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梅
(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陕西咸阳 712082)
朔州,地处山西省西北部,其方言属于晋语五台片区。朔州方言中保留了很多的近代词语,本文选用“匾扎”缠缴”“管保”等八个有代表性的方言词语进行研究,阐释其在方言中的用法,并找出其在近代汉语中的用例。通过古今相结合的方法,以加深对方言词语的领悟和理解,同时为近代汉语词汇的研究提供新的素材,从而促进汉语史的研究。
朔州方言“匾扎”指的是“把裤腿、帽边等向上卷”这一行为动作。也说成“扎匾”,属于同素逆序词。如:
1.你把那裤腿稍微匾扎起来点,要不太长了。
2.你洗手的时候,把那袖子扎匾起来,一会儿全湿了。
该词最早出现在《水浒传》里,如第十五回:“里面匾扎起裤子,上面围着一条间道棋子布手巾。”第四十回:“就大牢里把宋江、戴宗两个匾扎起,又将胶水刷了头发,绾个鹅梨角儿,各插上一朵红绫子纸花。”第七十四回:“(燕青)脱去了里面衲袄,下面牢拴了腿绷护膝,匾扎起了熟绢水裩,穿了多耳麻鞋。”[1]184-1027
翻阅资料,发现《近代汉语大词典》解释为“捆紧、束缚”[2]103。《汉语大词典》解释为“将东西翻卷后扎紧”[3]979。《宋元明清百部小说词典》中将“匾”解释为“翻卷、折叠”义[4]47。《汉语方言大词典》记录该词为中原官话,在山东梁山、郓城等地使用[5]5398。《现代汉语词典》未收录该词。与古代文献与其他方言相比,朔州方言中,“匾扎”还可以反过来说成“扎匾”。而近代汉语和其它方言中没有记录该用法。
朔州方言中用“缠缴”形容“小孩纠缠、缠扰大人”,如:
3.你不要在我跟前缠缴了,赶紧去玩去。
4.你缠缴的我麻烦死了,不是该做啥做啥。
该词始见于宋代,《太平广记》卷第四百五十九:“自胸背至于腰下,缠缴数十匝,仆于地,懵无所知。”[6]3614此后,出现在元代戏曲中,如《西厢记诸宫调》卷六:“不惟道鬼病相持,更有邪神缴缠。”[7]249元杂剧中用例也很多,如白朴的《裴少俊墙头马上》第二折:“睡魔缠缴得慌,别恨禁持得煞。”[8]745石君宝《诸官调风月紫云庭》第三折:“我想世上这一点情缘,百般缠缴,有几人识破。”[9]2617一些散曲中也出现了“缠缴”一词,如《谢金莲诗酒红梨花》第三折:“那小姐阴灵,近新来则缠搅的年纪小的。”[10]3514之后,清代的小说中也使用了该词,如《歧路灯》第五十回:“就在这胡同口土地庙北赵寡妇家缠搅了半日,方落了点。”[11]343
“缠缴”在元曲中还可倒作为“缴缠”,意思与“缴缠”一致,如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四:“不惟道鬼病相持,更有邪神缴缠。”[12]182除此之外,还可书写为“缠搅”,如吴昌龄《张天师断风花雪月》第三折:“你引诱嫦娥,辄入五姓之家,缠搅良家子弟。”[13]1877
《近代汉语大词典》认为“缠缴”与“缠搅”同,都是“缠扰,搅闹”的意思。如吴昌龄《张天师断风花雪月》:“有这罗睺,计都缠缴妾身,多亏下方陈世英一曲瑶琴,感动娄宿,救了我月宫一难。”[2]198-199《汉语大词典》:“缠缴,缠绕、盘绕。”[3]13571《宋元明清百部小说词典》只收录了“缠搅”,意思是“纠缠,缠绕”。如《金瓶梅》第三十八回:“(二捣鬼)往后吓了,影再也不敢上妇人门缠搅了。”《元曲释词一》:“缠缴,谓纠缠,缠扰,或倒作‘缴缠’。”[14]221朔州方言中“缠缴”的“缴”和“缠搅”的“搅”同音,只有“缠缴”一种说法。此外,《汉语方言大词典》认为它是官话[4]6739。《现代汉语大词典》未收录该词。
朔州方言中“管保”是“完全有把握、保证”之义。如:
5.这件事儿你就放心的交给我吧,到时候管保叫你满意。
6.你就好好儿考试,妈答应你,这次考试考好管保给你买个礼物。
查阅相关资料,笔者发现“管保”一词大致出现在明代,清代时期已经十分常见。它在近代文献中有两种用法:
一是表示“承诺、保证”义,如《红楼梦》第十三回:“这有何难,我荐你一个人与你,权理这一个月的事,管保妥当。”[15]91第四十六回:“有什么不称心的地方儿,只管说,我管保你遂心如意就是了。”[15]348《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四回:“姑娘接过那个匣子來,心里一积伶说:这匣管保该放在西边小案上。亦作管包。”[16]336另一种用法是表示“判断”义,如《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这天待好晌午到咧,管保也该饿了。”[16]261
