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021-12-06 23:07:02唐南南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习作意识

唐南南

(牡丹江市东华小学,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教学建议提出,“小学阶段应重视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世界,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积累习作素材”,并对写作观察能力培养提出具体要求。观察能力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尤为重要。通过查阅有关写作观察能力培养的文献,比对教师写作教学现状,我们发现,大多数教师意识到观察力能力培养对发展学生习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缺乏正确引导,长此以往影响了学生写作能力提升。另外,写作观察能力培养需要制定长期训练计划,教师往往选择表面易见效的写作训练技巧,忽视观察能力写作技能的训练。学生习作中表现出的习作素材匮乏等问题,主要原因是对外部世界观察积累意识薄弱,认识世界的能力还在形成之中。对小学阶段学生写作观察能力培养问题深入研究,对提升学生语文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语文写作观察能力培养概述

观察能力发展促进写作能力的发展,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性是学界的共识。培养学生写作观察能力需要了解相关概念。观察是有目的、有思维参与的知觉活动,是以视觉为基础,融合其他感觉的综合感知。观察能力是有积极思维参加的知觉能力,体现在人们能否准确理解事物,对生活中出现异常现象能否及时关注,观察能力体现出准确性,敏锐性等特点。写作中的观察是写作主体自觉认识外在事物的感知活动,写作观察是以客观观察为基础,需融入作者自我内心对生活感受[1]。要求学生对外部世界观察,加强对外部事物的个体理解,使学生在反思总结中提高写作观察水平。写作观察能力是学生写作中伴随高度自我意识对外部世界观察,以特有表达方式形成文本的能力。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观察能力进行科学指导,使学生在写作观察训练中积累丰富的观察经验,形成独有的美感意识,逐渐提升审美层次。强调小学生写作观察能力培养,符合课标对学生写作观察力训练的要求,促使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

观察能力培养是语文习作教学极其重要的一项工作。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文学家茅盾指出,为初学者设想,尤其不能不下苦功的,是在观察力的养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四个学段的目标与内容中都阐述了对“观察能力”培养的要求,每个学段紧密联系,并随着学段的提升呈递升趋势。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克服传统语文教材不足,强化观察能力的培养,在不同年级的习作教学内容中安排了 “观察”专项习作能力的训练,习作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二、小学语文写作观察能力培养现状

新课标对学生写作评价指出,要重视学生写作兴趣,鼓励有创意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要求学生关注社会人生,对外部世界细致观察。提高学生写作观察力离不开教师有效的教学方法,然而教学实践中受到各种因素制约,学生观察能力培养存在许多问题。调查总结目前小学生写作观察能力培养现状,将为语文写作教学提供重要改进依据。

学生写作观察水平反映教学培养情况,通过分析发现目前小学生写作观察能力主要存在缺乏外部观察积累意识,缺乏自我观察意识问题。通过批改学生习作发现教师虽然对学生习作观察指导训练,但学生习作表达不理想。学生外部观察积累意识缺乏包括直间接观察积累两方面。学生习作不仅局限于学校所学内容,外部社会生活对学生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但学生习作中未得到体现[2]。如作文中要求学生以我理解了她/他为题写作,大部分学生以同学等为素材,写作内容雷同,主要内容为母亲带我去医院看病,与同学产生误会等,学生生活中其他亲友邻居等可以通过观察获取,但学生习作中很少体现,说明学生缺乏观察习惯。

写作表达要求真实深刻,对作家的观察要求深入内部观察,内部自我观察是探索个人主体意识,把外部观察纳入主体认识框架才能深入心灵。通过分析学生习作发现很多学生缺乏对内部世界的观察。主要表现为情感表达空泛,缺乏独立见解。新课标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表达对社会自然的独特感受,希望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分析学生作文发现有些学生文本呈现空泛老套,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对自我的探索。如班级开展了一次足球比赛,教师要求学生写作相关文章,批改学生作文发现大部分学生机械地叙述流程,叙述描写抽象空泛,这表明学生缺乏自我观察意识。

三、小学语文写作观察能力培养策略

观察能力的培养与学生写作能力密切相关,培养学生写作观察能力是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重要环节。针对学生写作观察能力培养问题,需要通过培养学生观察兴趣,加强写作观察能力训练指导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提升。

首先,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将对活动的兴趣转化为写作观察的兴趣。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如艺术节、主题班会、球类比赛等,在开展活动前,教师应设置教育情景,通过口头形式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发现学生观察周围事物存在的问题[3];在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存在的问题通过引导等方式调动学生观察层次感;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通过交流分享,发现观察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对外观察兴趣。如教师借助学校春游活动指导观察,可设置《春天的气息》等相关话题,唤醒学生对春天的印象,学生练习中会写出模式化话语,教师引导提问学生南北方春天的区别?调动学生对细节的记忆,使学生乐意在春游活动前做好写作观察准备。

其次,教师应把握不同阶段写作观察训练目标,通过多样活动引导,激活学生的观察意识,扫清学生写作观察障碍,提高观察能力。小学阶段是孩子对外观察力的敏感期,学生已经产生了一定的自我意识,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对外界事物的敏感,培养学生独有的美感意识。如在指导学生进行写景习作训练时,应安排户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写作观察训练,低年级可以侧重引导学生学会有顺序的观察要描写的景物,能够做到习作时前后内容连贯、言之有序;中年级除了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外,还应引导学生细致观察不同景物和事物之间的联系,做到习作时言之有物;高年级则要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观察,移步换景细致入微的观察,体会观察的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对所观察景物的影响,这有这样在习作中才能写出所观察景物的独特神采。

最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多种感官介入观察,激活学生的自我观察意识,用觉醒的自我意识介入写作观察。由于小学生是成长中的儿童,许多学生不具备内省自觉,教师应根据学生发展水平引导学生认知自我,有利于学生养成自我观察习惯。要学会指导学生用眼睛去认真观察人物、事物、景物,学会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用舌头去尝,用手去摸,用嘴巴去问,用脑子去想,把观察到的景物、事物进行分析、比较、联想,只有这样才能抓住事物的特点,把它写得生动,写得通透。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习作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54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52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人大建设(2018年2期)2018-04-18 12:16:53
意识不会死
奥秘(2017年11期)2017-07-05 02:13:08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人大建设(2017年9期)2017-02-03 02:53:39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