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文武
(绵阳师范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
中小学研学旅行是指按教育部门相关规定,学校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学生,以集体食宿、集体旅行为主要方式,将旅行体验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校外教育实践活动[1]。开展研学旅行对促进中小学教育综合化、实践化、生活化、自然化,培育学生综合素养等具有重要价值。2019年9月,习近平同志在考察北京市八一学校时强调“教育要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个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规划[1],引发国内学校“研学旅行热”,中小学研学旅行备受重视并快速发展。但因学校定位模糊、认知不足、运行及保障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出现“学校教育与研学旅行如何有机结合”“导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养”“如何进行安全风险把控”等问题,研学旅行常态化发展受阻,其价值和功能难以实现。因此,笔者从研学旅行的定义和价值出发,剖析其现实困境,并提出相应策略,以期推进研学旅行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学生群体。
研学旅行具有指向性较强的研学主题,并在相对开放的旅行情境下,通过研究性学习方式,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基于此,研学旅行主要包含如下特征:
1.教育性。研学旅行就性质而言,属于课堂教育教学活动的延伸。教育性是研学旅行作为学校组织的校外教育教学活动最为本质的特征。研学旅行有别于学校各个学科间明显的关联割裂,是一项涉及学生个体、科学、社会和自然等的综合学科实践活动。它是以校外旅行、实践为主要载体,不断提升学生艺术、科学、人文等素养,提高学生完整性和系统性的认知建构及运用,以及发展创新思维的教育过程。研学旅行既符合新时期立德树人下的学校教育培养目标,又能够促进学生在活动体验、实践中实现教育成长。
2.体验性。“听中学”的传统学校教育形式不利于学生系统性知识建构及知识体验联系生活实际。研学旅行旨在促进“学”和“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个体走进社会、亲近自然,在与学校教育生活不同的真实情景中参与社会实践,将校内教科书知识在社会实践中进行探真求知,实现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交相印证。除了个人体验,也包括群体体验。通过集体性的群体旅行研学参与,学生根据兴趣爱好、任务要求、个性特征及活动目的差异进行整合分组,形成探究、合作、兴趣小组,在参与过程中体验生活、意志情感、合作分享,拓宽视野,增强团队协作和社会实践能力,从以自我为中心走向开放的社会。
3.实践性。研学旅行是一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实践活动,既是学校组织的拓展活动,也是学生社会生活实践的一种形式,呈现出实践性特征。就组织形式而言,研学旅行较传统课堂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是从校内向社会、自然环境空间领域的延伸。通过真实的实践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认识客观世界,在亲身实践中了解、认识自我,促进所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紧密结合,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另外,学生作为研学旅行的主体,通过技能性、认知性的旅行实践,学生“在做中学”,通过探究事物,提升认知,不断提升个人实践能力。
4.自然性。教育要顺应自然成长规律,研学旅行将“研学”和“旅行”融为一体,能够帮助学生从自然界中获得本真状态,具备使教育回归生命、生活的自然本源特性。将自然事物作为研学旅行的载体,促使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及内在的求知欲得到激发,并自主地去探求未知。教育整体存在于宏观自然世界,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自然研学旅行,不断探寻大自然的知识。另外,将研学旅行与自然景观、人文社会相互交融,使学生身心得以释放,陶醉于山水田野之间,在大自然、大社会的熏陶下,其信息素养不断提升,心灵感悟得到深化。
研学旅行是我国学校内外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新教育方式,对促进校内知识学习与社会生活经验深度融合具有重要功效,对学生综合素养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1.注重“研学”实践。“研学”即“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开放性学习方式,一种综合性的跨学科实践活动,是致力于学习探究过程并解决问题的一门实践艺术。传统的校内学习强调课本知识的解读及传授,注重知识的输入与产出,以此丰富学生的认知;而研究性学习注重对知识的建构过程,即教师为学生创造情境,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和身体力行来解读教科书、认知世界。旅行资源为教师的情境创设提供了环境资源,这些资源并不是孤立的实践情境,而是由多样并且关联的单独情境共同组成,通过体验性和实践性较强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将校内知识与校外生活实践紧密联系,促进学生多学科融合运用及综合素养提升。
2.注重“旅行”感受。以“旅行”为载体的游学体验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自然、社会的复杂情境中,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究式的研究性学习。学生在旅游过程中通过研究和探究事务、参与各种社交活动,不断唤醒学习求知欲,并通过主动参与,强化其在“游学”过程中的生活体验。旅行主题与形式丰富多彩,根据活动内容差异进行划分,包括历史文化、自然风景、交换学习、职业体验等;以学生的知识和素养提升、生活技能培养进行划分,包括自然历史游学、野外探险、景观名胜参观等;红色旅游胜地、历史文化资源类等历史文化类,以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对国家的热爱和认同感为目标;此外还包括跨国家、跨省级、跨学校等交换类学习教育形式。不论哪种形式,就学生主体而言,都要通过体验学习、实地考察及探究性学习,获得与校内学习相关的知识,并培养思维品质。