与该词用法一致的是“保管”,其意思与“管保”一致。但它出现的年代要早,至迟在元代已出现。它也有两种用法:
一是表“承诺、保证”义,也写作“包管”。如《元典章·吏部卷三·有司衙门给引》:“今后诸人,若要因事或为商贾前去他所勾当,经由省司衙门陈告,取问邻佑是实,令人保管,引无违碍,方许出给差引。”[17]142《桃花女破法嫁周公》第一折:“我着你依前如旧,包管你病羊儿犇似虎彪。”[18]4769另一种用法是表示判断义。如《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第三日包管有十万枝箭,只不可又教公瑾得知。”[19]237《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零八回:“我要是个好官啊,皇上的天恩,我是保管没事的;我要不是个好官呢,皇上有了天恩,天地也不容我。”[20]757
《近代汉语大词典》收录了该词,解释为“肯定,保证”义[2]372;《汉语大词典》对该词的解释是“保证、必定”义[3]12357;《汉语方言大词典》解释为“保证”,在今山东安丘、福建漳平等地使用[5]6857;《现代汉语大词典》的解释为“完全有把握,保证”[22]482。这些词典均未记录“管保”表判断的用法,而近代文献中却出现了该用法。
朔州方言中“临了”是副词,意思为“最后、结局”,也可以说“临后”“临末”。
7.临了也莫把那句话说出来,心里还是有所顾忌吧。
8.你要最近没钱了的话,临后再给我哇,我暂时不着急要。
9.临末,那娃儿来招呼都不打一声就走了。一看就莫教养。
“临了”始见于宋代,是宋元时期的俗语。如《朱子语类》第五十六:“责他十分事,临了只做得二三分。”[22]922《王直方诗话》:“作诗正如作杂剧,初时布置,临了须打诨,方是出场。”[23]8-9
《全元曲》中收录“临了”一词的作品有十二部,如郑廷玉《宋上皇御断金凤钗》第四折:“临了也,说我图财致命,着我犯法遭刑也。”[8]1229石君宝《月明和尚度柳翠》楔子:“临了两句怎生道?芦花两岸雪,烟水一江秋。”[9]2374无名氏《朱太守风雪渔樵记》第三折:“临了着个妮子大风大雪里勒了休书,赶他出去。”[24]6434
明代文献中也有相关记载,如《水浒传》第八十七回:“临了对俺小将军说道‘你职我九宫八卦阵,你敢来打么?’”[25]1191-1192清代文献中,该词在很多作品中都出现过,如《红楼梦》第十九回:“我就不该弄了来,临了剩我一个孤鬼儿。”[15]135《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六回:“张金凤临了问他的两句话并不曾听见,只呆呆的望着神主上那两行字。”[16]369《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回:“临了时亏了本,欠了庄上万把银子是有的,哪里有这么多,又拉到兄弟身上。”[20]43《孽海花》第三十回“到临了弄的一塌湖涂,还不如一老一实,揭破真情,自寻生路。”[26]262《官场现形记》第三回:“两个人咕咕哝哝了半天,也不知说些甚么,只听得临了一句是钱典史口音。”[27]27《醒世姻缘传》第十回:“替他说公道话,临了还要挷挷。”[28]89《老残游记续集》第四回:“逼到临了,他总得知道真情。”[29]141
除了“临了”这一说法外,元杂剧中还有“临后”“临末”的说法,如无名氏《赵匡义智取符金锭》:“他临后怎么去了来?”[24]6636《野叟曝言》第三十七回:“鸾吹红了双颊,百不肯饮,只得罢了。临末轮着湘灵。”[2]1169
这三个词语在今天的朔州方言中都还在使用。《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都收录了该词,其含义均为“到最后、到末了”[3]11883、[21]825;《现代汉语大词典》未收录“临后”“临末”;《汉语大词典》未收录“临后”,虽收录了“临末”,却认为该词出现在现代汉语里,如《阿Q正传》:“临末,因为在晚上,应该送地保加倍酒钱四百文,阿Q 正没有现钱,便用一顶毡帽做抵押。”实际上,该词出现在近代汉语中。山西临汾用“临后来”表示“到后来,以后”;山西忻州方言则说“临了末节;临了到罢”[5]4077。这些说法都是从近代汉语词汇衍生而来的。
朔州方言中的“听说”有两个义项,一个用做动词,指的是“听别人说”;另一个用作形容词,是“听话”的意思,多用来形容“小孩儿乖巧、懂事”,如:
10.囊这个娃娃可听说哩,半夜睡觉一声也不哭。
11.你就这不听说哇,多会儿叫我狠狠收拾一顿呀!
