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专业课教师角色定位研究

2021-12-06 23:07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专业课思政育人

张 慧

(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乌鲁木齐 8300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为国家持续发展带来新机遇,意味着为巩固为教育领域成果带来新挑战,意味着为深化教学改革带来新问题。课程思政作为迎合国家发展机遇,应对教育挑战,解决教改问题的新理念,力求围绕“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专业教学作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比最高的部分,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注重点,而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融合度如何,关键依靠专业教师。高校专业课教师是专业课程教学的负载者,是与学生接触最直接,对话最密切的教师群体之一,势必要深化体认课程思政的教学价值,打破囿于传统教学范式中“知识传递者”的角色认知,构建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于一体的“课程思政推进者”新角色定位。

一、高校专业课教师作为知识传递者的角色固化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受学科精细化分工影响,一段时期内形成“德育”与“智育”相分离的局面,潜移默化地将前者划拨为思政课程的任务,后者纳入专业课程的范畴,造成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甚至“多张皮”现象。从事专业课教学的高校专业课教师被固化为知识传递者的角色,知识传递者意指专业课教师教学的第一要务是授受教材文本所负载的学科知识。不仅外界如此定义,甚至一部分专业课教师自身也深信不疑,进而内化为自身的根本职责。至于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不是其关注的重点内容,抑或在主次地位上以知识传授为先。

高校专业课教师被固化为知识传递者表征为三个层面:一是部分专业课教师致力于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功底与实用技能,重视行动方面的实际习练,把对学生的“智育”培养当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而“德育”培养衍变为兼职工作,一些教师仍然存有“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教师的任务”之类的看法,弱化自己在育人中应该扮演的角色。二是专业课教师把教学看作是学生对既定教材知识学习和接纳的过程,忽视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和价值引领。部分教师打着“价值中立”和“价值多元”的旗号,赋予专业课程“去意识形态性”,夸大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问题,突出西方制度优势,影响学生的价值选择与价值偏向。三是专业课教师将学生学业成绩作为评价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以学生分数高低划分学生能力,误导学生将学习停留在知识提升的层面。

在知识传递者的角色认知影响下,原本生动鲜活的教学实践行为衍变为线性知识传授,学生被视为知识接纳者抑或称之为“知识人”。学生自身存在的定位与价值很大程度上依托于知识的容量来彰显,一旦知识存储达不到教育者的预期值,学生个体存在的价值感将被大大削弱,学生被判定为“优等生”或者“劣等生”的标准往往与其学习成绩的高低直接挂钩,“至于其他品性如道德品质之类,是经常可以为一好(知识学习好)所替代”[1]。知识的习得成为充斥学生心灵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思想品德、道德修养、审美情操则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被淡化、弱化甚至虚无化,高校专业课教师的任务衍变成实现学生的知识人化,知识被看成是学生的唯一规定性和内在本质。实质上,高校人才培养是育人与育才的统一,育人则应占据根本地位。课程思政背景下要重点推动专业课教师的角色转变,使其从知识传递者成为课程思政的推进者,在实践教学中践行“育人”与“育才”的统一,纾解“德育”与“智育”之间的教育张力,最大限度地承担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高校专业课教师作为课程思政推进者的素养特质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将价值引导寓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形塑正确的三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新时代高校专业课教师要胜任课程思政推进者这一角色身份,重点要强化政治素质,掌握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提高教书育人水平。

(一)扎稳立场: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

高校是知识文化与社会思潮交织汇集的地方,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境外非政府组织将高校作为实施“政治转基因工程”的场域,高校教师队伍是他们争夺的重点对象。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以无形的观念形式存在,却事关有形的国家政治安全。马克思曾说:“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2]高等教育是守好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防线,必须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铸魂育人的伟大工程,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高校教师作为承担培养时代新人的主力军,更要在教书育人中突出价值引领的主线,强化自身政治素质,做好学生的引导者与“系扣人”。

“政治素质是一个人政治立场、政治观念、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的综合体现,它指通过个体思想言行表现出来的具有稳定性倾向的政治品质。”[3]第一,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高校专业课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与课程思政意识,纠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思政课教师的事情,与专业教师无关”的认知。在专业教学中提高政治站位,引导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负载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第二,坚持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高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人才,指明人才培养的核心命题。专业课教师要矫正过去片面化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价值引领的做法,在课程内容中渗透“四史”,援引专业领域中名人、名言、名家故事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实现知识积累与素养提升的同增。第三,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结合。专业课教师在任何场合都要严肃区分政治问题和学术问题,“处理好建设性与批判性的关系问题,不能只批判不建设,也不能只建设不批判”[4]。在教学实际中,专业课教师要仔细甄别和大胆批判社会上各种错误思潮,积极回应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严守国家意识形态管理的红线,避免陷入将言论自由发展成兜售自身政治观点工具的误区,保持与主流价值观的一致性与稳定性。