中小学研学旅行拓宽了学习和教育空间,通过非校内正式教育渠道,使学生走出校园,接触人文历史古迹、生产实践、社会生活等,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架构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桥梁,并以此重新建构知识。但研学旅行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如下困境:
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校外教育活动,对强化学生理性思维、丰富感性认知及提升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具有重要价值。研学旅行属于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性活动,不同学段研学旅行教育达成度各有差异,对活动管理者和教育者的活动认知水平和综合指导能力提出较高要求[3],需要正确定位研学旅行价值,掌握研学相关知识和研学技能,如研究性主题相关教学知识、安全知识与技能等,并在各种旅行情境下对不同学段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但教育者研学观念滞后阻碍了研学旅行的正向发展。一方面,管理者研学旅行观念存在误区,将其误认成旅行的一种形式,加之升学压力和繁重的教育任务,研学旅行与学生毕业、升学不挂钩,研学旅行价值被忽视,研学旅行计划难以进入议程;另一方面,教育者对“研学”价值发挥认知不足,忽视或放大研学旅行的功能,认为一次研学旅行活动不能或者就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等综合素养。研学旅行的科学化、规范化及最终价值体现需要一个长期循环往复的过程,教育者观念滞后阻碍了研学旅行的健康发展。
研学旅行旨在通过“旅行”形式,帮助学生在真实、放松的情境下发挥主体意识,进行研究性学习,最终实现综合素养的提升。但研学主题和目的在设计时常常忽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亲身实践,在研学旅行实际开展过程中,不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一方面,研学旅行受到管理者和教育者的思想约束以及各种管理规定、安全等因素束缚。研学旅行主题及实施流程与学生参与意愿不符,学生被动参与研学活动[4]34,主体能动意识被忽视,不利于学生主动研学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研学旅行目标不明确,“只学不游”或“只游不学”现象频发,将研学活动等同于春秋游更是屡见不鲜,研学功能被忽视。部分学校要求研学旅行要与学校课程进行整合,与课堂教学相联系,强调学生在旅行过程中带着任务[5]。学生在旅行过程中的研学自主性和研学感受被忽视,研学本身的教育蕴意缺乏,对学生自主意识的提升以及发挥学生主体性非常不利。学生是研学主体,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研学旅行的质量成为重要研究课题。
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的政策规定保证了研学旅行的正常开展,但缺乏明确的指导性文件,使得研学旅行沦为课外活动的一种形式。研学旅行试点地区、学校在活动开展模式、校本化课程、运行机制、保障体系等方面初步得到探索,并累积了诸多经验,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研学旅行管理机制不成熟,存在监督与问责机制不明确、活动协调机制不具体、安全保障机制未形成系统等问题。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的使用,却只收获浅层次的教育效果,研究性学习及探究难以有效开展。具体表现在:一是研学旅行课程开发匮乏,研学旅行理念、实施方案、教学方法、评价手段等不明确,逐渐成为一种旅游活动;二是安全保障措施及规定未成文,学生的意外保险和人身安全等责任机制不够具体等。另一方面,研学评价机制精准化不够,过于注重学生的结果性评价或者过程性评价。一是评价过程“随意化”,关注研学过程中学生情感和态度、表现和体验,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二是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结果要求提供照片、思想感悟等证明材料,忽视学生的隐性成长收获。管理与评价机制欠缺,使得研学旅行开展效果大打折扣[6]。
研学旅行要防止陷入“只学不旅”或“只旅不学”的窘境,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研学旅行系统而完善的课程开发与设计至关重要。《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开发一批育人效果突出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1],但未就课程提出具体、明确的规范和指导。现实情境下,研学旅行逐渐沦为学生研究兴趣的培养活动、研究能力的培养途径、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渠道,实际开展与预期目标存在较大差距。其次,在教育高度功利化、应试教育铺天盖地的社会环境下,缺乏课程支撑的研学旅行热潮或将仅是“昙花一现”。另外,过度依赖研学旅行机构,由旅游公司完全替代学校进行整体研学方案设计,研学旅行实际成效完全取决于旅游公司开发的产品质量及活动实施,然而旅游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者多数是非教育类专业,研学产品教育目标欠缺,研学旅行课程的系统性、规范化不足,研学旅行的教育价值难以体现。
中小学研学旅行的体验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需要对研学旅行进行准确定位,且超越现实实践过程中的困境,不断进行优化,以促进研学旅行的正向发展。