这类用例至迟在明时即已有之。《醒世姻缘传》第七十五回:“也是个不听说的孩子;他见不的我么,只传言送语的?你请了他来,我自家合他说。”[28]628《红楼梦》第五十九回:“你既要在这里,又不守规矩,又不听说,又乱打人。”[15]467《比目鱼》第五回:“日子不如那二年,生意又不济,孩子又不听说,那像你老人家送等的受用呢?”[30]16《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你们这般孩子也忒不听说![16]182
《汉语大词典》中该词有三种用法:①听我所说。如:《坛经·忏悔品》:“汝等听说,令汝等於自身中见自性有三身佛。”②听人所说。③方言。听话[3]717。此外,《明清百部小说大词典》收录了该词,“听说”解释为“听话”,与它用法相同的表达还说成“听说听道”,如《醒世姻缘传》第三十八回:“你若听说听道,我常来看你,如你不肯争气,我也只当舍你一般。”[4]994《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听话”这一义项,用于东北官话、冀鲁官话、胶辽官话、中原官话、晋语、兰银官话和西南官话里[5]2629。《现代汉语词典》中记载了两种用法:①听人说。②方言,听话。朔州方言中“听说”与《现代汉语词典》记载的用法相同。
“剔腾”一词在朔州方言中是“挥霍财物、败坏家产”的意思,也作“踢腾”,如:
12.那家人可养下个好儿了,家产没几天就被他给剔腾完了。
13.囊隔壁那家人家,家产丰厚,再过几十年也剔腾不完。
“剔腾”始见于元代杂剧中,如贾仲明《李素兰风月玉壶春》第三折:“则有分剔腾的泥球儿换了你眼睛,便休想欢喜的手帕儿兜着下颏。”[31]5639张国宾《相国寺公孙合汗衫》第四折:“休提起俺那小业冤,他剔腾了我些好家缘。”[10]3013秦简夫《东堂老劝破家子弟》第一折:“原是祖父的窠巢,谁承望子孙不肖,剔腾了。”[18]4543此外还写作“踢腾”“踢蹬”,如无名氏《争报恩三虎三下》第一折:“敢是十年五载,四分五落,直这般踢腾了些旧窠巢。”[24]6544乔吉《折桂令·劝求妓者》:“厌禳死花枝般老小,踢腾尽铜斗般窠巢。”[32]43
此外,一些文献资料还写作“忒腾”,《认金梳孤儿寻母记》第一折:“泼天也般家私,都忒腾了,今日受此窘迫,何日是了也呵!”[33]400
《近代汉语大词典》:“剔腾,同踢腾。挥霍,折腾。”[2]1820《汉语大词典》中《汉语大词典》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挥霍、败坏”;二是“形容圆滚”,如《李素兰风月玉壶春》第三折:“则有分剔腾的泥球儿换了你的眼睛。”[3]2447朔州方言中没有第二种用法。《汉语方言大词典》记载了该词在河北雄县、辽宁大连等地使用[5]4838。《现代汉语词典》未收录该词。
朔州方言中多用“一掇气”表“一口气或一下子干完某事”。如:
14.你不要着急一掇气把活儿干完,把自己累倒了得不偿失。
15.他一掇气把5套题做完了。
“一掇气”出现在元代杂剧中,它是表频数的表数副词,如王伯成《行香子·禄山忆杨妃》套曲:“至长安京兆府,从苏州渔阳县,一掇气走喏来近远。”[34]13此外,元杂剧中“一掇气”就等于“一托气”,如关汉卿《邓夫人苦痛哭存孝》第三折:“一托气走将来,两只脚不暂歇。”[35]24另,元杂剧中还写为“一脱气”,如杨显之《郑孔目风雪酷寒亭》第二折:“我如今一脱气直走向京都地,一句句向哥哥说知。”[9]2685
《近代汉语大词典》解释为:“一口气,指不间断地。”[2]2194《汉语大词典》:“一掇气,亦作‘一脱气’、‘一托气’。犹言一口气,多形容赶路紧张,毫不停顿。”[3]25朔州方言中则只有“一掇气”一种用法,与古文献用法不同的一点是,朔州方言中“一掇气”的用法有所扩大,不仅形容走路,还可指一下子做完某事。
朔州方言中,“撩拨”一词的含义是“招惹,打扰、引逗”,如:
16.你能不能不要撩拨她了,专为她嚎(哭)里啊!
17.他故意撩拨人家哩,弄得人家生气了,给了他几个比斗(巴掌)。
笔者搜集到的古代汉语用例有三十条。最早用例出现在唐朝,《全唐诗·游仙窟》:“渠未相撩拨,娇从何处来?”[36]394明清之际也用该词,如《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六:“老和尚还皮着脸撩拨他几句,杜氏一句话也不来招揽。”[37]315《水浒传》第二回:“那个九纹龙史进是个大虫,不可去撩拨他。”[25]30第四回:“智深吃了两碗酒,又不曾撩拨他们。他众人又引人来打洒家。”[25]61
《汉语大词典》除了该用法外,还有“引诱”之义,如宋代秦观《忆秦娥·灞桥雪》:“清寒冽,祗缘不禁,梅花撩拨。”《醒世恒言》卷十五:“须用些水磨工夫撩拨他,不怕不上我的鉤儿。”[3]8846朔州方言中已无此用法,词义范围缩小。此外,朔州方言还可说成“撩逗”,这种说法与忻州方言一致[5]7029。《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挑逗,招惹”,与朔州方言用法一致[21]914。