(二)夯实技能:具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课程思政是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唤醒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育人意识,发掘潜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受教育者进行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理念。成为课程思政推进者,不是要求专业课教师弱化专业课程教学,将专业课上成思政课,而是在深化体认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基础上,破除“德育”和“智育”间的壁垒,立足专业教学,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教育资源,找到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契合点,促进二者的“水乳交融”,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是课程思政能否有效推进的根本依托,教师的能力水平某种程度上构成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变量。”[5]第一,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专业课教师要成为课程思政的推进者,一方面要立足专业优势,以雄厚的理论积淀、广博的知识视野、严密的逻辑分析、独到的理论见地,获得学生的尊重与认可。另一方面,通过理论学习、党性教育、社会调研等多种方式,跻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洪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促使专业课既有惊涛拍岸的声势,也有沁人心田的效果,不断提升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的能力。第二,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是事物相互联系又互相区别的两个方面,前者彰显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固有的联系,后者反映事物形式、层次、结构及阶段的差异化特征,二者同生共存。专业课教师把握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联,表现为正确处理守正与出新之间的关系。国家对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统编教材具有统一规定,是专业教学有序推进的重要前提。但这种统一性不是绝对的无差异化教学,而是要求专业课教师在遵循国家统一规定的基础上,依据地区、学校、学科、学生的实际境遇,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

(三)因课施教:具备卓越的育人水平

提升专业教师育人水平的关键在于转变教育方式。第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专业课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探索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易于接受的教学方式,逐步改变过去以课本和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气氛,改善教师“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的授课局面,推动课堂教学从单一权威向多元平等转变,确立“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将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联的内容进行融合,创设情境式教学和议题式教学,使课堂成为学生思想碰撞的场所,提高教学效果。第二,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提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6]过去的课程教学过于强调灌输与教化管理主义课程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权威地位过于明显,影响知识授受。专业教师在适应课程思政推进者的角色定位中要将“精神培育、道德养成、人格塑造”置于首位,避免把学生培养成知识的“容纳器”,改变“千人一面”的灌输式教育,转为基于学生需求的个性化“滴灌式”教育,在挖掘知识深井的过程中纾解学生的价值疑惑。第三,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思政课程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凭借自身系统的教学内容和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铺亮中国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底色,始终发挥显性教育功能。置身于课程思政背景中的专业课教师重在深挖专业学科中隐性的育人价值,与思政课程一道聚合教育力量,勾勒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的教育图景。

三、专业课教师成为课程思政推进者的实施路径

课程思政要求各门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合力育人,指明未来高校发展方向,专业课教师成为课程思政的推进者是适应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成为课程思政推进者,不仅要提升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还要推动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塑造立体化教学模式。

(一)提升专业教师自身综合素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专业课教师成为课程思政推进者要把握十八大以来中国教育实情,践行“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提升自身综合素质。首先,教师在学生眼中“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很大影响。专业课教师在实现“知识传递者”到“课程思政推进者”的身份转换中,不断使自身先受教育,拓展教育格局,延伸教育视野,提升教育境界。从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到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潜移默化地提高专业课教师的学术修为与道德修为,成为学生内心敬仰的领路人,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教育效果。其次,专业课教师在践行课程思政过程中,逐步激发自身在课程体系之内主动开展课程思政的积极性,增强科学设计教学内容的能力,既不生搬硬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制造课程思政的假象,也不随意裁剪专业知识,制造专业授课不足的乱象,逐步平衡思想政治教育基因嵌入专业教学的融合之道。最后,塑造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推进者的身份,须有效地将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与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相衔接,做到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弥合思政教学与专业教学的疏离境况,改善思政教学“单兵作战”的“孤岛化困境”,增强育人合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二)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诉求

马克思主义有关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理论根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内容丰富,蕴含人的个体能力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化以及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三层维度。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发展是一项实践性议题,不仅需要社会生产力的推进,更需要教育与学习,他认为“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方法,而且是造就人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7]。马克思重视教育的方式,反对脱离现实存在,追求超越现实的道德和理念的做法,肯定人的对象性存在。“人的对象性存在是人‘独特的、现实的肯定方式’,它是人的自我生成、自我塑造与自我实现的基本形式,这正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需要遵循的人的生存和发展逻辑。”[8]它要求学校和教师既要关注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又要为学生提供与环境互动的空间,避免进行抽象的理论灌输,尽量使学生在体验、感知与交往中获得全面发展。

课程思政作为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意在立足于教育实情,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浸润到各门课程的教学体系中,赋予全体教师立德树人全新的使命意识,将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回归于培养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之中。作为课程思政的责任实体,专业课教师在成为课程思政推进者后,一方面立足专业背景和知识架构,将专业课程知识讲深讲透,筑牢学生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增加课程教学的价值维度,“化理论为德性”,促使学生“进德明道”,统合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在确保大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认知,在提升个体能力的过程中实现个性的解放以及个人发展的全面化,契合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三)塑造立体化教学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跟随中国发展步伐进入新时代,专业课教师成为课程思政推进的首要主体,要在变动的教育环境中掌握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时代的需要。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核心就是用新教育理念、新技术手段、新教学方法,将教师与学生、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教学与考核紧密结合起来,构建一个完整的丰富的互动的课程系统教学模式。首先要实现教学方法的“立体化”,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实现课堂叙事式教学、平台情境式教学、基地体验式教学、网络延展式教学“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与学生进行深度沟通,无缝对接。其次是实现教学内容的“立体化”,专业课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体系的重点、难点和疑点,既要把教材知识讲实、讲深、讲准、讲透,又要随着学生认知力的变化进行灵活变通,并依据现实生活丰盈教材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形成逻辑清晰、层次递进、内容纵深的立体化教学体系。最后,专业课教师应科学发挥考核在课程建设中指挥棒的作用,在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中改变“一纸成绩定优劣”的评价模式,采用平时测验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理论考试和实践活动相结合、课堂考试与网上考试相结合的全方位考核评价体系,统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与品德才能。

猜你喜欢
专业课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饲料专业课教学策略——评《饲料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模具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