规模养殖,是一种畜牧生产要素高度集中的养殖模式,专业性强、资金投入量大、技术集成要求高、社会责任担当重。因此。各地在建设生猪规模养殖场时要严格把关,要制定生猪规模养殖的建场技术规范,设置专家论证同意的前置许可,是否立项建设超大规模的生猪养殖项目,需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组织各方专家进行咨询论证,听取专家的一致意见。对不同养殖数量、不同养殖用途的规模场提出场地和配套设施建设、各类技术(包括环境、污物转化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人员配置规范,提高进入生猪规模养殖场建设的门槛,以提高生猪规模养殖项目建设的成功率及发挥项目的持久作用。
社会资本的集中拥入生猪产业是导致当前生猪规模养殖乱象的原因之一,因此在生猪规模养殖的发展中,要特别注意投机资本的进入,防止资本的短期行为,要审查资金投入的可靠性,防止项目挤占百姓利益和骗取政府补助资金的行为,避免中途因资金问题而停建及“烂尾”。对养殖上市企业,要加大监管力度,要防止上市的养殖公司虚假炒作,过度推高行情。
各地的生猪规模养殖中要特别注重选择业主,支持懂专业、资金实力雄厚、诚实守信、社会信誉度好的企业家进入生猪规模养殖行业。避免把没有专业能力、社会诚信度差的投机业主引入生猪规模养殖行业。入行的业主要加大对生猪规模养殖行业的认知教育,使其逐渐了解生猪规模养殖产业的特点和自身发展的规律,减少产业发展的片面性和盲目性,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发展好生猪规模养殖场。要让入行的业主真正明白,猪肉是事关百姓生计的特殊产品,保证市场有效供应不仅仅是一个盈亏的问题,还是一个事关百姓生活和社会稳定的问题。入行业主必须树立大局意识和担当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主动承担起发展保供的社会责任,切实为生猪行业发展和市场猪肉稳定供给作出贡献[5]。
各级政府应加大对立项生猪规模养殖场的跟踪督查。一方面要求建设单位按规划标准建好猪场的各种设备设施,另一方面要督促业主做好各种要素保障,了解资金的进出情况,当好业主的参谋,为业主的设施设备建设和规模养殖提出合理化的建议[6,7],避免生猪规模养殖场中途停建和“烂尾”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