从2012年正式文件颁布,到全国各个学校活动的普遍开展,研学旅行迫切需要进行学术研究和理论建设。首先,相关教育研究人员及教育者就研学旅行的目的、价值、实践过程、实施策略等需要进行研讨,如探讨将模块化研学与旅行相结合;其次,加强研学旅行专业化理论建设,例如教育者专业化培养、研学旅行机构专业化建设及专业化试点开发等。基于此,一方面,需要建立研学旅行专业团队,尤其是提升教育者的主动研究意识,邀请教育专家、家长代表、旅游专家、学生代表等协同参与,针对每次研学旅行活动主题、路线、评价、成效、经费等进行统筹策划,努力发挥研学旅行价值。在整个过程中,教育者需要始终保持和学生主动探究、共同探索、共同反思的角色立场。另一方面,建设研学旅行基地,积极创设研学旅行运行模式,挖掘典型案例。学校可以结合地方学情,依托地方文化、自然、红色教育、科研团队、名企名校等,积极建设并形成一批优质的、示范性较强的研学旅行基地。通过理论体系建设,一方面转变教育者观念,冲破办学封闭性障碍,使教育实践形式得到丰富,促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强化教育者研学指导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好奇心,引导学生深化自主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在研学活动中将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深度融合。
学生主体地位是研学旅行开展的本源。研学旅行延伸和拓展了学校教育空间,教育情境从学校校园环境转移到真实的社会或自然中,研学事物从教科书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但要真正实现学生“学中研”和“研中学”一体化发展,切实在游学环境中进行生活体验式学习,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尤为关键。通过学生研学活动主体性的发挥,在自然情境下,学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进而体现研学活动的教育价值和功能。另外,研学活动作为非正式教育的一种新形式,为学生提供了有趣、生动、真实的学习情境。学生根据学习兴趣,能够主动学习并获得触动和感悟。基于此,一方面,学生需要参与甚至自主设计研学旅行主题、路线等,并将研学路线方案提供给学校参考。另一方面,研学旅行主题设计可以相对开放,研学旅行环节设计需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问题探究,并进行持续性的研学过程,培养质疑精神及思考意识,不断提高实践和协作探究能力。根据教育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要求,学校是学生全面掌握知识的场域,研学旅行也应发展成为综合性、完整性较强的过程,将学生主动探究过程、获取研究成果和情感取向整合在一起,使其自主运用已知去探求未知。
研学旅行的课程化发展,即具备明确的课程标准及计划,明确的课程特征、目标及性质等,保障课程的有效实施。学校可以根据研学旅行的价值及本质特征,研发相对系统且完善的课程体系。一方面,进行研学旅行课程标准制定。以教育性、公益性、安全性、实践性原则为指导,细化促进学生发展的具体可行的研学旅行目标;按照所制定的研学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知识储备情况、接受能力及所处年级阶段学科特点策划研学旅行课程和活动。选择科学合理的研学旅行主题,开发适合学生年龄段身心发展规律的研学旅行课程,对促进学生知识的生活化、自然化发展具有重要效用。另一方面,应根据研学旅行的特征和价值,结合校情和地情,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及地方实际情况,如结合地方红色革命区域、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特色景观等,开发和设计有特色的校本研学旅行课程,拓展研学旅行的形式,提升学生的亲身体验。另外,建设完善的评价体系。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建设能够有效促进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展。一方面,建设多元化的评价主体,针对学生研学效果,除研学导师评价外,也需对学生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价、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综合分析研学旅行开展情况。另一方面,需要将研学课程学习的考核性和过程性评价相融合,突出学生研学过程中的个体感受和自我领悟能力,提升学生课内课外学习融合度,拓展学生知识面[7]。
研学旅行的可持续、常态化发展需要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完善顶层设计和规范制度建设,以保障研学旅行的价值发挥和正向发展。一方面,完善顶层设计包括:第一,研学旅行需要明确的指导方针,需要建立明确的课程设计、课程目标、实施过程及评价体系等。其中,明确综合素养培养是研学旅行的总目标。通过多学科课程资源整合,改变传统知识单方面的传输及传统的学习方式和课堂常态,注重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出台研学旅行相关法律支持,完善安全保障制度。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组织要求,并结合研学旅行法律条文规定,研学旅行需加强安全责任建设,建立监督管理、责任追究和救济机制,不断强化应急防范措施。另外,还要规范学生安全教育内容和流程,不断提升其自我保护意识,为研学旅行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研学旅行的科学实施还需要规范的制度建设作保障,相关研学旅行政策文件需进一步具体化、标准化和精准化,包括对研学旅行的年级、活动次数、天数及师生比配备等方面进行具体的规定;根据学生学龄段身心发展特征,确立相对应的研学主题规定,并相对应地确立不同层次的目标,提高学校研学旅行活动开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完善经费统筹机制,合理配置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等资源,探索多元主体的经费筹集渠道及规范使用流程;另外,还需探索建立师资培训机制、设计研学旅行模块、建设研学基地以及规范研学机构等。
研学旅行的“精气神”呈现需要对研学内容的文化内涵进行深究[8]。从课本知识出发探寻世界,又从世界视角建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学生作为社会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得到激发,其成为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事业担当者的意识得到认知。研学旅行虽然拓宽了教育视野,但要实现“内容走心、过程有趣、结果有韵味”[8]研学旅行效果,仍需要走很长一段探寻之路,也希望这样的愿景能够引发更多的教育同仁及学者的共鸣,相信这样的新型教育形式必将浸润在孩子的生命血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